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貌的做法
曹志渊
文明礼貌,是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达情感和尊重的行为方式,是人际交往中表示相互友好和尊重的桥梁,文明礼貌,更是一个人知识和教养的体现,道德和品
质的外在反映,所以这学期我主要培养我们班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具体做法如下:
1、生活教养法。
生活是培养文明行为的苗圃,教师则是园丁。
“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
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教师要善于结合学校的日常生活,从中捕捉具体事实(或情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当学生没有向老师主动问好时,教师可以先行问
候,以暗示学生应该对师长有礼貌。
2、欣赏鼓励法。
每个学生的需要,是他们更高层次的心理需要。这就需要教师特别加以关注和扶植。如果学生表现出了文明礼貌的行为举止,如尊老爱幼,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物,爱护和美化环境等,并为家人、师长、亲友和社会人士留下了美好印象,做教师的就应该倾心欣赏、极力赞美。
3、以身作则法
在教师要求学生做到这样、做到那样的时候,也必须要考虑一下自己是否也做到了。这既是以身作则,也是师生间的相互尊重。比如,当学生热情洋溢地问候“老师,早上好!”
时,老师也应该报以热情的微笑,并对学生说“早上好。”
教师的身教更重于言教,尤其对于文明礼貌的教育,学生从老师的身上更能学到能让他们终生不忘的东西。
4、持之以恒,一抓到底。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通过教育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
出现反复,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每当学生放学时,都提醒他们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如果老师从你身边走过,就很自然地向老师问好。现在班级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不论是在楼道里、上学的路上,还是在校园之外,他们见到老师都能主动问好;都能主动站排,提高了讲文明、懂礼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典型,让礼仪榜样去影响带动他们。平时我也跟
踪,随时发现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及时的肯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合抱之树,起于毫末。”
教师只要坚持不懈地天天浇灌文明之花,相信每一位同学都会成为受人喜欢的讲文明、
懂礼貌,言谈举止彬彬有礼,待人态度诚恳有教养的学生。篇二:对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的几点做法
对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的几点做法 溪水 发表于 2007-5-23 21::003推 荐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文明、懂礼貌 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文明礼仪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根基,是 学生健康成长的臂膀。因此,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清洁 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就成为了对 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人平时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的: 一、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以身作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育学生见到老师或客人行礼, 我自己也要做到,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比如上课师生问好我 始终坚持先向学生问好。平时学生向我问好,我都点头或招手 并向同学们问好。在上学的路上,见到我班孩子我都主动和他 们打招呼。 每天送孩子放学到校门口, 看到家长我都热情的说: “您好!”或微笑着点头致意。对于学生,我也会用“请”、 “你好”“谢谢”“对不起”这些字眼。每次大扫除后望着干 干净净的教室,我会对同学们说:“你们辛苦了!”这种教育 的效果胜过千言万语。在教育教学中我注意仪表端庄,以身示 范,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小学生在行为实践中的榜样影响,除教师外还有同学,学 生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我根据他们爱表扬,具 有向上心理这一心理特点, 在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规范训练 时,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典型,让礼仪榜样去感染学生, 为其他同学起带头和示范作用。比如每当放学时,孟天学、沈 涛等同学都会主动和老师说再见,我马上表扬,说: “孟天学、 沈涛同学真有礼貌,是你们学习的榜样。”让同学们学一学。 一会儿,再遇到老师,就会有也同学主动问好: “老师再见”。 我又表扬他,孩子听了美滋滋的,再问好的声音更大了。我班 学生在榜样的带动下,同学们精神面貌好,文明风气盛,受到 了老师的好评。 明确要求, 二、
明确要求,集体教育 首先对学生提出要求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使
每个学生心中有数。 一开始就重视礼仪训练, 打好底子, 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既
