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漫谈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知识积累和特殊的技能(包括技术的、管理的等)以及相关的资源(如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品牌资源、企业文化等)组合成的一个综合体系,是企业独具的,与他人不同的一种能力。
一项能力之所以能被称为“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是因为它能实现顾客所特别注重的价值,是顾客之所以选择你的产品而放弃其他选择的根本原因,而且这种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企业长期积累提炼,竞争对手难以在短时间内模仿超越的竞争优势。
所以,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当今企业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企业能否控制未来、掌握未来市场竞争主动权的根本。
有些学者说,学校和企业不同,企业以盈利为目的,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竞争直接关系到他的生死存亡;学校之间的竞争相对柔性,不至于那么激烈,不会出现你死我活的直接后果。因此,学校之间的竞争要打造“核心发展力”而不是“核心竞争力”。
但我认为:学校之间的竞争远没有别人想得那样轻松,活着或活得精彩,是决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就像我们作为教师,不会只想做个“教书匠”,金外作为一个学校目标定在哪里?是苟延残喘还是风生水起?是做金华的一方诸侯还是逐鹿中原,声名远播?目标决定高度。虽然现在教育没有变化,但五年十年以后呢?竞争只会加剧,“平者让,庸者下,能者上”终将是环境的主旋律,办学校也要象办企业一样,时刻感觉到竞争的压力在背上,这样才会有紧迫感。因此我们都要打造金外的核心竞争力。
㈠为什么选择金外?
每年金外招考,报考人数多不胜数。我曾经问过许多学生和家长,为什么选择金外?市区老牌中学很多,金外在教育界还只是个新丁;金外学费比其他学校贵出一大截;位置偏远……答案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想要得到更好的教育。
之所以选择金外,是因为这里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鲜明的教学特色,
去年冬天,我参加河北省高中校长培训班,期间,参观了石家庄二中栾城分校。这所学校,高标准,现代化,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次校长培训班,是河北省示范性高中校长培训班。准确的说,是河北省第二期示范性高中正职校长“十一五”提高培训班。参训的多是河北省的知名高中校长,如衡水中学校长张文茂,邯郸一中校长高玉峰,石家庄二中校长邵喜珍……
参观考察学校,是培训内容之一。之所以参观考察石家庄二中栾城分校,是因为石家庄二中栾城分校是一所新建的学校,学校占地650亩,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学校可容纳上万名学生学习和生活。这是一所巨型学校,这是一所超大规模的学校。
看到这样的“巨无霸”学校,我们会有什么感想? 邯郸一中校长高玉峰这样提问。
高校长提出的问题,是提给大家的,也是提给他自己的。于是,他自问自答,这种“巨无霸”学校,胃口特别大,没准那一天就把我们吃掉了。
在那次校长培训班上,高校长发言。为了我们的学校不让别人吃掉,为了我们的学校
可持续发展,必须努力提升我们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由五个方面构成,即:㈠先进的学校文化;㈡优秀的教师队伍;㈢领导班子的决策力和中层的执行力;㈣必要的办学条件与和谐的外部环境;㈤教育创新能力。
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程红兵不同意“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法。他说竞争只适合于企业,不适合学校。
程红兵认为,学校之间的竞争是柔性的,弱肉强食在学校之间不是定律。学校,与其提“核心竞争力”,不如提“核心发展力”。
在我看来,像上海建平中学那样的学校,衣食无忧,生存不成问题,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是对的。而对于有些学校,朝不保夕,危在旦夕,再说“内涵发展”,就没那么轻松。
按说,邯郸一中是不存在“生存问题”的,高校长特别关注“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岂不是杞人忧天吗?其实也不是。高校长的学校——邯郸一中,在邯郸市的范围内,毫无疑问,打遍天下无敌手,但在河北省的范围内就不行了。石家庄二中就是他的竞争对手,衡水中学也是他的竞争对手。
石家庄二中栾城分校,是依托名校创办的,办学性质:公办民助。依托名校办民校,是倡导的,不掏钱,学校办起来了,优质教育资源扩张了。何乐而不为呢。
