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种封堵U型房间隔缺损的器械[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封堵U型房间隔缺损的器械[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意榕旅游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6507979 U(45)授权公告日 2017.09.22

(21)申请号 2016211116.5(22)申请日 2016.10.10

(73)专利权人 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 201612 上海市松江区莘砖公路258号

41幢(72)发明人 李博 吴新宇 杨永森 罗鹏 

刘光 王广卉 陈娟 蒲忠杰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代理人 翁若莹 王婧(51)Int.Cl.

A61B 17/0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封堵U型房间隔缺损的器械(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封堵U型房间隔缺损的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封堵盘面、下封堵盘面以及设于上封堵盘面、下封堵盘面之间的能够卡住U型房间隔缺损的内凹组织的连接腰部。本实用新型针对U形房间隔缺损特殊结构,通过腰部两侧挤压内凸组织实现稳定固定目的。

CN 206507979 UCN 206507979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封堵U型房间隔缺损的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封堵盘面(1)、下封堵盘面(2)以及设于上封堵盘面(1)、下封堵盘面(2)之间的能够卡住U型房间隔缺损的内凹组织的连接腰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U型房间隔缺损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腰部为圆柱形,其垂直轴向方向设有能够卡住U型房间隔缺损的内凹组织的通孔(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堵U型房间隔缺损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3)的两侧为扩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U型房间隔缺损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腰部包括两个圆柱形部分(4),U型房间隔缺损的内凹组织能够卡在两个圆柱形部分(4)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U型房间隔缺损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腰部包括两个丝束(5),两个丝束(5)分别用结扎套(6)结扎,U型房间隔缺损的内凹组织能够卡在两个丝束(5)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U型房间隔缺损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腰部包括2-6根弹簧(7),弹簧(7)分成两组,U型房间隔缺损的内凹组织能够卡在两组弹簧(7)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U型房间隔缺损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封堵盘面(1)和下封堵盘面(2)中的至少一个由内外两层编织结构组成,所述的编织结构能够阻断血液。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堵U型房间隔缺损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封堵盘面(1)和下封堵盘面(2)中的至少一个的内部设有能够阻断血液的阻流膜。

2

CN 206507979 U

说 明 书

一种封堵U型房间隔缺损的器械

1/3页

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堵U型房间隔缺损的器械,用于“U”形房间隔缺损的封堵治疗。

背景技术[0002]对于房间隔缺损,常使用蘑菇伞样房间隔缺损封堵器行封堵治疗,它是“工”字样NiTi丝一体编织成的,包含两个上翻或下扣的的盘面和一个圆柱状腰部。但对于如图1所示的“U型”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成一狭长带有弯曲走向的缺损,也可以看做一圆形缺损一侧组织内凸。普通蘑菇伞样房间隔缺损封堵器腰部无法实现贴合房间隔缺损周边,存在参与分流,并不能保证封堵器始终稳定在缺损位置,容易发生封堵器移位脱落现象。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封堵U型房间隔缺损的器械,其能够适应“U型”房间隔缺损,可以将封堵器稳定固定在缺损位置,同时盘面和腰部与缺损形态贴合,封堵更完全。[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封堵U型房间隔缺损的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封堵盘面、下封堵盘面以及设于上封堵盘面、下封堵盘面之间的能够卡住U型房间隔缺损的内凹组织的连接腰部。[0005]优选地,所述的连接腰部为圆柱形,其垂直轴向方向设有能够卡住U型房间隔缺损的内凹组织的通孔。[0006]更优选地,所述的通孔的两侧为扩口。[0007]优选地,所述的连接腰部包括两个圆柱形部分,U型房间隔缺损的内凹组织能够卡在两个圆柱形部分之间。[0008]优选地,所述的连接腰部包括两个丝束,两个丝束分别用结扎套结扎,U型房间隔缺损的内凹组织能够卡在两个丝束之间。[0009]优选地,所述的连接腰部包括2-6根弹簧,弹簧分成两组,U型房间隔缺损的内凹组织能够卡在两组弹簧之间。[0010]优选地,所述的上封堵盘面和下封堵盘面中的至少一个由内外两层编织结构组成,所述的编织结构能够阻断血液。[0011]优选地,所述的上封堵盘面和下封堵盘面中的至少一个的内部设有能够阻断血液的阻流膜。[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13]1、本实用新型针对U形房间隔缺损特殊结构,通过腰部两侧挤压内凸组织实现稳定固定目的;[0014]2、内外两层设计可以避免缝膜,从而通过更小的鞘管,不损伤血管;[0015]3、盘面与腰部设计不会损伤周边组织,不会引起组织水肿或占据心房体积等并发

3

CN 206507979 U

说 明 书

2/3页

症;

[0016][0017]

