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来源:意榕旅游网
 课题: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第六单元

单元整体设计安排 单元导读 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村,繁华的都市……祖国的东西南北,处处都有迷人的风光。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去感受祖国的魅力与富饶。 单元教材简介 本组教材围绕“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与1个语文园地组成。?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赞颂长江的雄伟气势、西湖的旖旎多姿 。?富饶的西沙群岛?反映了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美丽的小兴安岭?单元教材描绘了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风光与丰富分析 物产。?香港,璀璨的明珠?展示了现代都市香港的美丽与繁华。 从书内容: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3册23篇?浪淘沙三百首??望岳? ?题长江??红柳树??陶醉壶口??碧水丹山话武夷??烟台的海??拉萨的天空??白马湖??巴莱崖壁画??敦煌漫记??游英国温莎小镇??黄山记??泰山日出? ?天池??黄山松??蝴蝶泉边蝴蝶会??十七日观潮??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黄鹤楼??蓝蓝的威尼斯??海滨小城? ?高原名城??乌镇印象? 第 1 页

单元重难点: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体会诗的意境美,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魅力与富饶。学习?小兴安岭?四季风光的句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学习抓住景物特点。 壮美河山 美丽富饶 单元主题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两首古诗。 2.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单元学习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 目标 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4.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展观察的方法。 5.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1.单元知识写字过关课〔1课时〕 2.单元熟读课过关课〔1课时〕 3.精读课21.古诗两首〔2课时〕 单元课时丛书3?浪淘沙三百首??望岳??题长江? 4.精读课22.富饶的西沙群岛〔2课时〕 安排 丛书3?红柳树??陶醉壶口??碧水丹山话武夷? 5.精读课23.美丽的小兴安岭〔2课时〕 丛书3?烟台的海??拉萨的天空??白马湖? 6.阅读课24.香港催财的明珠〔1课时〕 丛书3?巴莱崖壁画??敦煌漫记??游英国温莎小镇? 7.群文阅读课〔1课时〕 第 2 页

丛书3?黄山记??泰山日出? ?天池??黄山松??蝴蝶泉边蝴蝶会??十七日观潮??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黄鹤楼? 8.拓展课〔语文园地+习作+口语交际〕〔4课时〕 丛书3?蓝蓝的威尼斯??海滨小城? ?高原名城??乌镇印象? 〔机动2课时〕 课题:六单元识字写字过关课 1.会认22个生字, 会写31个生字。 教学内容 2.积累本单元词语。 知识目标: 会认22个生字,会写31个生字。对重点字、难点字进展指导。 教 学 能力目标: 目 运用科学、有效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词。 标 情感目标: 对汉字保持浓厚的兴趣,培养积累词语的兴趣。学生有主动书写汉字的愿望。 教学过程 补充环节 激趣导入 教师与大家一起做个猜字谜游戏进入今天的学习。 1.自读课文,圈画字词。利用生初读课文 字表或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自主识字 2.同桌互认。 课内交流 1.出示课件,自己认读生字词。 2.同桌检查,认读生字词。 第 3 页

1. 开火车认读并跟读,对于易错字词师生想方法巧妙识记。 全班交流 检查催促 2.在具体的句子中,检测生字词的朗读情况。 1. 归类指导写字,教师范写。 每类范写 2.学生练写。 自主写字 1.展示作品,强调易错笔画。 集体汇2.自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报 加强稳固 1.互批汇报。小组长组织在组内互批汇报 互相批改。汇报写错的生字。 突破重点 2.纠错练字。教师指导书写错的多的生字。 教学反思 课题:六单元熟读课文过关课

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西湖迷人风采的 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 有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 岛? 第 4 页

教学内容 有描绘北国各个季节不同风光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展示现代都市风采的略读课文?香港,璀璨的明珠? 知识目标:会认41个生字,读准字音即可;会写31个生字,掌握字的音、形、义。能正确读教 写本单元要求掌握的词语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学 喜欢的段落。并能摘录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与语段,目 积累语言。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与表达的方法 标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 补充环节 教学过程 1.你去过哪个地方,你能把欣赏到的优美色向大家介绍吗? 激趣导入 2.结合照片或图片, 说具体说清楚。 1.先过家长关,在熟读课文上签字,教师及时检查学生的预习。 2.再过教师关,教师抽查局部内容,点名小组齐读或者个别学生读。 3.课件出示长句,指名读。 4.课件出示难读的句子,师范读、指名读。 1.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教师引用多种方式:齐读、分排读。 3.男女生对读、师生接读等,到达人人朗读过关、篇篇课文读的熟练的目标。 1.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地读,读的形式要多样,读的指导与训练要有层次。 2.遇到长句子或学生不容易读好的句子,教师要范读。 第 5 页

