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窒垩堕医 ̄201o年第? 鲞第2期Journal of General Hospital of Air Force,Vo1.26,No.2,June,2010 文章编号:1009-2811(2010)02—112—02 普通病房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措施 冯东梅,张红超,李 力 【关键词】流感,人/流行病学;病房 【中图分类号】R511.701.1 【文献标识码】B 2009年流行的新型A(H1N1)型病毒与人类流 感病毒H1N1的抗原性有明显不同,故人类对其缺 乏免疫力,人群普遍易感。病例大多为青壮年,年幼 和年老人群未受到严重影响l_】]。新型A(H1N1)病 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有气溶胶和飞沫2种形式。 潜伏期1~7 d,症状出现前l d到症状出现后7 d的 病人为该病的传染源。在人际传播时,打喷嚏、咳嗽 和物理接触都有可能导致新型A(H1N1)病毒在人 群间传播口]。病房作为一个高危人群流动频繁的特 殊环境,是甲型H1N1流感的高发区,在甲型 H1N1流行期间做好病房的防控管理显得尤为重 要。我们根据流行病学特征,作到隔离传染源、切断 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科学有序的防控管理,有 效地控制了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现将我们普 通病房的防控经验总结如下。 1人员的管理 1.1住院病人的管理 1.1.1新人院病人一问三查,询问近一周内是否去 过外地或流感高发区出差或旅游,是否接触过流感 样病人或疑似病人等;查血常规、胸片、体温并记录。 1.1.2病区设过渡病房 1.1.3健康教育 1.1.3.1病人在住院期间严禁外出。护理人员在临 床护理中要做好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宣传教育工 作,使病人了解甲型H1N1流感的相关知识,明白甲 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治的,消除不必要的紧张情 绪,使病人能够积极的配合,做好预防工作r2]。 1.1.3.2教育病人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养成良 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进食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以 作者单位:100142北京,空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护士在输液时严格做到 1人、1巾、1带,用过的止血带放入有效氯浓度为 500 mg/L的稀释液中浸泡半小时后用流动水冲洗 并用无菌纱布擦干备用。 1.1.3.3 对不明原因出现流感症状、体温持续在 39 ̄C以上并伴有咳嗽、咽痛、头痛和全身不适或有恶 心、腹痛、腹泻等症状时,及时通知医生,首先查血 常规及胸片,查找发热原因并做出初步诊断,并立 即进行隔离,禁止探视,防止交叉感染[2]。不能排除 甲型H1N1流感者则到发热门诊进行筛查。必要 时上报医院。 1.2陪护人员的管理 1.2.1严格控制陪护人数,陪护人员进入病区戴口 罩,禁止聚集聊天、互串病房,防止交叉感染。 1.2.2 坚持每日监测体温并登记,体温大于 37.5℃者到发热门诊筛查。 1.3探视人员管理 1.3.1 严格落实探视制度,探视人员实施“双测量” 制度,即进入住院部大楼、进入病区前均测量体温并 记录,体温大于37.5 ̄C禁止进入病区。进入病区人 员必须戴口罩。 1.3.2探视同一病人每次不得超过1人。 1.3.3保护危重病人、糖尿病、免疫力低下患者及 儿童,严格控制探视次数及人数。 1.4疑似病人管理 1.4.1 发现疑似病人在第一时间向上级报告,确保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1.4.2疑似病人谢绝探视或到发热门诊开具证明。 1.4.3与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监测体温并记录。 1.4.4疑似病人未确诊前住过渡病房。 1.5工作人员管理 1.5.1 上班时间衣帽整洁,戴外科口罩,并4 h更 空军总医院学报2010年第26卷第2期Journal of Gene! ! ! ! 垒 r !堡! : : !: ! !! 换一次,必要时随时更换,或带16层的棉纱口罩每 天清洗消毒备用。科室设立甲型HIN1流感防控 小组,由科室主任任组长带领全科人员学习甲型 500 mg/L的稀释液湿拖或擦拭,每日2次,有污染 时随时消毒。术后病房每日3次消毒。清扫用具及 抹布做到专用,贴好标志 。 3 结论 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临床表现、诊断 标准等,加强学习消毒隔离制度和个人防护知识, 使每位成员本着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共同维护病区的 安全。 我科从甲型H1N1流感开始至今共收治心胸 外科病人500例,陪护约400人,探视约3000人,住 院不明发热4人,1例迅速转感染内科病房,3例在 12 h内排除甲型H1N1流感,陪护发热1人,劝其 回家休息,谢绝约24人发热探视者,医务人员没有 发热及明确甲型HIN1感染证据,病区保证了甲型 H1N1流感防疫安全。通过这次甲型H1N1流感流 行期间的病区防控管理,我们体会到甲型HIN1流 感并不可怕,认真做好隔、切、护、管这四个字,就能 战胜所有的传染病。这次防控甲型HIN1流感,我 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提高了管理的能力,认识了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防控管 1.5.2 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严格控制人员外 出,严禁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未经批准不得擅 自外出,包括会诊、出差、探亲等;严禁外地特别是 疫区亲友来访;科室前期外出人员推迟返科时间, 确因工作需要需返科的,需经过7~15 d的隔离观 察方可恢复工作 ]。 1.5.3护理人员手的消毒 护理人员应自觉遵守 各项护理操作规程,严格执行6步洗手法,使每个 人做到彻底洗手。治疗车上备手消毒液接触病人前 后消毒双手,防止交叉感染。 1.5.4注射疫苗是传染病防治的有效方法。鉴于 “防”重于“治”的原则,鼓励大家积极注射甲型 H1N1流感疫苗。为防范甲型HIN1流感人侵设置 一理制度,为以后对流行病等事件的处理打下了坚实 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道有效屏障。 2环境的消毒管理 2.1 空气消毒病房每日通风2次,每次1 h。空 Eli 韩一方,张宏伟,曹广文.2009新型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 及防控措施E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9,30(6):610—612. [z3 左冬丽.临床护理中禽流感的预防工作EJ].天津护理,2005,13 (1):14. 病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备用。执行护士记录并签 名。病室内湿度保持在50 ~6O ,温度保持在 18℃~20℃,以保证消毒效果。 钱火红,毕建威,尹子芳,等.SARS流行期间医院病区动态管 理[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3,10(5):425—427. r ] 张风云,梁艳芳.SARS流行期间医院管理的重点EJ].中华医 院感染杂志,2004,14(5):557. 2.2地面和物品消毒 病区走廊、治疗室、医护人 员办公室等场所地面及桌子、椅子、床头柜、病历夹、 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等,用有效氯深度为 [2010~03—05收稿2010—05—15修回刘秀珍编校] 读者・作者・编者 关于文稿中作者单位及参考文献作者书写格式的说明 根据有关科技期刊编辑格式的国家标准,本刊对论文作者单位及参考文献作者的编排格式,要求如下: 1.作者署名方式:实行文题下只排姓名。作者名次请作者自行排序,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辑过程中不应再作更改。 同页脚注作者单位、邮政编码、单位所在的城市名、单位名称及科室名称。必要时加括号分别注姓名。 2.参考文献的作者:1~3名者需全部分列出;3名以上者只列前3名,之后加“等,et al”。 3.列出的参考文献的页码要包括起页及止页的数字。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