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2分)
1. (2分) 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 . 咀嚼 B . 味同嚼蜡 C . 咬文嚼字 D . 细嚼慢咽
2. (4分) 给划线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 宗师说我火候已到……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 ) A . 比喻紧要的时机。
B . 烧火的火力大小和时间长短。 C . 指文章的功夫。
(2) 你是个烂忠厚没用的人。( ) A . 东西腐坏 B . 破碎 C . 程度极深的
3. (2分) (2017·益阳)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我市启动市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今年首批招收320人。
B . 只有沿线的拆迁工作能顺利进行,是沿江风光带顺利施工的条件之一。 C .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发生,我校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D .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4. (2分) (2017八上·新邵期末)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对偶)
B .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踞在荒莽的山巅/冷眼看人间恩怨(拟人) C .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比喻)
D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反问) 5. (2分) (2018·梧州)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诗词的意象内涵富,如:“月亮”常代表思念,“鸿雁”可抒发乡愁,“梅花”有高洁之意。 B . 中国文化历史中的“史圣”“书圣”“诗圣”分别指司马迁、柳公权、杜甫。 C . 中国“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四季开始的四个节气是立春、夏至、立秋、冬至。
D . 《范文正公集》《柳河东集》《李太白全集》,这几部作品集命名方式分别是谥号式、封号式、表字式。
第 1 页 共 11 页
二、 书写 (共1题;共4分)
6. (4分) (2017八上·点军期中) 汉字大多数是形声字。形旁表字的意义,声旁表字的读音。改变一个字的形旁或声旁,还可以表示一个成语。如:恶——哑(有口无心)。你能试着猜猜下面四组字分别表示什么成语吗?
①痛——捅________ ②春——奏________ ③记——认________ ④湍——而________
A舍己为人 B偷天换日 C手到病除 D山穷水尽
三、 默写 (共1题;共9分)
7. (9分) (2017九上·翁牛特旗期末) 理解性默写。
(1)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词人从视觉和听觉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 李清照《醉花阴》中形容人极度悲伤,愁苦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 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在动员起义时,他们喊出的最具有鼓舞性,震撼人心的一句话是“________”。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
8. (10分) “鲁迅作品复习”综合实践活动。
初中新课结束了,老师根据三年所学的鲁迅作品,布置了两项学习活动,请参与。
(1)
活动一:经典重温。
读完经典文学作品,总有一些场景、一些情节、一些人物的言行留在我们的心里,挥之不去。请你选择下列中的一篇作品,就你最难忘的内容,仿照示例,续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课文题目。
七年级上册:《风筝》
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 八年级上册:《阿长与山海经》 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雪》 九年级上册:《故乡》 九年级下册:《孔乙己》
示例:一件长衫,尽显迂腐落魄。(《孔乙己》)
第 2 页 共 11 页
(《 》) (2)
活动二:薪火相传。
在鲁迅刚刚去世的时候,不少青年学生自发地来到鲁迅墓前,挥泪宣誓:“先生,没有死;青年,莫彷徨!花谢,种子在,撒播在青年 的脑海。”本周班级要出一期主题为“花谢,种子在”的黑板报,请你也来供稿。要求:结合上面列举六册中的两篇文章,用凝练的语言谈谈鲁迅作品在你心中播撒 下的“种子”。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5分)
9. (25分) 香菱学诗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下面是香菱写的第一首诗和第三首诗,读后回答问题。 第一首诗: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明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睛彩辉煌映画栏。 第三首诗: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夜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1) 黛玉看了香菱的第一首诗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它缚住了。”黛玉的话说明香菱的诗存在什么问题?
