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创新企业转型案例分享
Three Transformational Stories of Green Innovative Entrepreneur
绿色创新企业家的三个转型故事
■国际融资记者李路阳吴语溪
2018年10月,江苏精科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精科)与南京宇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手设立宿迁宇能电力发展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江苏宇能精科光电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宇能精科集团),这是一次解决5G基站建设运营高耗能问题、实现清洁能源自给自足的智慧合作;是中国企业实现绿色转型的经典案例;也是能源产业实现第三次革命的重大突破。该企业因此荣登国际融资2019“十大绿色创新企业”之榜。带着读者关注的话题,在江苏宿迁苏宿工业园区,国际融资杂志记者采访了宇能精科集团总裁王金良,并电话采访了在外做5G基站产业布局的董事长胡国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什么?企业家成功的杀手锏又是什么?王金良的三次转型创业故事究竟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什么样的投资人是企业家的“梦中情人”?什么样的产业发展模式可以得到股权投资基金的青睐?答案就在本文中
Jointly established by Jiangsu Jingke Smart Electric Group Corporation and Nanjing Yun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Yuneng Jingke Photoelectronic New Energy Group co., ltd. is an intelligent coopera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5G base stations and realize self-sufficiency in clean energy, it is a classic case for Chinese enterprises to realize green transformation. It is also a major breakthrough i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hird revolution in the energy industry. As a result, the company was ranked among the 2019 \"Ten Green Innovative Enterprises\" by International Financing Magazine. With the topic of readers' attention, the reporter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ng Magazine interviewed Mr. Wang Jinliang, President of Yuneng Jingke Group, and Hu Guoxiang, chairman of the company. What is the key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What is the killer tip for entrepreneur to make success? What kind of enlightenment can Wang Jinliang's story of three transitions bring us? What kind of investor is the entrepreneur looking for? What kind of industry development model can get the favor of equity investment fund? The following will give us the answer
8
International FinancingNovember 2019 国际融资
“建设绿色能源5G基站,除了可以继续收取为三大运营商投资建设基站的租金外,还可以向三大运营商收取电费,同时销售宇能精科集团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绿色创新产品”
创业成功的故事从深圳特区开始