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 组内互查 组内纠正 点拨技巧 突破难点 3.继续加强默读的指导,要求学生不指读,不动嘴唇,不出声音。 1.采用多种形式读文〔教师范读、 反应检测 分组读、齐读、练读、指名读〕 加强稳固 2.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读文情况〕 一.自由读文,概括文章内容。 整体感知 概括内容 自由读文,批注自己的感受;同桌交流感受。 朗读有助于真切地感受课文,有助 课堂小结 于因声明义,领略课文的精妙之处,有助于增强语感,以声传情。 教学反思 精读课 课题:21.?古诗两首?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1.?古诗两首? 教学内容 丛书?浪淘沙三百首? ?望岳? ?题长江? 第 6 页

知识目标:1.认识2个字。会写4个字。了解诗教 句的主要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学 默写?望天门山? 能力目标:1.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目 2.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情感目标: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标 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补充环节 1.师: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介绍一下他?学生答复。 2. 播放媒体课件中李白的简介。 3.师:谁来背背他写的诗?指名背诵。 师: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激趣导入 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 板书:望天门山,学生齐读课题。 4.引导学生理解诗题。 望:看,往远处看。 1.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多读几遍。 读文识字 2.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 师:谁来说说这首诗留给你的初步印象是什么? 读文感悟 1.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首诗,对照课文插图,想想诗句的意整体把握 思,不懂的地方圈画出来。学生自第 7 页

由读,思考诗意。 2.师:大家读的都很认真,谁来说一说你对诗句的理解?不懂的地方也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学生讨论、交流。 1、吟诵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读了这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板书:天门 断 楚江 开〕 A:结合实际〔动作〕理解:断、开。〔断裂、冲破〕 B:结合注释理解:楚江 C:用自己的话说说句意。 D:想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长江浩荡撞破天门山〕 E:这儿主要写的是什么? 2、下面我们来品味第二行诗:碧重点感悟 水东流至此回。 A:看图想象,理解:回:盘旋。自读自悟 〔板书:碧水 回〕出示课件,直观理解。 B:想象: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景象呢? 3、小组讨论后两行。完成以下问题:有感情读后两句诗。这两句写了什么景物,如何把它读好? A:理解字意:出:出现。〔相机板书:青山 出 孤帆 来〕 B:我们平时一般怎么形容高山的? C:在这两句中,写了几种景物? 1.师:同学们,这么美的古诗,我们赶快把它背下来吧! 学生自由练习背诵。同桌互相小组交流 背、齐背。 2.同学们还学过哪些描写祖国秀丽山河的古诗呢? 第 2 课时 第 8 页

教学过程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望天门山?,谁能把他背诵下来? 2.师:李白的?望天门山?写出了长复习导入 江雄奇、壮丽的景象与诗人豪迈乐观的情感。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美景的诗。 板书:饮湖上初晴后雨,学生齐读诗题 1..大诗人眼中的西湖是怎样的, 大家快读一读诗歌,要求:放声朗读,读准字音。 2.检查反应。 整体回忆 〔1〕出示难读生字。自由读---自主感悟 指名读 〔2〕查读诗句。分句读----互读---赛读----指名读 3.朗读交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 1.过渡:刚刚我们初步的学习了这 首古诗,现在我们来领略其中的美。 2.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抓词句理解诗意。 品读重点 3.欣赏图片〔课件〕感悟意境,体会情感。 汇报交流 4.体会诗意。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运用训练 什么? 5.再读课文,读出诗情。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 学生借助多媒体的音画反复诵读体验。 6.学生自由背诵。 如果你置身其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样的意境呢,你想说些什么?〔生第 9 页