要使学生明白“理”,又要训练“仪”,学练结合,以练为 主。做示范、教表演,使学生知道怎样去做。让学生形成正确 的动作定势,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在讲台下面扮演学 例如我让学生扮演老师站在讲台上, 生,我行了一个标准的 45 度鞠躬礼,并大声说:“老师好!” 台上的小老师就说:“同学们好。”此时教室沸腾了,有的要 出来当老师,有的要当学生,我借此情境让学生分角色训练, 对每一组都进行评价最后进行全班训练,人人过关。老师认真 的示范,加大力度训练,学生也引起了重视。每个同学都非常 认真的练习,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礼仪氛围。接着训练学生坐、 站、 走的姿势, 我在前面摆一套学生桌椅, 给学生做坐的示范: 头要正、身要直、脚放平,目视前方。又用标准的立正姿势站 在学生前面示范站姿, 然后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 “起立、 请坐” , 达到整齐划一、动作迅速,精神面貌好。有了站姿的基础后, 再练一练升国旗仪式,全体同学立正站好,少先队员行队礼, 眼睛望着国旗,同学们练得都很认真。我示范行队礼姿势,同 学们反复演练,为开学典礼和以后每周一升国旗打下了基础。 规范的教育训练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打下了一个文明礼仪的烙 印。 在语言方面,从说好“您好、请、谢谢”这三句话为切入 点,同学们还补充了“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礼貌用语, 并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讨论了这些礼貌用语的用法。 关于培养好 习惯,教师从正面加以引导,学生则举反例说明没有好习惯的 危害,一正一反,一庄一谐,使学生对“养成好习惯将受益终 生”这句话加深了认识和理解。 在对学生严格要求和训练的基础上开好主题班会。 召开了 次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的主题班会。这次班会旨在培 养学生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懂礼貌、讲文明的一代新人,使 学生懂得文明礼仪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作用, 重在培养学生从 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言谈举止等细小方面做起,做 文明小学生,做社会主义合格人。班会上,有的同学举手 发言,阐述生活中的礼仪;有的同学表演情景小品,告诉人们 不懂礼节的危害; 有的同学配乐朗诵, 向人们发出了 “讲文明、 懂礼貌、做文明人”的呼唤。最后,以全
体同学齐说英语的文 明礼貌用语作结。 持之以恒, 三、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通过教育训练,持之以 恒,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
礼的好习惯。 出现反复,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 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每当学生放学时,我都 提醒他们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如果老师从你身边走过,就很自 然的向老师问好。现在我班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不 论在哪见到
老师都能主动问好,提高了讲文明、懂礼貌的自觉 性和主动性。篇三:文明礼仪基本知识
文明礼仪基本知识
1、什么是礼仪?
答:礼仪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
礼的精神及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
由于礼仪是社会、道德、习俗、宗教等方面人们行为的规范,所以它是人们文明程度和
道德修养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礼仪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
2、礼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宽容的原则,即人们在交际活动中运用礼仪时,既要严于律己,更要宽以待人。敬人的原则,即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要敬人之心常存,处处不可失敬于人,不可伤害他人的个人尊严,更不能侮辱对方的人格。自律的原则,这是礼仪的基础和出发点。学习、应用礼仪,最重要的就是要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检点。遵守的原则,在交际应酬中,每一位参与者都必须自觉、自愿地遵守礼仪,用礼仪去规范自己在交
往活动中的言行举止。适度的原则,应用礼仪时要注意做到把握分寸,认真得体。真诚的原则,运用礼仪时,务必诚信无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从俗的原则,由于国情、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必须坚持入乡随俗,与绝大多数人的习惯做法保持一致,切勿目中无人、自
以为是。平等的原则,是
礼仪的核心,即尊重交往对象、以礼相待,对任何交往对象都必须一视同仁,给予同等程度的礼遇。
3、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二十字的内容是什么?
答: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4、礼仪有哪些功能和作用?
答:沟通的功能,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只要双方都自觉地遵守礼仪规范,就容易沟通感情,从而使交际往来容易成功.协调的功能,在社会交往时,只要人们注重礼仪规范,就能够互相尊重,友好合作,从而缓和或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障碍。维护的功能,礼仪是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反映和标志,同时也对社会的风尚产生广泛、持久和深刻的影响。讲礼仪的人
越多,社会便会越和谐安定。
教育的功能,礼仪通过评价、劝阻、示范等教育形式纠正人们不正确的行为习惯,倡导人们按礼仪规范的要求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正常生活。讲究礼仪的人同时也起着榜样的
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人。
5、为什么要注重个人礼仪?
答:个人礼仪是一个人的生活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事的准则,是个人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具体规定,是个人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养良知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个人礼仪,对个人来说,是文明行为的道德规范与标准,对国家来说,个人礼仪是一个国家文化与传统的象征,个人礼仪所形成的一种具有较强的约束力的道德力量,使每
一个社会成员能够自觉地按照社会文明的要
求,调整行为,唾弃陋习。个人礼仪从这个侧面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7、加强个人仪容、仪表应注意什么?
答: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头发,应保持头发清洁,发型修饰得体,并且应与本的的自身条件、身份和工作性质相适宜。面容,男士应养成每天修面剃须的好习惯。女士化妆要得体,并注意化妆的时间和场合。在正式场合,女士不化妆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
同时注意在公共场所不能补妆。
表情,应保持面肌自然从容,目光温顺平和,嘴角略带微笑,让人感到真诚可信、和蔼可亲。手部,要保持手部的清洁,养成勤洗手、勤剪指甲的良好习惯。在正式场合忌留有长指甲及指甲修饰不当。衣着,应做到整洁、大方,忌穿着另类服装。体态,要保持端庄、典雅,勿要做作和故弄。
8、谈话中的礼仪礼貌要点有哪些?
