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师专业标准

教师专业标准

来源:意榕旅游网
1.制定《教师专业标准》的意义与价值:1)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2)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保障;3)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科学有效的重要指导;4)是满足教师终身学习需求的重要依据;5)是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的重要参照;6)是评价与考核教师资格与专业水平的重要依据

2.小学教育的主要特点:1)基础性和全面性;2)义务性与普及型;3)可塑性和多样性 3.现阶段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1)小学教育发展不均衡,引发择校等问题;2)过重的课业负担影响小学生身心健康;3)教学观念、教学方式、评价方式有待改革和进一步深化;4)“失德”问题频发,师德令人堪忧;

4.现阶段小学教育主要任务: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全体小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1.1应坚持德育为先,切实增强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1.2要让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1.3增强学生的体质,让学生有健壮的体魄;1.4要让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2)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发展;3)充分开启学生智慧,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发展。

5.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1)复杂性与创造性相结合;2)示范性、传授性与建构性相结合;3)崇高性与压力性并存;

6.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1)身体发展的特点;2)心理发展的特点;3)学习品质与道德品质的发展特点

7.如何理解《教育规划纲要》的20字方针:1)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3)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1.教育创新是观念创新、2.的创新、3.管理的创新、4.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4)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1.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基础、2.是社会公平的核心环节、3.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5)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8.如何理解“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设计上以学生为主体。2)课堂教学时间安排上以学生为主体。3)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上以学生为主体。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社会主义荣辱观。

10.小学教师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要立德树人2)要有渊博的知识储备3)因材施教

11.小学教师如何提高实践反思能力:1)明确提高教学实践反思能力的意义1.发现不足,查找原因2.将教学中的“灵光闪现”进行总结和提炼,使之成为稳定的理性行为,使教学过程更加精彩纷呈3.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反思,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使师生更好地进行有效沟通,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达到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互动性的目的4.通过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剖析,可以更加理性地认识自我,更有效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5.教学反思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2)提高教学实践反思能力的基本方法1.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教学成功的经验;教学失败的原因;学生活动的情况;2.在理论学习中…3.在相互借鉴中…4.在新课程标准下进行反思性学习…

12.小学教师如何发展终身学习能力:1)树立终身性学习意识2)学习教育理论和注重知识的扩充3)培养科研能力4)提高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的技能5)注重教学实践技能的积累并及时反思

13.教师应该具备那些职业道德修养:1)需要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态度与情感1.热爱学生要关心了解、尊重信任学生2.热爱学生要无私地、公平地将爱奉献给每一个学生3.热爱学生要严慈相济4.热爱学生更要诲人不倦;2)教师需要具备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品格与

追求1.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首先体现在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方面2.教师的言行、气度风度也是为人师表的重要内容3.更深层面的为人师表体现在教师的品德、人格和精神方面。 14.教师如何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1)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地位与价值,培养敬业、爱业、乐业的精神2)学习模范典型,从点滴改变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3)处理好与学生、同事、家长的关系,增强职业幸福感和自豪感4)练就师德的高级修为——自省、慎独

15.教师之间如何凝聚团队合作精神:1)教师要挖掘合作的共赢点,明确团队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从而促进教师团队合作平台的搭建,并积极参与1.教研合作平台,可以使教学优质高效2.课题合作平台,为教师的教育科研服务3.学习合作平台,能够促进教师的不断学习、不断研究,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4.校内集体活动平台,增进教师间团结友爱的感情2)要凝聚团队合作精神,教师还需要在参与团队合作平台活动的基础上,积极展现自我价值,并发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甘于奉献的精神1.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制定团队发展的目标和计划,在合作中展现自我价值2.教师需要在团队合作中发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服务大局、甘于奉献的精神

16.小学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1)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明确安全教育的目标2)从实际出发,合理安排安全教育内容1.安全教育的内容应涉及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交通安全,生活安全,自然灾害安全等2.教师需要突出重点地讲授应对危险的流程3.从实际出发,精选最使学生受益的内容深入开展安全教育3)明确安全教育的实施途径,综合采用多种教育形式

17.教师如何做到尊重小学生的人格:1)人格是独特的个性和的见解2)人格是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1.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2.是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必然要求3.从小培养人格意义深远3)尊重学生的人格需要教师的智慧和努力1.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掘他们的潜能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3.创设民主环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4.关爱、支援个性懦弱的学生,培养其人格

18.教师要尊重小学生的人格应杜绝那些:1)体罚或变相体罚2)不讽刺挖苦、歧视3)不越俎代庖,制约学生的思考和独特见解1.教师的讲授不能替代学生的自主探究2.合作学习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3.正确答案不能代替学生的独特见解

19.如何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1)为小学生身体成长保驾护航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要求1.教师需要保证小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延长上课时间以挤压学生的课件休息时间,并要求学生在课间进行适量活动2.培养学生正确的坐,立,走的姿势,防止骨骼变形3.保护学生的视力,教育学生注意用眼卫生,爱护自己的“心灵之窗”2)尊重小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根本需求3)关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普遍需求4)改变常规的教学方式也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之一1.教师要增加直观教学2.教师要引进喝多竞争机制3.教师要提供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