4、对称卡紧设计在释放时有导向作用,便于释放;5、本实用新设计适用于不同弯度、不同距离、不同大小、不同厚度的“U”形房间隔

缺损;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U形房间隔缺损示意图;[0019]图2a为实施例1中封堵U型房间隔缺损的器械的侧视图;[0020]图2b为实施例1中封堵U型房间隔缺损的器械的俯视图;[0021]图3a为实施例2中封堵U型房间隔缺损的器械的侧视图;[0022]图3b为实施例2中封堵U型房间隔缺损的器械的俯视图;[0023]图3c为实施例3中封堵U型房间隔缺损的器械的侧视图;[0024]图4为实施例4中封堵U型房间隔缺损的器械的侧视图;[0025]图5为实施例5中封堵U型房间隔缺损的器械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00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0027]实施例1[0028]如图2a-2b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封堵U型房间隔缺损的器械包括上封堵盘面1、下封堵盘面2以及设于上封堵盘面1、下封堵盘面2之间的能够卡住U型房间隔缺损的内凹组织的连接腰部。所述的连接腰部为圆柱形,其垂直轴向方向设有能够卡住U型房间隔缺损的内凹组织的通孔3,所述的通孔3的两侧为扩口。所述的上封堵盘面1和下封堵盘面2的内部设有能够阻断血液的阻流膜。[0029]本实施例中的封堵U型房间隔缺损的器械是在常规房缺封堵器上行一定改进设计所得,当本实施例中的封堵U型房间隔缺损的器械释放后,内凸组织卡在通孔3内部,使得上封堵盘面1、下封堵盘面2不发生移动。同时,通孔3两侧为扩口设计,便于封堵U型房间隔缺损的器械释放时内凸组织的卡入。[0030]实施例2[0031]如图3a-3b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封堵U型房间隔缺损的器械包括上封堵盘面1、下封堵盘面2以及设于上封堵盘面1、下封堵盘面2之间的能够卡住U型房间隔缺损的内凹组织的连接腰部。所述的连接腰部包括两个圆柱形部分4,U型房间隔缺损的内凹组织能够卡在两个圆柱形部分4之间。所述的上封堵盘面1和下封堵盘面2的内部设有能够阻断血液的阻流膜。[0032]本实施例中的封堵U型房间隔缺损的器械由内外两层编织结构组成,两层编织结构均是细腰状偏心房缺设计,特别在于内外两层的细腰(即圆柱形部分4)分布在两侧,U型房间隔缺损的内凹组织夹在两细腰中间,实现稳定固定目的。

4

CN 206507979 U[0033]

说 明 书

3/3页

实施例3

[0034]如图3c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封堵U型房间隔缺损的器械类似于实施例2,区别在于,所述的上封堵盘面1和下封堵盘面2的内部不设有能够阻断血液的阻流膜。而采用上封堵盘面1和下封堵盘面2中均由内外两层144-288根丝编织结构组成,所述的双层编织结构可以保证极小的空隙,产生很大的表面张力,阻断血液,不需要缝制阻流膜。[0035]实施例4[0036]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封堵U型房间隔缺损的器械包括上封堵盘面1、下封堵盘面2以及设于上封堵盘面1、下封堵盘面2之间的能够卡住U型房间隔缺损的内凹组织的连接腰部。所述的连接腰部包括两个丝束5,两个丝束5分别用结扎套6结扎,U型房间隔缺损的内凹组织能够卡在两个丝束5之间。所述的上封堵盘面1和下封堵盘面2的内部设有能够阻断血液的阻流膜。[0037]本实用新型可以看做将上封堵盘面1、下封堵盘面2的一半丝材用结扎套结扎,形成细腰束状结构,然后两个这种结构对接,此时中心位置形成一矩形空隙,可以卡住内凸组织,实现稳定固定目的。[0038]实施例5[0039]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封堵U型房间隔缺损的器械包括上封堵盘面1、下封堵盘面2以及设于上封堵盘面1、下封堵盘面2之间的能够卡住U型房间隔缺损的内凹组织的连接腰部。所述的连接腰部包括2根弹簧7,弹簧7分成两组,U型房间隔缺损的内凹组织能够卡在两组弹簧7之间。所述的上封堵盘面1和下封堵盘面2的内部设有能够阻断血液的阻流膜。[0040]使用时,将内凸组织卡在两组弹簧7之间,同时弹簧7拉伸使上封堵盘面1、下封堵盘面2扣合在房间隔上,达到稳定固定效果。

5

CN 206507979 U

说 明 书 附 图

1/3页

图1

图2a

图2b

6

CN 206507979 U

说 明 书 附 图

2/3页

图3a

图3b

图3c

7

CN 206507979 U

说 明 书 附 图

3/3页

图4

图5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