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 理解世界个民族文化的长期交融,对现代文明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明确不同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是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
2. 理解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和文化传播的方式和特点,了解文化的传播与借鉴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3. 在实际生活中传播中国文化,自觉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教学内容分析】
第一目:生活中的文化传播,通过活动引入,引导学生体会什么是文化传播,结合相关活动,理解商人进行贸易活动、人口迁徙和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独特作用。
第三目: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是本课时教学内容中的难点。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上中华文化的不断向外辐射,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外语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进步。当今世界,科学进步,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我们既要热情欢迎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要结合教材、配合探究性活动,采用小组讨论、资料分析、拓展内容以及思考题、作业等多种教学手段共同突破教学难点。
中学政治教学网 http://www.zzone.cn 提供下载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选择导课案例、录像、资料,设计探究活动,选择投影、多媒体教学资料结合教材内容,挑选典型的图片、音像、文字资料的观念教学辅助手段。
2. 学生准备。
预习教材内容,根据教材内容,了解现代文化传播的途径,了解大众传媒的不同特点,并选定重点发言人。准备发言或参与讨论的讲话要点,发言提纲。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为什么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的?
2、尊重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要怎样做?
导入: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多种多样的文化必然要相互交流。文化的交流过程也就是文化的传播过程。
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____培根
中学政治教学网 http://www.zzone.cn 提供下载 由此可见,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是很重要的。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文化传播的现象无处不在,旅游归来,收看新闻,收听电台,家人聚会,朋友聚会等都属于文化传播现象。文化的交流过程就是文化的传播过程。具体来说
1、 文化传播的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从古代的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到今天的网络、手机等,我们可以看到,文化的传播总是要通过一定的媒介、途径来实现。
2、文化传播的途径
商业活动:丝绸之路(展示丝绸之路图片,结合探究活动2简单介绍)
人口迁徙:秦、两晋、唐末、两宋(结合探究活动3说明,简单介绍客家人的由来)
教育:学校教育、远程教育
各种经济、政治的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中学政治教学网 http://www.zzone.cn 提供下载 商业活动、人口迁徙、教育活动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文化传播的手段也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先进。现代文化传播已经不仅限于这些,传播的媒介越来越多。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1、 传媒:传播的媒介
2、 发展: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
3、 现代传媒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杂志、书籍、手机、电子读物等
各种现代传媒的作用各具特色,各有优点。
(学生讨论并畅谈各自的优缺点)
归纳: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媒的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如今,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穿越时空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过渡:文化多种多样,传播的途径也日益丰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作为四大文明故国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纵观上下五千年,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我们也不断吸取别国优秀的文化。
中学政治教学网 http://www.zzone.cn 提供下载 你能提供哪些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话吗?
(学生讨论回答)
a、 张骞出使西域
b、 晋朝法里南亚之行
c、 唐朝玄奘西行
d、 明代郑和下西洋
e、 1271,马可波罗旅行到中国,著《马可波罗行纪》,详细介绍中国。
f、 2004年中法文化年(简单介绍、展示相关的图片,主题:浪漫、创新、以认为本)
1、 文化的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2、 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总结:从张骞到郑和下西洋,到中法文化年,历代的志士仁人、学者高僧、工役商贾不远万里、不避艰险的文化之旅,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外域文化也不断地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华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