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批表
论
文
题
目:中国优秀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竞技
心理适应性特征研究
开题报告人姓名:高升申请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所年学研指
科究导
专方教在
学
院:体育科学学院级:2010级业:体育教育训练学向:速度滑冰师:南相华教授
开题报告时间:2011年11月6日
一、阅读文献
序号
作者
文章题目(书目)
期刊名称(出版单位)、时间
参考文献:[1]陶成,李立坚.TSMI的标准化研究(Ⅰ)—(TaikyoSportMotivationInventory)[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4.3
[2]郭臻琦,张钊,魏春丽.运动动机与特征性自信心的相关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3
[3]叶平.运动员的运动成就动机的差异[J].湖北体育科技,2001.5
[4]祝蓓里,方兴初.运用TSMI对上海市田径运动员运动动机的侧试与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J].1992.2
[5]张剑,郭德俊.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4.5[6]田宝,阎万军,葛杭民.我国健将级女子篮球运动员归因倾向的差异性研究[J].体育科学,1997.1
[7]刘建和.运动动机动机量化分析—TaikyoSportMotivationInventory[J].湖北体育科技,1989.3
[8]张力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
[9]周成林,戈炳珠.我国自由式滑雪运动员心理能力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0.2
[10]房嘉怡.动机、归因、自我效能与运动学习效果的相关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2
[11]丁桂莲.当前国内外成就动机研究述论[J].《前沿》,1996.
[12]杨丹,张贵敏,周成林.我国健将级十项全能运动员心理能力结构和特点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1.3
[13]王梅生.对影响我国华北地区高水平运动员运动参与动机和运动成就动机因素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5
[14]徐文泉,吴铁铮,张立臣.田径项目两种等级、不同性别运动员赛前运动动机变化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3
[15]康冶,吴中奇.我国部分地区足球学校学生成就动机影响因素的研[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
[16]王斌,马红宇.归因训练研究的理论综述[J].体育科学,2000.3
[17]刘煜.我国少年网球运动员心理控制能力指标构建于评[D].吉林大学,2009年5月
[18]房嘉怡.动机、归因、自我效能与运动学习效果的相关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2
[19]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组编.冰雪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0]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21]邓树勋,王健,乔德才.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22]陈善平,李咸生,容建生.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J].中国体育科技,2008.4
[23]张力为,马启伟.体育运动中的内部动机一认知评价理论的解释[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2.4
[24]郑磊,黄宏远.运动心理技能对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身体对抗能力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10[25]王洪彪,斯力格,周成林.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比赛成败归因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9.3[26]贾晓波.心理适应的本质与机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7]陈麒.教练员领导方式对青少年运动员心理压力与心理适应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5[28]石岩,赵阳.体育心理实验设计[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3[29]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30]沈鹤军.江苏省专业队运动员体育成就动机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1.1[31]刘红波.华北区竞技体操运动运成就动机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6.4[32]杨勇,魏丕来.体育院校与普通院校大学生成就动机发展特点的比较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3[33]宋全征.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运动动机的量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34]RobetS.Weinberg.FoundationsofSportandExercisePsychology[M].HumanKineties,1999[35]WeinerB.A.TheoryofMotivationforsomeclassroomexperiences[J].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1979[36]Bandura.Self-efficacyMechanisminhumanagency[J].AmericanPsychology.1982[37]Mahoney,M.J,Gabriel,T.J&Perkins,T.S.phychologicalskillandexceptionalathleticperformance[J].TheSportPhychologist.1987[38]Thomas,P.R.,&Over.Psychologicalandpsychomotorskillasperformanceingolf[J].TheSportPsychologist.1994[39]NatalieDurand-BushandjohnH.salmela.phychological[M].2001[40]KantowitzBH,RoedigerHL.ExperimentalPsychology[M].NewYork.2002[41]Jones,G.&Swain,A.B.J.PredispositionstoexperiencedebilitativeandfaeilitativeanxietyineliteandnonelitePerformers[J].TheSportPsyehologist.1995[42]Weiner,B.(1985).AnattributionaltheoryofachievementmotivationandPsychologicalReview[J].1992二、文献综述报告
