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反思与设计案例分析——一项基于高中英语教师培训数据的研究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反思与设计案例分析——一项基于高中英语教师培训数据的研究

来源:意榕旅游网
第31卷第4期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uangdo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V01.31 No.4 2011年8月 Au昏2011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反思与设计案例分析 一项基于高中英语教师培训数据的研究 谢满兰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0303) 摘要:写作教学从来都是外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教师培训的反思数据分析可见,高中英 语教师对写作教学改革在理念上新旧共存,情感上冷热不一;从教学设计的数据看,教师在专业知 识和技能上良莠不齐。因此,有必要消除教师心理障碍,激发教师学习热情,开发多元化职后学习 和教育模式来推动教师参与课改和教改。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设计;反恩;专业知识和技能;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754(2011)O4—0086—07 一、引言 二、从教师反思看写作教学 理念和情感 近年来,反思逐渐成为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重 要手段。知名学者理查兹(J.C.Richards)和华莱士 广东省近两年举办了多次高中英语教师在职培 训,该培训为教育部要求开展的高中教师在职培训 的一部分。培训以远程网络培训形式为主。既有教 育部专家网络课程,也有省级专家的特别培训项目, 即写作和口语教学培训。此外,还有辅导老师分别 对各市各培训班的具体辅导工作。笔者辅导的学员 为来自珠三角A市的84位英语教师。培训历时40 天,笔者查阅整理教师写作教学设计和论坛发帖以 (M.J.Wallace)等都很重视反思对第二语言和外语 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Richards指出有效教学 由于涉及高层次的认知过程,因而不可能直接传授, 教师须通过批判性反思,生成自己的教学理论和假 设…。Wallace通过综合知识的两种来源——专业 知识(received knowledge)和经验知识(experientila 及一些电子邮件,对其中有关写作教学的部分进行 总结分析和归纳,发现高中英语教师写作教学设计 仍然是英语教学的软肋,符合《新课标》所倡导的强 调过程式教学法的优秀教学设计不多,相反,存在不 少轻视过程、拘泥于结果的写作教学设计。这些不 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knowledge)描绘了一种发展教师专业能力的模式。 即外语教师专业教育/发展的反思模式口J。国内外 的不少实证和案例研究也充分印证了反思对教师和 教学的重要意义。通过有效的反思,既能帮助教师 检视自己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知识,也有助于教师逐 渐建构科学、合理而又有效的知识体系,进而取得专 收稿日期:2011-04.20 作者简介:谢满兰,女,湖南耒阳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 2011年第4期 谢满兰: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反思与设计案例分析——一项基于高中英语教师培训数据的研究 .87. 业上的自我发展,并最终促进教学。 此次培训,学员写作教学反思共28篇,全部反 思都叙述了自己对《新课标》写作教学理念的解读。 其中有24篇反思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这里将分 析反思中展露的教师理念和情感。 总结来看,教师的反思主要反映了3种比较典型 的理念:过程写作教学理念、结果写作教学理念和过 程与结果结合的教学理念。下面是3个反思案例。 例一 我认为,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养成良好的英语学 习习惯是写作能力提高的必要条件……在平时的教 学中,我尽力强调引导学生:1.积累短语词汇:犹如 土木砖石是建筑的材料一样,词汇是说话写作的必 需材料,所以我尽力要求学生收集新教材每一个模 块的重要短语和句型,每天抄写和背诵,长期积累来 提高词汇量;2.多背诵精彩小短文,记忆重要短语句 型,积累话题写作的内容和培养语感……;3.要收集 英语写作各种题型的格式和篇章结构,收集常用的 开头和结尾的优美句型,并背诵佳句,甚至佳作。这 些特别对于学生提高基础写作很有帮助. 在读写任务的教学中,我基本按照以下的步骤: 第一步,明确任务。第二步,审读阅读材料并概 括对方观点。思维过程:阅读短文一提炼观点一转 述观点。标准:客观、准确、全面。第三步,完成第 二项任务一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首先,整 篇文章的写作思路必须清晰,有条理。 这些只是一些平时教学中一些大概的思路,特 别是多背诵写作范文这个方法确实提高了很多学生 的作文成绩,但是对于一些自己不用功的学生,还不 知道该怎么样才能提高他们写作的信心。 例二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要培养的技能如下:整理思 路、组织素材、规划文章结构、列出提纲、起草文章、 组织语言、遣词造句、修改文章。