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思考

来源:意榕旅游网
关于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思考 王炳雯 摘要:高等教育进入了深刻变革和全面发展时期,如何更 科学、合理地制定和实施校园规划与建设是每个高校必须认 真思考的现实问题。 关键字:校园规划理念以人为本 概述大学校园规划建设的现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 的飞速发展,大学校园用地紧张,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日益突 出,校园建设势在必行。现阶段,各大高校的校园规划建设主要 起,从而打造出一个特色非凡、环境幽雅、宜人发展的生态校 园环境,对提高人才质量,提升学校声誉,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校园规划应树立环境育人理念。注重环境质量。 1.校园精神环境和校园的物质环境互相联系、互相作用, 构成学校的育人环境,对师生员工、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 产生着潜移默化地作用。 2文明、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人的情趣,使人 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解决问题:第一,扩大现有校区面积:第二, 深度开发现有校区;第三,建立分校或新校区;第四,重新选址。 精神振奋,热爱科学、追求知识、勇于创新的向往。良好的校 园环境对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道德修养的成熟、文明行为的 培养、创造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形成,都会起到特殊的熏陶、感 一、校园规划应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染和塑造作用。创造一个典雅、舒适、和谐的校园环境,融教 学、科研、生产、观赏于一体,不仅是学校办学条件的课题,也 1.公众参与机制是让校园的使用者,即广大的师生员工 能够参与到校园规划与建设中,使校园建设能最大程度的反 映使用者的需求。校园规划与建设的好坏将关系到学校今后 的发展定位,也直接关系学校的特色与规模。只有保证决策 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调动各方面参与校园规划与建设的积 极性,才能取得各方面的积极配合。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总体规 划设计时要促进建筑与环境的对话,促进人工环境与自然环 境的交融,充分体现校园建筑的环境美与校园环境的建筑美。 四、校园规划与建设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高冀生教授的观点值得借鉴,他认为 2.建设项目不仅要满足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而且要 满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诸多如国家开放重点实 验室、科普教育基地等项目的规划与建设中,必须让地方政府 高校建筑应在不提高密度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容积率,向空中 和地下发展,建筑密度以控制在20%左右为宜。从技术的层 和社会公众参与进来。这是一项前瞻性很强的工作,只有公 众的广泛参与,才能保证校园规划与建设能够满足学校教学、 科研和生产的需要,使校园建设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 要取得一致。 面上讲,他建议在规划设计与建设中注意节约能源,包括节水、 节电、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等,从而保证发展空间的可持续性 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因此高校的规划不能只满足眼前的 需要,要留有充分的余地,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留有空间。 二、科学合理的校园规划建设,体现特色及不同风格 1.大学校园规划必须要有与学校学科门类和规模相适应 的土地和校舍,既要保证教学、生活、体育锻炼,也要为学校长 远发展考虑,只有逐步优化这些必备条件,为师生员工创造一 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保证教育活动顺利开展。 五、校园规划与建设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体现人文关怀,高校校园的规划与建设过程必须始终体 现人文关怀的理念:体现以人为本,为人创造环境:体现理解 人、尊重人、关心人;体现使用方便和无障碍设计等。 人文关怀理念也要体现到规划与建设的各个具体环节中 2.增加校园绿化、景点的规划设计,把大学校园特色化。 校园特色化是校园规划与建设的精髓与灵魂。它是校园地域 去。例如,在规划设计学校的体育运动设施时,既要充分考虑 功能分区的问题,使运动场地相对集中,也要考虑在学校生活 和教职工居住区安排适量的体育活动设施和活动场地,方便 性、历史性、文化性、艺术性的综合表达。如北京大学的未名 湖燕园、武汉大学的樱园等。 学生和教职工的经常性锻炼。再例如,在校园交通规划设计 上,要尽量将人车分流,减少车辆对人们学习、生活的影响;在 校园内要多搞些休闲、健身的场所。在建设休闲人行道时,在 从这些各具特色的建筑中我们读到的是其扑面而来的历 史厚重感,领略的是其清新隽永的文化品位。特色的建筑与 各名校相互拱卫、相互衬托、相得益彰。校园可以有各种各样 的美,既可有大气磅礴之美,亦可有婉约雅致之美;既可有富 材料的选择上可考虑选用不同规则形状的玛瑙石,使行人在 行走同时达到按摩足部,强身健体的效果。在校园建设中,要 丽豪华之美,亦可有整齐简约之美。总之,要有自己独特的文 化风格,让学校特色、学科特色从特色建筑的一砖一瓦中辐射 出异彩。 注意智能化、数字化建设,方便教职工和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要建造安全、舒适的环境,营造充满人性化的校园。 3.校园道路的规划设计。校园道路的走向、纵坡、标高的 确定需要和相关系统统筹考虑,互相协调。功能分区与道路 构建,校园绿化与环境保护,如何将三者和谐有序地交融在一 ——六、校园规划建设应树立开放开发的理念。使校园与城市 融为一体。 现代高等教育的职能正处于不断拓展与完善之中,高等 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