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2016)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 美国的内战导学案(3)

部编版(2016)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 美国的内战导学案(3)

来源:意榕旅游网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学习目标

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内容;1954年颁布第一部宪法的基本史实;

目标2:分析归纳“一五计划”实施的背景、原因。识读《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出“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重点、难点) 目标3:小组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重点、难点) 二、自主学习

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内容;1954年颁布第一部宪法的基本史实。

自学检测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目的:为了有________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________、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3.起止时间:________—1957年。 4.成就:

(1)工业: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________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2)交通: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川藏、青藏、________公路相继通车;1957年,________建成。

5.意义:我国开始改变________的面貌,向________迈进。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确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

(1)时间、地点:________年9月,________召开。 (2)内容:

①制定了《__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________的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________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________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大会选举________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委员长,________为国务院总理。

2.意义: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________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________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合作探究 任务二:【合作探究】

1.阅读教材正文及材料研读,从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的经济形势分析归纳“一五计划”实施的原因、目的。

2.阅读材料,探讨归纳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材料一

周恩来在全国政协第四十九次扩大会议总结发言时明确指出: ……既然我们还不能制造一辆坦克、一架飞机、一门高级大炮和一辆汽车,那我们的国防力量怎么能算强大呢?我们要自己生产这些东西,就要搞重工业! 材料二

旧中国经济结构畸形, 1949年轻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的70%以上,而重工业所占比重则不到30%┅┅并且因为我国没有重工业, 许多轻工业的机器,不能制造! 因为没有重工业┅┅过去在我国农业中就几乎完全不使用机器,也很少使用化学肥料。 材料三

2

由于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苏联只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跑完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一个世纪才走完的路程,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 1954年3月,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强调:苏联过去所走的路,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榜样!我国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正是依据苏联经验从建立重工业开始。

3.阅读教材,说出一五计划的指标是否完成了?识读《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出“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并说说你怎么看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

任务三:【合作探究】

1.观看视频影音资料: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及阅读教材,探讨为什么说《共和国宪法》是第一个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

2.结合教材材料研读,谈谈你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

四、知识结构

任务四:【动动手】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五、互动训练

A卷

单项选择题

1.关于“一五”计划,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开始于1953年

B.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为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D.彻底改变了工业分布偏于沿海的不合理布局

2.中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新中国的成立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3.有人的名字暗含纪念意义,比如有人名叫“国庆”,因为他出生在国庆节,那么名叫“纪宪”的人可能出生在哪一年( ) A.1951年

4

B.1952年 C.1953年 D.1954年

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 A.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5.下面的文献最早发行于( )

A.1949年 B.1952年 C.1954年 D.1956年

6.2017年“两会”期间,同学们看到下面的老照片,纷纷推算它拍摄的时间,准确的是(

A.1949年 B.1950年 C.1954年 D.1960年

)5

B卷

单项选择题

1.为了改变下表中我国工业落后状况,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

A.颁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实行“一五”计划 C.进行抗美援朝 D.开展土地改革

2.(2016•泰安中考)下面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3.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业迅速发展 B.“大跃进”运动片面发展重工业 C.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发展

D.“一五”计划的实施使重工业迅速发展

6

) 4.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

5.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 A.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

6.(2017•苏州中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对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以上内容出自(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六、学后反思

我学到的知识 学后反思 我学到的方法 我还要努力的 七、拓展提升

查看优教通学生空间拓展提升栏目资源,拓展知识视野。

7

影音资料: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始末 拓展提升 影音资料: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取代《共同纲领》 影音资料:百废俱兴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