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ris评分的影响
刘伟;龚畅;戴乐;文艳
【摘 要】目的 研究中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中延伸护理对临床疗效、Barthel指数及Harris评分的影响.方法 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64例,运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2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服务,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增加延伸护理服务.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疗效、Barbthel指数、Harris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其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6、12个月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6、12个月,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伸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提高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且患者满意度更高,是一种高效的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期刊名称】《河北医药》 【年(卷),期】2018(040)019 【总页数】4页(P3024-3027)
【关键词】老年性股骨颈骨折;延伸护理;临床疗效;Barthel指数;Harris评分 【作 者】刘伟;龚畅;戴乐;文艳
【作者单位】510510 广州市,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附属一五七分院骨科中心;510510 广州市,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附属一五七分院骨科中心;510510 广州市,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附属一五七分院骨科中心;510510 广州市,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附属一五七分院骨科中心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473.6
股骨颈骨折指的是由于骨质疏松、髋周肌肉群进行性蜕变或者收到严重暴力外伤导致的股骨颈断裂。是骨科常见的病症之一[1]。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身体机能退化,成为高发群体,往往轻微摔倒便可导致股骨颈骨折。而临床实践显示,股骨颈部位血供较差,如果处理不及时,容易导致病情迁延不愈甚至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创伤性关节炎等症状[2,3]。对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目前临床上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主要是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该方法具有缓解疼痛快、恢复速度快等优点,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愈后及生活治量[4]。而与此同时,积极有效的护理管理,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训练对患者的恢复亦有着重要作用。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在患者入院治疗期间西医常规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手术疗效、改善功能恢复及患者满意度。但近年来,有文献报道指出,常规西医护理并不具有针对性和特异性,在护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必要操作及影响患者依从性等缺点[5,6]。因此,寻求积极有效、具有个体化方案的针对性护理逐渐成为临床护理关注的重点。有文献报道,延伸护理能够针对患者病情状况及治疗方式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提高疗效;对患者进行科学宣讲及疑难解答等延伸性的护理服务能够增加患者依从性[7]。在临床护理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时,采用延伸护理具有临床疗效更好、改善髋关节功能更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更显著及患者依从性更高等优点。为研
究中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中延伸护理对临床疗效、Barthel指数及Harris评分的影响,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3例;平均年龄(62.76±5.54)岁;Ⅰ型9例、Ⅱ型8例、Ⅲ型9例、Ⅳ型6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11例;平均年龄(63.18±5.42)岁;Ⅰ型8例、Ⅱ型9例、Ⅲ型8例、Ⅳ型7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发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n=32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8]:①入院均确诊为老年性股骨颈骨折;②无合并肝、肾、肺等重要器官组织疾病;③经X线平片拍摄确诊;④均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9,10]:①有意识障碍或老年痴呆等不能配合治疗;②手术效果欠佳;③合并有语言和书写能力障碍;④髋部合并其他疾病。 1.3 护理方法
1.3.1 西医常规护理:2组患者均行常规西医护理干预:①患者入院后,迅速接诊,安排病房,向患者介绍医院、科室及主治医生相关情况,第一时间让患者建立起信任感,同时行健康教育,病情交代,基础生命体征监测;②提供优质的病房环境,患者通常入院时间长,病情恢复慢,承受痛苦多,保持病房内清洁环境,通风,消毒,既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同时清洁环境也可以预防院内感染;③手术前1 d向患者和家属交代手术相关注意事项,并常规进行备皮、禁食水等术前准备,针对患者术前的紧张焦虑情绪,给予心理疏导,让患者能积极面对手术,能更好配合医生治疗;④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并记录,如出现不适情
况及时调整药物及输液速度,确保手术顺利进行;⑤术后禁食水直至排气后根据医嘱,给予流食、半流食或普食。选用自控式止痛泵缓解疼痛,并对陪护人员进行教授使用,对于依旧不能耐受疼痛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鼓励,改善患者依从性。⑥术后7 d根据病情恢复状况可适当下床活动;协助患者术后功能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功能康复计划,协助患者康复训练,给予适当鼓励,增加患者恢复的信心;⑦药物护理:遵循医嘱补液,并记录患者24 h出入量;有应用降血压或降血糖药物患者,定期检测患者血压及血糖水平;术后常规使用抗凝药期间,严密监测患者皮肤有无出血倾向;⑧合理的饮食结构:给予患者瘦肉、鸡蛋、牛奶及新鲜水果等可以促进患者恢复的营养食物,劝导患者忌食辛辣刺激食物。⑨并发症护理:给予定时翻身等预防压疮护理,确保患者不出现压疮等并发症。