限于篇幅,本文仅 就写作教学与头脑风暴法的结合提几点粗浅的看 法。头脑风暴的特点是让参与者敞开思想,使各种 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其可分 为直接头脑风暴和质疑头脑风暴法。 实践下来发现,此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 思维,甚至批判性思维。因为每一个新的角度的形 成都是来源于对前一种思维的否定或调整或修饰。 此法的实践过程也易产生一种倾向,即优生参与 度高,而学困生的参与度较低。这就要求老师要善于 课堂,适当压住一些同学的思维(此点也应注意 度的把握,否则亦易打击积极性高的同学。故在实践 中对学困生采取适当提示,适度推进的策略)。 例三 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我觉得成功的地方就是, 目的明确,就是为了高考;效果也算是明显,在较短 的时间内,让学生的作文由不成样子变得“形似”, 还是利于学生卷面分数的提升的;写作方法的指导 也是穿插其中的,例如帮助学生归纳短文大意并且 成文的,如何做提纲,如何写标题,如何发表自己的 观点并且用实例或者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等 有待改进的地方: 1.大部分时候的写作教学模式是一个“范文学 习一写作一批改”的线性过程。教学方法仅仅表现 为“学生单独写作、教师单独评阅”这样一种单向交 流的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基本上都是处 于一种被动的状态,缺乏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 动,课堂教学模式单一。2.对学生写作策略的指导 不够。3.作文的批改方式仅采用全批法。不但工作 量大,而且很多时候由于各种工作堆积在一起而没 能及时的批阅。 以上3个反思案例分别反映了目前中学教师群 体中新旧课标教学理念共存的状况。传统上对写作 技能的培养在教学上以机械性的模仿和以结果为重 心的教学目标为主要特色,直到近来才出现以过程 为核心的写作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流行趋势。这种写 作教学理念是整个教育界的教学理念变革的有机组 成部分一。 问题是教师是否都接受和领会了这种新理念 了呢? 总的来看,新的教学理念对所有教师固有的理 念都产生或多或少的冲击和挑战。有些教师产生了 顿悟的“喔效应”,有些开始更进一步的自我反思和 转变,有些却出现了抗拒、回避等负面情绪。如以上 3个案例中,例一基本符合新课标理念;例二则对新 旧理念进行了适度的糅合和创新;例三则在很大程 度上遵循旧理念的做法,并且没怎么认识到改变的 方向。 -88・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一第3l卷 许多研究都发现教育变革压力很容易给教师带 个过程,又能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例如形成 来负面情绪。Janas指出了一些抗拒变革的几种负 面表现:直接拒绝,非常鲜明;寻找借口,委婉拒绝; 口头接受,阳奉阴违 ]。如何消除这些负面情绪将 成为教师个人、学校组织以及教育行政机构必须面 对的课题。 性评价与综结性评价,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小组互 评等互相结合)大大降低教师批改作文的工作量, 并改善教学评价的效果。 总之,理念的转变对教育事业而言势在必行, 对教师专业而言可能有短期阵痛,却可以带来长 期裨益。 与此同时,教师对新课标写作教学理念的接受 对外语教师而言,理念的转变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必须明白,过程式教学法是时代发展 的需要。过程式教学理念的出现离不开20世纪最 重要的哲学思潮——建构主义的发展。在教育领 域,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大趋势,关于“什么是 学习”和“什么是有意义的学习”(meaningful learning)引发了很多的探讨。美国学者乔纳森(D. Jonassen)总结了多种学习理论,认为虽然人们对什么 是学习无法达成共识,但是,对于后一个问题即“什么 是有意义的学习”有比较统一的意见。乔氏指出有意 义的学习具有五种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 属性:(1)主动的(可操作的l/关注的),(2)建构的(清 楚表述的/反思的),(3)有意图的(反思的/调整的), (4)真实的(复杂的/情景的),(5)合作的(合作的/ 对话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如今已经受到广泛 的认可,这种认为学生应该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 构者”,而非“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的理念业已 被几乎所有学科教学理念所采用,外语教学也不例 外。王初明教授提出的“写长法”就明确指出:外语 技能是学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 j。 其次,过程式教学也是摆脱负面情绪和沉重教 学负担的需要。笔者从本次培训的反思数据中发 现,大部分教师都有厌恶写作教学的倾向,而这些教 师往往都是“结果式”教学法的受害者。结果式“教 学法误导教师对学生的错误”结果耿耿于怀,忧心 仲忡,乃至于恨铁不成钢,其教学热情往往消耗在经 常性的、大批量的批“改”学生作文的工作中。很多 研究表明,写作教学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教师 痛苦,学生畏惧。不单如此,连英语教师也 出现类似情感。