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9卷第7期 中外妇儿健康 Chinese And Foreign Women Health 护理园地 .作。 问题就是病人的心理护理,对所分管的病人,不仅要掌握其精神心理状 ll、3、3治疗班护士不参加每日晨活动,早8点钟,准时送病人去 态,几所那一种心理类型,更重要的是针对其心理状态进行相应的护理。 相应科室做各项有关检查,然后统方取药,下午负责落实病人次日各性检 通过病人的言、行、吃、睡乃至表情等多方面分析,方能确切地掌握其心理 查单子工作。 状态,只有这样,所进行的心理护理才能有的方矢,收效显著。 1、3、4我们将各项处置本分二组,各项处置完毕后均需签字盖章。 2、3护士应具有良好的素质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良好的业务素 1、3、5早晨扫床工作由夜班护士与2名护理人员共同完成,下午1: 质。实施整体护理要求护士不仅要用极大的精力协助病人生活料理,完 30分由护士长带领全科护士是共同整理床铺。 成疾病的治疗,而且还要及时了解病人心理变化,进行心理护理,护理程 上述办法,在临床试运行,回馈效果良好,此法可实施行。明显优势 序的科学应用,对护士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丰富的理论 常规的功能性护理,。 知识,包括解怕生理、病理等,既要有丰富的专科知识,又要具有一般医学 2体会 学科(放射线、心电、B超、CT等)的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才会与病人沟 2、1院领导重视并倾斜,是开展这项工作的前提。同时,各部门 通,密切护患关系。护士的整体素质好,是护理工作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的协调支持配合起到推波帮助澜的作用,也是完善落实整体护理的关键。 的保证。 准备阶段由院长召开科主任护士长会议,讨论与分析科室开展实施整体 2、4实施整体护理密切护患关系及医护关系,;以往的功能制护理, 护理分工的可行性,在达成共识后,对全体护士进行思想动员和培训,使 护士的工作是被动的、机械的、惰性较大。而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 其掌握临床路径的基础理论及工作方法,充分理解其实施的重要意义。 一切围绕病人转。我科实施整体护理半年的时间,病人找护士拔静点针, 完善护理组织体系结构,明确护士职责分工,达到目标上的一致。并根据 换静点药瓶或护患的摩擦现象不见了,而受到病人不同方式表扬现象都 院内病人来源、医院特长、院内整体护理开展情况及护理程序实施情况来 逐渐增多,由于实施整体护理,每位护士都意识到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选择发病率高,医疗费用高,无效住院时间长且变异小的病种。还组织全 即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因此,努力向上,刻苦自主钻研业务的风气 院有关人反复学习整体护理分工的理论知识,并在人力和物力等方面予 也越来越浓了。护士除了向医生请教专业知识外,还需经常与医生沟通 以大力支持 并与医院各部门、后勤与药房等领导协调,各部门的工作都 病人其他方面的有关情况,便于个体化整体护理的实施。 以病人为中心,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减轻了护士的一些额外负担,这样,护 总之,实施整体护理是我国护理改革的必然趋势,其核心是“以病人 士才能已全部精力投入到中提护理工作中来。 为中心”,把立足点放在为病人解决问题,提高护理质量。在运行实施整 2、2护士应具备一定的心理知识,特别是肿瘤科人住的患者,多为中 体护理工作实践中,初浅的体会,与同仁共同交流,更加完善。 晚期癌症患者,不同人的精神心里状态差别颇大。我们在护理实践中体 会,大体上有以下心理状态;顺其自然心里、迷信依赖心理、怀疑恐惧心 作者单位:130051吉林春市儿童医院 理、矛盾抗拒心理和绝望等死心里。在整体护理实践中,护士首先遇到的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尚瑞芬 【中途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6383一I2011)07—0375一Ol 【摘要】 目的:探讨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000年3月一2007年1月,采用前路手术入路治疗脊髓型颈 椎病54例。对54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护理的原则和方法。