20.教师要满足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应杜绝:1)杜绝只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教育,加强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教育2)杜绝单一的灌输式教育,重视教学内容和形式的设计3)杜绝学生过早成人化,扼杀学生的想象和创造

21.教师如何做到为小学生创造积极条件享受快乐的学校生活:1)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快乐2)教师还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交往中享受快乐

22.教师如何培育小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1)教师要循循善诱,以身作则2)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让学生在磨练中形成意志品质3)让学生参与制定班级行为规范,提高学生自觉养成良好地行为习惯

23.教师在与小学生相处过程中应该注意那些态度言行:1)师生交往是人际交往中的一个

重要方面,有着与一般人交往不同的特殊性。注意禁忌1.忌冷漠无情2.忌傲慢粗暴3.忌过分偏爱4.忌互不尊重5.忌苛求2)当教师明确了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态度言行之后,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1.尊重、信任学生2.要以理服人3.要以情感人4.要爱中有严

24.教师如何对小学生倾注“真爱”:1)爱学生,就要尊重和信任学生2)爱学生,就要激励和期望学生3)爱学生,就要更新教育观念

25.如何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1)减少作业量,改变作业形式,提高作业效能2)精简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4)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合力为学生减负

26.促进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有哪些:1)促进小学生身体发展的基本策略1.加强学校体育锻炼2.合理的健康膳食3.保证科学的睡眠时间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2)促进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策略1.感知能力2.注意力3.记忆力4.思维能力5.想象力6.元认知能力

27.如何对幼儿和小初衔接阶段学生进行心理和学习的引导:1)与家长进行必要沟通1.培养儿童的良好生活习惯2.帮助儿童形成合理的作息时间2)幼儿园和小学建立合作3)改进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课堂教学1.教学过程层面2.教学内容层面3.教学组织形式方面4)儿童入学前的心理准备

28.预防小学生各种伤害和侵犯行为发生的基本策略和方法:1)各种伤害、侵犯行为的原因分析1.社会层面的因素2.学校层面3.家庭层面4.个人层面2)预防各种伤害和侵犯行为发生的基本策略1.构建情感融洽的班级文化2.锻炼学生面对挫折的耐受性能力3.适度提供发泄情绪的机会4.培养学生的移情能力5.改变传统粗暴式的家庭教育方式

29.小学教师应具备哪些学科知识:1)适应小学综合性教学的要求,了解多学科知识2)掌握所教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3)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少年队活动的联系 30.小学教师如何强化学科知识:1)基于网络资源,强化学科知识2)基于校本研修,强化学科知识1.教学反思2.同伴互助3.专业引领3)基于自我研修,强化学科知识

31.小学教师应该掌握那些教育教学基本理论:1)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1.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2.小学教育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的关系3.小学教学设计、实施以及评价等知识2)小学生品行养成的特点和规律1.品行形成的影响因素2.小学生品行发展的特点3.小学生品行发展的规律3)小学生认知规律4)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知识

32.小学教师如何强化小学教育通识性知识:1)小学教师所应具备的小学教育通识性知识1.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2.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3.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4.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2)小学教师强化小学教育通识性知识的途径1.基于网络资源2.基于校本研修3.基于自我研修

33.小学教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1)积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1.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2.加强道德修养3.提高各种班级管理能力2)构建融洽的班级文化1.从班级硬件环境角度,营造温馨的班级氛围2.从班级软件环境的角度,优化班级的心理环境3.从班级的人际环境的角度,构建和谐的交往关系3)发挥学生干部的模范效用4)做好个别学生的工作1.保持对学生的尊重2.对学生要全心地关注3.培养学生学会感恩5)寻求与家长的合作1.召开家长会2.采用电子技术等手段实现相互交流3.建立家长委员会

34.小学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1)教学情境的创设1.创设新奇性,新鲜性的学习环境2.创设情感支持、积极地心理环境3.创设有利于学生产生疑问的教学情境2)教学方法的转变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4)教学评价技巧的应用

35.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1)启发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2)鼓励求异,培养学

生思维的发散性3)逐渐深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36.如何培育小学生实践能力:1)从教学目标的维度,制定完整的实践能力发展目标2)从教学方式的维度,探索培养学生时间能力的教学方式3)从课程内容维度,鼓励教师开发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资源

37.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2)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3)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1.制定学习计划2.查找资料的方法3.学习方法的指导

38.如何培养小学生合作交流能力:1)强化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2)营造心理相容的友好氛围3)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交流合作方法1.培养人格2.拥有倾听精神

39.如何理解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教学方式:1)自主学习2)合作学习1.积极相互依赖2.个人责任3.社交技能4.小组自评5.混合编组3)探究教学

40.评价小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基本策略:1)学生学习评价的基本策略1.评价的过程性策略2.评价的情境性策略3.评价的理解性策略4.评价的多元性策略2)学生学习评价所采取的具体方法1.成长档案袋2.作品分析法3.情景测验

41.小学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与合作:1)调动家长关心学校教育的积极性2)优化家庭与学校的合作环境

42.小学教师如何开展教育科研活动:1)增强理论学习,奠定理论基础2)掌握研究环节,提升研究水平3)提供支持条件,保障科研顺利展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