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养成教育总结甄选如何写

来源:意榕旅游网

养成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过程,是永恒不变的,而作为一种教育现象,其内容又是多种多样的。如何把握养成教育的特点,顺应时代变化,捕捉学生需要,较好地处理养成教育过程持续性和内容灵活性的关系,实现养成教育的不断创新和深化,是实施养成教育的关键。我们的体会是坚持不懈地开展系列的、有所侧重的、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自觉参与中深化道德认识,践行道德规范,从而达到养成教育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统一。思想道德建设:

好奇与迷茫是新生初入大学表现出来最主要的特征,如何既满足新生的好奇心而又让这段迷茫期尽快度过,是辅导员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为了能使新生能够从高中时期顺利过渡到大学并适应生活,我觉得首先必须从思想观念上着手。理想犹如行船的灯塔,不断指引着船只航行,人也一样,必须有理想。理想是支撑整个人生的动力。

抓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的高层次追求,也是学校育人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来说,学校的校园文化能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它可以通过诱导、感染等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来完成对学生人文素养和精神人格的塑造。优美的校园文化可以让学生生活在充满浓郁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中,使他们的身心感受美的熏陶,使他们的行为受到影响,能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逐渐形成习惯,将各种美好的行为、举止内化,对学生的一生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我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熏陶,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调节、凝聚和激励功能,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使学生养成教育无处不在。

意识上的规范让学生逐步懂得规范:

人之初、性本善,一个人的潜在意识其实是向上、向善的,

常规管理的量化考核,量化管理的加分设置,让学习能力欠缺、学习成绩一直低位徘徊的学生开始注重自己的课堂、课间、课后的一些行为,他们思想意识上渐渐与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接轨,慢慢与我们制定的综合素质评价量化细则合拍,让他们开始重视、开始习惯、开始拉紧思想上规范的弦,思想意识上的规范衍变成行为上的一种约束。

让好的习惯不断养成:

行为习惯的养成:每位学生都有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就是身边的同学,知道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去做,哪项制度不能违反,哪些纪律必须遵守,卫生、劳动、纪律上让他们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班主任操心变得越来越少,班干处理问题越来越轻松,同学间相处也越来越和谐,他们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班级的凝聚力逐步增强,班风越来越纯正。让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常规管理量化考核的推行实际上是对学生学习生活过程的一种绩效管理,它首先关注的是过程,因为有了好过程,不愁没有好的结果;我们的管理理念是“可衡量才可以管理,可管理才可以实现绩效”,而我们所希望的是最终通过养成教育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育人的过程是艰辛的,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必须持之以恒,从强化到内化,从他律到自律,使习惯成自然,促使学生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我们坚信: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养成一种习惯,收获一种人生。养成教育就是要让规范成为习惯,使习惯符合规范。以量化促规范,以规范促养成,以养成促提升,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和方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