宇能精科集团总裁王金良先生享有的荣誉光环非常多:第八届、第九届、第十一届江苏省政协委员,宿迁市人大代表、工商联副主席、机械行业协会理事长、电工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他在互感器行业的影响力也很大:全国互感器标委会委员,全国高压开关协会委员,他领导的精科在全国高压互感器领域排名前三;而今的宇能精科集团又成为绿色能源5G基站建设运营的先行者。
这一切,要从他20世纪90年代义无反顾地放弃铁饭碗下海创业说起。
那个时代,王金良拥有别人羡慕的经历背景:1976参军,就读于南京通信工程学院通信系,毕业后分配到南京军区通信训练大队,从士兵变成军官。因为单身,10年
的军旅生涯中,他的时间基本被两件事占据:读书和科研。这为他日后创业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与科研资粮。1986年,从部队转业回到宿迁的他,被分配到中共宿迁市委办公室做机要秘书。可他偏偏不愿意坐机关,便向组织申请到企业去。这要求很容易得到批准,他被派去负责将一家不景气的国有砖瓦厂转型为高压电器厂的筹建工作,竣工后,他又被任命为厂长。尽管是厂长,但那时候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在宿迁这样落后地区的国有企业,其经营基本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套路中,王金良很难按照自己的想法把企业办好。
1992年,中国的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传来的大量振奋人心的信息强烈地吸引了他,他决定辞职去深圳。“我找了分管工业的副市长、经信委主
任,没人同意。但我去意已定,觉得改革开放的前沿才是我施展才华的舞台。”他对记者说。
1992年4月,他来到深圳,因为没有边防证,只能止步于关外西乡(现已是深圳市区),凭借通信技术专长,被一家生产汽车收录机的企业录用,负责设计汽车收录机图纸。西乡毕竟不属于特区,他一边打工,一边寻找机会进关,后来,终于通过朋友的关系进了关内。到特区后,工作机会很多,他应聘于深圳威东电子公司(简称:威东)做了技术工程师。他回忆道:“这家公司在深南大道上的一栋统建楼里,当时的深圳还没有太多的高楼大厦,比较有名气的大企业、财团都在统建楼办公。”因为威东生产的工业控制电脑需要在内地找一家可以为他生产配套产品——皮带秤的机械加工厂开展合
9
COVER STORY封面专访
作,王金良在自己的老家找到了这样的企业,也因此赚到了第一桶金。
1993年年底,他在深圳科技园创建了自己的公司——深圳精科电子有限公司(简称:深圳精科),把“科学管理,精益求精”的精神凝于其中,成全了自己的创业梦。
王金良告诉记者,他在创业之初,本想通过从原来打工的汽车收录机厂拿货卖给汽车制造厂赚取中间差价的方式赚快钱,没想到却栽了个大跟头。当年在郑州举办的全国汽车零配件交易会上,他和团队成员跟多家汽车零部件经销商签了供货订单。“我们通过空运一共发了三批货,一批货发到广西南宁,一批货发到河南开封,一批货发到河北邯郸,尽管全程均有我们的业务员跟货,但货到对方仓库验收后,被告知银行已下班无法办理转账业务,只好等到第二天,第二天一早我们的业务员再去找他们的时候,已人去楼空。三批货的结果一模一样,我们遭遇了一家越南诈骗集团的诈骗。40多万元货款全部血本无归,不光赔光了我赚的第一桶金,还欠了20多万元,那都是我们从亲戚朋友那儿借的款,还有从汽车音响厂赊的账。”他回忆道。
20世纪90年代初,40多万元人民币可是个非常大的数字。焦虑、压力、甚至近乎绝望的情绪,让王金良一夜白了头。他说:“我跑到深南花园尚未竣工的一栋楼的35层,打算跳下去一了百了。但站在那里,我犹豫了,脑袋像放电影一样想到了很多,如果就这样跳下10
去,对自己、对家人怎么交代?这几十万债务谁来还?怎么还?想来思去,我觉得不能逃避,要有担当,要负责任,要咬牙挺过去。我回到宿舍,闭门思过了一个礼拜,最后想通了,继续留在深圳创业。”
这一段“生与死”的经历,给王金良带来了两个“意外收获”。一个是他的抗压能力从此变得超强,在之后几十年的创业生涯中,无论遇到怎样的坎坷,他都能坦然处之;另一个是对企业的重新定位:放弃挣快钱的汽车音响,做工业自动化控制电脑,而且是用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走向市场。他抓住中国进入新的改革时期后建材市场方兴未艾的商机,凭借自己在电子技术上的专长,创新了一种为中国产业开启工业自动化控制提供集电脑控制系统设计、安装、调试一揽子服务的商业模式。这一揽子服务的投入成本约一万五千元,在深受市场追捧的行情下,深圳精科的电脑控制系统,一套竟卖到了五万元!
1994年年终,深圳精科的销售收入突破了1400万元,账面现金超过500万元,跻身于深圳市科技创新公司之列,颇受媒体追捧,影响较大的是中国建材报记者写的《深圳精科一岁成名》。
1995年初,做得顺风顺水的王金良获知了一个新的商机:他曾工作过的宿迁高压电器厂由于转型不成功致使企业濒临倒闭,打算整厂出售。他考虑再三、反复斟酌后,决定返乡投资收购高压电器厂。
