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要点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实用文的结构一般按事物的发展顺序、人物性格的逻辑、事件的 发展过程来安排,例外的安排一定对变式的部分有所强调、有所突 出。对实用文结构的把握要从文本主题出发,探讨其安排的内在逻 辑。 对实用文中心意思的概括,是把握文本内容的重点。实用文的中 心意思因文体的差异又有不同的表现。新闻的中心在于有价值的消 息,人物传记的中心在于人物的个性和品质,访谈的中心在于谈论 的话题和被访者对话题的观点态度,调查报告的中心在于调查的结 论。阅读时关注与此相关的部分,有利于快速准确地把握中心。
要点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要点解说】把握实用文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是解读实用 文必备的背景知识。考生应具备这些方面的知识。
人物传记的特点是真实和生动。人物传记首先要真实可信,司马 迁秉笔直书,首倡“信史”。真实要求传记所用材料翔实,能抓住 人物的本质特征,对人物评价客观公允。生动就是要把人物写活。 人物传记所展示的人物应该既具有鲜明的个性,又能体现时代特征, 血肉丰满,心灵真实。当代许多人物传记,直通人物心灵深处,展 示出人物复杂多变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达到了真实性和生动性 的统一。举凡一切文学表现手法在人物传记中都有运用。人物传记 阅读考查的重点在于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对展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 法的评价、对作品社会价值的判断。
要点4: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要点解说】实用类文本一般注重事实,崇尚客观,力避作者主 观倾向的介入。但访谈人物的选择、新闻事件的确定、调查主题和
被访对象的选定、以及传记人物的确立,都离不开作者独到的眼光, 离不开作者体察特殊事件和人物的社会价值的敏锐判断,离不开作 者广泛而极具价值的学术视野。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主 要观点和基本倾向。阅读实用类文本,要善于从上述方面人手,结 合文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把握并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 倾向。
要点5: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要点解说】文本一旦产生,就会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并呈现 一定的社会价值。评价一个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首先应确 立评价的标准。评价标准要依据文本所处的时代主流价值和特定人 群的价值取向来确立。其次确立文本固有的价值,对文本价值的阐 释要结合文本中的人物、事件及文本反映的社会生活作出。最后, 把文本固有的价值与评价标准进行比较,确立两者的关系,并对其 可能的相互影响作出判断。
要点6: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要点解说】文本的某种特色在与同类文本的比较中得出。试题 一般明确指出了鉴赏评价的这一特色。但对这一特色的深度把握仍 然要以对同类文本的共同特点的认识为基础,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 和独特的表现形式而进行。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首先要把握某种特色在文本中的具体表现,然后对其表现的合理性, 即为什么这样表现作出判断,最后,与同类文本进行比较,判断这 样表现有什么价值。
要点7: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要点解说】文本的深层意蕴指隐含在文本表层意义之中的含义, 即通常所说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对文本深层意蕴的探究,一方 面要结合文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写作动机进行,另一方面要 结合文本的具体要素(包括内容要素和形式特点)深入分析。这样, 就形成了探究的不同角度和层次。多角度多层面探究文本的深层意 蕴,首先要在整体感知基础上对文本的深层意蕴作出判断,并提出 问题。然后选择探究的不同角度和层次,逐一发掘,分析论证。分
析要有理有据,自圆其说。探究的角度和层次一般包括:①时代与 社
会背景,②作者的写作动机,③文本的表达目的,④文本的表达 方式,⑤文本提示的背景资料,⑥文本的对比材料和互现材料,⑦ 文本主旨的隐含意义等等。
要点8: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要点9: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要点解说】一个文本与同类文本的不同之处,或者文本本身存 在的疏漏之处,往往成为阅读理解的疑点和难点。对这些疑点和难 点的探究,首先要结合同类文本的一般表现,提出探究的问题,并 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本的内容和形式,对自己的观点作出 分析论证。也可以与同类文本进行比较,分析优劣。对文本中的疑 点和难点的探究,不能仅止于对文本的认同,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 观点,并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
要点:传记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指南】