答:(1)谈话时态度要诚恳、自然、大方、言语要和气亲切,表达得体。(2)要注意听取对方谈话。(3)对长辈、师长、上级说话,要表示尊重,对下级、晚辈、学生则要注
意平等待人和平易近人。(4)交谈时可做手势但不可幅度过大,不可用手指指人,因为这种动作有轻蔑之意。(5)同时与几个人谈话,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要照顾到在场的每一个人,不要冷落了任何一个人。(6)当碰到意见不一致时,应保持冷静,或以
豁达的胸怀包容异己,或回避话题,忌
在公众场合为非原则性问题大声喧哗、争执打闹。(7)在公众场合男女之间忌耳鬃厮磨,或与非亲属关系的异性长时间攀谈、耳语。(8)不可出言不逊、强词夺理,不可揭人短处,不可谈人隐私,不可背后议论人,更忌拨弄是非。不说荒离奇、耸人听闻的事,不搞小广播以充“消息灵通人士”。(9)遇有攻击、污辱性言辞,一定要表态,但要掌握度。(10)谈话者应保持一定距离。
9、走路时应注意哪些礼节、礼貌?
答:要遵守行路规则。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在有规定的地方要自觉走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行人之间要相互礼让。尽量为长者、老弱病残者让路;让负重的人或孕妇、儿童先行。路遇熟人应主动打招呼和进行问候。若需交谈,应靠边站立,不要妨碍交通,并注意安全。走路时目光自然前视,不要左顾右盼,东张西望。不要一面走路,一面吃东西或抽烟。
10、怎样礼貌地问路?
答:总的原则是不应轻易打扰别人。在问询之前要热情、礼貌的称呼对方。当别人回答
了你的问题,应诚挚道谢。如果对方回答不了问题,也要礼貌道谢。
11、夫妻间应做到的礼仪要求是什么?
答:夫妻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关心、相互宽容和相互谅解。
12、子女对父母的礼仪有哪些?
答:孝敬父母,包括公婆和岳父母。要尊重和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要维护父母的尊
严和名誉。要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理解他们
的精神要求,营造和睦友爱的家庭氛围。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对父母尽赡养义务,在平时生活中关心照料和体贴老年人。对无经济收入或者收入低微的单独居住的老年人,赡养人应按月给付赡养费。对经济收入较富裕的老年人,子女不能任意索取。对患病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赡养人应承担护理的责任
13、建立和睦的邻里关系应哪些方面做起?
答:尊老爱幼,互相帮助。不在背后议论他人,不猜疑,谈笑逗趣有分寸,尊重他人隐私。邻里之间要亲切随和,见面主动打招呼。主动参加一些联络邻里感情的活动。善待邻居家的小孩。早出晚归,忌大声喧哗众取宠和行为不当产生的噪音,以免影响他人休息。收看电视或听音响时,应考虑到是否会影响左邻右舍。适时主动拜访邻居,但忌妨碍他人的正常
生活。孩子在住宅和大院的不妥行为,家长应及时教育、提醒。合理使用住宅的公共部分。
14、乘坐公共汽车和地铁列车时应遵守哪些礼节、礼貌?
答:排队候车,先下后上。让妇女、老人、小孩和残疾人先上车。注意安全,扶好、坐好。不要将身体伸到车厢外,或随意动车厢里的设施。主动给老人、病人、残疾人、孕妇和
带小孩的妇女让座。尊重司乘人员,主动按规定买票。
爱护环境卫生,保持车厢和站内的环境卫生,不能向窗外扔东西。
15、敬礼的种类主要有哪些?
答:注目礼、点头礼、握手礼、鞠躬礼、举手礼、吻手礼、屈膝篇四:文明礼仪教育做法和安排
汤河小学礼仪教育的做法和安排
汤河小学:韩占峰 做法:
一、通过校会、班会、晚间读书讲故事的形式,向全体学生进行宣传,使他们明白礼仪
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应该怎么做。
二、通过查学生每天穿戴情况、查学生礼貌礼节情况、查课堂表现情况、查学生就餐情
况、查学生就寝情况检查礼仪教育落实情况。
三、通过每周一的升国旗活动、形式多样的少先队活动、教师的礼仪教育活动强化礼仪教育。
具体按排:
一、三月上旬,师生共同搜集整理文明礼仪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区的文明礼仪和生活区的文明礼仪。
二、三月中旬,利用搜集来的资料进行学习,组织学生观看《小学生文明礼仪光盘》,
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和反思,找到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坏习惯,并且改掉坏习惯。
三、三月28、29、30日,利用晚间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学习满族礼仪,了解满族文化。
四、四月上旬,1—3年级进行《说说身边文明的事》活动,比一比谁说得好、谁做的好;4—6年级以《文明伴我行》为题搞一次作文竞赛。通过活动评出我校的文明礼仪示范员。
五、总结。一个月下来,我们有哪些收获、有哪些成果以及在今后工作中有哪些需要提
高。礼仪教育工作须常抓不懈。
礼仪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关系到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和提高
国民整体素质的工程,任重而道远。愿我们一道为之努力!