徐碧美(Amy B.M.Tsui)的研究对 象——四位中学英语教师及其许多同事对写作教学 产生过“倦怠”(frustration)的情绪,而学生遇到写作 则有“焦虑感”(anxiety) J。比较而言,过程式教学 法则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转移教学着眼点,即关注 学生是否逐步建构起目标语言的思维表达体系这样 程度和态度会相应地影响其写作教学设计的质量和 效果。 三、从写作教学设计看教师的 知识和技能 本次培训学员共提交写作教学设计11篇。 “教学设计”这一概念有“备课”,“教案”等类似的 术语表达。因为“设计”一词比之其他多了“精密”, “周到”的含义,所以本文采用了此术语。本文认 为,通过教学设计可以探究教师的教学知识和教学 技能水平。 第一,关于教师知识的研究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之 一是舒尔曼建立的教师专业知识分析框架。他把教 师知识分为七类:关于教学内容的知识、关于课堂管 理和课堂组织原则与策略的知识、关于课程材料和计 划的知识、关于特定内容的教学知识、关于学生的知 识、关于从班集体到社区各个方面的教育背景的知 识、关于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的知识 ]。这些知识 种类无疑对一个教师开展有效教学是不可或缺的。 对我国的英语教师而言,一直受到重视的是英 语学科知识和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法知识,而其他 几类知识却很容易被忽视。 第二,关于教学技能。包括徐碧美等学者在内 做的许多研究都表明或承认,知识和技能不能人为 地截然分开,因为它们都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有 机组成部分。但为了研究的便利,他们还是分开探 讨了这两种重要属性。本研究的案例是教学设计, 能够反映的教学技能比较有限。事实上,教学设计 本身就是基本教学技能之一。所以本文只能探讨案 例中反映的几种突出的教学技能:课程计划和管理 技能,课堂管理技能,学生管理技能,评价和诊断技 能等几种。 下面分别就培训学员写作前、写作中和写作后 2011年第4期 谢满兰: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反思与设计案例分析——一项基于高中英语教师培训数据的研究 ….89. 三个阶段的教学活动设计来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教师 知识和技能结构特点。 (一)写作前阶段 This period we will practice writing:A brief introduction to Venice City l写作内容] 请根据下列表格中所提供的信息,写一篇短文 介绍意大利港17:城市一一威尼斯的基本情况。…… Step 2 Discussing in pairs(5ms) 1)What words or pharases will be used 过程式教学法的第一个阶段即写作前(Pre— writing)阶段,一般应激活学生的写作动机。这个 阶段好比启动“发动机”,好比做好一席菜的准备工 作。它与急功近利的“结果式”教学法互不相容,却 2)What basic pattern sentences will be used to 是“过程式”教学法必不可少的。新课标建议可以 在此阶段开展讨论最近生活、热门话题、关注焦点 等,逐步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写作话题上。然后可 以开展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活动,让学生就写 作话题的背景知识等开展词汇、语句、文章结构等随 意表达,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万事开头难, 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对英语教师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很高。 我们先看两个学员的教学设计案例。 例四 以下是人教版必修4第五单元的写作教学,单 元主题是“主题公园”。要求学生根据信息提示对 “中国民俗文化村”主题公园进行简单介绍。让学 生在学习西方化的同时,也学会用英语把中国文化 介绍给世界。 Taskl:根据提示信息写一篇约120词的短文 介绍“中国民俗文化村”。(15mins) (在此环节中,让两位小组中心发言人对习作 进行点评,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并总结。 1.The theme of the park.China Folk Culture Villages 2.How to get to the park:By bus/subway (underground) 3.activities in the park: 1)See different life styles of different minorities 2)Enjoy performances(at the Shenzhou Theatre) 3)Eat food of different flavors(on the Eating Street) 例五 Step 1 Lead—in(3ms) Showing some pictures of a city and asking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Do you think it is a beautiful city 2)Can you guess what city it is express the location of a place a population a history Step 3 Writing(15ms)(Getting an excellent Ss and a middle—level Ss to write on the Bb.) 