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异常往往是发生设备事故的前兆。建立设备异常管理制度,管理好设备异常,对于预防设备事故,保证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一、设备异常的定义与分类: 1、设备异常定义为:
(1)设备的某一个零件磨损超限,或某一部位间隙超限。 (2)设备的一处或几处仪表指示参数异常,或指示失灵。 (3)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动作异常或拒绝动作。 (4)温度、电压、电流或其它运行参数异常。 (5)不明原因的异味、异响。 (6)其它异常现象。 2、异常分类为:
(1)重大异常:指矿井提升机、压力容器、井下主扇风机、系统供电设备、井下主排水设备等,存在着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设备事故的异常。
(2) 一般异常:主要生产设备存在异常,有可能造成设备事故的异常。 (3)小异常:设备存在异常,但不会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也不会产生设备事故,经简单处理就能恢复正常的异常。
二、设备异常报告制度
1、设备异常报告制度的基础是点检制。在点检制的基础上,各点检责任人对点检中发现的异常逐级上报。
2、小异常 由岗位工口头报告值班修理工,由修理工进行处理,或者由
班组报告车间,由车间组织处理。
3、一般异常 由车间报告公司机电部,由机电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分析处理。必要时报请公司设备副总经理参加。
4、重大异常 由车间报告机电部,或机电部在全公司设备检查中发现。机电部应及时上报公司设备副总经理,由公司设备副总经理组织分析处理。
三、设备异常的处理 1、需要立即处理的异常
随时会造成人身伤亡或设备事故的异常,或发展方向不确定,有可能造成人身伤亡或设备事故的异常,要立即停机处理,立即停机处理要由公司设备副总经理召集有关专业人员研究决定。
2、可以维持运转,需要后期处理的异常是 存在异常的设备维持运转的前提是: (1)不会造成人身伤亡或设备事故。 (2)维持运转过程中不会造成继续恶化。
存在异常设备维持继续运转,需由公司设备副总经理组织有关专业人员研究分析后决定,并要做出书面材料备案。
四、设备异常管理的登记记录
重大和一般设备异常要有登记记录,记录内容包括: 1、报告人
2、异常内容记载与描述
3、诊断分析记录(参加人员签字) 4、处理意见(参加人员签字)
5、处理结果(验收人员签字) 登记记录应载入设备技术档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