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藏羊传染性腐蹄病诊治

藏羊传染性腐蹄病诊治

来源:意榕旅游网
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 | 兽医临床科学藏羊传染性腐蹄病诊治王芳(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畜牧兽医工作站,果洛 814499)摘要:藏羊是青海地区农牧民养殖的常规牲畜品种,该品种适应能力较强,耐严寒,能在高海拔地区健康生长,发展藏羊养殖已经成为当地农牧民群众发家致富的一个主要渠道。但在长期养殖中,由于藏羊特殊的生长特性及农牧民群众传统的养殖模式,藏羊在生长中很容易导致蹄部病害的传播蔓延。其中藏羊传染性腹泻就是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类细菌性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传播流行,主要受到坏死杆菌的侵染,对羊健康生长造成严重影响。该文分析了藏羊传染性腐蹄病的诊断和防治。关键词:藏羊传染性腐蹄病;诊断;防治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24.0870 引言常生活,导致身体逐渐消瘦,抵抗能力逐渐下降。藏羊传染性腐蹄病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蹄部病,1 发病原因害该种疾病在放牧养殖的羊群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是藏藏羊传染性腐蹄病传播流行和养殖户的饲养管理措羊养殖中很容易传播流行的一类细菌性病害。发病后患病施有很大联系,致病菌主要通过被污染的草场圈舍、牲畜羊主要表现为蹄部出现肿胀、溃疡、化脓、坏死等。虽然集中场所、道路、交易场所等途径实现传播蔓延。患病羊该种疾病造成的死亡率相对较低,但发病后会导致藏羊的和带菌羊也能加速该种致病菌的传播流行。临床上藏羊传蹄部组织严重坏死,甚至在蹄部的间隙会出现肿胀、溃染性腐蹄病所造成的死亡率相对较低,但是羊群中如果出疡,分泌出浓稠的恶臭分泌物,影响羊群的正常采食和正现严重的发病情况,会影响整体的养殖效果。通过对该种疾病的流行特点总结,可以发现引发该种疾病和养殖场的卫生管理不当有很大联系。不管是在放牧养殖中,还是在作者简介:王芳(1992-),女,青海大通人,大专,研究方向:舍饲养殖中,如果羊群活动的空间周围存在大量尖锐凸起兽医。物,存在很多根茬[1],羊群在行进中,蹄部很容易受到刺纯化培养后再做明胶穿刺培养,被发现致病菌呈现试管刷的粪便,进行严格的无害化处理。同时养殖场还应该始终状,生长明胶不能正常液化[3]。结合上述诊断内容,可判坚持自繁自育、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避免不同年龄的猪定致病原为猪丹毒杆菌。将分离得到的致病菌进行常规药混村养殖,如果需要从其他养殖场引种,必须进行严格的品试验,发现致病菌阿莫西林、新霉素、林可霉素高敏。管理观察。做好疫苗免疫接种是防范该种疾病有效传播的6 防治主要措施,可以选择使用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疫苗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丹毒病应该结合药敏试验,选进行免疫接种,能取得很好的预防效果。择高敏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但在治疗前,应该对猪群进7 结束语行妥善的分群处理,将症状较为严重,处于发病后期没有猪丹毒病是一种具有一定季节性的传染性疾病,发病治疗价值的猪立即淘汰无害化处理。剩余临床症状较轻的率相对较低,但一旦养殖场出现患病猪,病情会快速传播猪进行抗生素对症治疗。在整个猪群的饲料中添加阿莫西蔓延,造成的死亡率较高。防范该种疾病,需要养殖场构林克拉多维,每千克饲料添加100 g,连续使用1周。同时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加强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掌握该种80~150 kg体重的生猪肌肉注射黄芪多糖20 mL,150 kg以疾病的具体流行特点和传播范围,然后构建针对性的防控上的猪肌肉注射黄芪多糖30 mL,2次/d,连续使用3 d为1个方案,保证养殖场环境良好,空气清新,减少多种致病原疗程,在猪的饮用水中添加电解多维,每升饮用水添加500 繁殖生长的途径,以控制致病原的传播蔓延,提高防控效mL。整个养殖场每天坚持消毒1次,连续使用1周后,每间果。隔3~5 d消毒1次,直到整个养殖场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通过采用上述手段,连续防控5 d后,养殖场患病猪或病情参考文献逐渐稳定,没有继续出现发病情况,连续用药1周后,临床[1] 袁琳.猪丹毒病的诊断与防治[J].湖北畜牧兽医,2013症状消失,继续强化治疗2 d,患病猪恢复健康,没有继续(11):29-30.出现发病情况,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夏秋季节是猪丹毒病[2] 冷光敏,封晓艳,母文旭,等.一起猪丹毒病诊治的启示[J].发生的高发期,这个阶段应该保持猪舍的清新整洁,加强中国畜禽种业,2019(5):168.通风换气,保证合理的养殖密度,定期卫生消毒,做好圈[3] 李黎,李光沐,俞宁.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措施[J].畜牧与舍的防暑降温工作,提高猪群的身体抵抗能力。在夏秋季饲料科学(7):118-123.节应该注重做好养殖场蚊虫的驱杀工作,及时清理圈舍中134     ·2019.24伤,如果没有及时发现,给坏死杆菌侵染提供条件。