结果:54例手术病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结论:前方入路颈椎椎问减压支持性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靠而有效的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及提高疗效预 防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手术;护理 ‘ 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椎体退化及相邻软组织的退变造成了对脊 文化层次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有针对的进行疏导和解释,保证病人配合 髓的直接压迫,加上剧烈的运动或长期的不良姿势等动态因素的影响, 手术治疗,并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 导致脊髓受压或脊髓缺血,继而出现脊髓的功能障碍,临床表现如四肢 3.1.2呼吸功能训练颈椎病病人以老年人居多,老年人多伴有不同 麻木无力,活动不灵,走路有踩棉花的感觉等,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最 程度的肺功能低下,容易患肺部感染,有些人肺通气功能不好影响手术效 长见的颈椎疾病之一Llj。 果及术后的恢复。因此,应在术前指导病人呼吸功能训练,戒烟,主动咳 1一般资料 嗽等,以减少气道内分泌物.增加病人呼吸功能。 本组54例,男38例,女16例;年龄41—69岁,平均45岁。颈前路 3.1.3生活习惯锻炼颈椎病手术创伤性较大,术后病人需卧床。因 手术减压植骨内固定54例,病人双上肢有不同程度的麻木感或肢体疼 此术前应指导病人练习床上大小便、床上禁食,指导病人卧位进食的要 痛,双下肢麻木无力,活动不灵,走路时有踩棉花的感觉,MR/检查显示病 领,以免病人术后发生呛咳,影响治疗效果。 人脊髓前方受压。 3.1.4术前常规准备病人术前1周内进食低脂肪、高热量、高蛋白、 1.1手术方法:在颈前路54例手术中,采用仰卧位,颈部位于伸直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术前12h禁饮食,6h禁水。对于不用人工骨,自身骨 位,在全身麻醉下行颈右侧横切口,前路颈间盘切除或椎体次全切除减 移植的病人术前应髂脊备皮。术前应做好配血、皮试等工作,指导病人个 压及植骨融合和钛板内固定。颈椎间盘或椎体次全切除及植骨法:切除 人卫生,术前消除病人紧张情绪。手术当日嘱咐病人排空膀胱,准备器 以病变水平为中心的椎问盘及骨赘或椎体,取出骨质和椎间盘组织,深 械、药品。 处用小刮匙刮除余下椎间盘组织,纤维环及软骨板,保留骨中板,露出 3.2术后护理 后纵韧带的纵行纤维,取自体髂骨高0。8~1。2em的骨块插入椎间隙 3.2.1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人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密 内或行钛网植入,并陷入椎体前缘平面约1mm,然后行钛板内固定 J。 切观察病人呼吸情况是术后护理的关键。颈部手术后可能出现呼吸困 2结果 难,造成病人窒息死亡。造成病人呼吸困难的原因复杂,可能由于术中牵 54例手术病人效果良好,术后骨性融合好,无一例发生手术并发症。 引气管、食管引起病人咽喉部水肿;手术后血肿压迫气管;呼吸道分泌物 3讨论 呛咳;手术刺激脊髓造成脊髓水肿或是神经根水肿,呼吸肌麻痹。因此术 3.1术前护理 后应密切观察病人呼吸情况,术后病人床头常规准备吸痰器、气道切开 3.1.1心理护理。颈前部是神经,个血管的密集区,又是气管,食管 包等。 的通路,因此颈前路手术风险性较大,如处理不好,术中和术后可出现截 3.2.2观察病人肢体活动情况以及躯体感觉,颈前路手术术后血肿 瘫,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J。病人对颈前路手术缺乏了解,有不同程 可压迫脊髓造成病人截瘫加重,故应及时记录病人肢体活动情况以及躯 度的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反应。对此护理工作者应重视病人的心理工 体感觉,仔细比较。如发现病人四肢活动及躯体感觉能力下降,应及时报 作。术前向病人及病人家属简单介绍手术的方法,手术的安全性,以及影 告主管医生,以免脊髓长时间受压造成不可逆损伤。同时指导病人进行 响成功的因素,介绍医院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众多成功的病例。让病人消 功能训练,促进病人恢复。 除疑虑,树立成功的信心。同时根据病人的年龄,职业,生活,社会经历。 3.2.3饮食护理应加强病人饮食管理。病人手术后进食易发生饮水 ・375・ 2011年7月19卷第7期 中外妇儿健康 Chinese And Foreign Women Health 护理园地 呛咳、误吸等情况。同时手术中喉上神经损伤也是颈前路手术的并发症 2008年1月一2009年12月我院收治并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并行颈前路 之一,病人感觉和支配觉不灵敏,也容易出现饮水呛咳,术后护理应予以 手术治疗的35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证明前方入路颈椎椎体间减压支 注意。 