(2) 第三首诗即“梦中所得”的那一首,这首诗是成功的。与第一首诗相比,主要成功在哪些方面? (3) 从香菱苦心学诗的经过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4) 曹雪芹借写香菱学诗表达了自己对诗艺的一些看法。从黛玉指点学诗门径中,作者特别强调的是什么? (5) 古诗讲究“炼字”,分析下列两句唐诗中划线的字好在哪里。 ①春风又绿江南岸。 ②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
10. (17分) (2018·舟山)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青衣捕盗①
有聂胜者,以人命诬服。公昭雪之,献女书儿为婢。会鉴其城,纳之,公夫人御下严,箕帚而外,课以针指②。书儿不能学,日加鞭鞑,俯首顺受而已。
后公以挂误③ , 解组归。时枣树林有盗首曰赛张青刘标。公稔④之,戒备而行。时已薄暮,闻林中鸣镝声,
第 3 页 共 11 页
公股栗,夫人色如土。侍从仆御,无不色变。书儿从容进曰:“么么鼠辈,何敢犯大人驾?如渠不欲生,婢子手戮之可也。”乞公前骑,徒手而去。叱盗曰:“贼狗奴,识得河南聂书儿否?”盗笑曰:“我辈但要得钱儿钞儿,书儿何所用哉!”书儿怒曰:“若辈死期至矣,敢戏言!”盗亦怒,骤发一弹,书儿右手启两指接之;又一弹,接以左手;第三弹至,以口笑迎之,噙以齿。盗惊,又发一弹,书儿仰卧马背,以双莲瓣戏夹其丸。第五弹至,书儿即发脚下丸抵之,铿然有声,去三十步远。腾身而起,吐口中丸,大笑曰:“贼奴技止此耶?”一盗解铁拐而前,书儿手夺之曲作三四盘揉若软绵掷诸地 , 笑曰:“尔娘灶下棒,亦持来恐吓人,大可笑也。”群盗罗拜马前乞命。书儿曰:“汝等何足污我手。”喝令去。
从容回骑,禀白于公曰:“托大人福庇,幸不辱命。”公及夫人皆异之。继而问曰;“汝具此妙技,何不能拈一针?”书儿曰:“长枪大剑,婢子年十一二时,搏弄惯矣。一针入手,不知作何物,是以不能学耳。”又问:“鞭挞时何便俯首受?”曰:“老父命婢子来报公大德,小有忤犯,是报怨也,婢子何敢!”
【注释】①选自清代沈起风《谐铎》,有删减。青衣,古代指婢女。②针指:此处指缝纫、刺绣等针线活。③挂误:这里指官吏更受牵累被处分撤职。④稔(rěn):熟悉。⑤渠:第三人称。
(1)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公鉴其诚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诚惶诚恐 B . 时已薄暮 莫辞酒味薄 厚积薄发 C . 放等何足污我手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挂齿 D . 公及夫人皆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见异思迁 (2)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书儿手夺之曲作三四盘揉若软绵掷诸地
(3)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被浪线句子的意思。 大笑曰“贼奴技止此耶?”
(4) 同样是刻画女中豪杰,为何本文浓墨重彩地描写书儿与强盗厮杀的过程,而《本兰诗》中有关战场所杀的内容却一笔带过?写出你的发现。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
11. (25分) (2017九上·翁牛特旗期中)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题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读书使人优美 毕淑敏
①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②做一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菌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
第 4 页 共 11 页
③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
④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双眸。
⑤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读书的不够广博和投入。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当然也包括网上阅读),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笑起来,独享其乐。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还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舒展,尽情宣泄。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大半生所有的快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而这种欣悦,是多么的简便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而且永不磨损。
⑥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图书馆堆积的基本上是哲人的木乃伊,书店里出售的大部分是亡灵的墓志铭。你在书籍里看到了无休无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当你把他人的聪慧加上你自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轻轻说出的时候,你的红唇就比任何美丽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艳夺目。
⑦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
(1) 作者要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文章第②段为什么要列举那些令作者“胆战心惊”的美容术? (3) 阅读④—⑥段,简要分析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论述读书可以使人优美的? (4) 第⑤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 “一本好书,一生财富”,我们所学教材及荐读名著中的人物,有许多都能给予我们积极影响。请从下列作品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其精神品质,联系实际谈谈对自己的影响。
推荐人物:诸葛亮 鲁迅 杜小康 托尔斯泰 贝多芬 12. (13分) (2017七上·浦东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名
大约我的出生与水有关,于是颇懂斯文的外公顺口给我起名叫淼儿。在“淼儿、淼儿”的呼唤中我慢慢长大了,到了要上学的年龄时,爸爸觉得该有个体面的学名才对,便为我取了个挺大众化的名字,可家里人还是“淼儿、淼儿”地叫。特别是妈妈叫得尤为响亮频繁。
不知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听到家人唤我小名竟有些不舒服了,好像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终于有一
第 5 页 共 11 页
天,我在听到妈妈又一声“淼儿”的呼唤后,郑重地对她说:“妈妈,我有大名的。别叫我小名好吗?”然后,在妈妈惊愕的表情里,我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但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
那天是我16岁生日聚会,好多同学朋友都跑来了,家里的小客厅里挤得满满的。我一边给大家分发糖果,一边忙不迭地说着谢谢。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做菜,当一碟碟香气四溢的精美小菜端上餐桌时,同学萍将送给我的大蛋糕端了上来。我立刻连声称谢着,打开了蛋糕盒,喊道:“妈妈,拿刀子来!”