(不少于3000字)
主要内容(对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分类评价,初拟选题范围)
日本著名运动心理学家松田岩男及其科研团队,共同开发了运动动机测试表(TaikyoSportMotivationInventory即TSMI)。TSMI是以竞技运动中的成就动机理论为核心,总结成功的需要倾向、失败的回避倾向以及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出的特殊心理因素,构成了12个上位尺度和17个下位尺度理论模式。历时三年,在经过测试内容、信度检验等“方法标准化”过程后,于1982年底开始将TSMI应用于各种不同的运动项目中,经过实验证明后,发现其具有较强实用价值。TMSI量表亦可称为竞技心理适应性,其目的是以运动员的成就动机为核心,动机是人们成就事业的心理基础,是人们行为的起点。
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在完成任务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即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愿意去做,并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在力量。成就动机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H·A·Murry。自从他提出“成就需要”的概念以来,成就动机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受到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成就动机是一种追求成就、希望获得成就,具体地说是指的是愿意去做,去完成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达到完美地步的内在心理过程。也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征,它可以表现为一个人的事业心、进取精神、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外在形式。因此,成就动机是现代人最主要也是最迫切需要满足的精神欲望,是激励自我成就感和上进心的心理机制。动机,是人活动时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它能引起并维持人的活动,将活动导向一定的目标,以满足个体的愿望或理想。成就,即个人通过学习和训练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在个人的学习、工作、科研等活动中力求成功的内部动因,在学习领域则是以求得学业成就为目标的学习动机。体育成就动机是指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确定目标、奋力拼搏、力求获胜的心理过程。体育成就动机是运动员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是运动员取得成功的基石,它对运动员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优异运动成绩的创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成就动机研究有利于了解运动员的竞技心理状态,从而揭示运动员的动机水平,可以在训练中有效地对优势动机进行培养、激发和保持。TSMI标准化量表模式是根据运动心理特征而专门设计研发的,以往对运动员的运动心理测量采用的是常规的心理测评方法,这就对运动员在长时间的训练条件和环境下,运动员的身体和心理适应运动训练和体育比赛时,应对复杂的场上环境,应对各个方面带来的压力,以及运动员面对困难战胜自我,战胜对手获取胜利的进取心理,在当今的体育竞赛中,高手水平对手比赛中,在相同的竞技状态和竞技水平的情况,心理状态就成为决定运动成绩微小差距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运动心理重要性被广大学者普遍认同。在相关研究中,叶平对中国运动员成就动机研究结果显示:运动成就动机在性别、运动项目、运动经验以及不同运动水平的运动员之间均有差异。王梅生的研究结论为运动成就动机在个我取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且男性强于女性。沈鹤军的研究结果则是江苏省专业队运动员的体育成就动机不存在性别上的差异。刘志云的测试结果表明:我国国家少年队队员与地方队队员在成就动机总体得分上没有明显的差异,运动员的成就动机受运动动机的出发点、自信心、自尊心影响。程晓桦等将专业运动员、体院学生和普通大学生的成就动机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专业运动员的成就动机水平最高,个性对成就动机有很大影响。中文版TSMI,即竞技心理适应性量表的辨别性检验结果:结果基本上与
在日本、南朝鲜、美国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说明对竞技心理适应性量表在中国运动员的心理品质评定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辨别性。在国内的相关运用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张伟等人在《少儿排球运动员训练比赛动机的调查研究》中采用此量表,对排球少儿运动员训练、比赛的动机及比赛成绩与动机水平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上海体育学院宋全征博士也运用此量表对田径运动员进行了研究,2000年发表《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运动动机的量化研究》一文,该文对男女和不同技术等级的优秀运动员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等级运动员在部分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采用TSMI量表进行相关研究的还有郭臻琦等人的《运动动机与特征性自信心的相关研究》和凌响超、钱建龙的《我国体校运动员运动动机的研究》。刘建和在湖北体育科技发表《运动动机量化分析》,肯定了TSMI量表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并针对TSMI量表的应用提出相关建议。从而在其他项目中的应用对竞技心理适应性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研究,从而,为竞技心理适应性量表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了实践经验与实践证明。
