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组一 化学平衡的移动
1.(2010年高考重庆卷)COCl2(g) CO(g)+Cl2(g);Δ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 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③增加CO浓度 ④减压 ⑤加催化剂 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
解析:选B。要提高COCl2的转化率,必须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在题目所给条件中,只有升温、减压、恒压下通入惰性气体能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B项正确。 2.已知可逆反应2NO2(g) N2O4(g) ΔH<0,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后,再采取以下措施,再次达到平衡后,该容器中气体颜色加深的是( )
①加催化剂 ②减小容器体积 ③升高温度 ④定容下充入NO2气体 ⑤定压下充入NO2气体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D。②、④平衡正移,但外界条件改变,使c(NO2)增大,以外界改变为主,颜色加深;③平衡逆向移动c(NO2)增大,颜色加深。
3.(2011年广州统考)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s) pC(g)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n)必定小于p B.(m+n)必定大于p C.m必定小于p D.m必定大于p
解析:选C。压缩容器的体积,A的转化率降低,说明压强增大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是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即m
题组二 化学平衡图象
4.(2009年高考重庆卷)各可逆反应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条件,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
解析:选D。A项,加入CH3COONa,使CH3COOH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H)减
+
小,pH增大;B项,加入KCl,对平衡没有影响,c(Fe3)不变;C项,加入Ar气,原平衡分压减小(因平衡为恒压过程),平衡左移,H2转化率减小。
-
5.已知:4NH3(g)+5O2(g)===4NO(g)+6H2O(g) ΔH=-1025 kJ·mol1,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解析:选C。从题给的可逆反应方程式看: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使NO含量降低而不是升高。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NO含量降低,达平衡所需时间短。使用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所以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短。
题组三 等效平衡
6.(2011年泰州统考)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和2 mol H2O(g),发生反应:CO+H2O(g) CO2+H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为x。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起始物质按下列四种配比充入该容器中,达到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大于x的是( )
A.0.5 mol CO+2 mol H2O(g)+1 mol CO2+1 mol H2 B.1 mol CO+1 mol H2O(g)+1 mol CO2+1 mol H2
C.0.5 mol CO+1.5 mol H2O(g)+0.4 mol CO2+0.4 mol H2 D.0.5 mol CO+1.5 mol H2O(g)+0.5 mol CO2+0.5 mol H2 解析:选B。A项,相当于向容器中充入1.5 mol CO和3 mol H2O(g),与原始比例1∶2相同,构成等效平衡,CO体积分数不变;B项,相当于向容器中充入1 mol CO和2 mol H2O(g),再充入1 mol CO,故前一步旨在建立等效平衡,再充入1 mol CO,虽使平衡正向移动,但移动是由CO的浓度增加引起的,CO的体积分数增大;C项,相当于向容器中充入0.9 mol CO和1.8 mol H2O(g)(两者比值1∶2),再充入0.1 mol H2O(g),故加入H2O(g)而使平衡向正向移动,CO体积分数减小;D项,相当于向容器中充入1 mol CO和2 mol H2O(g),与原平衡等效,CO体积分数不变。
7.(2011年江西省八校联考)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2(g)+H2(g)
CO(g)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
+H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CO)的大小顺序是( ) A.乙=丁>丙=甲 B.乙>丁>甲>丙 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
解析:选A。本题考查平衡移动问题,根据平衡移动理论,四种情况的反应物起始量可折合成下表情况:
所以乙和丁相当于提高了反应物(CO2)的初始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CO)相对于甲和丙提高,故有乙=丁>甲=丙。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