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大思政背景下思政课教师与班主任协同育人的策略探究

来源:意榕旅游网
基于大思政背景下思政课教师与班主任

协同育人的策略探究

摘要:大思政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与班主任协同育人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思路,着力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加强班主任与高中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是高中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基于“双师型”“同舟共济”思想在高中政治教育中有着突出作用。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应与班主任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协同育人的策略,实现共同育人目标。本文分析了高中政治教师与班主任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基于大思政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与班主任协同育人中的策略。

关键词:大思政背景;思政课教师与班主任;协同育人;

在大思政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与班主任应充分发挥高中政治学科的专业优势,注重教育实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思路,构建协同育人的模式。将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观融入高中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以及健全的人格。此外,高中思政课教师还应充分利用网络和现代通讯手段开展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班主任也要积极配合思政课教师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和德育活动,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道德修养。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活动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积极构建良好班集体氛围

一、高中政治教师与班主任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当前,在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高中政治教师与班主任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协同育人的机制尚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仍以传统模式进行教育教学;第二点是教育理念的转变有待于高中班主任的加入;第三,在教师教育过程中缺乏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以及互动。例如:在日常沟通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学生对政治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出现偏差等行为;也有

个别教师因为自身的观念和做法的局限而导致自身对思政教育无法及时融入其中,导致教师不能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第四点是学生对高中学校的教育模式产生抵触心理或者存在抵触情绪;没有形成良好校风也就不会产生好的效果

(二)高中政治教师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较为单一。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更多注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思想的锤炼。而从学生成长过程来看,班级的学习生活往往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发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高中政治教师常常会遇到“课堂教学进度不够快”“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等方面的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影响下,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降低;对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也不能及时调整状态。在班级管理中,学生的思想观念容易发生变化,而教师则容易受到学生的情绪影响而忽略甚至无视班级学生的思想动态。这也是需要高中政治教师与班主任协同育人的重要体现。

(三)高中政治教师与班主任在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不同。高中政治教师在育人方面具有一定主导作用;班主任能够有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与情感引导;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学生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给予解决;所以协同育人可以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

二、基于大思政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与班主任协同育人中的策略 (一)转变教育理念,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

高中政治课程的主体是学生,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必须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政治素养的人,所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政治教师所承担的重要责任和使命。但目前部分高中学校政治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思想品德培养。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在日常教学中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结合在一起。因此,高中政治教师要积极探索有效的协同育人模式,以实现育人目标为核心,在协同育人过程中不断探索并总结有效方法,建立协同育人模式,通过协同育人模式能更好地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构建和谐的关系网

在“以人为本”的学校,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与班主任共同关注学生成长成才是其主要任务。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应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共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构建学生健康成长的关系网,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尤其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良好的沟通,在学生遇到困惑时及时提供帮助,从而使高中思想政治老师、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沟通渠道,使学生相互信任,共同促进;其次,要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发展变化情况,及时沟通交流,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定期召开主题班会会议进行思想汇报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动态,听取学校反馈意见和建议,并认真记录和分析。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真诚帮助以及关心鼓励,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三)优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

高中政治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政教育课程,其中的思政元素与普通知识紧密相连,要充分发挥思政教育成效,就需要教师和班主任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针对高中政治课程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优化改进。具体来说需要注重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调整授课内容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与此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思考能力。学生具有多种学习方式和主体意识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之一,所以高中政治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自我主体性作用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能力,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师生双方的互动与合作,使课堂教学内容生动活泼,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结束语:大思政背景下,对于高中政治教师而言,应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班主任的德育资源优势共同参与育人工作;高中政治教师需要注重课堂教学方式方法设计的科学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和思政元素;重视思政教育课堂教学体系建设及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等来提升教育质量。班主任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育人作用,与学生保持良好沟通与互动,使其能够充分了解政治学科学习环境与学习情况;利用学生活动、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将“德育课程”纳入班级管理之中;将理论知识与德育实践相结合。

参考文献:

[1]严雪,向斌.“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办公室业务,2022(11):44-46.

[2]张妙凤,夏晔.“大思政”格局下高校辅导员与专任教师协同育人实践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03):99-1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