为了凸显石家庄二中的品牌效应,石家庄二中栾城分校,又叫石家庄二中南校区。说是南校区,其实根本不在石家庄市区内,在栾城县城呢,距离石家庄市区18公里。石家
庄二中南校区,总投资3个亿,这是一所用巨资武装起来的学校,这是一所依托名牌学校创建的学校,这样的学校在吸引生源、师资方面具有巨大优势,这样的学校具有巨大的吞噬能力。
即将建成的新的承德一中,办学规模将达到24轨,比原来增加6轨。办学规模的扩大,势必给我校带来冲击。我们如何应对?我们做好准备了吗。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当年,双滦区实验中学的建成,给我们带来了巨大冲击,冲击波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消失。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这是说的。
我们办学,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做到化险为夷?从根本上说,要靠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刚才我已经谈到,高中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其关键因素是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可以说是“五个力”:㈠学校的先进文化是学校内驱力;㈡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生产力;㈢领导班子的决策力和中层的执行力是学校行动力;㈣必要的办学条件与和谐的外部环境是学校支持力;㈤教育创新能力是学校创新力。这“五个力“就构成了高中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㈡读懂自己
前几天,报纸上刊豋了“对全国200个地级以上城市在2007年的综合竞争力排名情况”承德市排名第177位。
2006年承德市排到第200位。今年上升了23位,到177位。
河北省最靠前的城市是石家庄市,全国排名42位。
两岸四地的20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排名,、深圳、上海位列全国前三甲,北京、台北、广州、高雄、苏州、杭州、天津名列前十位。前十名中,城市7个,2个,再加上,正好10个,没有进入前10名。
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谁强谁弱,怎么衡量?国际上有通行指标,通行指标共六项。
要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就要研究市情,确定城市的发展定位,制定城市的发展目标。
这几年,年年参加市“”,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我发现,承德市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们,谋划承德市的发展,是非常动脑筋的。请看如下表述:
要把承德市建成滨水城市,建成大避暑山庄。依山为骨,依水为魂,依绿为脉,以文为韵。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工业立市、农业强市、旅游旺市、开放活市”。
“总量翻番、份额扩大、位次前移”。
“京北通港枢纽、特色产业强市、旅游文化名城、山水园林城市,”
咀嚼这些表述,我感到,市的领导谋事能力是非常强的,表达能力也是非常
强的。为了办好学校,我们也要有一定的谋事能力和表达能力。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这三句话,是承德市发展的主基调。前两句话,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具有一般性,第三句话,跨越发展,是承德的特殊性。
“工业立市、农业强市、旅游旺市、开放活市”----这四句话,是承德市的发展思路。承德市城市化水平不高,但也要工业立市。俗话说,没有工业不富。所以,市里提出“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的工作思路。旅游旺市,旅游业,门票收入不是主要的,带动服务业的发展才是主要的。
“总量翻番、份额扩大、位次前移”----这三句话,是承德市的发展目标。近几年承德市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但在全省经济格局中总量小、实力弱、经济欠发达的基本市情没有根本改变。我们的“优势在资源,差距在总量,制约在基础,影响在环境,障碍在观念”。
“京北通港枢纽、特色产业强市、旅游文化名城、山水园林城市”----这四句话,是承德市的城市发展定位。原来说,要把承德市建成冀辽蒙交界区域的中心城市。现在不说了,承德市要成为京北通港枢纽。高速公路“一环八射”。
我为什么要讲这些内容?我讲这些内容的主要目的是,让大家体会一下,市领导是如何解读承德市情谋划承德发展的。
我们要向市领导学习,提高解读现实现象的能力。我校的基本校情是什么?我校的发展思路是什么?我校的办学目标是什么?