妈妈一边递过来一把瓜刀,一边叮咛:“淼儿,小心点!” “咦!你原来叫淼儿呀,挺好玩的名字!”
萍欢快地叫着,同时在空中打了一个别致的手势。朋友们也善意地哄笑起来,我的脸“唰”地红到了耳根。 晚上,临睡觉时,我推开了妈妈的房门。倚着门框,又一次对她说:“妈妈,我不是说过嘛,别叫我小名!”语气里已有了几分不耐。由此妈妈的脸上呈现了一种复杂的表情 , 看了走进来的爸爸一眼,叹了口气:“对不起!高翔。”可我听出我的名字在她口中却变得十分生硬,似乎很绕口。
没多久,我要离开家到数百里外的一座城市去读书。
不知怎的,妈妈竟在短短几天内学会了很有味地叫我的大名,而且同以前叫我小名时那样顺口熟练。我自然很高兴。
分别的那一天,爸妈一齐送我去车站,爸爸一直喋喋地叮三嘱四,妈则沉默着,显得有些黯然神伤。我大人似的笑笑,反过来抚慰他们:“放心吧,没事的,我已不是孩子了。”
火车开动的刹那,我从车窗探出头去,同他们挥手告别。一直不言不语的妈妈突然抬起了头,眼里竟有了泪。她紧跑着,挥动起双手,脱口喊了出来——
“写信回来,淼儿!”
我稍稍一愣,心里似乎被什么东西猛撞了一下,泪水夺眶而出。 (原文有改动)
(1) 本文贯穿全篇的线索是________。
(2) 现在的“我”为什么不喜欢妈妈叫自己的小名?联系全文,概括出两点原因。
(3) 作者是用哪一具体事例来说明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叫“我”小名的?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不超过15个字。
(4) 文中第⑦节划线句“由此妈妈的脸上呈现了一种复杂的表情”中,“此”指的是________。(用文中句子回答)
(5) 读完文章,你觉得结尾一段中的“什么东西”应该指的是________。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3. (5分) (2017八上·乌兰月考) 在我们的记忆深处,珍藏着许许多多来自亲人、朋友、师生甚至是陌生人的动人表情。这些表情或兴奋,或痛苦,或惊讶,或愤怒……触动着你的心灵,描画着爱的感动,传递着正能量,
第 6 页 共 11 页
鼓励我们直面人生,振奋精神,盎然前行。
请以“最是难忘那表情”为题写一篇文章。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可能泄露考试信息的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
第 7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2分)
1-1、 2-1、 2-2、 3-1、 4-1、 5-1、
二、 书写 (共1题;共4分)
6-1、
三、 默写 (共1题;共9分)
7-1、
7-2、
7-3、
7-4、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
8-1、
8-2
第 8 页 共 11 页
、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5分)
9-1、9-2、9-3、9-4、9-5、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
10-1、 10-2、10-3、10-4
、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
11-1、11-2、11-3
、
11-4
第 9 页 共 11 页
、
11-5
12-1、
12-2、
12-3、
12-4、12-5、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3-1
第 10 页 共 11 页
、
、
第 11 页 共 11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