运动动机是激起一个从事体育运动与竞技体育的内部原因和内部动力。它对运动员技术发挥、运动成绩取得起着决定性因素之一。运动动机一般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它所产生的基础主要是需要。尽管在大量的研究中涉及到运动动机问题,但对运动动机的量化分析却研究仍存在较大难度,研究成果较少。而国外的研究中,对运动动机的量化分析于20世纪70年代才获得较大发展。国内相关学者对运动动机研究成果较少,其中,处于定性研究的占绝大多数,即便是运动心理学教科书中内容同样较少。运动动机也是运动领域是个长期研究的过程。从体育运动发展战略上看,优秀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是我国速度滑冰项目的主要力量,而对于运动动机将对运动员进行艰苦训练和夺取优秀成绩影响因素之一。了解速度滑冰运动员的动机水平,是动机的培养、激发、保持和预测的基础。所以,运动员的动机效应在运动训练和竞赛中具有应有的重视作用。
心理适应能力,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上进行自我调节、自我平衡,以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的能力。人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常常要面对环境变迁、理想与现实不一致、目标受挫之类的事,这需要人主动调整自己、使自己的心理保持平衡。心理适应能力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代表着一个人的成熟程度,同时也是决定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之一。目前解释适应概念比较权威的定义来自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辞典》,该词典中对适应的定义是这样下的:“适应是来源于生物学的一个名词,用来表示能增加有机体生存机会的那些身体上和行为上的改变。心理学中用来表示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如对光的变化的适应和人的社会行为的变化等。运动心理是运动员从事体育运动时的心理特点及其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也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任务是研究人们在参加体育运动时的心理过程,如感觉、知觉、表象、思维、记忆、情感、意志的特点,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和意义;研究人们参加各种运动项目时,在性格、能力和气质方面的特点及体育运动对个性特征的影响;竞技心理适应性正是通过运动员在竞技过程中适应运动状态下的感觉、知觉、表象、思维、记忆、情感、意志的心理特征。是运动员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变化影响下适应其竞技状态下发挥所相应具备的心理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运动竞技水平创造优异的竞技成绩。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是运动员在其特殊的社会环境及社会经历中,以适应运动中的心理需要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学科,根据运动员的竞技心理在外界激烈的竞争环境与运动员内部为获取胜利而努力拼搏的心理动机需要。
依据运动成就动机的理论,运用竞技心理适应性量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部分项目的运动员成就动机作了针对性研究,但结合速度滑冰的特点对运动员动机的研究却很少,而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则更是寥寥。国家级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作为国家速度滑冰队的直接利用资源,是速度滑冰后备人才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他们在训练过程中的心理特点,特别是多年参加速度滑冰训练的动机强弱,不同的运动队、运动等级、性别等成就动机的特点。这些都是速度滑冰运动员、教练员、管理人员以及科研人员等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试图对中国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成就动机的强弱进行分析,并根据不同的运动队、运动级别、性别对成就动机进行研究与分析,探索中国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成就动机的特点,以便为教练员和管理人员对运动员进行科学地选材、训练、教育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前人的了研究成果和研究结论,从而在研究内容和分析方法对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具有经验及价值的研究资料,但对于我国的速度滑冰运动员的竞技心理适应性研究还处于相对薄弱的阶段,因此,在总结和运用前人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的同时,运用竞技心理适应性量表对我国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尤其在高水平运动员中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对于运动心理而言本事就是一门新兴学科,其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在此阶段,通过运用竞技心理适应对我国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的两个运动等级、即国际级和国家级运动员的研究,从而,客观、准确的反应出我国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的竞技心理适应性中各个维度中的表现水平,从而在各个维度中表现出来的竞技心理适应性倾向,为今我国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在心理训练的提高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具体内容。
