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热点大讨论 生 为止,这是我平生听到的第一节这样 昊 细 云 的语文课!可惜的是凭借这一支拙 笔,难以生动完整地呈现黄老师的真 实课堂,上面只能简要地概述课堂几 个基本环节以飨读者。 之前,笔者上过《老王》,也听 过许多老师上《老王》,却没有想到 《老王》可以上得那样深刻。坦白地 说,笔者先前教学《老王》,与多数 执教者一样,将阅读教学目标定位于 “鉴赏”,即文章写得好不好,好在哪 里,为什么好?黄玉峰老师以直观开 放的动态课堂,启示我们去思考如何 透过文字的背后,去挖掘潜藏着的文 本矿藏。 课后,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 导师孙绍振这样评点黄老师和他的 课:“黄玉峰老师6o多岁始终坚持一 线教学,他才华横溢,口若悬河,多 才多艺,具有明星风范,课堂非常有 感染力,他以思想者的姿态解读《老 王》,非常有刺激性和冲击力,给学 生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本人非常佩 服!,' 论示范课的作用与反作用 黄玉峰老师的示范课是其“物 化”了的思想理念,通过“课堂教学 行为与过程”这一载体,去诠释和体 现其先进教育理论,黄老师的课堂具 有感性、直观、开放、动态的特性, 它为示范课的观课者提供了行为探究 的一种形态,是引领我们对课堂教学 (2)杨绛理解了老王的心事了吗?他 愧怍什么?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3) 进行反思、激发我们“内趋力”,变 行为的被动接受者为主动探究者的突 破口。 由此可见。真正的示范课对一线 教师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尤其对于 看完课文,你读出了什么?你想到了 什么?从书中生发开去。围绕这三个 问题,循着“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杨绛怎么对待老王”、“我们能为弱 势群体做些什么”的思路,黄老师引 导学生解读文本,展开了与学生、文 本、人物及作者的多向对话交流。期 间,适时插入自己的阅读体验——玉 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示范引领作用是 毋庸置疑的:它能为教师提供感性直 观的借鉴,启迪教师潜在的教育睿 智,激发探索、反思、变革的“动 力”,不断拓展教师的专业视野,提 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引领教师形成对 峰感言,最后将自己的下水作文《红 鼻子》提交课堂,俯下身来,“有劳 诸位花费几分钟时间,看一遍,并指 正”。 教育教学过程和行为持之以恒的实践 与反思,逐步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 平。 示范课本来限定时间为1节课45 分钟,黄老师却从l点l0分上到2点4o 分。不是黄老师上课忘了时间,而是 二.示范课的反作用 但是,示范课并非尽善尽美,并 非包医百病,在我们身边就充斥着许 多作秀表演的“伪示范课”,观课者 必须要有眼光,能运用脑髓.自己来 师生处于思想交锋状态。学生舍不得 哥 埔 下课,学生缠着老师不让下课,迄今 语文热点大讨论 分辨。从这个意义上看,示范课具有 的“范式”。一些时候,在自觉不自 知识,倒不如多做几堂精彩‘示范 不容忽视的反作用。下面笔者结合1O 觉中忽略或忽视了课堂教学的主 课’来得实际和有用,它可以让我们 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观察思考,从示范 体——所执教班级的学生学情。 观摩效仿。因为直观的东西才实在, 课的组织者、示范者、观课者和学习 前不久,笔者听了一节示范课, 其他的理论都是“空的”的观点其实 对象的角度谈谈示范课的反作用问 属于送教下乡性质,执教者是省教坛 就折射了一线教师“急功近利”想要 题,以求方家指正。 新秀,在省某重点高中,她有20多年 获得“立竿见影”培训效果的心理需 (一)组织者层面:急功近利热 的教学经验,她的教学设计可谓精致 求,具有代表性。这样的心理需求在 热闹闹做运动 独到,教学切人点也非常巧妙。但 教学实践过程中,表现为对示范老师 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有农人的 是,示范课上,课堂气氛很是沉闷, 及其课堂有如追星般的狂热崇拜和痴 姿态。示范课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 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不能有效进 迷,他们陶醉在示范老师的“精彩行 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仅凭 行,究其原因是执教者对所教班级学 为表演”中,而对行动背后的反思和 几节精彩的“示范课”这一粉嫩肩膀 生学情严重高估,老师精心设计的问 研讨则被丢弃在了风中。