我们曾经凝练过一些短语,提出过一些口号。试图描述我校的办学行为,表达我校的
办学思路和办学方向。但由于我们认识事物的能力不强,所以,一直没有说出有灵感的话语。
人有多元能力,我认为,最重要的能力,是认识事物的能力。诸葛亮“未出隆中,已定三分”,说明诸葛亮有超强的认识事物能力。刘备自从有了诸葛亮,时来运转,从一无所有到三分天下,所以,认识事物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运用清晰概念整理现实现象,准确捕捉我们所关切的问题。看清别人,读懂自己,是不容易的。尤其读懂自己是不容易的。
我们曾提出以“希望工程”塑造校园精神,以特色教育拉动基础教学,以对外交流开拓教育思路。
通过举办希望班、外语班,引领学校发展。
“希望生,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希望生,校风建设的排头兵。” “外国语学校,外语教学领头,拉动其他学科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这些都是我们最初的想法。
现在,情况变化了,“希望班要为我校的发展创造声誉,外语班要为我校的发展创造特色,普通班要为我校的发展聚集人气。”
希望班初创时期,主要承载社会道义,希望班是希望工程的延续。现在,希望班注入了新的元素,希望班等同于其他学校的尖子班、实验班,有的家长说,承德二中没有实验班,这是不对的。
外语班,毫无疑问,是为我校的发展创造特色,但最主要的是要为我校拓宽生存空间,
为我校发展赢得优惠。
普通班要为我校的发展聚集人气。我校坐落在市区,市区普及高中教育,我们责无旁贷。
为了向社会和广大家长推介二中,我们总结了承德二中办学“五大优势”。“五大优势”的提出还是有创意的。
“五大优势”是:管理优势,师资优势,特色优势,生源优势,区位优势。
承德一中今年的招生宣传提纲。提出“四大优势”。
本学期,我们把承德二中的办学方向,概括为四句话。活力二中,效率二中,特色二中,和谐二中。
“和谐二中”排在最后,“活力二中”排在第一位,这样排列,是想说明,和谐,是高层次的和谐,是充满活力基础上的和谐,而不是庸俗的和谐。
二中首先要充满活力,你追我赶,生机勃勃,不能暮气沉沉,不思进取,一团和气。据说,美国社会充满活力,生活节奏快,欧洲国家活力不足,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夕阳西下。
“效率二中”是说我校虽无一流生源,但能创一流成绩。
“特色二中”就不用说了。
几年来,我校办学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勇超8校,名列第四。
我校高考,应届生二本以上一次上线率位居全市第二、第三。在全市13所省级示范性高中中处于第一梯队。但从多角度看还有差距。
我校的生源状况有了较大改善,尤其是希望生的数量和质量有了较大改善,但择校生的质量没有明显改善。普通班短期内还取消不了。
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以来,以改善生源质量为突破口,强化管理,高考成绩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学校美誉度大大提高。
一路走过来,是对还是错?谁能告诉我。
谁能告诉我,我们的学校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下一步,我们学校的生长点在哪里,发展的道路是什么。
找对问题做对事。工作的确很复杂,当我们无从下手的时候,工作其实也简单,当我们找对问题的时候。
作对的事把事情作对。先作对的事,然后把事情作对。作对的事是指策略,把事情作对是指执行。
我想:
如果把我们的学校比作一列火车,那么我们正处在“提速,爬坡”阶段。
如果把全市乃至全省的高中学校竞争,比作战国时代的群雄逐鹿,那么我校可算“一路诸侯”。竞争的结果,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要很好的生存下去,就要提升学校的竞争力,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学校核心竞争力就是一种超越其他学校的内在能力,是学校所独有的,比其他学校强大的,具有持久力的某种优势,是别人学不去的东西。
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使学校可持续发展。
我们不能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在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这句话是法国皇帝路易十五说的,这句话不得人心。
㈢中层执行力
高中学校核心竞争力构成因素有五个﹙有的研究者认为不是五个﹚,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哪一个?
河北省《高中学校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行动研究》课题组认为,是学校文化,因为先进的学校文化是学校的内驱力。不是有人说,学校的文化力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吗。
但是,课题组问卷调查的结果却出人意料,学校领导班子的决策力和中层的执行力,即学校行动力,排在第一位。
《高中学校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行动研究》是河北省“十一五”规划课题。
承担这个课题的是邯郸一中,课题组组长是该校校长高玉峰,课题组成员14人,是这个学校的老师。
这是一个不错的研究课题!