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包含跨文化意识目标的写 作内容设计最为常见,这类内容反映的是舒尔曼的所 指的第七类知识:关于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的知识。 Hanvey提出了跨文化意识的四个层次:第一个 层次只是注意到一些表面的文化特征;第二个层次 是对于对方文化和自己文化有着显著差异的某些有 意义的文化特征有所察觉,往往是先经历过相关的 文化冲突;第三个层次,对于与自己有着显著差异的 异文化特征,从理论上或者理性上能够理解;第四个 层次可以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真正理解对方的 所作所为 J。对高中生的课标要求基本上可以对 应于Hanvey所指的前三个层次,但同时也强调了对 母语文化即中国文化意识的培育。 例四中的教学内容可谓典型的跨文化交际的写 作课。可惜的是,该学员没有做出因地制宜的安排 (珠三角各地有不少民俗文化村),也没有充分发挥 学生的想象力进行跨文化语境的虚拟。 例五属于介绍地理文化的描写文体写作课。较 之例四,其导人(Lead.in)环节和讨论(Discussing in pairs)环节都未能给予学生自我构思以及自我跨文 化体验的活动机会,而主要在教师提供材料,简 单师生问答和汉英翻译等活动。因此,其写前活动在 激发学生自主“生成”跨文化意识上尚有可为之处。 第二,学员比较缺乏的第二类重要的知识是关 于学生的知识。 苏・里奇指出:出色的教师通常这样做:(1)将 帮助课堂上每一位学生更好地学习当做自己的职 责,(2)能够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尊重并 认可每一位学生,(3)知道如何以最积极的方式鼓 励学生进步,(4)知道如何鼓励学生学习,公平 竞争 J。这正是现代教育所推崇关注每位学生的 ・90・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第3l卷 “全纳”教育理念。 本研究发现,大部分学员的设计都很重视优秀 作文范文的作用。比如,例五中的问题设计对于水 平中下的学生显得要求过高。第三步仅仅要求一位 所述的新旧教学理念的实践化。下面是两个较为优 秀的案例。 例六 Task:The Life of Song Qingling 写作指导: 优秀和中等水平的学生去黑板展示作文。虽然这样 做达到了示范作用,但如果这堂课没有其他活动兼 顾下游水平的学生,则该学员教师的设计尚有不足 1.指导学生如何获取写作资源,在本单元的 Warming up和课文部分,能找到写作需要的词汇、 之处。 总之,本体论上,优秀教学设计能较好地做到 “以生为本”。写前的题材选择时,优秀写作教学设 计具有以下特点:所选题材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与学 生水平相当;贴近学生生活;话题具体,目的明确;有 趣味性和真实性。方上,除了问答法、外部资源 法外,广受推崇的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以及 讨论、辩论法,讲故事法等都对激发学生自主和协作 型的写作构思模式极有裨益。 (二)写作中阶段 写作中(While—writing)阶段的活动设计要保证 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理查兹(Richards J.c. 1990)将写作中阶段活动形式分为两类:(1)初稿写 作阶段。此阶段可以安排的活动形式有策略性思考 (strategic questioning),突击写作(time—focused writing),拓展练习(elaboration exercises),简练化练 习(Reduction Exercises),重组练习(Jumbled paragraph and essay),中心句和主题句写作(thesis statements and topic sentences),小组起草稿(group drafting)等;(2)修改阶段。这一阶段可以开展的活 动有:同学反馈(peer feedback),小组反馈(group feedback),改写句子(rewriting),教师反馈(teacher feedback)等 。。。 可见,写作中阶段既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 程式教学,又需要包含策略知识,英语课程知识等全 面知识体系以及听、说、读、写等多项技能的多元教 学活动设计。值得注意的是,理查兹的活动安排形 式丰富多样,并不一定能在一堂课全部呈现。 在案例分析中我们发现,在初稿阶段,学员设计 的活动以单词运用,造句类等结果式练习居多,策略 指导活动较为少见。且多数是学生完成,很少 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小组起草活动。在修改阶段,最 常见的是以老师,或者优等生的范文式的反馈形式, 仅有少数采用了同学反馈,小组反馈。这正是如前 短语和句型。 2.同桌或小组可以互相讨论。(Group discussion) 3.老师提示:注意句子结构。找出主语、谓语和 宾语,尤其不能漏掉主语;注意字母的大小写等 4.教会学生如何获取写作资源,告诉学生,不会 写的词汇,可以变通,用另一种说法来表达。如:得力 助手,若不会写“助手”,可以说“对他帮助很大”。 该学员在写中环节起到了指导,启发的作用。 通过示范,商讨,鼓励和讲评,培养了学生整理思路, 组织素材,规划文章结构,列出提纲,起草文章,组织 语言,遣词造句等技能。 例七 在实践中,我发现通过扩写句子,也是一种训练 作文的好办法…… 步骤一:列要点。列要点就是把要写的内容要 点化,确保要点不遗漏。 步骤二:造简单句。在短语的基础上先造出简 单句。 步骤三:扩展句子。我们可以通过添加成分来 适当改进步骤二中的简单句,根据情况使用各类从 句或短语来扩展句子,增加其可读性. 