2 流行特点通过对藏羊传染性腐蹄病的流行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可以发现,该种疾病的传播流行不受品种、年龄和性别的影响,任何年龄品种的羊均可以感染。藏羊传染性腐蹄病在养殖场内广泛传播流行的主要传染源是带菌羊和患病羊,尤其是对于已经出现明显发病特征的患病羊,从患病羊蹄部分泌出来的大量脓性分泌物,会对周围的养殖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如果养殖场的其他羊群蹄部受到损伤,并接触被患病羊污染的各种环境,会导致坏死杆菌的传播流行。藏羊传染性腐蹄病传播流行具有典型的季节性,通常发生于每年的春夏秋3季。随着外界温度不断升高,十分适合坏死杆菌的大量繁殖生长。尤其是养殖场圈舍潮湿放牧地,地势低洼,存在很多积水,羊群的蹄部长时间浸泡在积水和污水中,导致蹄壳变软,蹄部组织保护功能下降,当蹄部存在深层组织伤害后,坏死杆菌就会大量侵入大量繁殖,进而表现一定的临床症状。3 临床表现藏羊传染性腐蹄病主要危害羊的蹄部组织,表现为蹄低角质湿润柔软,腐败分裂,并从坏死部位持续分泌出大量灰色的腐败性恶臭的渗出物。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在患病羊的蹄间还会出现溃烂,从中分泌出大量恶臭的分泌物。蹄部组织的创面扩张后,会在蹄底部出现1个小孔从中流出恶臭的分泌物。趾间也会出现一定的溃疡病变[2],同时在溃疡面上也会覆盖有一层散发着恶臭气味的坏死物质。部分患病羊会伴随有不良的肉芽增生,蹄底的角质层外观呈现深黑色或者紫黑色,用手轻轻叩诊患病羊的蹄部组织,患病羊会表现出疼痛感,拒绝触碰。患病羊的蹄部存在损害后不能正常行走,经常卧地不起,或者趴在地上不愿意站立。强迫患病羊站立时患病一侧肢体负重不实,或者会出现各个肢体交替负重的现象,部分患病羊的患病蹄部不能正常着地,行走时出现严重的跛行。发病严重后,在羊的蹄部组织表面会出现红肿充血并伴随明显的疼痛感。同时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身体消瘦,体温升高和采食欲望下降等症状。在对患病疫羊进行具体诊断中,根据患病羊的蹄部组织出现炎症病变,患病羊不能正常行走,能对病情做出初步诊断,怀疑是藏羊传染性腐蹄病。但要确诊还可采集蹄部组织排出的脓性分泌物,带回实验室后制成抹片,用革兰氏染色,能看到革兰氏阴性染色,呈结节状的杆菌或者呈弯曲状的杆菌。结合诊断结果可以判定致病原因为坏死杆菌[3]。4 治疗结合患病羊蹄部组织病变情况,可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对症治疗。选择食醋双氧水对患病羊的患病蹄部进行冲洗,对于创伤较深的患病羊,并伴随有浓汁外流的患病蹄部,先使用消毒过的手术刀,将蹄部组织的护肤腐烂坏死组织去除后,在涂抹上20%硫酸铜溶液或者碘酒溶液,然后再在伤口上撒上高锰酸钾和硫酸铜等量混合粉剂,绷带兽医临床科学 | 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包裹好,确保感染组织和药品能充分接触,加速伤口组织恢复。每只患病羊肌肉注射土霉素,使用剂量为20 mg/kg体重,每间隔72 h皮下注射1次。在干燥条件下,可以选择使用壮观霉素、林可霉素和罂粟碱,使用剂量为20 mg/kg体重,每间隔48 h肌肉注射1次,对预防恶性藏羊传染性腐蹄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采用上述手段治疗5~7 d后,患病蹄部组织就会逐渐变得干燥,不会继续从中流出脓性恶臭的分泌物,病情能得到切实有效的控制。5 预防养殖场出现发病情况后,应将患病羊单独隔离养殖,保证患病羊在地势较高干燥的草场或者牧场进行放牧,同时还应该对原有圈舍和周围环境进行严格的清理和卫生消毒,选择使用强力消毒灵,对各种饲养用具和环境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清理患病羊排出的粪便、垫草和残余的饲料。在日常养殖中,应该充分认识藏羊传染性腐蹄病所造成的危害,构建完善的疫苗免疫程序,在疫病流行高发期到来前,定期对羊群进行疫苗免疫接种,保证抗体水平达标。通常每年春秋2季分别对羊群免疫接种1次坏死杆菌疫苗。日常还应该做好养殖管理工作,重点控制好养殖卫生。为防范藏羊传染性腐蹄病的再次传播流行,应该引导养殖户转变传统养殖理念和养殖模式,由传统放牧养殖向着舍饲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方向转变。在日常养殖管理中,还需要加强对养殖环境的有效清洁和控制,保证整个养殖环境干燥卫生。同时对发病、死亡藏羊的生长环境要进行严格的无害化处理。可以使用消毒液或者生石灰进行1月左右的定期消毒。此外还可在羊的日粮中添加硫酸锌等药物,添加量控制在0.01%~0.02%,坚持使用1月,这样能有效降低藏羊传染性腐蹄病的传播流行。日粮中的各个营养元素要搭配合理保证钙磷等元素供应充足,并每年对羊的叉蹄和裂蹄进行修整。6 结束语藏羊传染性腐蹄病是一种危害较为严重的细菌性病害,该种疾病的传播流行会给养殖场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因此在今后藏羊养殖中,应该逐渐引导养殖户采取科学合理的养殖措施和治疗方法,重点做好羊群的观察工作,一旦出现蹄部异常情况,立即将患病羊单独隔离养殖,并对患病羊进行严格的诊断,根据患病羊员具体的临床表现进行正精确诊断,明确具体致病原,然后采取对症措施进行治疗,避免给养殖户带来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参考文献[1] 赵兰.对青海藏羊传染性腐蹄病的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9,15(3):141.[2] 李存花.藏羊传染性腐蹄病的防治[J].养殖与饲料,2019(2):64-65.[3] 杨军.藏羊传染性腐蹄病的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8,34(6):217.2019.24·1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