在别人看来,深圳精科已进入
赚钱快车道,发展势头甚好,如果王金良按这个技术路径与商业模式不断创新走下去,深圳精科会做大,而他此时做出的返乡创业选择,无疑是一种冒险,划不来。
王金良不这么看,他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转型选择,有乡情在,因为宿迁经济至少落后深圳30年,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有义务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做点儿微不足道的贡献,但他更多的是出于对企业长远发展的考虑:第一,是做平庸的企业家,还是做一个百年老店的企业家?他选择了后者,因为做百年老店是他创业的奋斗目标;第二,是赚某段时机的钱,还是赚可持续发展的钱?他选择了后者,因为在深圳闯荡的他学到了做生意的精髓:赚钱一定要赚有钱公司的钱,而高压电器厂做的产品是卖给中国国内最有实力的电力公司;第三,是将创新技术对准所有行业,还是在某一个行业深耕?他选择了后者,因为他意识到凭借精科在电子信息技术的优势,一定会让这家高压电器厂的产品有创新突破,从而在电力行业异军突起。
第一次与投资机构联手发起企业并购
收购宿迁高压电器厂需要资金,当地政府要求收购者必须以现金方式向政府支付土地、厂房、设备材料总计530万人民币,除此之外,作为收购者,深圳精科的账上还必须备有两笔资金:一笔是添置
新设备的资金,一笔是流动资金,这三笔资金加在一起至少需要1000万元资金的投入。深圳精科当时只有400多万元原始积累的闲置资金,远达不到收购的条件。王金良毕竟是在深圳经济特区摸爬滚打过来的兼备技术与管理的双料人才,在深圳的三年里,他不仅赚到了钱,还学会了一些生意经:除了赚钱要赚有资金实力公司的钱,还有诸如合伙人理念、小资金撬动大杠杆的资本运作经。
凭借生意经,他在短时间内联合南京信托投资公司并达成共识:双方联手共同投资,在宿迁组建江苏精科互感器有限公司,再由江苏精科互感器有限公司收购宿迁高压电器厂,南京信托投资公司占52%的股份,深圳精科电子有限公司占48%股份。在当时地方国企经营不善、地方政府财政吃紧的历史条件下,这个不良资产并购项目可以称得上是完美收官。
1995年5月4日,江苏精科互感器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江苏精科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精科)在宿迁正式创立。王金良选择五四青年节这天作为公司的成立日,寓意了一个永远的希望:让精科永葆青春;同时将这一寓意融进了精科的商标设计中:拿着火炬奔跑的人+电符号。
精科刚接管高压电器厂时,该厂只能生产35千伏的互感器,在市场上没有任何竞争力。要使精科生产的互感器做到中国国内一流、做出品牌、做出竞争力,让电力系统
客户认可,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将电压等级提高。但是,王金良也非常清楚,电压等级越高,技术含量就越高;技术含量越高,难度也就越大,“精科自身没有这样的技术优势,我们只有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才可能实现。我当时的目标是500千伏电压等级。”他回忆说。
要想在短时间内实现如此大跨度的技术升级,王金良心里非常清楚,单凭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是非常困难的,唯有借力才可能实现。于是,他一方面通过买技术、买图纸,用高薪和优厚待遇吸引关键技术人才来消化图纸和技术、了解行业信息、推动行业专家对精科的信任;另一方面聘请中国国内电力行业的专家做顾问,与企业技术团队嫁接,为高端互感器创新把关。这一举措让精科少走了很多弯路。在随后短短的七年时间里,精科互感器从35千伏的电压等级一步一步提高到110千伏电压等级、220千伏电压等级,最终成功登顶500千伏电压等级,跻身国家电网高压互感器合格供应商之列,成为民营企业在行业市场竞争中的领军,并在电力行业招投标中名列前三甲。
20多年后的今天回看这段创新之路,王金良仍感慨万分:当年电力系统的很多领导、专家都认为,精科搞500千伏电压等级互感器,失败的风险太大,甚至有点儿天方夜谭,毕竟当年能够生产出500千伏电压等级互感器的只有上海互感器公司这么一家老牌国有企业。他们善意地劝阻王金良停手:“精科
International FinancingNovember 2019 国际融资
能生产出110千伏电压等级互感器就已经很不错了,220千伏电压等级互感器千万不要碰,500千伏最高压等级互感器想都不要去想。……”但王金良没有动摇,照旧将技术攻关定在500千伏最高压等级上。他说:“如果我抱着创新生产110千伏电压等级而不再让技术进步的想法,精科在电力行业就不可能谋得一席之地。只有敢于创新去攀登最高电压等级,精科才能成为中国电力行业高压互感器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民营企业改革创新的动力就源自于对改变生存环境、实现企业价值的强烈愿望,因为他们非常清楚地知道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是他们跑赢市场的惟一出路。王金良对创新的坚守,是深入骨子里的,是发自内心的自觉。