1.3.2 延伸护理: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护理基础上,同时进行延伸护理服务:①出院前评估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由责任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出院后康复训练方法、饮食注意事项及用药指导等内容进行宣讲;②建立延伸护理小组:小组由一名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担任组长,每周对所有患者进行出院后的电话随访,指导患者出院后的康复锻炼、饮食习惯,同时对患者在恢复过程中存在的疑问进行答疑;③定期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测评,对于依从性差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加强监督,使其建立信心,能够积极进行康复训练;④ 1年后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同时在出院后的第1、6、12个月对患者的Barthel指数和Harris评分进行评估。详细记录所有数据并建立个人档案。
1.4 观察指标 (1)比较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2)比较2组患者Barthel指数差异;(3)比较2组患者Harris评分差异;(4)比较2组患者满意度差异。 1.5 疗效标准 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及X平片结果对患者骨折愈合疗效进行评价:①治愈:患者自觉良好,局部自觉无疼痛感,讷讷感正常行走,伸髋正常,曲髋超过
90°,行X线片检查示骨折线消失;②有效:对位良好,自觉轻度疼痛,有轻微跛行,生活可自理,尚可半蹲位,X线平片提示骨折线消失;③无效:疼痛严重,不能行走,骨折不愈合。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患者例数×患者例数。
1.5.1 Bathel指数评分: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其主要包括:进食、洗漱、穿衣、二便、床椅转移、平地行走及上下楼梯等10项评定内容,根据患者完成情况进行评分并计算总分,>60分为良好,表示有轻度障碍,可独立完成大部分日常生活,少量动作需要协助;41~60分为中等,表示患者有中毒功能障碍,需要极大的协助方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为中分为较差,表示患者重度功能障碍,大部分日常生活都不能完成。
1.5.2 Harris评分: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手术后髋关节评分[9],其主要从疼痛、步态、功能活动、畸形及活动度方面根据患者完成情况对患者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70分为差,计算优良率。优良率=优秀率+良好率。
1.5.3 满意度: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并统计,根据患者主观评价,将治疗评价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满意度=满意率+一般率。
1.6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效果比较 出院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P=0.04)。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n=32,例(%)
2.2 2组患者Barthel指数比较 2组患者术前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方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6、12个月的Barthel指
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Barthel指数比较
2.3 2组患者Harris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7,P=0.00);术前2组患者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P=0.45);经过不同方式护理后,术后1、6、12个月,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Harris评分比较 n=32,分,组别骨折愈合时间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对照组14.69±2.3730.36±5.0255.13±5.8865.23±6.7478.52±7.12观察组11.20±2.1530.51±4.9265.10±6.0275.31±7.4488.95±8.33χ2值0.000.450.000.000.00P值6.170.126.705.685.38
2.4 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31例(96.87%),明显高于对照组25例(7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P=0.04)。见表5。 表5 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n=32,例(%) 3 讨论
3.1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护理的意义 股骨颈骨折是骨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其临床发病率占骨折3.5%以上[11]。老年人由于骨质流失严重,身体机能下降,成为股骨颈骨折的高危人群,多发生于摔倒或暴力损伤的情况下。临床研究显示,该处血运较差,患者术后恢复往往较为缓慢,如果不能及时正确诊断及治疗,常会导致病情迁延不愈,甚至引发股骨头缺血坏死及创伤性关节炎[12,13]。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具有重大意义。研究发现,患者治疗过程中,合理有效的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紧张情绪,改良患者生活习惯,督促患者积极康复训练,增加患者依从性[14,15]。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病情的恢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2 延伸护理可以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疗效、髋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的护理手段是常规西医护理,该种护理方式具有增加患者对