补充环节 自由说〕 优美的古诗词,流传的佳句,精 湛的语言,古诗有着他特有的魅主题渗透力。教师教学时从意境引入、然后解释课题、认字学词、反复吟总结学法 读到构思画面、再现意境这几个步骤进展教学,同学们以后可以用这种方法学习古诗。 学习丛书?浪淘沙三百首??望 拓展阅读 岳??题长江? 稳固学法 学习要求:.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丛书阅读) 师:一首诗能让西湖名扬四海,这 就是诗的魅力啊。下面请听教师来吟诵这首诗。 课堂小结 1..学生读诗 展示读 2.练习背诵 1、背诵古诗 2、完成练习册 作业设计 21、古诗两首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李白 〔唐〕 苏轼 〔宋〕 天然美 热爱大自然 板书设计 第 10 页

教学反思 精读课 课题:

学内容 丛书3?红柳树??陶醉壶口? ?碧水丹山话武夷?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 丰富的地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教 学 目 标 情感目标:4.通过对文章的语言文字理解,体会文章描写的祖国山河的美丽风光,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了解西沙群岛的自然风光与丰富的物产,在理教学重点 解课文词句的根底上读懂每个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 第 11 页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补充环节 师:在祖国的南海上,有一片岛屿,它像一颗颗珍珠浮在碧波上,那就是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板书:西沙群岛〕谁能把自激趣导入 己了解的西沙群岛的情况告诉大家?课件出示:西沙群岛的风景图片。 谁能说出自己现在的感受?学生谈谈西沙群岛留给自己的印象。 1.自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语。 初读课文 2.指名读生字,正音。 读文识字 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你觉得西沙群岛是个怎样的地读文感悟 方?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西沙整体把握 群岛的?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西沙重点感悟 群岛的? 自读自悟 〔1〕开火车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小组交流 〔2〕交流朗读,说说体会。 第 2 课时 教学过程 补充环节 1.描写海水颜色的词语有〔〕 复习导入 2.描写海水颜色多的词语有〔〕 第 12 页

我们从海面上,看到了〔 〕的〔 〕;潜入海底,发现了〔 〕,〔 〕,〔 〕,〔 〕;来到海滩,目睹了

整体回忆 〔 〕与

自主感悟 〔 〕;走上海岛,感受

到这里是〔 〕。] 小导游们,我们就要从西沙群岛返回了,你想跟游客们说些什么?

游览完了西沙群岛,用一句话跟小导游说出自己的感受。

〔1〕谁向大家介绍西沙群岛的海面是怎样的

2〕哪个小导游再向我介绍一下海水的颜色? 课件演示

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读出西沙群岛的美丽。

品读重点 〔1〕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读出西

沙群岛的美丽。

汇报交流 〔2〕指导读出每种海底物产的句运用训练 子。

听了小导游的介绍,你了解到海滩上有些什么?

〔师板贴贝壳、海龟图片〕。

你喜欢这些贝壳与海龟吗?谁能读出对他们的喜爱?指名朗读。 〔让学生充分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根据生答复板画:茂密的树林,第 13 页

主题渗透总结学法 鸟、鸟蛋〕 你喜欢那里吗?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对它的喜爱之情。 〔抓住重点词句,指导朗读。注重了读的指导,表达在朗读中理解与感悟。〕 小导游们,我们就要从西沙群岛返回了,你想跟游客们说些什么? 游览完了西沙群岛,用一句话跟小导游说出自己的感受。 〔师生共同回忆所学,充分体会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与物产丰富,使西沙群岛根植于心,激发学生保卫海岛、建立海岛的思想意识。〕 首尾照应 拓展阅读 1.画出佳句,找出首尾照应的地稳固学法 方。 2.找出首尾照应。 (丛书阅 读) 作者从西沙群岛的海面水、海底、海滩、海岛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西沙群岛的优美风光,物产丰富,课堂小结 是个得意的地方。 第 14 页

拼拼写写 yán sè huá chuán wēi wǔ xíng zhuàng féi liào lǎn yáng yáng zǔ zǔ bèi bèi 〔 〕 〔 〕 〔 〕 〔 〕 〔 〕 〔 〕 〔 〕 作业设计 找朋友 看谁连得快! 茂密的 海龟 低陷的 物产 高耸的 峡谷 庞大的 森林 美丽的 山崖 丰富的 贝壳 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水 五光 海底 珊瑚 海参 大龙虾 板书设计 海滩 贝壳 海龟 海岛 海鸟 第 15 页