就是这样不断地创新,为精科赢得了20多年的辉煌,占据国家电网公司高电压等级互感器招标采购前三甲,赚得盆满钵满。
与世界五百强ABB成功联姻
让王金良没有料到的是,机遇之神又给他送来了新的意想不到。
2012年,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国际性企业、全球电力行业制造商老大、世界五百强——ABB公司决定寻找中国国内一家互感器厂家进行合资,在经过大量调研后,有五家企业进入了他们的备选名单,精科也在其中。又经过更详尽的基于行业地位、管理理念、企业未来
11
COVER STORY封面专访
发展潜力以及当地政策支持力度等多项考量与筛选,ABB最终选择了精科。这对于力争将产品销往世界的精科来说,是重大利好。
这是机遇之神送给王金良的一大惊喜。用他的话说:“单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在国际市场上销售高压互感器,那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跟ABB合资就不一样了,由于我们成了ABB全球高压互感器生产基地,通过ABB健全的全球销售网络来销售高压互感器,那就是水到渠成的买卖了。”
恰恰就在合资谈判进行时,王金良获知了一个重要信息:自2012年8月起,国家电网对新建变电站的设备招投标,原则上将选择组合电器。这个信息意味着高压互感器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将被组合电器取代!王金良告诉记者,与之前城市变电站不同的是,高压组合电器的优点是将过去占地50亩到100亩的大变电站压缩进一间小房子里,既节省了土地资源,又美化了市容,是城市化的刚需。他说:“如果我们还死抱着互感器产业不放的话,最终会因为它的市场需求量大幅下跌而导致企业死路一条。”基于此,他在企业力排众议,决定研发组合电器,并在组合电器市场开拓方向定位问题上,选择了一条先国际再国内的营销战略。
2012年年末,精科与ABB签订合资合同,双方以现金出资5000万元人民币,在宿迁宿城工业园区组建全球高压互感器生产基地——江苏ABB精科互感器有限公司(简12
称:ABB精科),ABB在合资公司占股70%,精科在合资公司占股30%;合资公司出资4800万元购买了精科的无形资产、生产成品、原材料和固定资产(厂房和土地不在购买之列),精科将其中1500万用于注资合资公司,其余3300万全部投入到高压组合电器的厂房建设、研发与生产。
为了攻坚组合电器,精科推出吸引人才的优厚待遇:精科最高级企业年薪和赠与一套住房,从中国国内高压组合电器制造的前茅企业,诸如西电集团,平高电气,新东北电气等引进组合电器人才,通过走捷径追赶国内外老牌开关企业。2013年元旦后,王金良将精科的全员一分为二,一部分进了ABB精科,另一部分仍留在精科原地转型,刻不容缓地投入到高压组合电器产品的市场推广和产品研发中。
尽管精科在合资公司中仅占30%的股份,但王金良认为合资让精科受益很大:一是让精科互感器搭上了从中国市场走向国际市场的顺风车;二是身边引来一家国际标杆企业,给精科全员提供了绝好的学习、实践的机会;三是为精科强化国际化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水平起到了助力作用;四是为精科产品再次升级换代创造了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
与许多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投资理念与路数不同,ABB的投资着眼于长远。作为见证者,王金良这样介绍:“对新组
建的合资公司,ABB的规划是前三到五年打基础,包括新产品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因此,不要求产值和利润,到第四年、第五年才开始发力,一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发展速度会比一般企业快很多。ABB精科就是如此,到第五个年头,也就是2018年才开始进入真正快速发展阶段。”他还说:“在近几年全球ABB中标的变电站项目中,大部分高压互感器都是从ABB精科采购。现在ABB又将其北京亦庄的高压隔离开关生产基地也转移到我们这里。在ABB全球网络发展战略中,ABB精科已成为ABB未来敞开式变电站设备的重要生产基地。”
尽管与ABB的合资公司至今还在弥补前四年的投资亏损,尚未分红,但王金良表示:“跟ABB合作,必须秉持长远收益的理念,把它视为未来收益的储备,而不是赚快钱的摇钱树,这样才能合作愉快。”
作为优秀的民营企业家,王金良对稍纵即逝的商机的把握可谓一字五句以蔽之:快!调研周密,决策快速,当断即断,敢冒风险、敢赌未来。