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就“高中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和影响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这一子课题,向全国一百所知名学校校长发放问卷,调查他们所服务的学校核心竞争力所在,通过问卷调查,概括出“提升高中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结果是,学校领导班子的决策力和中层的执行力,即学校行动力,占第一位﹙85.5﹪﹚;学校的先进文化,即学校内驱力,占第二位﹙77﹪﹚;优秀的教师队伍,即学校生产力,占第三位﹙74﹪﹚;教育创新能力,即学校创新力,占第四位﹙68.6﹪﹚;必要的办学条件与和谐的外部环境,即学校支持力,占第五位﹙68.0﹪﹚.
如果说“学校领导班子的决策力和中层的执行力”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而中层执行力是关键的关键。美国ABB公司董事长巴尼维克曾说过:“一位经理人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
有人打过一个比方:如果学校是一个人,那么校长就是脑袋,他代表思想;而中层干部则是手和脚,他们是校长办学思想坚定而不可取代的执行者。由此可见,学校工作的执行力主要来自中层干部。
中层干部是联系上层与基层的纽带和桥梁,是增强工作执行力的关键所在。因而提升中层的执行力十分重要。
上个月,我校对中层的“执行力”进行了检查。检查分五个组。后勤工作检查组,学生工作检查组,教学工作检查一组﹙检查高一年级﹚,教学工作检查二组﹙检查高二年级﹚,工作纪律检查组。
后勤工作检查组,组长,关大光,成员,刘守杰 冯岩 ; 学生工作检查组,组长,侯青林,成员,邢中华 国大光 ; 教学工作检查一组﹙检查高一年级﹚,组长,宋学诗,成员,马欣慧 陈竟男;教学工作检查二组﹙检查高二年级﹚,组长,陈建国,成员,王建峰 曹云松;工作纪律检查组,组长,娄瑞义
检查方法,采取实地察看,召开师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
检查日期,从4月15日到4月30日,大体两周时间。
检查目的﹙检查着眼点﹚,强化中层的执行力,强化职能部门的作用,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落实。
检查对象,各个处室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及全体教职工。
检查内容,包括查课堂、查作业、查教案、查听课笔记、查自习、查间操、查体育课、查年级组工作和教研组工作开展情况、查安全、查仪表与着装、查升旗、查卫生、查服务、查签到、查坐班。
可见,这是一次全面的检查。
这次检查,五个检查组,工作认真负责。他们对整体负责,对学校负责,对二中负责,
虽然他们检查的工作,并不是自己分管的工作,但他们没有敷衍了事,没有走过场。
五个检查组,角色定位正确。检查组是代表校方对各方面工作进行检查的,检查细致具体。但不管怎么细致具体,也不能代替职能部门的工作。而只能是通过检查来折射职能部门的工作,折射职能部门的管理效能,折射职能部门的执行力。
管理学原理告诉我们,越级检查是可以的,越级指挥是不行的。越级反映问题是可以的,越级请示工作是不行的。
校级检查是越级检查。检查结果要交给各处室进行处理。
五个检查组,交叉检查,方法可取。平时自己管辖的工作,熟视无睹,让别人来检查,容易发现问题。俗话说,再好的医生也治不了自己的病,别人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我们应该感谢人家,而不能心生怨气,更不能曲解人家,作为一名干部,应该有这个雅量。
只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提高办学水平。有的校长认为,基于问题解决的管理,才是最好的管理。一个极端的说法是,管理,甚至不必预先制定计划,不要设计蓝图,只要把出现的问题解决好,就能把学校办好。
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任何组织,没有不存在问题的。存在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存在问题发现不了。
五个检查组,对各自的检查结果,进行了梳理和归类,并形成了文字稿。4月28日,学校召开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会议,各组负责人通报了检查结果。学校把检查结果进行整理,以情况通报的形式向全体教职工进行了反馈。
从检查的情况看,各职能部门的执行力相差很大,有的部门执行力强,有的部门执行力弱。有的部门工作落实到位,有的部门工作落实不到位。
需要说明的是,各部门执行力强弱,并不能由一次检查来判定,也不能由存在问题数量多少来判定,存在问题,要看是不是关键问题、本质问题。
中层干部,校长希望你不怕得罪人,敢于管理,善于管理。把校长的意图贯彻到底,切实提高执行力。下属人员希望你﹙个别下属人员﹚工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必太认真。遇到问题绕着走,学校来检查,你给掩护一下。
中层干部啊,你处在夹缝里,你想让校长满意呢,还是让个别落后员工满意呢,这是个费思量的问题!
