交通调查实习报告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学生实习综合考评表
实 习 类 型 交通调查实习 学 号 姓 名 专 业 班 级 实 习 单 位 实 习 时 间 2010-8-31——2010-9-10 指 导 教 师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制
填 表 说 明
1. 此表由学生、实习指导教师、实习单位指导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2. 封面实习类型栏根据实习情况填写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或具体实训。
3. 实习计划根据指导教师的安排进行填写。 4. 实习日志根据实习进程应每日填写。
5. 学生自行联系单位实习的,需由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出具实习鉴定,并盖公章。
6. 实习报告要求字迹工整,内容充实。如为打印稿,排版应符合规定,并粘贴在实习报告页。
7. 此表于实习结束后交实习指导教师,然后统一交学院教务部门。
8. 此表作实习成绩评定的依据。 9. 未尽事宜可另附页,规格同本表。
车型(分大、中、小三种)平均车速、标准离差及地点车速频率分布直方图;说明各车型标准离差和总样本标准离差关系及为什么。 1. 路段瞬时交通密度和平均交通密度调查
采用车辆牌照法实地调查某路段瞬时交通密度和平均交通密度
工具:表格、铅笔、秒表(手表)、记录板、皮尺、对讲机 表格:现场观测资料表、车辆牌照照法测定密度汇总表
记录的数据:从基准时刻开始在测定区间的两端,用同步的秒表,测定每一辆车的到达 时间,并相应记下每辆车的牌照,如记录整个牌照号码有困难,可以只记录最后三位数 数据分析和处理。
数据分析和处理:对现场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计算出相应时间的瞬时交通密度和平均 交通密度(5min) 2. 商业区停车调查
选定某一商业区域,调查该区域内所有停车设施
的数量、规模、收费标准等资料,选择有代表性的停车场,调查该停车场的利用情况。 要求学生自己设计调查表格,画出商业区停车场
分布图,分析停车场统计数据。
四、实习要求
1、完成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一份。实习报告立足于学生实习和工程实践,展现实习工作的全部内容和满足规划或工程设计文件的要求(内容全面、规范、清晰,注明计算依据)。 2、所有调查的原始数据表格 3、交叉口流量流向图
4、交叉口交通信号相位图及配时图 5、交叉口延误相关分析计算说明
6、地点车速频率分布直方图、地点车速累计频率曲线等,相关分析计算说明 7、交通密度调查数据处理与分析
8、商业区停车设施分布图,停车场统计数据分析
五、实习安全
1、按时抵达实习地点,作息时间服从安排 2、遵守实习各项纪律
3、模范遵守治安条例及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4、凡违反实习纪律,经教育不思悔改者,按实习不及格处理
六、考核方式
按实习报告、实习日记、数据记录表格及分析图
表、考勤、实习表现综合给定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成绩。
主要参考文献
1《交通分析与调查》,严宝杰,人民交通出版社,第二版,2003年
2、《交通工程学》,王炜,东南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00年
3、《交通控制与管理》,杨佩昆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年
实 习 日 志
时间 简要记载 岗位、从事内容及存在的问题 今天是实习的第一天,主要进行的是实习准备。准备包括:实习动员、分组、分发实习资料;收集资料,熟悉了一下实习计划书,找出以前的课本温习了所要用到的知识。 出勤情况 备 注 8.30 未缺席 今天是出去实习,地点是园林路,取区园林路与友谊大道的交叉口做交叉口的流量流向调查和交叉口交通信号相位8.31 及配时调查。采用人工计数法进行调查,我数一个进口的右转车,从9:30开始调查了一个小时。 未缺席 9.1 今天的实习内容是环形交叉口流量调查,选了竹叶山环形路口。由于这一段路在整修,而车流两又未缺席 9.2 9.3 很大,整体感觉很乱,所以调查很是吃力,最终进行了15分钟。我数金桥大道进口车辆。 今天在建设一路进行了交叉口延误调查,历时15分钟。该路有公交专用道,刚开始没有记录公交专用道上的,后来经老师改正,重新又做了记录。 由于下暴雨,地点车速调查实习顺延。 今天的实习内容有两个:星期五顺延的地点车速调查和今天的交通密度调查,地点是园林路。由于没有秒表跟对讲机,虽然有作一定的处理,但在时间上可能有小小的偏差。 今天去了徐东,进行了最后一个实习内容:商业区停车调查。由于去的时间不太合适,存车人也不是很配合,不过最终还是完成了该项调查。 未缺席 缺席 9.6 未缺席 9.7 未缺席 实 习 单 位 鉴 定 评语: 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实习单位:(盖章) 实 习 报 告 前言 一、 实习目的 交通调查是交通工程学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交通工程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靠交通调查工作的开展和数据资料的积累与利用。