步骤四:润色句子。句子的润色包括词语选择 与句型运用。仔细观察每一个句子是否可以运用自 己熟知的较高级词汇和句型。 一 步骤五:连句成篇。 例七提供了一个系统而又紧凑的写作中的训练 方法。符合命题式作文的常用思路。该教师的设计 有列提纲,组织语言,遣词造句等步骤。但在启发拓 展学生思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上和设计听说读 写等多元化活动方面略显不足。 (三)写作后阶段——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 教师基本教学技能之一。教师通过评价既为学生了 .!笙!塑 兰 中英语写作教学反思与设计案例分析——一项基于高中英语教师培训数据的研究 .91. 解学习水平,也为教师知悉自己的教学效果提供反馈 信息,进而帮助师生对课程、学习经验或教学目标作 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F.Genesse和J.A.Upshur指 出评价有三个核心因素:信息,诠释和决策 (information,interpretation,and decision.making),三 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只有经过诠释,信息才变得 有意义,也才能指导进一步的教学决策【1 。一般来 讲,高效能的教师能利用评价随时调整修改教学活 动,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的案例反映了学员教师的一些典型的评价 理念和评价技能。 例八 (我)没有循序渐进、按步骤地进行日常写作教 学活动,缺乏写前的“导”、写中的师生互动及写后 的科学评价,忽略了学生的写作情感和写作策略的 培养,学生平时用英语写作积极差。本人教学思想 仍为写作成果教学法所主导,参加此课程培训前仍 认为写作作为语言的一种产出技能来加以培养…… 这正是本人所教班级英语考试中写作得分难以 提升的根源所在。 例九 本人写作教学中做得比较好的几点:强化五种 基本句型的概念……从高一入学开始就给学生灌输 五种基本句型的概念,这样以后上课时分析课文长 难句,写作错句病句好句就有了可依据的标准。 例十 我的评价方法:1、学生自评2、同伴互评3、小组 合作评价4、建立学生档案袋… 例八和例九都偏重于结果教学法,例一好在还 能反思到该做法效果较差,并有改进的愿望,而例二 却把机械训练标准“正确”的句型看作是“做得好”。 显然是过分强调语法正确性的思想理念。这些评价 方法与我国教育现状的影响息息相关。还有其他一 些案例数据显示,不少学员教师还未能摆脱高考 “指挥棒”、“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教育的魔咒,比如 有老师在关于高考写作的论坛帖子中喊出“得写作 者得天下”的口号。 相反,例十代表了比较完善的形成性评价方式。 该学员对目前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熟稔于心,本文 省略了她用的各种详细的评价表格和操作步骤,并在 其反思中可以看出她能运用自如。她还提到自己指 导的学生作文发表在知名的英语周刊上。从以上例 子可知,在评价方式上,教学改革还大有可为。 四、结语 众所周知,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母语和外 语教学中,写作教学都占据重要的位置,特别引人关 注。高中英语的写作教学毫不例外。 本研究案例来源为珠三角发达地区的高中教师。 这些高中教师既有国内上流水平的外部资源环境,也 有相对较高的学历和教学水平作为内部资源。总之, 他们在教学改革和新课标实施等方面具备各方面的 优势。正因如此,这些教师的教学案例代表了国内 较高水平地区教学改革和新课标实施的现状。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一)学员教师中的佼佼者能推陈出新,并能依 据学生个体化特点将理论性知识“实践化”,做到以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重过程,求进步,从而达到 愉快而又高效的教学效果。相比而言,还有一部分 教师对待教改和课改存在犹豫矛盾心理,或者不冷 不热,他们对旧方法有依赖感,对新方法也会小试。 最后,还有极少数教师还完全执着于旧理念,旧方 法,不愿意改变。因为教师个体和群体的专业发展 都是处于不断变化的历史过程中,要教师短时间内 割裂传统与现代的确非常困难。但是教师唯有融合 传统的读写教学的优势,加入新的现代教学理念,才 能教好写作技能。 (二)学员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应地对教学活动 设计产生影响。不少学员教师的教学知识结构偏重 于英语学科知识和较传统的英语教学法知识。而关 于学生的知识、关于教育背景的知识,以及关于教育 目的和教育价值的知识则相对薄弱。因此,中学教 师及相关培训有必要更新和加强有关新教学法、有 关“全纳”学生教育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知 识。在教学技能上,多元化的教学设计技能,沟通技 能以及评价技能都有待加强。 通过以上案例数据分析,本文希求教师个体和 教育机构能从心理上充分激发教师学习接受新理念 的激情和热情,尽可能消除改革所带来的顾虑。同 时,学校,以及师资培训机构要在理论和实践上 继续开发和培养教师教学设计的知识和技能。特别 值得一提的是,对待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以及多元 化的教师发展需要,亟需推出多元化的教师职后学 ・92・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第3l卷 习和教育模式。最终让教师和学生都能获得持续高 效的发展。 [6]徐碧关.