持性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靠而有效的方法,重返的术前准 3.2.4定时翻身、防治压疮,术后24h内平卧,翻身时要保持颈部、肩 备、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及提高疗效、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部、躯干成一条直线,病人术后绝对卧床,皮肤受压,容易发生压疮,术后 参考文献 护理应以翻身作为预防压疮的手段。但翻身时应注意保持颈部、肩部、躯 [1] 高松.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 干成一条直线。病人臀部、肩部、骶尾为压疮好发部位,应注意护理。 经疾病杂志,2010.13(2):87--88. 3.2.5健康指导术后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是病人恢复的重的因素, [2]杨物鹏。脊髓型颈椎病前后路手术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 因此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应注意观察病人肢体感觉恢复情况,根据 损伤杂志,2010,25(11):995—996 具体的恢复情况。指导病人进行四肢的功能训练。 [3] 焦秀萍,周巧玲.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护理体会[J]. 脊髓型颈椎病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最常见的颈椎疾病之一、颈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4,8(4):36--37. 路颈椎椎体问减压支持性植骨融合术是目前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靠而有 效的方法。然而颈前路手术会对病人循环、呼吸、神经反射等功能带来一 作者单位:017000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骨三区 定影响,如护理不当可引起多种并发症,甚至导致病人死亡。通过对 影响儿童手足口病照顾者心理干预的因素及护理对策 苏子涵 【中途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6383一(2011)07—0376—01 儿童手足口病照顾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影响患儿住院治疗期间遵 于精神极度焦虑和不安之中,这时更需要护理人员给予有效地心理疏导, 医行为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即 来缓解他们的恐惧、无助及不安情绪。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运用心理护理 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心理障碍的症状就越少,因此做为社会支持系统 学知识,通过语言及非语言技巧,使用移情、倾听、证实、自我暴露等交流 的一个组成部分,护理工作者有必要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所遇到的影响 技巧与患儿家人进行沟通,使他们能够在情绪平稳的状态下,积极配合心 患儿照顾者心理护理效果的干扰因素,进行总结研究。临床表明良好的 理干预。 父母、子女关系,积极、乐观的治疗态度,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研讨为 2.4良好的护患关系是顺利进行心理干预的基础。护患关系是护士 患儿及其家庭提供科学而有差异性的心理护理支持意义重大。本文对在 出于工作需要,病人出于需要接受护理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工作性质的帮 临床护理实践中总结的影响手足口患儿照顾者心理护理服务的干扰因素 助关系 4J。对此护士应在日常护理工作当中,尤其是在与患儿照顾者接 及应对措施报告如下。 触交流时,就应特别注意自己的仪表、言行及态度,展示出对患儿及其家 I干扰因素 人的爱心、耐心、责任心及同情心,并通过自己扎实的护理知识及技能.增 1.I患儿病情程度的影响:病情程度较轻的患儿其照顾者情绪相对 加患儿照顾者的信任感,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自 稳定,往往能够以比较积极主动的心态配合并接受医疗护理人员的各项 己的护理学知识和技能,为患儿及其照顾者提供护理支持。 治疗措施及心理干预;病情较重的患儿其照顾者负性情绪较多,无心接受 2.5护理人员在与患儿及其家人的接触中,应注意充分利用各种沟 心理护理,经常会对心理干预持反感、拒绝、否定、回避、消极态度,甚至会 通技巧,营造一种有充分信任及支持感、人性化的交流氛围,使对方能够 和医护人员产生口角或发生剧烈冲突。 主动打开心扉真诚坦率地表述自己的价值观、感情、思想及愿望。