综述人签字:年月日综合评价(对文献阅读数量、分析问题能力、综述报告提出具体建议)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三、开题报告
(硕士不少于3000字,博士不少于6000字)
拟定学位论文题目学位论文框架:绪论
1.前言
1.1选题背景1.2成就动机概述1.3运动员成就动机
1.4竞技心理适应性与运动员成就动机1.5速度滑冰运动员竞技心理适应性
2.研究对象
2.1国际级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竞技心理适应性2.2国家级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竞技心理适应性3.研究方法3.1文献资料法3.2专家访谈法3.3数理统计法3.4心理测量法
4.结果与分析
4.1中国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竞技心理适应尺度评分分析4.2国际级女子速滑运动员竞技心理适应性分析
4.2.1国际级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竞技心理适应性各维度分析
4.2.2王北星与国际级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竞技心理适应性对比分析4.3国家级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竞技心理适应各维度性分析
4.4国际级与国家级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竞技心理适应各维度对比分析
4.5王北星与国际级、国家级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竞技心理适应性各维度对比分析
第5章结论与建议5.1结论5.2建议
中国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竞技心理适应性研究影响
一、选题依据(包括题目的学术价值、应用前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一)学术价值
从事体育专业人群因其专业特点和特定社会环境会产生与常人不同的个性心理,而运动员的个性心理与常人的个性心理存在差异,运用运动员心理个性心理评价对从事以体育为专业的特点人群心理评定,同比运用常规心理评价的方法和手段,能够能为准确和客观评定从事体育专业人群的竞技心理能力。而竞技心理适应性量表则是根据运动员竞技心理适应性量表是以运动成就动机为核心,通过12个上位尺度与17个下位尺度、供给136个项目构成一个运动心理量化评价体系,对不同的心理因素进行相应的标准量化评定。应用该标准化量表对于速度滑冰运动员的竞技心理适应性经行量化测量,从而分析和研究相同性别,不同运动等级的速度滑冰运动员在竞技心理适应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通过这种差异的研究发现国际级与国家级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竞技心理适应性上各自表现出来的的共性和差异,从而揭示出速度滑冰国际级运动员竞技心理适应性发展水平的量化指标和具体内容。(二)应用前景
应用该标准化量表对于优秀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的竞技心理适应性经行量化测量,从而分析和研究中国优秀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在竞技心理适应上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为提高中国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的竞技心理适应性提供相应的具体内容和量化指标,从而指导其经行相应的心理训练,强化心理技能水平。为提高我国优秀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竞技心理水平提供了客观的标准和指标,从而,在竞技心理适应性上起到正面积极地影响作用,从而促进我国女子速度滑冰项目的发展与提高。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文版TSMI,即竞技心理适应性量表的辨别性检验结果:结果基本上与在日本、南朝鲜、美国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说明对竞技心理适应性量表在中国运动员的心理品质评定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辨别性。
哈尔滨师范大学的陶成和李立坚的《TSMI的标准化研究-TaikyoSportMotivationInventory》中介绍TSMI的作用,指出它是以运动成就动机为核心,对运动员的竞技心理适应性进行评价的专门性量表。并通过了相关效度、信度以及内部一致性及稳定性的检验,并提出此量表具有较高实用性,适用于运动员的心理品质的评定;
张伟等人在《少儿排球运动员训练比赛动机的调查研究》中采用此量表,对排球少儿运动员训练、比赛的动机及比赛成绩与动机水平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分析;
上海体育学院宋全征博士也运用此量表对田径运动员进行了研究,2000年发表《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运动动机的量化研究》一文,该文对男女和不同技术等级的优秀运动员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等级运动员在部分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
采用TSMI量表进行相关研究的还有郭臻琦等人的《运动动机与特征性自信心的相关研究》和凌响超、钱建龙的《我国体校运动员运动动机的研究》。
刘建和在湖北体育科技发表《运动动机量化分析》,肯定了TSMI量表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并针对TSMI量表在我国的应用提出相关建议。
以上研究说明TSMI动机量表具有较高的效度、信度和内部一致性,适合于运动员心理品质的评定,并从性别、技术等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而探讨运
动员成就动机水平和不同运动员成就动机的特点。二、研究方案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一)研究目标
1、对我国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进行竞技心理调查研究,从而得到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在竞技心理适应性上的表现,从而系统的揭示构成我国速度滑冰人才的两个运动级别的运动员,即;国际级、国家级运动员在竞技心理适应性的现状水平。2、反映我国速度滑冰项目女子运动员竞技心理适应性表现出来的优势特点与不足内容,为保持优势的同时,也为其在竞技心理适应性上表现出来的不足提供了相关的内容,为今后竞技心理提高与竞技心理训练提供具体内容和理论依据。从而促进我国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的竞技水平的做出贡献。