人物传记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生动。所谓生动,就是要把人物写 活。写成既具有鲜明的个性,又能体现时代特征和阶级特征的栩栩 如生的血肉之躯。要达到上述要求,一要选材典型。编写人物传记 要在概括人物全貌的同时,选择重大的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人物特 征的事件详细记述,把不能表现人物特征的事件掘弃或一笔带过。 从各种素材中加工、提炼,选择最能表现人物主要性格特征的典型 事件来写。二要把握好特征性细节。写大事固然重要,但对细节描 写也不可忽视,有时人物的性格特点往往在一些细节中表现出来。 茅盾先生说:“善于描写典型的作家,不但用大事来表现人物性格, 而且不放松任何细节的描写。”恰当地记述小事,能见微知著、增 强传记的可信性和感染力,甚至预示着人物日后的发展。三要叙行 录言。思想支配行动,行动表现思想。人物思想性格不同,所表现 出来的行动也就不一样。记叙人物行动,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和性 格特点的重要方法。因此记叙人物,要选择那些最典型,最能表现 人物思想性格的行动来写。“言为心声”,人物的思想、感情、愿
望、要求,无不表现在他们的语言中,因此选择人物的典型语言, 来
表现人物的性格,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例题】:叶圣陶在四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但是,对于叶圣陶,到了成都以后,使他格外高兴的事,却要算 和朱自清的朝夕相见了。几十年来,这两位作家亲似手足。朱自清 曾写过《我所见的叶圣陶》《叶圣陶的短篇小说》等文章。1931年 8月,朱自清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就是在叶圣陶鼓动下,才写出 了《欧游杂记》的。朱自清在这本书的“自序”里,曾提到叶圣陶 帮助“设计”、“题字”、“校对”等。叶圣陶曾写过《与佩弦》 的散文,讲述他们之间的友情:
现在,很难得他们同处一地,又在一起工作,还先后合编了《精 读指导举偶》和《略读指导举偶》,作为中学生学习国文的课外读 物,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出版。
(选自《叶圣陶和他的世界》第九章,有删节) 1.下列队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正是在叶圣陶的鼓动与热心帮助下,1931年8月朱自清才由 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并写出了散文集《欧游杂记》。
8.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的《精读指导举偶》和《略读 指导举偶》,是叶圣陶和朱自清合编的中学生课外读本。
C.正如当年的《小说月报》那样,《中学生》这块战时青年的精 神家园,也曾培育了一大批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
D.从叶圣陶为他的儿女取名为至善、至美、至诚,我们可以看出 他追求真善美、憎恶假恶丑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E.本文通过描写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编《中学生》杂志等事 迹,勾勒了一位可亲可敬、踏实认真的教育家形象。
【答案】A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 本
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能力层级D。A项原因解说错误。“朱自 清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就是在叶圣陶鼓动下,才写出了《欧游杂 记》的\",而不是“在叶圣陶的鼓动与热心帮助下。1931年8月朱 自清才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并写出了散文集《欧游杂记》”。C 项原文说“正如当年他主编《小说月报》曾精心培育了一大批后来 成为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时那样。他那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工作态 度,给予年轻一代的教育、鼓舞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强调的是 他对年轻一代的影响。《中学生》没有“培育了一大批新文学史上 的著名作家”。
2 .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有什么特点?他对儿女们的作文又是从 哪些方面评议的?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
答:。
【答案】⑴①认真讲解,时或热烈讨论。②不加约束,任其自由 发挥。③重视评议,培养写作习惯。④善于启发,诱导深入思考。 ⑵①仔细考查作文的表达形式。②详细询问作文的思想内容。
3 .和朱自清见面,叶圣陶为什么会感到“格外高兴”?他们谈心 时为什么能达到“随意之极致”?请简要分析。
答:。
4 .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依据传 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一方面已经体现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 请简要论述。
【答案】三个方面:①对子女循循善诱,呵护备至。②对作者、 读者精心扶植,热情宽容。③对年轻编辑辅导提携,关心爱护。 【名师点睛】实用类文本一般与社会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深人 解读文本,必然关涉到社会历史的相关背景。这就要求我们结合人 物的生平事件,结合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去理解文本,是谓知人论 世。人物传记虽然多写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当然有一部分传记写 当下公众人物),但对人物的理解和把握无不从当下的价值观念出发, 有所选择,有所评判,从而阐释出历史人物的当下意义。所以,留 心现实
生活,把握当代社会,是解读实用类文本的一把钥匙。既要 努力读书,又要关心社会,是现代高中生必备的应考素质。
猜你喜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