教学工作是需要干预的,不能片面强调教师的专业自主权。
教学工作是需要管理的,不能谁想咋干就咋干。
教学工作是有常规的,你不批改作业,不备课,不下班辅导,不听别人的课,还美其名曰素质教育。不能这样搞素质教育啊。
㈣优秀教师团队
提升高中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有五个方面的因素,哪一个因素更重要?用量化打分的办法进行确定,其实更不科学。用定性描述的方法,也许更能说明什么问题。
提升高中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先进的学校文化是核心,提高学校领导的决策力和中层
的执行力是关键,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办学的根本,必要的办学条件与和谐的发展环境是基础,教育创新是不竭动力。
云南财贸学院院长姚大金提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教师的实力。
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的管理三要素是,“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办学的根本。带好教师队伍,是校长的首要任务。
然而,教师队伍是不好带的。
中国人的最大缺点是,窝里斗,没有包容性,爱面子,过分挑剔,办事马虎。
20年前,著名作家柏杨对此进行过深刻批判。他写的一部书《丑陋的中国人》,深深刺痛了我们。
前几天﹙2008年4月29日﹚,柏杨逝世,﹙享年八十九岁﹚。有人调侃,那个“丑陋的中国人”走了﹙代引号的﹚。
20年间,中国和都发生了巨变,国民性格也发生了巨变。现在的中国人个个都是美丽的中国人。
这样说也有点夸张,没有达到个个都是“美丽中国人”的程度!
教师队伍不好带,但必须带好。
首先,要使教师队伍人际关系纯洁,让学校充满公平与正义。从而,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
其次,要为教师团队树立共同价值观。我校教师的共同价值观是“和为贵,干为高,目标至上”。
我当校长,一直反对拉帮结派。我是从平泉一中调来的,但我已不是平泉一中校长,当然,我也不是滦平一中校长,我也不是原承德二中校长,我是现任承德二中校长。我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带领现在承德二中的全体教职工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把二中办好,办好承德二中,是我梦寐以求的,是我朝思暮想的,是我的全部。除此,我别无所求。
无事生非,别有用心,制造族群矛盾。现任领导人陈执政8年,大搞去中国化,撕裂族群,危害深远。在这次大选中,失去了执政地位。
在这次地区大选中,参选人马英九得票700万张,参选人得票500万张,相差200万张。这说明,的主流是反对的。
教师队伍是否有凝聚力,人际关系是否和谐融洽,校长起着关键性作用,每一个教师也都可以为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贡献力量。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在《中国教育报》上撰文,题目是,着力提高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
文章说,“究竟哪些因素会影响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呢?我想至少有这样17个因素”。因素1,待遇;因素2,人际关系;因素3,劳动强度;因素4,专业自主权;因素5,专
业素养;因素6,生活环境……等等,一共17个因素。
在这17个因素中,“人际关系”排在第二位。可见,“人际关系”是影响教师生活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
大家在一个单位工作,在一个办公室办公,是一个缘分。只要不是什么原则问题,都要“相逢一笑泯恩仇”。不要一件不愉快的事十年八年忘不了,一个疙瘩十年八年解不开。
有这样一个规律,人们在一起相处时间长了,优点都没了,身上就剩下了毛病和缺点。你体会体会,是不是那么回事。
有一首歌唱得好,“相爱容易,相处太难”。两口子相处,生活琐事,一地鸡毛,不容易。有一个故事叫《牙膏管的故事》,牙膏管很长,材料很软,太太挤牙膏会留下指痕,先生对太太的作法很不满意,每次他都要从后面把牙膏管卷起来一点,然后抚平指痕,作一番修整。时间久了,先生终于忍不住了,爆发了夫妻大战。夫妻大战打的如火如荼,夫妻大战的原因却十分无聊。
