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奇 掘( jué ) 丰 腴( yú ) 束 缚( fù ) 隽妙( jùn ) B. 憩息( qì ) 猥鄙( wěi ) 窥伺(kuī ) 翌日( yì ) C. 绮丽( yǐ ) 剽悍( biāo ) 蹇劣(jiǎn ) 忧 戚( qī ) D. 宵小( xiāo ) 譬如( pì ) 伫立 ( chù ) 警 诫( jiè ) 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活中,面对别人的困难,有的人总是一副__________的姿态。殊不知,自私导致自伤,__________没有一个人能够__________ 到一生不会遇到任何困难。如果大家都__________ 别人的困难,那么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又能指望谁来帮助呢?切记,助人就是自助。
A .事不关己 所以 幸福 无视 B.心安理得 因为 幸福 漠视 C.心安理得 所以 幸运 无视 D.事不关己 因为 幸运 漠视
3. 从语法角度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厌恶”,“激动 ”,“ 明媚 ” ,“长远”都是形容词. B. “春季”,“ 明天 ”,“ 概念 ” ,“ 自己 ”都是名词. C. “最 ”,“不 ”,“ 都 ”,“ 才”都是副词.
D. “对于 ”,“ 按照” ,“除了”,“ 因此 ”都是介词. 4.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郑振铎是现代文学史家,我们学过他的状物散文《海燕》。 B.《桥梁远景图》是一篇科学幻想文章,选自《彼此的抵达》 ,本文作者是著名科学家茅以升。
C . 叶圣陶是现代文学家、语文教育家。原名叶绍钧,我们学过他的说明文《苏州园林》。 D. 马致远是明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号东篱。
5.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冰心,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
B. 《繁星》.《春水》把对母爱的歌颂.对童真的呼唤.对自然的赞叹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感情真挚,语言艰涩深奥,给人以无穷的回味的启迪.
C. 《繁星》.《春水》是诗人“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是“零碎的思想”的汇集.
D. 与《繁星》相比,在《春水》中,还有更多的篇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和她那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烦恼和苦闷.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6. 古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 (1) 斯是陋室 ,____ ______。 (2 ) 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 ___ 。 (3)____ ______,西蜀子云亭。 (4) 采菊
初中语文试卷第1页,共5页
东篱下,______ ____。 (5) 此中有真意,_____ _____。 (6) 乡书何处达 , ___ _______。 ( 7 ) _____ _____,草色入帘青。 (8) 《天净沙 秋思》以恬静优雅之景衬托羁旅游子凄楚之情的句子是: ___ _______ 。 (9)《次北固山下》中写江水浩渺、视野开阔的景色的句子是: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7. 对《雁门太守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A. 第一句“黑云”比喻敌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甲光”与黑云相对,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
B. 第三句和第四句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写了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
C. 第五.六句,写援军的活动.“半卷”写援军悄然行军,“易水”交代了交战地点. D. 第七.八句写出了将士们的战斗意志和誓死报国的决心.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8. 读《登幽州台歌》,回答问题: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独怆然而涕下”中的“独”是这首诗的诗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5.0分) (一)阅读选文,完成9—12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 解释下面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亭亭净植 (2)宜乎众矣
10. 加下划线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花 之富贵者也 何陋 之有 (《陋室铭》)
B. 可远观 而不可亵玩焉 妇拍 而呜之 (《口技》) C. 可爱者 甚蕃 以为且噬己也, 甚恐 (《 黔之驴》)
初中语文试卷第2页,共5页
D.予独爱莲 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间力拉崩倒 之声(《口技》) 11.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濯清涟而不妖 。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12. 课文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0分) (二)阅读选文,完成13—18题
善良是心灵的灯盏
⑴风中夹杂着雪花,纷纷扬扬,如柳絮般飘落,小小山村,已经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显得那么晶莹、那么剔透、那么恬静。下了火车,他下意识地裹紧了棉衣,朝家的方向走去。简陋的家中,有他朝思暮想的妻子,有花骨朵般的女儿,有浓香的羹汤。想到这里,他的嘴角浮起一抹笑意。
⑵刚结婚那会儿,家里真的很穷,妻子爱意灼灼的眼神,让他心里升起阵阵暖意,女儿半岁时,他决定跟同乡一起外出打工,苦些累些都不怕,他只想多挣些钱,让她们过上殷实的日子。
⑶这两年,他披星戴月地干活,任城市的风尘皲裂了双手。他留下极少的生活费,其余的钱定期寄往家里,为了省下路费,连续两年没有回家。春节临近,思念更加煎熬着他的心,他决定怀揣积攒的血汗钱,回家过个团圆年。
⑷走进院落,房门紧锁。妻在信里提到过,家里门锁损坏,临时换了新锁。等了一会,有些着急,心想,干脆到外面走走,给女儿买些零食和玩具。离开家时,她还是襁褓中的小粉团,如今女儿长高了,会喊爸爸了吧?