股骨颈骨折常识的认知,及时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指导,并进行简单的心理安抚,减少患者的急躁情绪等优点。但临床实践证明,常规西医护理不能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病情,有针对性的制定最佳护理方案[16];与此同时患者大多为中老年人,情绪波动大,护理的依从性差;其次患者出院后,往往很难按照医嘱执行出院后的康复锻炼、饮食习惯等;因此只单纯的进行常规西医护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很多情况下往往不能满足患者的要求[17]。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延伸护理干预对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具有独特优势[18],对于巩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股骨颈骨折患者通常承受疼痛较大,且术后恢复时间较长,短期内疗效往往不明显,患者依从性差。通过延伸护理,患者能够更好了解股骨颈骨折常识及恢复过程,从而能够正确面对病情的变化及恢复,其次,通过延伸护理,可以对患者出院后的生活习惯、康复训练情况等进行监督和提醒,确保患者能够正确进行术后康复锻炼,从而使得术后恢复更为有效;与此同时,延伸护理还能够对患者进行出院后的心理疏导,让患者能够积极正确面对病情进展,减轻心理负担,增加了患者依从性,能够增加恢复效果[19]。本次研究显示,给予延期护理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总疗效率、Harris评分、Bathel评分及满意度调查较仅给予常规护理患者均有明显提高,说明延期护理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髋关节功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较好且患者满意度更高。综合分析其主要原因:(1)因为随访过程中不断对患者进行常识宣讲教育和解答困惑,使患者明白了术后治愈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隐患,从而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感染、压疮、关节僵硬及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能够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状态,进而促进了术后的恢复;(2)不断的心理疏导,让患者精神负担更小,治疗依从性更高,降低了术后的应激反应,从而对患者的恢复和心理状态起到积极作用;(3)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而为其个性化制定的康复治疗方案,能够具有针对性的对患者的功能恢复锻炼进行指导,同时在专业人员的督促和引导下,其完成康复训练的动作和强度更加科学合理,效果亦远大于独
自康复锻炼,进而对患者的功能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4)不断的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使得患者对医患的信任感明显增加,从而增加了患者对医院治疗效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延伸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提高髋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且患者满意度更高,是一种高效的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张明霞,卢星星,何丽,等.延伸护理干预对骨折出院患者康复的影响.中国现代医生,2016,54:160-163.
2 武志清,王会敏,褚丽艳,等.贫困山区股骨干骨折患者后期延伸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河北医学,2015,24:349-350.
3 Slobogean GP,Sprague SA,Scott T,et al.Complications following young femoral neck fractures.Inju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Care of the Injured,2015,46:484-491. 4 刘凤花.延续性护理对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康复的影响.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5-6.
5 Spence D,Dimauro JP,Miller PE,et al.Osteonecrosis after femoral neck fracture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analysis of risk factors.Journal of Pediatric Orthopedics,2016,36:111.
6 Han SK,Song HS,Kim R,et al.Clinical results of treatment of garden type 1 and 2 femoral neck fractures in patients over 70-year old.European Journal of Trauma and Emergency Surgery,2016,42:191-196.
7 Gierer P,Mittlmeier T.Femoral neck fracture.Der Unfallchirurg,2015,118:259-270. 8 孟志红.延续性护理在提高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中的作用.中国当代医药,2017,35:179-181.
9 高桂爱.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护理体会.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42-143.
10 王艳梅,刘杰.股骨颈骨折的护理体会.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16,22:251-252. 11 王燕.浅谈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护理.中国实用医药,2015,7:217-218.
12 Reavley P,Montgomery AA,Smith JE,et al.Randomised trial of the fascia iliaca block
versus the '3-in-1' block for femoral neck fracture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Emergency Medicine Journal Emj,2015,32:685-689. 13 吴萍.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系统化护理方案.世界中医药,2015,29:1147-1148.
14 宋艳萍.股骨颈骨折病人的心理护理.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34:223-225. 15 Juhász K,Boncz I,Patczai B,et al.Risk factors for contralateral hip fractures following femoral neck fractures in elderly:analysis of the Hungarian nationwide health insurance database.Eklem hastaliklari ve cerrahisi.Joint Diseases Related Surgery,2016,27:146. 16 孔丽华.优质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Harris评分的影响探讨.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18-119. 17 Maceroli MA,Nikkel LE,Mahmood B,et al.Operative mortality after arthroplasty for femoral neck fracture and hospital volume.Geriatric Orthopaedic Surgery Rehabilitation,2015,6:239-245.
18 Fokter SK,Rudolf R,Moliènik A.Titanium alloy femoral neck fracture-clinical and metallurgical analysis in 6 cases.Acta Orthopaedica,2016,87:1-6.
19 张月芝,辛玉婷.探讨延伸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健康导报:医学版,2015,35:195-19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