他快速抓住了这个难得的转型商机,并一石二鸟。因被ABB并购,精科获得了额外资金,使之有财力在城市变电站从敞开式走向室内组合电器的关键年内加大对创新、对人才的投资力度,仅用了两年时间就成功地完成了包括互感器、电容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所有产品在内的高压组合电器产品
的生产,走在室内变电站(组合电器)民营企业市场的前列;同时,王金良通过先外后内的市场销售策略,拿到了高压组合电器在国外中标变电站的订单和运行业绩,因此,达到了中国国家电网对供应商的入围条件要求,于2014年跻身国家电网公司220kV组合电器(GIS、HGIS)合格供应商之列,在电力行业组合电器招投标中再次崭露头角。
天有不测风云却也绝处逢生
创新让精科在中国国内和国际高压组合电器招投标项目中屡屡中标,成为中国高压组合电器行业后起之秀,王金良甚至开始筹划如何利用资本市场谋求企业更大发展。
但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10月,精科受四家互保链企业中两家倒闭企业的影响,从2015年初开始被迫分批为这两家企业偿还5000多万元贷款,各家银行担心精科被拖垮,以贷款到期要先还后贷为由,先后对精科抽贷7800万元,致使精科引发强震,陷入无法自拔只能等待救援的绝境。“这期间,我们精科人本着绝不走破产之路的信念,积极寻求战略投资者对精科重组并购。但不走破产路也绝非易事,对我而言,必须顶住债务的巨大压力,必须承担法律诉讼的烦恼,必须扛住因进入失信黑名单而不能乘飞机、坐高铁、微信被冻结、银行卡被冻结,以及近一年发不出工资等一系列难言之隐。值得庆幸
International FinancingNovember 2019 国际融资
的是,那时候,精科管理团队的书记顺便向胡国祥推荐了精科,建人愿意跟我一起承受压力、战胜困议他去这家企业考察一下是否有合难。我们坚信一定会找到那个懂我作的价值。
们的战略投资者,带领精科走出困宇能是国际融资杂志组织50境。”王金良说。
评委专家团、独立评审团评出的从2015年陷入困境的那个时点2015“十大绿色创新企业”之一,起,王金良陆续找了三家比较有名当年独立评审团对宇能的推荐词气的上市公司,每谈一家都花费了是:“宇能自主研发的风光储互补一年时间,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发电技术,为光伏发电找到了稳定不是因精科资产负债率太高,不符发电的出路,使大规模的光伏发电合上市公司要求,就是对投资后化入网成为可能。作为该技术的核心解债务的时长难以接受。
产品——新型升阻互补风力机具有合作的事情,向来不是剃头挑效率高、成本低、适应性强、简单子一头热就能做成的事儿。王金易维护的特点,采风与发电效率均良决定改变打法:放弃寻求与上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成功应用将公司的合作,转向非上市的民营企为中国光伏产业的未来注入新的活业。2018年8月,南京宇能新能源力。”胡国祥抓住国家推进智能微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宇能)创始网建设的商机,成功地将自主研发人胡国祥到宿迁开发区考察新能源的风光储互补发电技术应用于智能产业基地,交谈中,开发区管委会
微网建设之中,也因此被英大国际
2018年9月28日,南京宇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宿迁市宿城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投资30亿元在宿迁市宿城区建设新能源微电网产业园。签约席左为宿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宿迁市智能电网产业园管委会主任高胜宇,中为江苏精科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金良,右为南京宇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国祥
13
COVER STORY封面专访
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英大信托)相中,2017年10月,英大信托作为战略投资人与宇能成功结缘,专注于投资建设能够消纳新能源电力的智能微网。
