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曼生壶”对紫砂壶造型的影响 任荣芬(永芬) (江苏宜兴214221) 摘要:紫砂壶的造型艺术和装饰工艺踏进了历史发展的空前繁荣 时期。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导下.古老的紫砂工艺呈现满 园春色、万紫千红的景象。 关键词:紫砂壶;造型;曼生 1 “曼生壶”的创作 陈曼生可谓是自觉地运用“多路思考”进行紫砂创作 的典范。我们或许可以从“曼生石瓢”的来历中学到这样 “曼生壶”的取材,最大的特点就是多样化、多路数。 一种方法。传说,陈曼生在做官之余,经常微服漫游于市 “曼生十八式”取材范围广泛.大致有取几何形的如“汲 井中,喜欢淘选古物加以收藏。一日,他在街角遇见一个 直”、“六方”、“圆珠”等;取自然现象的如“却月”、“饮虹”、 乞丐,前置一石器。曼生观看此石器许久,只见这件器形 “横云”等;取植物形态的如“匏壶”、“葫芦”等;取实用器 状独特,似瓜非瓜,虽显陈旧,却难掩其典雅古朴的面貌。 物的如“钿盒”、“井栏”、“笠形”等;取仿古器(青铜器、陶 观看它的底端,竞有“元人邵氏定制瓢器”字样。曼生不禁 瓷、玉器等1的如“石铫”、“百衲”、“乳鼎”等。这些新的款式 大喜过望。立马取出纹银二两购买下来。曼生得了这件东 的出现,一改从前紫砂壶造型因循守旧、无甚新意的局 西如获至宝。依这个造型制壶的心情油然而生。于是以石 面,使紫砂壶造型向简洁明快、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并且 器为原型绘壶再加上壶盖、壶嘴以配之,起名日“石瓢”。 为后人在紫砂壶的造型设计上提供了诸多启迪。我们姑 并在壶身铭文:“不肥而坚,是以永年”。这是“石瓢壶”的 且可以称之为是“多路思考”。“多路思考”这个概念属于 来历,也是紫砂历史上的一段佳话。我们从中可以学习到 教育学范畴,但是笔者认为用在紫砂创作上也极为妥帖。 陈曼生对于紫砂壶创作的那种持久的热情和善于发现的 多路思考是指对一个有多种答案的问题.朝着各种可能 眼光。日常器物经过无数制作者的改良,本身就具有一种 解决的方向,去扩散性思考该问题各种正确答案的思维。 恰到好处的美感,只是由于我们太过熟悉而往往忽视了 从不同角度、不同逻辑起点、不同思维程序考察客观事 它们的美。而优秀的艺术家,要有重新看待一切事物的眼 物,形成多方面、多层次、多因素、多变量的整体认识。多 光.并且用作品引导人们从另一个角度去欣赏平时熟悉 路思考需要涉及各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综合社会生活 的事物,在一种“陌生化”的角度下重新认识、感受事物, 经验,这就需要思考的主体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认真 体验新的审美。 学习、拓宽知识面,要敢于冲破陈规的束缚,进行创造性 思维 2 文化对紫砂的推动 紫砂艺术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在造型上吸收了陶 术,一方面是因为它扎根于民间.并非像瓷器那样有“官 瓷、玉器、青铜器等的精华,又在壶体装饰上融入了书法、 窑”、“民窑”之分:另一方面还因为它所表达的往往是老 绘画、篆刻等艺术。因此,在紫砂壶造型设计上,我们可以 百姓喜闻乐见的主题,传达着吉祥如意的祝福。所以紫砂 运用多路思维来进行发散性创作,而且可以综合、巧妙地 壶常用“龙”、“凤”、“如意”等元素进行创作,都是为了表 运用各种元素来表达主题。 达祥瑞之意。曼生创作“石瓢壶”也可以看作是逆向思维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它是 的一个范例,它采用别人不曾注意的事物来融人到紫砂 我们紫砂创作的灵感之源。因此熟悉文化典故对于紫砂 创作,达至独树一帜、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 创作有着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个优秀的紫砂创作者, 必定是能够从文化土壤中汲取灵感来丰富自己创作的 “有心人”。各种文化都可以融入到紫砂创作中来,比如上 文所说的“军事文化”。此外还有佛教文化、道家文化等 等。我国的文化史中有着丰富的历史典故和名人轶闻趣 “多路思考”可以说是曼生紫砂壶造型给我们最大的 启发,作为一个紫砂_T作者,我们可以对曼生壶造型进行 3 总结 事,这些都可以运用到造型的设计中。从历史典故出发来 进行紫砂壶的造型设计,不仅丰富了造型的题材.更是增 加了紫砂壶的文化价值,做到了造型设计上的形式与内 涵的高度、有机统一。 此外,民间俗语和谐音象征也为紫砂壶的造型设计提 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紫砂壶向来被认为是一种民间艺 学习、借鉴和发展、改良,但更多地是要学习曼生对紫砂 壶造型设计上所做的创新手法,和他敢于打破常规不落 窠臼的开拓精神。同时应该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文化元 素来提升紫砂壶的文化内涵,在形式和内涵上都赋予紫 砂壶以生命,让紫砂壶可看、可用、可读。 (上接第64页) 3 浅析紫砂壶线条种类 紫砂壶的线条装饰种类丰富,这些线条都是用由牛 角、竹子、铁等材料打制出的特定工具制作的.而且一般 紫砂壶更有节奏和韵律,庄重大方,形状上又有粗细、大 小、薄厚、宽窄的不同。 (4)凹肩线:一种双曲线,带给紫砂壶节奏的变化效果。 (5)筋囊线:垂直地把壶体分为几个部分,主要见于 来说艺人们都是亲手制作这些工具以求最适合自己。而 筋纹器。这种线条随着壶身的起伏而起伏,非常有动感, 制作出的线条不仅有艺术装饰效果,而且可以分担线条 营造出一种自然的形象。(6)折角线和折角:主要见于方器的面与面交接处, 粘结处的张力,提高烧制时的成品率。主要的线条和运用 有以下几种: 使壶体的峰角不那么僵硬。 (7)云水纹、菱纹、花瓣纹:这种形状的线条可以分布 (1)灯草线:这种细小的圆线因为形似灯草而得名。 它用在口沿处时被称为翻口线,用在底足部称为底线.也 于壶身各种部位,而且要流畅、贯通,使得紫砂壶看起来 更自然有灵气、更活泼。 可单独或搭配使用在壶的很多部位。 (2)子母线:这是一粗一细的两条线,又称文武线。 一以上是比较常见的紫砂壶装饰线条。也是经过了历 般被用在口盖,要求上粗下细,称为天压地,给人稳重 史上无数艺人借鉴了家具、建筑等其他艺术构思和总结 出来的,是紫砂艺术积累出来的智慧结晶,不仅给人更高 也增强了实用性。 (3)云肩线:这种线条较薄,匀称清晰.一般用在壶 的艺术感,安定的感觉。 体的转折部位,如壶颈部、!ml下沿。就像语句中的标点,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