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面怪脸》教案
一、 导入新课
1.学生戴上面具 音乐起 教师带领学生进入教室
生:hello ,大家好,大家知道我是谁吗?
生答
2.师:大家真聪明。这位同学刚才带的这是什么?(举起手中的面具)
生:面具
3.师:同学们知道吗,人类戴面具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最早的面具可能产生于狩猎时期,人们为了能够便于接近猎物,就把自己装扮成各种动物。在各地的民俗活动中,大家用面具把自己装扮成神鬼及各种珍禽怪兽,以表示大自然的崇拜之情。
师:我们的面具娃娃也有很多的好朋友呢。在我们中国有一种最具代表的面具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生:脸谱
课件展示:脸谱 驱魔面具
4.师:说的真对,就是戏剧脸谱。除了戏剧脸谱我们看看藏族小朋友戴的面具是什么
样子的。
5.师:再来看看国外的小朋友带的面具。怎么样,漂不漂亮。
生答
二、欣赏教师作品
1.师:欣赏完这些面具我们一来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面具。
展示教师作品,悬挂于黑板上。
2.师:怎么样,这个面具漂不漂亮。它有几个面啊?
生:六个面
3.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六面怪脸》
4.这个立体的六面怪脸是怎么做成的呢?现在,跟着老师一起来做一下,在跟着老师做的同时请同学们来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课件展示)
⑴“六面怪脸“是由什么形状的纸制作的?
⑵想象制作过程中都用了什么方法?比如说:折、剪、拼、贴等等。
三、教师操作示范
1.操作示范。首先拿出准备的方形纸,对折,再对折,然后展开我们的卡纸是不是出现了压痕?然后将纸反过来,记住这一步要把纸反过来哦,将方形纸的四个角分别朝中心对折,打开其中的三个角,拿出剪刀沿着我们剩下的那个角的边缘线进行裁剪。最后打开这个角,将相邻的两个面进行拼贴,最后用双面胶固定。我们的六面怪脸就做成了。
2.师:举起你们手中的六面怪脸来展示一下。同学们做的真好,咱们同学真的都是心灵手巧啊。
3.师:好,现在请同学们放下手中的面具,老师看看哪位同学坐的最端正。
4.师:现在那位同学能来回答一下老师的这两个问题
首先,我们用的纸是什么形状的呢?
生:方形
师:第二个问题,我们在制作六面怪脸的时候都采用了哪些方法呢?
生答
5.师:好,总结们同学的回答,我们可以得出首先我们折纸,其次剪切,最后拼贴。总结出来就是.
6.板书:折、剪、贴
四、对比分析 欣赏
1.现在,又有一个问题想要问大家,大家做的六面怪脸跟老师做的六面怪脸有什么不同呢,那一个更好看啊,为什么?
生答
2.师:总结刚才同学们说的就是老师的六面怪脸装饰过了,你们的没有装饰对不对。
(课件展示)
3.师:现在看一下大屏幕,看一些其他人画的六面怪脸,在欣赏的同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些怪脸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提示一下大家可以从色彩、五官造型方面进行思考。(色彩鲜艳,五官形状夸张)
生答
4.师:同学们总结了很多,老师给大家总结了八个字
板书:特点:色彩鲜艳、形象夸张
5.师:我们可以根据总结出来的特点来进行装饰。
6.师:图中这些六面怪脸都表现了什么内容呢?首先第一幅图是一只狗,二三幅图是
人物,最后一幅图是机器人。
生:人物,动物
8.师:好的,六面怪脸除了表现人物动物之外呢,还可以表现机器人,外星人也可以,同学们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力来进行创造。
9.师:翻开我们的教材27页,这些六面怪脸除了用颜色进行装饰外还采用了什么其他的材料呢?
生:羽毛,彩条纸、线绳、锡箔纸、皱纹纸等。
10.师:好的,我们可以用各种材料来装饰我们的六面怪脸。现在就让我们开始动手装饰我们手中的六面怪脸吧。
课件展示优秀作品。
五、作业展评
师:同学们都做的差不多了,那位同学愿意上台来展示一下你的作品。
同学们来给他评析一下,他做的好不好啊,哪里好,值得你学习呢?
教学反思:
今天我执教的《六面怪脸》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内容和形式非常贴近孩子们的
心理,符合学生的年龄。 从“六面怪脸同学”的化装舞会引入,到2次利用小组合作,让学生采取互帮互学的方式,来突破基本形折叠这个重点,再到学生发挥大胆想像进行描绘造型,创造出“三怪”形象,一直比较的流畅,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得到有机渗透,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尝试,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学生的兴趣一直盎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