之后,胡国祥马不停蹄地到处考察,寻找能够消纳新能源的产业基地,跑了10个月未果。这次宿迁开发区管委会书记牵线,胡国祥来到精科与王金良见面,话匣子打开,双方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王金良告诉记者,胡国祥的思路和他之前见到的三家上市公司完全不同,在胡国祥看来,依托精科高压电器产业的基础平台,将宇能新能源产业嫁接进来,通过建电站、售电,完全可以将产业做大。可话又说回来,宇能也不是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精科眼下的债务危机又如何覆盖呢?精科管理团队不看好,但王金良心里算了一笔账:如果能实现胡国祥设定的三年累计销售收入超过百亿的目标,精科的两三亿债务良性处理就不是问题,因为,根据当地政府对招商引资落户企业的奖励政策计算,如果开票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政府奖励资金就超过三个亿。如果拿到这笔奖励资金,不仅可以覆盖精科的全部债务,还可以减轻宇能的投资压力,成全双方的合作。王金良认定要与胡国祥合作。
2018年10月,宇能并购精科,在宿迁宿城开发区设立宿迁宇能电力发展有限公司(随后申请更名为江苏宇能精科光电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并于2019年9月完成工商变14
更),双方随即开始紧锣密鼓的市见了面。交谈中,王金良与胡国祥场调研和新产品开发。
从两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发现了巨王金良驾车跑遍了宿迁方圆大的蓝海:一个是5G耗电量是4G500公里范围内所有可以消纳新能的三到五倍,另一个是5G基站的源的产业,都未能找到他们期望的密度是4G的三到五倍。这意味着那个商业模式的契合点。然而,一消纳绿色能源的通道有了,且市场个偶然接到的电话,却让宇能精科巨大:5G基站耗能越高,绿色能集团获得了重要商业信息。王金良源5G基站售电的收益就越高,而告诉记者:他的一位战友从部队转绿色能源5G基站建的越多,企业业后一直从事江浙等地通信基站运的多项收益也就越高。王金良说:维工作,他打电话给王金良,说“胡总当即提出建设绿色能源5G国家已准许民营资本投资参与通基站。”这个思路除了可以继续收信基站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一家浙取为三大运营商投资建设基站的租江民营通信公司(简称:浙江通信金外,还可以向三大运营商收取电公司)这两年已经为浙江移动公司费,同时销售宇能精科具有市场竞建设了500座4G基站,现在需要引争力的绿色创新产品。三重收益不进合作伙伴,共同参与5G基站建仅能大幅缩短投资回收期,也很容设,问王金良是否有兴趣?王金良易将市场做大。大家一拍即合。
立刻与胡国祥通了电话,胡国祥一这次见面,让王金良与胡国祥听,马上意识到这是千载难逢的俩人异常兴奋,他们看到了一个商机,即刻说:“这是好项目,我跨界融合、消纳新能源的巨大蓝们干!”王金良马上约浙江通信公海,从此明确了企业发展的铁定方司老总及其团队到南京与胡国祥
向——绿色能源5G基站的基础设
在2019“十大绿色创新企业”颁奖典礼上,王金良代表宇能电力(宇能精科集团)领奖,工业和信息化部军民结合推进司原副司长、中国网信军民融合促进会筹备组负责人、军民融合领域专家型领导曹志恒先生为其颁奖
施建设投资以及与之配套的绿色能源产业。
由于王金良与胡国祥的理念高度契合,又能相互弥补对方企业的不足,一个天赐良机与全身心努力成全了这对黄金搭档及其团队的完美组合。用王金良的话说:“胡总的优点在于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捕捉能力特别强,思路清晰敏捷,商业模式非常超前,但他的团队一直缺一个能帮他把创新构思落地的人,而我和我的团队恰恰可以弥补他的这个不足,将他构思的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技术落地。只有落地,创新才能变为成果和效益。”用胡国祥的话说:“我们宇能有领先的绿色能源集成技术,但是我们缺产业基地,王总领导的精科弥补了我们的不足。只要国家推进5G发展的大方向不变,我们的绿色能源5G基站基础设施投资在三五年内就没有竞争对手。宇能和精科都是国家电网的供货商,我们在理念上是一致的,我跟王金良的合作板上钉钉,铁定!”胡国祥之所以敢下这样的决心,是因为他坚信创新+产业+投资+市场,会让宇能精科集团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横空出世的独角兽。
时间给予的答案是最真实的,“我们的梦想真的就成了。”王金良兴奋地说。那么,究竟是怎样的商业模式创新撬动了资本的杠杆,让他们梦想成真?
这个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是以轻量化高效光伏组件、垂直轴低风速风机、光电光热一体化组件、聚氨
酯复合杆塔+先进的储能技术等系列绿色能源先进技术集成,为5G基站解决高耗能和储能问题提供“自给自足”清洁能源。