教学反思 精读课 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内容 丛书3?烟台的海??拉萨的天空??白马湖?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会写“汇、欣〞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 2、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风光与丰富的物产 教学重点 能力目标: 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情感目标: 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风光与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风光,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风光的特点进展观察的方法。 第 16 页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补充环节 激趣导入 初读课文 读文识字 读文感悟 整体把握 重点感悟 自读自悟 小组交流 1、播放小兴安岭四季风光的课件。 2、让学生说画面,从而导入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3、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1、学生带着刚刚提出的问题自由读课文。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交流。 a.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名读,集体读。 b.重点指导难读的字。 c.指名学生读课文,大家评价。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并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2、学生读画,教师观察学情。 1、生自由读2~5段,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小兴安岭的四季的?〔时间顺序〕 2、你最喜欢小兴安岭的哪一个季节?自由读一读该自然段,圈画出你认为优美的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 1、同桌间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 第 2 课时 第 17 页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补充环节 认读词语。 听写词语 1、我们初步感受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风光与丰富物产。今天我们要好好品味文看看作者是怎样观整体回忆 中的优美语言,察小兴安岭四季的风光特点的。 2、默读课文,再次感受小兴自主感悟 安岭的美丽风光与丰富物产。 一、以春天这个季节为例,教给学生阅读与背诵的方法。 1.默读第二自然段。课件出示思考题:在描写小兴安岭春天的风光中,课文重点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在文中划出相关词句〕 〔1〕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利用换词品读重点 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把“抽出〞换成“长出〞体会不汇报交流 同。假设学生理解有困难,可运用训练 播放课件通过实物展示帮助理解。 〔2〕“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 己映在水里的影子。〞“侧着脑袋〞写小鹿欣赏水中影子的神态。“欣赏〞写出了小鹿像人一样爱美。句子多生动。〔可播放相关课件〕〔3〕自由放声朗读这段,感受春天的美丽。 〔4〕课件出示填空,引导背诵。 〔5〕总结学法 二、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第 18 页

学习。 1.选择确定自己喜欢的季节。 2.根据以上学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自学或小组合作学。 3.交流学习成果。 总结学法。 〔1〕读文,找景物及其特点。 主题渗透〔2〕找词语,用心体会总结学法 用词的准确生动。 〔3〕边美读边想画面。 〔4〕抓住景物练习背诵 拓展阅读 丛书3?烟台的海??拉萨的天空??稳固学法 白马湖? (丛书阅读)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在作者的笔 下是绿色的海洋、美丽的大花园也是巨大的宝库。它之所以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主要是作者通过观察能课堂小结 抓住每个季节的主要景物特点利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所收获。下节课的小练笔我们就要大显身手了。 第 19 页

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局部。 2.在积累本上摘抄好词佳句。 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夏、秋、冬 〔美丽、富饶〕 总——分——总 教学反思 阅读课 课题:香港,璀璨的明珠 24.香港,璀璨的明珠 教学内容 ?巴莱崖壁画??敦煌漫记??游英国温莎小镇?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借助文中拼音、字典读通课文。 2、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香港的。 能力目标: 1、掌握文中的字词 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及同学讨论的交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 20 页

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香港的根本情况,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 教学过程 环节补充 一、导入新课。 1、祖国地大物博,山川秀美。我们到过新疆的?葡萄沟?,到过?富饶的西沙群岛?,刚游览了?美丽的小兴创设情境安岭?。今天我们又要去被誉为“东导入新课 方之珠〞的香港旅游。 3 、香港地处中国的南大门,位于珠江三角洲南部。它由香港岛、大屿山岛、九龙半岛与周围230余个岛屿组成。下面我们一起去走进它,了解它。 1.出示自学要求,明确学习任务。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香港的? 2.学生自主阅读,交流汇报。 明确目标〔四〕品读课文,体会香港的繁华自主阅及美。 读 课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介绍香港的,你对香港的哪一方面最感兴趣呢?你就美美地读哪一个段落。读出你的感受。 〔1〕品读第二自然段。 你对香港是万国市场感兴趣,能说说为什么吗?既然喜欢,那你就美美地读一读吧。还有谁喜欢这时候的香港,你与他的想法一样吗? 〔播放课件〕体会物品的“琳琅第 21 页