⑸他挑了一兜蜜桔,又买了毛绒小熊。转身往回走,路过一家小诊所。诊所门口有个女人,抱着孩子轻轻地晃,急得泪珠直往下落。“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女人像是絮絮自语,又像是在对他诉说。
⑹他愣了一下,试着问:“怎么回事?”女人叹了口气,说:“孩子发高烧,带的钱不够。你看,烧得有些迷糊,真怕耽误了病情。”他低头一看,小女孩脸色红红的,偎在女人怀里嘤嘤地哭。
⑺摸了摸衣兜,闪过几分犹豫。他想起在外打工的艰难,每张钱都浸透着汗水。但转念一想,如果对面是自己的家人,面临这样的窘境,他多么希望能有一颗善心,一双温暖的手,帮她们渡过难关。
⑻他侧过身,从棉衣内兜里摸出钱夹,抽出一张50元,对女人说:“拿着,给孩子看病要紧。”女人望着衣着简朴、有些木讷的他,眼泪再次夺眶而出。他说:“快点取药去吧,先给孩子挂上针。”
⑼有些放心不下,他跟在女人后面,陪孩子打了退烧针,又挂上吊瓶,这才舒了口气。到底是孩子,烧刚退下一些,就有了精气神。柔嫩粉红的小脸上,大眼睛闪烁如星,
初中语文试卷第3页,共5页
对着他手里的小熊,咯咯地直笑。
⑽他把小熊递给女孩,说:“你是勇敢的孩子,叔叔奖励你一个小熊。”小女孩接过小熊,宝贝似的搂在怀里,女人低头望着孩子,眼里全是疼爱。看到女孩已无大碍,他转身离开了医院。
⑾回到家,妻子仍没回来。他倚在门口,又困又累,不知不觉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他被轻柔的声音唤醒,揉揉惺忪的眼睛,看到站在眼前的妻。他咧嘴一笑,笑容突然凝固在脸上。原来,妻的旁边站着的小女孩,怀里抱着毛绒小熊。
⑿妻子笑吟吟地说:“女儿今天发起高烧,幸亏幼儿园老师带她看病,现在好多了。”他把女孩揽进怀里,亲了又亲,将几滴热泪蹭到女孩脸上,引得妻子莫名其妙。 ⒀在外打工的日子,他遇到过各色目光,深感自身卑微如草芥。但无论何时何境,他的心里始终亮着“善良”的灯盏。正是这盏灯,让他固守内心的纯净,引领他回到温暖的家园。
13. 选文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14. 选文第⑴段中划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15. ⑵、⑶段在记叙顺序上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
16. 请赏析选文第⑾段 “他咧嘴一笑,笑容突然 凝固在脸上。”一句中加下划线词语“凝固”的表达效果。
17. 下面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他把小熊递给女孩,说:“你是勇敢的孩子,叔叔奖励你一个小熊。”
18. 文章末段有什么作用?
(三)阅读选文,完成19---24题 奇异的固体水 ①不请自来的沙尘正在威胁着人类的家园;人们已经意识到森林能够涵养水源,防止荒漠化,以及降低大气污染等等,所以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造林种草活动。但是许多干旱地区由于水源、设备地势等条件限制,大多采用不浇灌法植树造林,可是这种方法成活率非常低,出现了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现象。 ②20世纪90年代末,科学家们有针对性地发明出了专门为干旱以及水流不易到达的地区造林使用的固体水。固体水,在国外也叫干水,它内含98%以上的水分,是一种集微生物和化学技术为一体的生态环保产品。与普通水相比,固体水具有固态物质的物理特征。在常温下,不流动、 0 ℃不结冰,在 100 ℃也不融化。它的外观看起来更象是有弹性的胶状体。因此能在常温情况下,使用常规手段进行运输、使用和保存。它暴露在空气中不蒸发,散布到土壤中不渗透。只有在植物根系周围有微生物的土壤中才发生生物降解,还原成自由水释放出来。 这些就是固体水的奇异之处。
③植物主要是通过根系来获取水分的,只不过它的吸水方式很挑剔,只有在含水量7%——25%有效范围内才能吸收,水分含量低于7%,植物就会旱死;高于25%就会因涝而不能存活。植物的吸水习惯有些象人们所称的“细嚼慢咽,少吃多餐”,供水次数越多越好,最好连续供水,固体水正好能满足植物的这种要求,在微生物作用下它会24小时,缓缓地把还原的自由水释放给植物根系。而它的释放速率,恰好能够与植物的吸水要求达成默契,也就是说植物吸水和固体水供水同步发生。
④基于以上特点,固体水广泛应用于干旱和沙化地区的植树造林,并取得显著成效。在干旱地区,沙化的土壤会迅速渗透和蒸发水分,用灌溉法植树,先后要浇将近半吨的水,才能种活一棵一年生的树苗,而树苗吸收的水分还不到 1 千克,水的浪费极其严
初中语文试卷第4页,共5页
重。而仅用 1 千克的固体水就可以种活一棵树苗。北京林业大学的专家们经过试验后肯定,在植树时,根据不同树种,在树的根部,按照正确的方法埋下一定量的固体水,就能保证树木安全度过可能长达三个月的旱季存活下来。2010年4—8月,河北双峦林业局在降水仅为 80 毫米的情况下,使用固体水技术使造林成活率达到了81%以上,而未使用固体水的苗木几乎全部枯萎死亡。
⑤沙漠地带,水贵如油。与其他方法相比,固体水具有相对节水,不受地形限制,和没有污染等优点。可以说它为干旱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及荒漠化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19. 选文围绕固体水说明了哪些内容?请简要回答。
20. 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21. 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2. 第④段首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23. 第④段加下划线词“一定量”为什么不能删去?
24. 第④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七、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0分) 25.
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生活中总有一些画面挥之不去:徜徉于流转的四季,与自然对语,心灵会纯净安定;遨游于书籍的海洋,与经典神交,思想会丰富深邃;驻足于感人的场景,与美好相拥,性情会豁达阳光。。。。。。亲友团聚,欢乐温馨;书画相伴,闲适舒展 ;运动竞技,激烈奔放。。。。。。这一帧帧撩拨心弦的画面,让我们沉醉,流连。。。。。。 请以“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生活中时常可见互让、礼让、谦让、忍让、避让、退让等情景。让,是待人接物的素养;让是宽宏大量的胸襟;让,是聪明睿智的取舍。让,是。。。。。。 请以“让”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作文要求: 1.请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3.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 4.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5.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初中语文试卷第5页,共5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