首先,宇能精科集团将此方案向宿迁政府和盘托出,得到政府积极支持,因为这不是求救方案,而是一个能为当地带来与5G基站基础设施全面配套产业的招商引资方案,以一座3kW负荷基站(平均负荷1.2kW)为例:采用一组9kW光伏+108kWh储能模块化配置,平均每天可发电33度,供基站全天使用;或采用一组3kW风机+5kW光伏+108kWh储能模块化配置,平均每天可发电34度,供基站全天使用。使用以上装置,一个3kW负荷基站使用绿色能源改造后,每年可发电1.2万度左右,节约电费超过8000元;以设计寿命25年计算,可发电近30万度,节约电费近20万元。以目前宇能精科集团在建的2000个5G宏站3kW绿色能源基础设施计,25年可节电四亿元。如果全国拿出100万个通信基站(宏站)进行绿色能源改造,每年可节省电费约80亿元,25年可节电2000亿元。这意味着宿迁政府无需走出去招商引资,坐地就可通过该项目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引来与之配套的产业“凤凰”入驻,从而增加地方税收和绿色GDP。看到这个可预期的未来,政府做出了这样的承诺:将精科1.5亿债务先挂账,三年之内不用付息还本,让企业轻装上阵。
其次,按照宇能精科集团基站
International FinancingNovember 2019 国际融资
(宏站)建设计划:2019年建设两千座,2020年建设一万座,2021年建设两万座,2022年建设三万座。这必将带动轻量化光伏组件产业、复合杆塔产业等与绿色能源5G基站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产业发展。以每座基站平均投资30万元为例,一万座基站将投资30亿元,这30亿元基站建设至少有15亿元设备要在宿迁新能源微电网生产基地生产。而这仅是宏站的预期,尚未包括微站和终端应用微微站,而微站和微微站的投资回报空间更为巨大。宇能精科集团一方面向移动、电信、联通等运营商收取基站租金,另一方面还有新能源电费收入和产业收入。这让地方政府引导资金、社会投资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清晰地看到绿色能源5G基站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未来丰厚的利润回报。于是,宿迁政府城投公司出资70%,宇能出资30%,共同设立基金公司,以专项基金支持宇能精科集团的产业发展。
第三,经过一年的努力,绿色能源5G基站项目的蓝海市场已经打开,吸引了中国铁塔公司将第一个绿色能源5G基站基础设施示范项目定在了宿迁,江苏铁塔公司还把深度合作的橄榄枝投给了宇能精科集团;同时,宇能精科集团也将绿色能源5G技术应用到智慧农业项目上,让农田喷灌、施肥、灭虫等操作与5G网络相连,向绿色物联迈出了第一步,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随时观察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以此帮助三大运营商解决高出4G一千倍流量的消纳问题,这也吸引
15
COVER STORY封面专访
了各通信运营商前来宿迁考察,正王金良感慨地说:“这是一个在进行中的各项测试数据让相关各很感人的故事。首先我们两家都是方兴奋不已。
创新企业,精科是被埋在废墟里九这一切,对投资者正确判断绿死一生的小姑娘,宇能是个不太富色能源5G基站的投资价值起到了裕的小伙子,不太富裕的小伙子把加分的作用。宇能精科集团因“创埋在废墟里面的小姑娘救了出来,新性地研发出风光储5G基站,以小姑娘肯定要嫁给他,俩人肯定会革命性的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技拼了命地去挣钱,为未来的美好生术系统性解决5G基站耗能和储能活去努力。这种结合我觉得非常牢问题,实现了5G基站能源的‘自固,经得起时间考验。”
给自足’,在5G基站即将大规模普及的前夕,推出了高节能、有智用绿色能源投资换5G基站建设慧、重量轻、强度高的理想解决方大市场
案”而被评为国际融资2019“十大绿色创新企业”,并于2019年7月5第一个5G基站绿色能源产业日在北京产权交易所交易大厅举办示范基地、第一只5G基站绿色能的2019(第十届)清洁发展国际融源产业专项基金落地江苏宿迁,使资论坛暨2019(第九届)十大绿得一群绿色创新企业被宇能精科集色创新企业颁奖典礼活动期间,与团创新的合作共赢商业模式深深吸国富资本旗下的深圳市华禹国富股引,主动集结于该产业平台:一家权投资基金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专注于通信基站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议,加速推动5G基站基建实现绿的民营企业,原来只靠基站租金赚色能源“自给自足”。
钱,但是当他们得知与宇能精科集
2019年7月5日,王金良代表宇能电力(宇能精科集团)与国富资本旗下深圳市华禹国富股权投资基金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6
团合作,还可以增加绿色能源售电收入和复合杆塔销售收入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让该企业铁了心地与宇能精科集团合作,成为绿色能源5G基站大平台中第一家被控股的公司;多少年在中国国内市场推进轻量型柔性高效率光伏发电技术的落地却迟迟无果的一家台湾企业,终于找到了知音,成为绿色能源5G基站大平台中第二家被控股的公司;还有一些尚未中试