满目〞。 〔2〕品读第三自然段 你对香港的美食感兴趣,能说说为什么吗?请你读出你的感受。 香港有这些多的好吃的,教师也给大家找了许多香港的美食,请大家来饱饱眼福吧!〔课件〕如果你有时机去香港,千万不能错过那里的美食。 〔3〕品读第四自然段。 你对香港是个旅游胜地感兴趣,你能说一说为什么吗? 海豚与海狮的表演,那多有趣呀,想不想看看他们的表演?〔播放多媒体〕 你有什么要说的吗?这么好玩儿、精彩的表演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所以他真是旅游胜地呀!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段,好吗? 香港除了海洋公园,你们搜集到的资料,还有哪些是旅游的好去处?教师也找了一些图片,我们来一起欣赏吧。 〔4〕品读第五自然段。 我对香港的“夜景〞最感兴趣。 你们想不想看看香港的夜景呀?〔播放多媒体〕 这么美丽的风光,你们想读吗?美美地读出你的感受。 总结学法 拓展阅读 读写结合当堂练笔 总结学法: 1、读文,找出中心句。 2、找词语,用心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 3、边美读边想画面。 请你围绕“节日的街头真热闹啊〞展开去写,让读者感受到街头的热闹。 第 22 页

这篇课文作者从购物、美食、旅游向我们介绍了香港,我想,但凡去过香港的人,都会由衷地发出赞叹。课堂小结 〔出示多媒体课件〕齐读:香港,真是一颗璀璨无比的“东方之珠〞。 1、把“璀璨的明珠〞——香港,介绍给你家人。 作业设计 2、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板书 设计 24* 香港,璀璨的明 万国市场 美食天堂 旅游胜地 灯的海洋 教学 反思 六单元 群文阅读课

第 23 页

丛书3册114页-195页: ?黄山记? ?泰山日出? ?天池??黄山松??蝴蝶泉边蝴蝶教学内容 会??十七日观潮??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黄鹤楼? 1.认真阅读丛书中的 7篇文章,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阅读的快乐,激发阅读兴趣,使孩子们爱上读书,让书成为他们的朋友。 2.稳固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与同伴分享阅读的感受,感受作者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指导学生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进展观察的方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养成勤于动脑、勤于练笔的好习惯。 第一课时丛书3?黄山记? 环节补充 ?泰山日出? ?天池??黄山松??蝴蝶泉边蝴蝶会? 我们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 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村,繁华的都市……祖国的东西南北,处处都有迷人的风光。让我们随着丛书的课文的学习,去感受祖国的魅力与富饶。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2.在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批注感受。 教 学 目 标 教学过程 导语激趣 明确目标 自主阅读 自由品赏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其他学生补充。 汇报交流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或者读一读自己喜欢的语段。 分享收获 3.集体汇报自己的阅读收获。 4.把课文中打动你心灵的句子摘抄下来。 同学们,这几篇文章都是围绕“壮课堂小结 丽的祖国山河〞来描述的,让我们“行走山水间〞感受到泰山、黄山英第 24 页

国温莎小镇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海滨小城现代都市的美丽与繁华。 1.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2.写一写壮丽的山河或祖国的作业设计 山水。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教 学 目 标 第二课时丛书3册114页-195页: ?十七日观潮??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黄鹤楼? 1.认真阅读丛书中的 3篇文章,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阅读的快乐,激发阅读古诗兴趣,使孩子们爱上读书,让书成为他们的朋友。 2.指导学生学习抓住古诗的特点进展观察的第 25 页

方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养成勤于动脑、勤于练笔的好习惯。 体会感悟 古诗积累,自读自悟,感悟古诗的意境。 教学反思 课题: 语文园地 六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 丛书?海滨小城??蓝蓝的威尼斯??高原名城??乌镇印象? 教学目知识及能力:知识及技能 标 1、了解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与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并能在平时自觉积累词语。 第 26 页

2、背诵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并能在平时的读写中应用。 过程及方法: 1、口语交际,激发学习热情。 2、生生交际,落实根底。 3、学生构思,自主习作。 情态及价值观: 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培养口语交际与书面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了解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与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并点 能在平时自觉积累词语。 教学难背诵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并能在平时的读写中应点 用。 教学准相关资料 备 课时安2课时 排 教学设计 环节提教学流程 示 环节修改 第一课时 口语交1、这个单元,我们随李白欣赏了天第 27 页