在一个办公室办公,你嫌太热,拿起遥控器降低温度;他嫌太冷,拿起遥控器提高温度。如此下来,空调遭了殃,不停地变来变去。你嫌屋里甲醛超标,打开窗户,他嫌屋里太冷,又关上了窗户。一升一降,一开一关,气氛很不和谐。
对待这些小事情过于敏感,无疑是自寻烦恼。
我觉得,一个人反应敏感,是个好素质,但过于敏感不是一个好素质,尤其是现代社会,节奏加快,竞争激烈,关系复杂,因为一些琐碎小事郁郁寡欢,实在不值得。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写的一本书叫《钝感力》﹙钝感,敏感的反义词﹚,曾连续数周高居日本畅销书排行榜首位。作者认为,在人际关系方面,最为重要的就是钝感力。钝感力是生存在这个时代所必备的才能。钝感力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我觉得很有道理。
带好教师队伍,要树立团队意识,要确立共同价值观,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此基础上,就是要强化教师的服务意识。这个话题我以前说过,今天还要说,以后还会说。
教育就是服务,教育是第三产业的一员。通过教育服务,打造学校品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学校的产品不是学生,而是课程。学校通过课程为学生提供服务。德智体美都是课程,育人环境也是课程。
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服务?我们先看一下餐饮服务,餐饮服务是通过提供饭菜,让人吃饱肚子,还要让人高兴。这个服务业的产品是什么?饭菜,服务功能是什么?吃饱肚子,服务宗旨是什么?使人高兴。饭店之间的竞争,是如何让人更高兴、更愉悦。为此,饭店老板动了不少脑筋,饭店门口有礼仪小姐欢迎,小姐长得很漂亮,走进雅间,雅间装修得金碧辉煌,就连上厕所,也非常愉悦,没有臭味。走进饭店,视觉、味觉、嗅觉都非常愉悦,这一切满足了人们的身份感,人们喜欢超过自己身份的服务,人们愿意为自己的身份买单。我们上“新乾隆”吃饭,吃的是身份,吃的是服务,吃的是愉悦,当然也得吃饱。
教育的服务宗旨是什么?也是让人愉悦。通过课程促进学生发展并使人愉悦的特殊的精神服务。教育服务,第一是高效,第二是舒适,第三是快捷,第四是安全。听你的课,既不生动也不深刻,学生感觉度日如年,不爽;交给你的作业,好几天都判不出来,不快。这种教育服务,学生肯定不满意。
教育服务虽然可以跟餐饮业类比,但又不完全相同。
教育服务,让客人吃饱和让客人愉悦,两者相比,在目前情况下,让客人吃饱更重要。
当年鲁迅先生在北大上课,给学生发考试卷子的时候,把卷子往地下一撒,让学生去捡…。我看到这段文字,觉得很吃惊。
再一想,也属正常。作为老师,始终做“孺子牛”,也是很难的。老师也有七情六欲,老师也有发脾气的时候。王朔说过,鲁迅先生脾气不好,鲁迅先生要是脾气好,那就不是鲁迅了,那就是周作人了。周作人是鲁迅的二弟,脾气好,客气。我想,鲁迅先生虽然脾气不好,他的课肯定好。
什么是良好的教育呢?什么是优质的教育服务呢?北师大教授肖川说,也许我们很难给予它一个周全的描述,但我们可以肯定的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地思索过某一问题;如果从来没有一个令他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如果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多样与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从来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出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
要是这样看,电视连续剧《金婚》里的女主人公文丽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你看她,手捧《安娜·卡列尼娜》,爱不释手。在《金婚》里,由蒋雯丽扮演的文丽,在上师范时,中文老师讲授的文学课,曾令她激动不已…看那意思,文丽有恋师情结。
我在想,我们普通班的学生,恐怕从小学到初中,就没有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他们没
激动过,没投入过,没思索过,没敬畏过。进入高中后,他们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吗?你的课,征服过他吗?你的课,感染过他吗?你对他,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吗?