交通调查就是通过对多种交通现象进行调查,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为交通规划、交通设施建设、交通控制与管理、交通安全、交通环境保护和交通流理论研究等各方面服务。交通调查实习是在交通工程专业相关主干专业课学习结束之后进行的,该实习在于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交通调查的基本原理、内容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和组织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交通调查的技术和技能,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参加工作打下牢固的业务基础。各个实习内容的目的如下: 平面交叉口交通流量调查的目的: 1.为单路段交通流量和行程时间预测模型的研究,标定和验证提供依据 ; 2.为路段交通流量预测模型的建立、标定和验证提供基础; 3.为进一步验证路段交通流量预测模型、单路段行程时间预测模型,并为建立、标定和验证面向多路段的行程时间预测模型提供依据。 交叉口延误调查的目的: 1.确定产生延误的地点,类型和大小; 2.评价道路上交通流的运行效率; 3.在交通阻塞路段找出延误的原因; 4.为制定道路交通设施的改善方案减少延误提供依据。 地点车速调查的目的: 1、掌握某地点车速分布规律及速度变化趋势; 2、作为交叉口交通设计的重要参数; 3、用于交通事故分析; 4、确定道路限制车速; 5、设置交通标志的依据; 交通流密度调查的目的: 1.通过调查资料为划分服务水平、分析瓶颈交通、高速公路管制提供依据; 2.为研究交通流理论提供重要基础数据。 停车场调查: 1、了解停车场的设施分布,收费标准,为停车场的建设提供依据。 二、 实习任务 1、 了解各种交通调查的目的、原理和意义; 2、 了解各种交通调查的调查方法、调查内容、记录格式、资料整理和分析; 3、 十字、丁字或环形交叉口交通量调查; 4、 交叉口延误调查; 5、 地点车速、交通密度调查; 6、 车辆停放调查。 实习内容 一、 十字交叉口交通量调查 (一)调查设计方案: 1、调查时间:2010-8-31上午9:00—11:00 2、调查观测周期:15min 3、调查方法:人工数车法 4、调查结果: 我的原始数据 园林路交叉口右转 时间段 9:30~9:45 ~10:00 ~10:15 ~10:30 ~10:45 大 13 13 14 13 11 客车 中 6 2 2 1 3 小 37 31 32 40 29 大 0 0 0 0 0 货车 中 2 2 1 1 1 小 0 1 0 0 0 交叉口交通信号相位图及配时图: 交叉口流量流向图 实 习 报 告 二、环形交叉口交通量调查 (一)调查设计方案: 1、调查时间:2010-9-1上午9:00—11:00 2、调查观测周期:15min 3、调查方法:人工数车法 4、调查结果: 所用公式: Q进1=Q直1+Q右1+Q左1 Q进2=Q直2+Q右2+Q左2 Q进3=Q直2+Q右2+Q左2 Q进4=Q直4+Q右4+Q左4 Q左1=Q交织3+Q右2-Q进3-Q进2 Q出1=Q右4+Q直3+Q左2 Q左2=Q交织4+Q右3-Q进4-Q进3 Q出2=Q右1+Q直4+Q左3 Q左3=Q交织1+Q右4-Q进4-Q进1 Q出3=Q右2+Q直1+Q左4 Q左4=Q交织2+Q右3-Q进3-Q进4 Q出4=Q右3+Q直2+Q左1 我的原始数据: 竹叶山环形交叉口金桥大道进口 时间段 9:40~9:55 大客 46 小客 343 货车 16 环形交叉口流量图 三、停车延误调查 (一)调查设计方案: 1、调查时间:2010-9-2上午9:00—11:00 2、调查观测周期:5min 3、调查方法:人工数车法 测定时间 交叉口入口处停车数量 驶入交叉口车辆数 4、调查结果: 定时段测定法测量交叉口实例 数据分析处理 0s 15s 30s 45s 停车未停台数 车台数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9:10 9:11 9:12 9:13 9:14 小计 合计 25 0 0 15 0 0 7 2 0 0 14 10 0 0 0 73 0 6 0 0 10 6 0 12 4 6 6 10 1 0 0 61 261 0 8 0 0 6 0 0 16 0 0 0 0 1 1 0 32 0 0 12 0 12 8 10 6 23 10 2 6 0 6 0 95 34 12 10 16 16 9 9 18 14 14 3 13 2 8 0 178 327 6 9 11 11 11 11 10 2 5 5 17 13 8 8 0 149 计算说明: 总延误=观测停车总量数×观测周期=261×15=3915(辆s) 停止车辆每台平均延误=总延误/停止车辆台数=3915÷178=21.9(s) 驶入交叉口车辆每台平均延误=总延误/驶入车辆台数=3915÷327=11.9(s) 停止车辆比例=停止车辆台数/驶入车辆台数=178÷327=54.4% 我的原始数据: 每一分钟不停驶车数 时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车数 6 9 11 11 11 11 10 2 4 5 11 12 13 14 15 17 13 8 2 23 四、地点车速调查 (一)调查设计方案: 1、调查时间:2010-9-6上午9:00—11:00 2、调查工具:秒表 皮尺 3、调查路段:园林路 4、调查方法:测定地点车速时,采用连续样本观测,取样本10个,距离为25m,手工测量。 