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目标
1.了解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概念、有关定律公式和数据处理方法; 2.了解各种仪器方法的特点、应用范围和局限性,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适当的仪器分析方法;
3.了解各种仪器的基本结构、性能和应用范围,通过实训使学生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初步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
4.通过教学,逐步增强学生的法律、环保、安全意识,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并掌握一定的安全、环保知识。
二、课程内容
序号 仪器分析课教学内容与要求 参考学时 1.仪器分析法的特点1 绪论 及发展趋势 掌握仪器分析的基本内容、学习方法。 2 2.仪器分析法的应用 了解仪器分析操作技术的任务、作用。 1.基本原理 2.紫外-可见分光光2 紫外-可见度计 熟悉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光吸收定律及影响因素。 2 8 熟悉紫外分光光度计各部件的流程和作用。 6 分光光度法 3.分光光度法实验技掌握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术 4.目视比色法 方法。 学习目视比色的方法。 12 2 6 2 2 5.紫外分光光度法 学习利用吸收曲线对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1.概述 原子吸收光谱法 2.基本原理 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掌握原子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 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学会使用空压3 机、可燃气体钢瓶、减压阀、稳压阀、转子流量计,4 并能对其进行维护保养和安全防护。 4.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试验技术 学会用工作曲线法对被测元素进行定量分析。 8 1.基本原理 学习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掌握电极电位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 6 2.直接电位法测溶液的pH 4 电位分析法 学会配制pH标准缓冲溶液,正确使用电极和酸度计,学习酸度计的维护与保养,并学会用酸度计测量水溶10 液的pH值。 3.直接电位测溶液离学会正确使用电导率仪;学习用电导率仪测定水的电子活(浓)度 导率的方法。 学会选用电极及安装电位滴定仪;学习用电位滴定法测定物质浓度的方法。 了解色谱法的起源、历程及分类,掌握色谱分析相关术语。 4 4.电位滴定法 4 1.方法原理 2.气相色谱仪 3.气相色谱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 6 学会连接气路中各部件,及气路的检漏和排漏方法。 6 掌握使用各种不同的检测器时气相色谱仪的开机、调试、关机等基本操作;学会正确使用微量注射器进样6 的基本操作。 5 气相色谱分析法 4.气相色谱定性定量掌握不同的方法进行气相色谱定性、定量分析的实验分析 5.气相色谱的应用实例 技术。 8 了解气相色谱在各领域的应用。 4 三、教学实施建议 1.教学场地与设备 ①理论授课教室
理论课教室除了配备常规的黑板、桌椅外,还需配置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过程以小组学习为主,全班以7~8人为一组,分为6个小组,每组需配备一台电脑供学生查阅资料。
②实训室
实训室应配有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酸度计、气相色谱仪等仪器设备,还需配有电源、空调等基础设施。
2.师资要求
①具备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
②在企业从事相应专业工作(含企业挂职锻炼)累计达半年以上,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承担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具备累计1年以上企业相应专业经历(含企业挂职锻炼),并具备高级工以上的职业资格。
③经过职业教育学理论、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具有基本的教学设计能力。 ④兼职教师应具备相同或相近专业工程师以上职称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具有基本的教学能力,具备承担任教课程所需的业务能力。
3.教学方法建议
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动画使学生更易掌握方法原理;采用大量图片或者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现代分析检测手段和仪器,不要对各方法的原理作太多阐述,防止内容偏多、偏深;结合录像、实物和动画使学生更易掌握仪器结构和操作。通过实样分析操作使学生掌握样品分析程序、教学中通过分析相关的实例,对实验条件的选择、分析方法的对比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技能,理论联系实际以至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