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器及其保护投入运行,形成双母线单分段接线,二次设备 阶段与一次同时进行,改造步骤相对复杂,易造成一次 按照最终接线双母线双分段接线方式建成,11、IV母保护不 与一次的接线方式不对应,改造过程中风险大。投运。 改进后的方案,缺点是增加了停电次数,工程建设 第三阶段,将220 kV 11、Ⅳ母线停电,将202断路 周期是最初方案的3倍左右,建设期间会出现短时间重 器和电流互感器及连接线安装完毕,停电期间将Ⅱ、Ⅳ 复停电复电和切负荷情况,对社会有一定影响;分段开 母线上的本期扩建间隔涉及到的隔离开关静触头安装完 关建设过程中作为死开关运行,设备的故障会扩大列母 线。优点是各阶段停电时阃不长,每次停电时间不超过 毕,202断路器及其保护投入运行,并接入母差保护, 体建设周期约5个月。 2.2改进方案 形成双母线双分段接线。至此完成本工程扩建工作,总 1周, 调调度停电较容易;二次接线更改都是分层次进 行,改造思路清晰,且~:次更改是在停电过程中进行的, 改造工作集中,风险相对较小。 第一阶段在带电设备区域内施工,不涉及原有带电 考虑到本变电站3组主变压器平均布置在220 kV分 合变电站在系统中的地位、调度情况、建设时间、工作 (责任编辑:张峰亮) 设备的停电,在做好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的前提下,对变 段的两端,有能力降低分段设备故障导致的风险,并结 电站正常运行无明显风险点。 第二阶段,在扩建期间,变电站220 kV长时间处于 风险等因素,改进后的方案要优于最初方案。 单母线运行状态,在母线故障情况下,有220 kV甩负荷 风险。 配套保护装置安装和改造按阶段与一次同时进行, 童 口河南电力组建电力供需和能源电力规划实验室 l2月l5日,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获悉,国网能 源研究院和国网河南电力联合在该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组建国网电力供需研究实验室和能源电力规划实验室河 南分站。 改造步骤相对复杂,易造成一次与二次的接线方式不对 应,改造工作风险时间较长,工作风险大。 从减少系统运行风险角度考虑,提出改进方案。 第一阶段与最初方案一致。 第二阶段,I、Ⅲ母分阶段停电,第一次停电,拆 除分段间隔内原过渡用支柱绝缘子和支架,新建断路器 和电流互感器基础,用采用软导线连接I、I/I母;第二 次停电,将20l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及连接线安装完毕, 并拆除第一次停电安装的过渡用软导线,I、III母恢复 国网能源研究院和国网河南电力于去年l0月签订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以国网河南电力经研院的“河 南省能源经济和电力供需实验室”为平台,在该院挂牌 成立国网电力供需研究实验室河南分站、国网能源电力 规划实验室河南分站。双方共同围绕国家电网公司发展 需求,开展能源经济、电力发展等重大课题研究,充分 带电;完成I、Ⅲ母分段间隔二次及保护接线,但不投 入运行;完成新设备实验,分段开关作为死开关投运。 第三阶段,Ⅱ、Ⅳ母分阶段停电,第一次停电,拆 除分段间隔内原过渡用支柱绝缘子和支架,新建断路器 发挥国网能源院已有研究优势和成果,利用国网河南电 力地域优势,打造国网能源院的河南“试验田”,河南分 站将进一步开展成果延伸深化及落地应用研究,实现理 论与实证的紧密结合,以及科研成果的推广。 国网电力供需研究实验室河南分站与国网能源研究 院实验室数据实现互通,可协同开展省级层面的宏观经 和电流互感器基础,用采用软导线连接Ⅱ、IV母t第二 次停电,将202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及连接线安装完毕, 并拆除第一次停电安装的过渡用软导线,Ⅱ、Ⅳ母恢复 带电;完成11、Ⅳ母分段间隔二次及保护接线,但不投 入运行;完成新设备实验,分段开关作为死开关投运。 第四阶段,升级改造保护装置,将220 kV设备按最 终双母线双分段接线方式改造升级完成。完成本次扩建 内容,总体建设周期约一年半。 .济预测、电力需求预测、能源需求预测、电力市场供需 形势及预警理论等多方面研究工作;国网能源电力规划 实验室河南分站与国网能源研究院将协同开展省级层面 的能源电力发展战略研究、能源电力结构和布局研究、 可再生能源消纳研究、能源电力发展对促进区域经济协 3结束语 吞l 墓I 最初方案,优点是停电次数相对较少、建设工作比 调发展效应、能源环境经济政策、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 等多方面研究工作,为政府部门和公司提供能源、经济 和电力发展战略方面的决策咨询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 墓f较集中、各回路倒闸次数少、建设周期短。缺点是母线 量l 停电时间长,长期处于单母线状态,母线故障造成的范 兰j 围广,系统运行风险较大;配套保护装置安装和改造按 譬 J 篮 l lI裹拊雹蠢化2。 6年第一2期总第35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