3、在提高女子国际级运动员竞技心理适应的同时,也为国家级运动员提供了国际级运动员在竞技心理适应性上所具备的具体能力,为其在心理训练中提供了高水平运动员所具备的具体内容,从而使国家级运动员具体国际级运动员竞技心理适应性上提出了具体训练内容和量化标准。在具体内容和量化标准上为国家级运动员提供了内容和参照。(二)研究内容
1、中国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竞技心理适应性尺度评分分析2、国际级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竞技心理适应性的分析3、国家级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竞技心理适应性的分析
4、王北星与国际级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竞技心理适应性的对比分析(三)研究对象
根据我国现行的运动员管理体制,在“三级体制”中的国家队、省级专业队,选取代表其主要培养目标的运动员各十名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从系统上发映出我过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的竞技心理适应性的整体特征和水平。
部门运动员人数
国家队省级专业队
国际级国家级
女性10名女性10名
国际级速度滑冰运动员多集中于国家队,虽然2012年中国国家速度滑冰队虽未成立,但是,历年选取的运动员多为国际级运动水平,据此,国际级速滑运动员运动水平代表着中国速度滑冰的竞技最高好水平。国际级运动员为:王北星、、金佩钰、张爽、吉佳、齐帅、董飞飞、付春艳、于静、王霏、常超。
国家级运动员多集中于省级运动队,黑龙江省速度滑冰队,黑龙江速度滑冰队是中国最早组建速度滑冰项目运动队的省份,其在全国的水平一直处于顶端水平,可以代表全国速度滑冰项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
国家级运动员黑龙江省速度滑冰队人数较多,从而随机选取10人。
通过对国际级和国家级运动员的竞技心理适应性分析,从而,在中、高层次上系统的放映出我国速度滑冰运动员竞技心理适应性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现状,为分析研究中国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的竞技心理适应性提供了全面并且具有研究价值的研究对象。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一)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2)心理测量法(3)专家访谈法(4)数理统计法研究假设
1、国际级速度滑冰运动员在竞技心理适应上是否变存在各测量维度的差异性较小,各个维度的发展水平较为均衡的态势。
2、同比国际级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国家级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竞技心理适应性各维度间存在差异较大,同比国际级运动员,其均衡性表现不为明显。
3、国家级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在某些维度上的整体水平是否会超出国际级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4、根据“木桶效应”推测:国际级运动员竞技心理适应性存在着—“均衡效应”,即决定优秀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的竞技心理适应性能力不取决于得分最高的维度,也不取决于得分最低的维度,而是,各维度之间的差异不明显、表现更为均衡,从而,使优秀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在比赛中具备稳定的竞技心理适应性,从而不收某些因素的影响而影响其竞技水平的发挥。
论文年度研究计划、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论文年度计划
2011年5月至2011年11月论文开题及收集相关信息2011年11月至2012年1月外出调研,整理数据进行实验.2012年5月撰写论文2012年6月论文中期评议
2012年7月完成论文初稿并送交导师及专家审批,修改论文2012年8月最终完成论文、定稿。2012年9月论文答辩研究基础
1.与本题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根据本课题的具体研究方法设计和分析方法,已分别在中国知网、万维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资料室查阅了相关的论文及专业书籍30篇。另外从黑龙江省冰上训练基地和黑龙江省速度滑冰队查阅了一些相关数据与成绩。同时,预先对竞技心理适应性量表在研究前经行了实验性的使用和研究分析,为正式开题研究积累的一定的经验。2.已具备的研究条件,尚缺少的研究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已具备的研究条件
获得可供研究的标准化竞技心理适应性量表,同时,获得在竞技心理适应的的专家,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陶成教授在该领域内的辅导和帮助,在其帮助下进行系统的竞技心理适应性研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学院资料室和教室,并可以从相关网站下载研究论文及最近成果,方便资料的收集。尚缺少的研究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1国际级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长年在国外训练,国内训练比赛时间较少。2对于被试对象的问卷发放。
对于研究对象,如国际级女子速度滑冰运动员的研究对象可在南相华教授的帮组的下,与被试对象取得联系,并进行心理测量,并返还数据,供研究使用。3竞技心理适应量表是日本著名心理学家松田岩男教授研发,所发表论文多为日文版本,本人外语语种为英语,预读原文是需要相应的翻译,并保持其原文相符合的内容,需要日语专业人才帮组。
开题报告人签字:年月日
指导教师审核签字:年月日
开题报告专家审定组成员名单
姓
名
职
称
是否博导
工
作
单
位
所在学院审核意见
学院主管领导签字:年月日
研究生学院培养办审核意见
公章年月日
四、审定小组对开题报告审定的意见(包括:是否通过、对题目的意义、特色和创新之处及报告者的研究水平与学风等签署具体意见)
审定组组长(签章)年月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