从而达 1.2患儿照顾者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患儿照顾者能够充 到有效沟通并为患儿照顾者提供有效心理干预目标。 分认识到心理干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易于接受,积极配合,效果较明显; 3讨论分析 受教育程度偏低的家长对心理干预的认识不足,认为住院治疗就是打针 3.1护理人员应首先明确有效的心理干预是一种治疗因素,是密切 吃药,心理干预可有可无。 护患关系的重要纽带。做为在儿童成长时期因传染性疾病住院治疗是家 1 3患儿家庭经济状况:经济条件较好的患儿家长能够在主动配合 庭生活当中的重大负性事件,因家庭经济困难、精神压力过大导致患儿照 各项医疗护理措施的同时积极配合心理干预;经济条件较差的患儿家庭 顾者情绪障碍,疾病影响到患儿家庭生活的诸多方面。患儿及其照顾者 有与经济拮据,为例筹措治疗费用每日四处奔波,无心配合心理干预,甚 不仅要承受疾病本身的痛苦,更要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及经济负担,这些 至中途放弃治疗。 心理应激因素会导致照顾者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此护理工作 1.4护患关系的因素:护理干预的机制是通过影响或改变患者的认 者有责任积极介入手足口病患儿照顾者的心理护理研究工作,不断消除 识、情绪和行为方式来达到目的,其前提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口J。良 心理干预的各种干扰因素,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权,逐步建立起心理 好的护患关系可以使护理人员在患儿及其照顾者心目中享有一定威信, 干预与临床护理一体化的护理模式。 能够使心理护理达到预期的效。不仅可以帮助病人战胜疾病,恢复身体 3.2对于那些受教育程度较低及家庭经济状况窘迫处于困境当中的 健康,而且对保障及恢复病人的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护患关系不好时, 弱势患儿及其家庭成员护士应平等对待、一视同仁。不断提供心理护理 即使护理人员的话是正确的,也会使患儿照顾者感到怀疑、反感甚至产生 以及必要的物质支持,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爱。同时护理工作 抵触情绪。 者必须顺应时代的变化与要求,不断充实自己,更新认识,丰富自己的心 1.5沟通技巧的因素:护士掌握了熟练的护患沟通技巧,可以使交流 理护理学知识,满足临床患儿及其家庭成员的心理护理需求,为他们提供 双方克服心理障碍,消除陌生感,产生交流意愿。通过有效沟通将产生良 科学、细致、富于人性化的心理支持,在为他们提供心理护理服务的过程 好的沟通氛围,增加彼此了解和信任,找到照顾者的心理需求并给予有针 当中应重视心理护理服务对象的个体差异需要,参照评估、计划、实施、评 对性的护理,从而达到心理干预的目的;无效沟通则不仅达不到心理护理 价等护理程序开展健康教育L5j,最终实现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寻求” 的预想效果,甚至会导致双方之间产生误解和冲突。 心理行为模式的转变。 2护理对策 2.1对受教育程度偏低,接受及理解能力较差的患儿照顾者,往往有 参考文献 [1] 闻吾森,王义强,赵国庆.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着更多的心理问题,对此护理人员需要更多了解其家庭信息、个人背景资 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14):258——-26O. 料及性格特征等,并认真总结、分析评估。特别耐心解释,找到打开他们 [2] 顾恒.异位性皮炎与精神生理学.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分册,1997, 心门的钥匙。在充分尊重和理解对方的基础上,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捕 23(5):294. 捉到他们的心理需求,对症护理,使之配合心理干预。 [3] 宋义英,吴丽娟,林宝珠,等.护理干预对剖胸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 2.2对经济状况较差的患儿家庭,护理人员应本着高度的责任心和 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22. 同情心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医疗、护理协同配合,制定合理可行的治疗 方案,尽量减少各项费用支出,可以有效缓解其经济压力,减轻心理负担, 作者单位:13005l吉林春市儿童医院 进而达到使他们主动配合心理干预的目的。 2.3当患儿病情处于急性期或危重状态时,其家人或照顾者往往处 ・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