际 门山,跟苏轼游览了西湖,南下游玩了富饶的西沙群岛,北上欣赏了美丽的小兴安岭,还到“东方明珠〞香港逛了一圈。你还去过哪些地方?你还想去那些地方?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入:风景优美的地方。 2、大家去过的或想去的地方真不少!假设你去过那个地方,你能把欣赏到的优美色向大家介绍吗?假设你最想去某个地方,能讲讲想去的原因吗? 3、可是怎么向大家介绍呢?学生讨论,教师板书: 4、生生交际。 5、全班展示交流。 学生自由上台介绍,相互评说。 6、拓展延伸。 a.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在游览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b.学生相互讨论,谈感想,出主意。第 28 页

教师鼓励学生当环保小卫士。 小练笔1、联系口语交际导入。 指导 刚刚,同学们有声有色地介绍了自己去过的地方,真让我们大开眼界。如果把它写下来,就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了!可是怎么写呢?我们可以从刚学过的几篇课文中学到一些方法。 2、教师联系本组课文具体指导。 按顺序——写清楚 ?富饶的西沙群岛?: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美丽的小兴安岭?:春—夏—秋—冬 ?东方之珠?: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 让学生背背印象深的语句。 3、学生构思,自主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指导。 4、学生自我修改,同桌互改。 5、请几个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点,肯定优点,指出修改方向。 第 29 页

6、学生再次修改习作。 第二课时 我的发1、学生自由读文中两组句子,注意现 句子中加点的字。 2、教师提问:读了这两组句子,大家有什么发现? 3、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 4、引导学生查字典,了解“深〞与“封〞的多义。 ⑤拓展延伸。“封〞与“深〞除了这两个思外还有哪些意思?还可让学 生举例说说,,还有哪些字也有好几个意思。 读读背1、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列出的诗句。 背 2、指名读。集体齐读。 3、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4、学生自由地背一背诗句,可以相互抽查。 5、指名背诵。小组背诵。集体背。 6、你还记得哪些描写景物的优美诗句?给大家背一背。 第 30 页

读读记1、学生在小组内自读所列词语,并记 说说这些词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词语的构成特点。 AABB式:严严实实 来来往往 舒舒服服、确确实实 ABAC式:不松不软 又香又脆 又唱又跳又说又笑 不慌不忙 不紧不慢 不知不觉 不闻不问 3、学生读读记记这三组词语。 4、学生根据词语的构成特点,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看谁说得又多又准确。 教学反思 课题:?风景优美的地方? .

教学内容 课时安2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习作 第 31 页

排 教学设计 环环节提示 教学流程 环节补充 第一课时 出1.今天我们要写的是自己去过的一出示个地方,要写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习作人,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要求 趣。写一个地方的同学可以相互交流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如果不想写去过的地方,也可以写想去的地方。 2.自由读提示,指名读。 3.明确写作要求。 教〔一〕开头局部:回忆自己曾经到过师出的地方觉得还是××地方最美丽〔略示小写〕 提纲 〔二〕中间局部: 〔1〕介绍你认为最美丽的地方的地理位置与它的一些总体情况。〔略写〕 〔2〕重点写这里的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可用比照写法写你为什么认为这第 32 页

里最漂亮。〔详写〕 〔三〕结尾局部:这里留下了我美好的回忆,希望有时机能再次到那里做客。〔略写〕 出写景物, 抓特点, 不要样样都写出示全;观察顺序不能乱, 步步条理才作文清晰 歌,激五官感受很重要, 看听闻尝加想趣 象;敢于表达敢于写, 写出作文一定好. 选1.小组讨论:想写哪?让你印象最深构思 的特点是什么?准备选择什么景物? 2.全班交流: 范1.教师出示范文,学生赏析。 例文2.学生自由读一读,体会作者写法。 赏析 3.议一议,说一说,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值得学习。 阅读语文主题学习 旖旎的风光中?海滨小城?海滨小城很美,美在哪里?—— ?蓝蓝的威尼斯?文中描写了威尼斯第 33 页

哪些优美的地方,美在哪里?———————— ?高原名城?中大理成为名城的原因是什么?———————————————— ?乌镇印象?乌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 自1.根据刚刚的学习讨论,大家可以更下笔好地条理自己的“构思〞。题目自拟。 成文 第二课时 互1.自由朗读自己的习作,进展认真修读评改。 改 2.同桌互读互评互改,教师巡视。 集1.出示学生习作,朗读。 集体2.自由读,找出习作中的优点及缺评议 乏,并提出改正意见。 修1认真阅读习作,进展修改。 修改第 34 页

完善 反 反思 第 3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