或已经中试尚未产业化的绿色创新企业项目,包括空气能、纤维复合材料等也在积极主动地与宇能精科集团合作,开展创新技术嫁接绿色能源5G基站的各项试验与检测,如柔性光伏薄膜与空气能聚合的增热试验,等等。
但是,示范项目能否在全国推广?又怎么推广呢?王金良告诉记者:“为此,胡总提出一个‘以投资换市场的理念’,我非常赞同。在这个理念下,我们确立了企业未来的定位与目标:用三到五年的时间,以绿色能源5G基站基础设施投资布局20个地级市区的通信基站产业闭环,通过在资本市场科创板或其他板上市,带动我们绿色能源5G基站产业未来的增长后劲。对绿色能源5G基站的产业投资,我们将采取宿迁模式:当地政府引导资金出一部分,宇能精科集团产业平台出一部分,社会资本出一部分,成立专项基金,定向投资绿色能源5G基站产业项目。”
为此,这对黄金搭档全力推进目标的实现,董事长胡国祥主抓
市场布局,目标是争取用一两年时间,拿下20个地级市区5G基站部分市场份额。现在看来,离目标已不远。总裁王金良主抓产业落地,先投资两条生产线,一条轻量型柔性太阳能组件生产线,另一条是复合材料杆塔生产线。因为宿迁绿色能源5G基站专项基金首期一亿资金已经到位,目前,两条生产线的安装测试与车间装修都已完成,轻量型柔性太阳能组件生产线已投产,复合杆塔生产线预计11月底投产。
王金良吐露,投资这两条生产线,不仅是为了满足目前已接订单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将这两条生产线作为宇能精科集团人才培训与提升的基地,陆续培训职业人才并分批输送到未来其他19个绿色能源5G基站的基础设施产业基地。
目前,宇能精科集团正在探索多种商业模式的合作:第一种模式是基站投资建设设备供应商+安装调试总包模式,将其投资生产的风光储绿色能源设备应用于5G基站基础设施,并负责安装、调试,然后将建设好的绿色能源系统设备卖给铁塔公司或三大运营商,赚取投资回报。第二种模式是与铁塔公司或三大运营商共同投资模式,双方共享运营及售电收益。第三种模式是宇能精科集团投资,独自享有基站租金和售电双重收益。
当记者问及市场的未来预期时,王金良这样表示:“这要靠数据说话。”比方说,江苏省现有的4G宏站大概在15万座左右,全国
现有的4G宏站则在190万座以上。新建5G宏站是4G宏站的三到五倍,保守计,至少需新建300万座基站。基于宇能精科集团与铁塔公司目前开展的深度合作,如果这500万座改建、新建的宏站中有10%,即50万座宏站使用宇能精科集团的绿色能源的话,以投资五万元/座计,就可以拿到250亿市场订单。而宏站下面的微站和终端应用微微站还有更大市场。
那么,产业基金投资人又为什么愿意相信他们画出的这个“饼”呢?原因大致可归纳为四点:
第一,该集团的绿色智慧能源是一种系统集成,是若干个领先的风光储技术的集合,这一集成解决方案使不稳定的新能源变成了稳定的能源,解决了5G基站高耗能问题,使通信基站无需再进行电网增容。在这方面,他们成为了行业的领军。
第二,该集团创新的聚氨酯复合杆塔技术产品因具备绝缘材料属性,可以有效弥补过去钢铁材料杆塔易生锈、信号发射会产生涡流而导致5G信号被部分消耗的不足,且轻便、易于安装的特性又使之在工程建设采购市场中占有优势,更为重要的是,该杆塔可全杆塔加装宇能精科集团的轻量柔性太阳能板,增加新能源发电量,却不增加土地的占有量。
第三,围绕5G基站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该集团集旗下精科的产业管理能力、宇能的市场拓展能力与基站建设运营能力于一体,先人
International FinancingNovember 2019 国际融资
一步地将产业闭环做到了完美。
第四,铁塔公司选择与该集团深度合作,共同制作、测试、申报绿色能源基站供电模式系列可行性方案,并已作为科技创新项目向中国铁塔总公司申报,这使宇能精科集团有望进入绿色能源供应商之列。
这就是不少地方政府愿意拿出引导资金支持、社会资本愿意参与投资,共同设立专项基金投资宇能精科集团绿色能源制造产业及5G基站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的原因。
最后的赘语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有价值的绿色创新企业案例。当一个巨大的商业机会来临的时候,对于企业家而言,如果能够做到领潮,需具备这样几个不可或缺的条件:第一,胸怀要足够宽阔,能够以合伙机制容纳各路豪杰;第二,定力要足够强大,即使被击倒也能重新站起来;第三,眼光要足够独到,能够敏锐地发现市场先机;第四,技术要足够领先,具备形成产业集成闭环、领潮市场三年的优势;第五,模式要足够创新,以利益最大化吸引投资人。而王金良和胡国祥正是做到这五点的优秀创新企业家,也正因为此,他们有缘走到了一起,靠智慧、靠能力、靠永不言放弃的再创业精神,仅仅一年时间,就创造了一个新兴产业从无到有的奇迹!未来三年,他们也必定走向强大,成为行业市场的独角兽!(摄影 郑乾 杜秋)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