追求卓越——教师专业发展案例研究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98—99. [7]SHULMAN L S.Knowledge nd aTeaching,Form- 参考文献: [1]RICHARDS J C,LOCKHART C.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J].Harvard Educa- tional Review,57(1):1—22. f 8]HANVEY R.Cross.cultural Awareness.In Smith &Luce(eds.)Toward Internationalism:Read— ing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Newbury [2]WALLACE M J.Train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a Reflective Approach[M].Cam— 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12一 l7. Publishers1979[M]//胡文仲.跨文化的屏障。北 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151. [3]JANAS M.Shhhh,the Dragon is Asleep and Its Name is Resistance[J].Journal of Staff Develop— ment,1998,19(3):13—15. [9](英)苏・里奇.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 [M].王亦兵,陈振成,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 社,2007:14—15. [10]RICHARDS J C.The Language Teaching Matrix [M].Cambridge:CUP,1990:112—114 I 11 I GENESSE F,UPSHUR J A.Classroom.based E— [4]J()r SSEN D,HOWLAND J.Learning to Solve Problems with Technology:A Constructivist Per- speetive[M].Pearson Education,Inc,2O0 :2—9. [5]王初明.论外语“写长法”的教学理念[M]// 郑超.以写促学——英语“写长法”的理念与操 作.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7—8. valu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M]. Cambridge:CUP,1996:4. (责任编辑肖雪山) Case Analysis of Present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Reflection and Lesson Design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A Study Based on In・service Teacher Training Data XIE Man—lan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Guangdo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Guangzhou,Guangdong,5 10303,P.R.China) Abstract:Writing teaching has always been importnta and diiculft in FLT in China.Fim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flection data of he Engltish teachers,it is revealed that there exists not only new as well as old teaching beliefs,but positive as well as negative attitude toward writing teaching reform among the English teachers.Then,by lesson desin datga—analysis,the study reveals that there al e diverse competency levels of the teachers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writing teaching.Thus,in order to promote the teachers’attendance in the eforrms of English curriculum and teaching,it is necessary that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teachers both psychologically and professionally by developing and applying pluralistic in—service teacher learning and traiIlijlg models. Key words:se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writing lesson design;reflection;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pluralis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