带好教师队伍,要注重教师的职业精神教育。
从这次教育教学后勤工作全面检查情况看,个别教师对工作缺乏热情,不负责任。检查教案,检查作业,检查听课笔记,一塌糊涂,反映出个别教师心浮气躁,心不在焉。
没有最起码的职业精神,不学无术,心不在焉,误人子弟。工作没有激情,人生没有热度。虚度年华,蹉跎岁月,精神世界苍白。
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现行的机制有问题。也说明个别教师的价值观人生观有问题。
看看许三多,一个士兵。他在思考,好好活着,就得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着。不放弃,不抛弃。这么大的哲学命题,由一个士兵来回答。说明什么。
好好活着,因为我们会死很久。
做点有意义的事,不白活一回。
有人说,当一个小小的中学教师,我太屈才了!以我的能力和水平,可以当。
就说你能当,现在不还没当吗,就得把当下的工作做好。将来当了,再说当的。
一个懒惰的人,一个不务正业的人,能当好?你可能说,我当上,就不懒惰了,就专心做事了。
我不相信你说的话。
看看《明朝那些事儿》,看看明朝那些皇帝,就知道了。
皇帝,九五之尊。皇帝,天下都是他的。没有理由不好好干。
明朝的皇帝,和历朝历代相比是最差劲的。一共十六个皇帝,就出了一个玩童,一个懒虫,一个木匠。
一个玩童,就是正德皇帝朱厚照;一个懒虫,就是万历皇帝朱翊钧;一个木匠,就是天启皇帝朱由校。
正德皇帝朱厚照,身为皇帝,任性顽皮,荒唐胡闹,对工作极端不负责任;万历皇帝朱翊钧,酒色财气,醉生梦死,最擅长就是罢朝---不上班;天启皇帝朱由校,在位七年,玩了七年积木,斗了七年蟋蟀。整个明朝中后期,皇帝几乎都是混蛋,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皇帝朱由检不是混蛋,勤政自律,想收拾局面已经晚了,只好亡国。
明朝,中国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清朝,满洲人开始统治中国,在勤奋的皇帝康熙、乾隆治理下,中国出现了康乾盛世。康熙的儿子,乾隆的爸爸雍正,更是一个勤奋皇帝,在位13年,批过4万份折子。平均每天至少10份。
当老师,最主要的是勤奋,懒惰,当不好老师。一懒生百病,一勤全都好。年轻的老师,不要向懒老师学习。
当老师,要全身心投入,要心无旁骛,否则当不好老师。伟人一生做一件事,聪明人一生做十件事,精明人每天都做事.很有道理。
看《明朝那些事儿》知道:
万历皇帝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他不出席各种礼仪仪式,高级职位出现空缺也不派人补缺;大臣们写奏章向他,他置之不理;有良心的无计可施,提出辞职,他既不挽留,也不准离职,有的愤怒之余,挂冠而去,他也不追究。
在他统治下,大家整天混日子,不愿做事,不愿负责任。做什么事都觉得没意思,让人整天打不起精神,懒洋洋的。人总是一种懒散的状态,得过且过,国家也显得没有生气。
如此看来,一个皇帝与其让人倦,不如让人怕,怕如穿越激流,虽有沉没之忧,却有到达彼岸的希望,而倦如老驴拉磨,虽然在走,却永无前途。
学校抓得紧些,管的严些,是好事,老师们不要反感。要是啥事也没人管,想咋着就咋着,你觉得那样还有意思吗?甚至,你想让他管,他都不管你,你看那是什么滋味。
抓的紧,管的严,单位充满活力,事业红红火火。苦点累点,内心充实。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就讲到这里。今天我讲了高中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外延,希望老师们了解。我们要用清晰的概念,整理学校发展思路,为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献计献策,用勤奋的工作,铸就学校的品牌,为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贡献力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