2011年3月15日篇五:低年级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几点做法
低年级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几点做法
文明礼仪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根基,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臂膀。这样的文明礼貌教育又有什么用处呢?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文明礼仪教育上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据有关资料显示,各国对下一代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礼仪教育。如日本设立“道德时间课”、“友爱课”;美国推行“公民教育”;韩国《道德》科的第一条目标是:使之理解日常生活所必要的礼节和道德规范的意义与主要性。由此可见,在少年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加强礼仪教育,对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也曾天天对孩
子们进行文明礼貌的教育,但好像只停留在道理的说教并没有落到实处。孩子们也只是在学
校是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而在家却是个小霸王。
目前,我们的学校文明礼仪教育应主要是教会孩子们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清洁环
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一、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什么样孩子就会是什么样。教育学生见到老师或客人问好,我自己也要先做到,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比如平时学生向我问好,我都点头或招手并向同学们问好。在上学的路上,见到我们班孩子我都主动和他们打招呼。每天送孩子放学到校门口,看到家长我都热情的说:“您好!”或微笑着点头致意。对于学生,我也会用“请”、“你好”“谢谢”“对不起”这些字眼。每次大扫除后望着干干净净的教室,我会对同值日生们说:“你们辛苦了!”这种教育的效果胜过千言万语。在教育教学中我注意以身示范,学生在师
生交往中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小学生在行为实践中的榜样影响,除教师外还有同学,学生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我根据他们爱受表扬,具有向上心理这一心理特点,在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规范训练时,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典型,让礼仪榜样去感染学生,为其他同学起带头和示范作用。比如每当下课后,等同学都会把椅子放到桌子下,我马上表扬,说:“同学真有礼貌,是你们学习的榜样。”让同学们学一学。后来,孩子们都会主动地摆好桌椅再下课活动。我
班学生在榜样的带动下,同学们精神面貌好,文明风气盛。
二、明确要求,集体教育
首先对学生提出要求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使每个学生心中有数。
一开始就重视礼仪训练,打好底子,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既要使学生明白“理”,又要训练“仪”,学练结合,以练为主。做示范、教表演,使学生知道怎样去做。让学生形成
正确的动作定势,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例如我利用多媒体出示了不同的站、立、行、走的姿势让学生来分析哪种是淑女绅士的姿势,那种不是。孩子们的眼睛是亮的,他们一看就能分辨出来。大家各抒己见,此时教室沸腾了,我借此情境让学生分角色训练,对每一组都进行评价最后进行全班训练,。老师认真的示范,加大力度训练,学生也引起了重视。每个同学都非常认真的练习,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礼仪氛围。有了站姿的基础后,再练一练升国旗仪式,全体同学立正站好,少先队员行队礼,眼睛望着国旗,同学们练得都很认真。我示范行队礼姿势,同学们反复演练,为每周
一升国旗打下了基础。规范的教育训练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打下了一个文明礼仪的烙印。
在语言方面,从说好“您好、请、谢谢”这三句话为切入点,同学们还补充了“对
不起、没关系、再见”等礼貌用语,并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讨论了这些礼貌用语的用法。关于培养好习惯,教师从正面加以引导,学生则举反例说明没有好习惯的危害,一正一反,
使学生对“养成好习惯将受益终生”这句话加深了认识和理解。
三、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通过教育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
出现反复,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每当学生放学时,我都提醒他们见到老师主动问好; 如果老师从你身边走过,就很自然的向老师问好。现在我班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不论在哪见到老师都能主动
问好,提高了讲文明、懂礼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四、家庭教育抓辅寻配合
礼仪教育要取得整体效应,就要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取得一致,形成合力。做到教育原则一致,内容互补,时空充实。因此在文明礼仪教育中,我们多次向家长明确礼仪教育的目的,要求、家庭礼仪规范。使家长懂得良好的行为养成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并
掌握礼仪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家长们都自觉地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
当然,以上只是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情况,个别的情况还需要特别的对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