5、调查结果: 我的原始数据: 地点车速记录表 车种 △t= t- 1 V=s/△t 车种 △t=t1- V=s/△t t2(s) 小客车 t2(s) 3.99 6.27 小客车 4.88 5.12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4.62 2.87 2.69 3.27 3.68 1.48 2.32 1.16 3.5 0.88 2.21 3.03 2.06 2.58 2.44 3.08 2.13 1.17 2.32 1.03 2.71 2.11 2.83 1.9 2.31 2.43 2.54 2.51 2.32 2.37 2.35 1.94 2.04 1.74 1.76 2.22 1.94 1.75 2.11 2.11 2.69 5.41 8.71 9.29 7.65 6.79 16.89 10.78 21.55 7.14 28.41 11.31 8.25 12.14 9.69 10.25 8.12 11.74 21.37 10.78 24.27 9.23 11.85 8.83 13.16 10.82 10.29 9.84 9.96 10.78 10.55 10.64 12.89 12.25 14.37 14.20 11.26 12.89 14.29 11.85 11.85 9.29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5.08 2.2 2.18 3.2 3.86 3.3 1.45 3.26 3.17 2.33 3.65 1.66 2.12 1.75 3.68 2.23 3.59 1.74 3.33 1.81 2.32 1.84 3.03 2.42 3.57 2.71 2.71 2.81 3.25 3.7 3.3 2.62 2.03 2.23 1.94 3 3.18 2.3 1.85 1.8 1.8 4.92 11.36 11.47 7.81 6.48 7.58 17.24 7.67 7.89 10.73 6.85 15.06 11.79 14.29 6.79 11.21 6.96 14.37 7.51 13.81 10.78 13.59 8.25 10.33 7.00 9.23 9.23 8.90 7.69 6.76 7.58 9.54 12.32 11.21 12.89 8.33 7.86 10.87 13.51 13.89 13.89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大客车 大客车 大客车 大客车 大客车 大客车 货车 货车 货车 货车 1.74 2.43 1.85 2.18 2.25 2.72 3.45 1.8 1.55 2.11 1.91 2.47 2.21 1.8 1.87 1.69 2.22 1.94 2.96 1.84 2.22 1.98 2.11 2.75 3.03 2.13 2.83 2.71 3.6 2.45 6.29 2.76 1.15 14.37 10.29 13.51 11.47 11.11 9.19 7.25 13.89 16.13 11.85 13.09 10.12 11.31 13.89 13.37 14.79 11.26 12.89 8.45 13.59 11.26 12.63 11.85 9.09 8.25 11.74 8.83 9.23 6.94 10.20 3.97 9.06 21.74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小客车 大客车 大客车 大客车 大客车 大客车 大客车 大客车 货车 货车 货车 货车 1.89 2.55 2.26 2.4 2.11 1.88 1.84 2.14 2.33 2 2.17 1.55 2.23 2.36 1.97 2.62 2.2 2.64 2.47 1.97 2.06 3.18 2.07 2.16 1.78 1.71 3.32 2.81 1.78 2.72 2.53 1.52 2.52 13.23 9.80 11.06 10.42 11.85 13.30 13.59 11.68 10.73 12.50 11.52 16.13 11.21 10.59 12.69 9.54 11.36 9.47 10.12 12.69 12.14 7.86 12.08 11.57 14.04 14.62 7.53 8.90 14.04 9.19 9.88 16.45 9.92 注: t1车辆到达其实观测点时刻 t2车辆到达站末观测点时刻 地点车速频率分布表 速度分组 3 答辩小组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实 习 综 合 评 语 及 成 绩 (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及实习答辩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评) 评语: 实习成绩: 实习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