其实,这是 显然挑不动“教师队伍的强大,教师 题抛出之后有如石沉大海,激不起一 一种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做法,久而 专业水平提高”的重担的。但是,当 点水花。尽管老师在课堂上有所意识 久之,会滋生教师的某种消极的“心 前,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学校教育教 并做了调整,但是,课后笔者随机调 理定势”,并使老师们深陷其中,不 学管理者迫切想提高教师的专业水 查该班学生,学生普遍反映没有听懂 能自拔。如此反复循环,导致的直接 平。强大教师队伍,十分钟爱“示范 老师所讲的内容。由此可知,本堂课 结果是:教师的思考力弱化,探索意 课”形式,人为地放大示范课的辐射 学生的学习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识减弱,创新能力下降,只知道照抄 引领作用,将送教示范的教研行为做 课后,有老师戏评:教学设计是 照转照搬,依葫芦画瓢,长此以往, 成热热闹闹的“运动”,今天与县里 鞋,学生是脚。鞋子的大小必须考虑 必将出现千师一面、万课相似的可怕 名校名师结对,明天市里名师送教下 脚的实际大小。鞋子再精致,尺寸不 情形。那么,教师队伍的强大,教师 乡。I天时间,不同学科十几二十节 对,必然不合脚。适合的才是最好 专业水平的提高,教学质量与国民素 示范课在一所学校隆重登场,全校老 的。该老师的设计如果放到她自己 质的提高将变成一句空话。 师参与观摩“示范课”,自己的学生、 所在的学校班级上,或许会呈现她预 (四)教学对象层面:充当道具被 课堂则被抛在一边,此可谓听了示范 想的精彩纷呈,但是在基础较差的学 动表演失本真 者的课。荒芜了自己的庄园。同时, 生这里,课堂如一潭死水,老师的引 示范是“做出某种可供大家学习 一些名师工作室是带着任务而来,热 导激不起一点细水微澜。因为时间变 的典范”,因此,示范课与其说是给 热闹闹的教学示范之后,则草草收 了,地点不同了,学生的学情也不一 学生上的,倒不如说是为观课老师上 兵。缺少必要的研讨与反思,观摩者 样了,再精致的设计也是没办法生搬 的。“示范”二字,似乎明确了上课 如同吃了大排档只吸收不消化一样, 硬套、挪移嫁接的。 的对象。如果没有老师来听课,还 这样的“示范课”效果是不言而喻 教学是一种个性化很强的行为, “示范”什么呢?教学的主体——学 的。 我们不能也没必要去苛求每一节示范 生,说得不好听一点,则成了示范者 (二)示范者层面:表演走秀忽 课都尽善尽美,也不应动辄以“示范 为达成某种教法的演示工具。为了最 略学情伪示范 课”来命名当前的各种研讨课,在教 大程度的体现示范课的精彩性,教学 为了给观课老师起到更好的示范 改异常活跃的今天,见仁见智,不一 的事先排练似乎成为约定俗成。执教 作用,示范者绞尽脑汁地为示范课做 定哪节课就称得上“示范”,而且, 者怎么开头,怎么导人,问题由哪个 准备。有些示范者会采取集体备课的 也不一定需要大家都亦步亦趋地去模 学生提,谁来回答,老师如何总结等 方式去汲取大家的智慧,对准备好的 仿,模仿是模仿不出教育家的。示范 等,都要有事先的安排甚至预演。有 教学设计,通过课前一次又一次的磨 者也不必带着沉重的包袱来承接示范 学生曾这样描述自己的被“表演”: 课以求完善。更有甚者,为追求尽量 课任务,或许,这样的示范课会多一 某老师在上示范课的时候,事先做好 做到“完美”,反反复复试验,与学 点真实,少一点作秀,会离我们现实 小纸条发给一部分同学,然后在课堂 生“打招呼”提前排练好。示范课成 的常态课距离更近些。 上先提问一些中等学生回答,最后让 了时装表演和模特走秀,迷人眼球。 (三)观课者层面:狂热崇拜盲 那个拿纸条的学生说正确的答案。 更多的示范者会选择独立备课。 目追星多贻害 听到这种情况,笔者异常沉重。 在备课的时候,他们更多的是立足自 关于示范课的作用,观课者必须 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 身,关注自身教学风格的呈现,更多 有清醒的认识。每个人都希望能走向 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如此这般示 的思考怎样诠释自己先进的教学理念 成功,都希望能在成功的路上少走一 范课,究竟能培养出几个真的人?1 0 和对文本的深度挖掘以及独特解读, 些弯路。 思考以怎样的呈现方式尽可能直观生 前文提到的“对于一线老师来 吴细云。语文教师, 动地为观课者提供一个可以模仿学习 说,培训学习与其讲那些高深的理论 南。本文编校: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