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国家档案中,自然资源档案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其中包括各级资源管理部门在执行各项工作时涉及的各类资料,既包括文字资料,也包括声像资料、图表资料等,价值性高。合理管理自然资源档案既能够为资源合理分配、社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还能够为各项工作提供法律相关依据,提升各种复杂纷争问题的处理效率。但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更加复杂,经济及现代科技的进步也为其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国家新一轮的机构改革,将建设规划、海域资源管理、林权登记等职能合并到国土资源部门,重新组建成立自然资源部门,使随之而来的档案管理面临更多挑战。对此,相关管理部门必须认清发展形势,及时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树立科学有效的管理理念,以实际发展需求为基础,吸收各方经验,合理控制自然资源。
关键词:自然资源;档案管理;实践路径 引言
自然资源档案是自然资源部门在实际履职尽责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的材料,从表现方式来看,自然资源档案主要有文字档案、图表档案、音像档案等。新形势下,自然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采取有效对策,认真加以解决。
1自然资源档案的特点 1.1长期性
实施科学有效的自然资源档案管理并非易事,这是一项兼具系统性和专业性的庞大工程,工作人员在实施档案的整理和管理时需耗费大量财力、物力及时间,甚至存在部分档案需花费多年时间实施管理的现象,这就决定了自然资源档案管理具有长期性特点,档案编制需要耗费大量时间[2]。以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农村地区管理为例,因农村土地资源分配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在农村地区土地资源处理中,相关工作人员不仅需要严格核查相关资料信息,还需要切实展开测量工作,以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实施计算和测量,确保工作万无一失。这样一来,农村地区土地管理所需时间长、所耗精力大,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也不断加大。 1.2内容丰富
近几年,我国对于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和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使得档案的内容也更加丰富,比如科学研究、环境监测等方面就在不断增加。 1.3内容更新速度快
由于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资源会经常发生变化,所以其档案内容也会跟着变。比如,生态环境的变化和动植物资源消长的变化等。我们应该及时整理变化后的新数据,以确保档案的时效性和真实性。 1.4时效性
自然资源管理还包括对于土地资源、海域资源利用时所产生纠纷的解决,若想科学处理矿产纷争、海域纠纷、土地纷争,就必须对资源所涉及的档案信息进行搜索,以此作为处理纠纷的有效证明。拿土地资源中的农村地区自占耕地来说,只要有系统国土资源档案作为支
撑,相关工作人员就可以研究和分析自占耕地的实际状况,进而提升对于耕地资源的保护性[5]。自然资源档案管理在多数情况下都具备时效性特点,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对自然资源进行系统整理,确保资源信息的实时性和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档案在解决土地海域纠纷、保护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积极意义,确保自然资源档案有效性的发挥。 2自然资源档案管理的现状 2.1创新意识淡薄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原先的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也是如此,特别是现在自然资源部门的组建,面临的档案种类更多、更复杂,相关工作人员只是将其作为普通资料进行整合,工作形式守旧单一,创新意识淡薄。实际上,自然资源档案管理与其他管理工作相比内容更加复杂和繁琐,历史信息的长期性和记录内容的广泛性使得档案管理工作琐碎繁杂,人工记录的传统工作方式并不能满足高质量档案管理需求,长时间发展也会导致档案管理漏洞百出[7]。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低下不仅不会对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工作提供积极指导,甚至还可能会对其造成阻碍。 2.2管理水平不高
一些自然资源部门还停留在年初收集上一年度纸质档案进行管理的传统阶段。部分单位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仅限于纸质档案拍照留存,缺少系统化、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建设,在实际工作中暴露出归档不及时、保管不安全、查全查准率低以及管理混乱等诸多问题。 2.3落实有关法规规范有欠缺
一些自然资源部门未能严格按照《档案法》规定,落实有关档案管理的保密、安全等要求,制度化建设力度不够,资金支持力度不足,管理措施手段滞后,业务建设不够规范,阻碍了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档案工作的发展。 3提升自然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实践路径 3.1加快信息化建设
依托科技进步,结合自然资源部门门户网站等信息系统建设,建立自然资源“智慧”档案馆(室),实现存量档案数字化、增量档案电子化、档案服务网格化,使档案管理尽快走上信息化快速路。充分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发挥“互联网+”平台作用,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腿”,为档案管理插上智慧的翅膀,推动传统档案管理的流程再造,全面实现档案的信息化全流程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减轻档案工作者的工作压力,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
3.2努力推进自然资源基础数据库的建设
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任务便是数据的应用、采集与更新。现阶段,除了部分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以外,大部分的自然保护区还是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和专业人才,不能建立起完善的数据库系统。所以,为了更好的完成数据的应用和更新工作,国家以及相关部门都应该采取措施来帮助建设自然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基础数据库,进而推进自然资源数据库的信息共享,确保能够及时更新,使得自然保护区的资源数据库利用的更加充分和灵活。 3.3对档案数字化建设和管理引起足够重视
在现阶段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应切合实际,只有对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做到对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理念的及时更新,达到实现积极推动我国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同时由于在自然资源和规划单位下属部门较多,这就使得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时可能会面临大量信息的整合问题,而且由于数字化管理
的不普及会导致相关部门不能及时在数据库内进行信息的记录和更新,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数字化的进程。所以这就要求自然资源和规划单位应对单位内部的管理方式和理念进行及时更新,借助数字化信息技术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以推动自然资源和规划单位内部的档案数字化建设和管理工作。 3.4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要想做好此项工作,我们首先需要新进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并加强对他们的专业化培训。相关部门应该每年去各高校招聘一定的人才,并对在职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管理工作能力。其次是要选那些具有责任意识和相关管理经验的人为管理人员,规定好晋升的标准,使得所有工作人员都努力向上,为自然保护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最后还要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备好所有可能用到的专门仪器,比如扫描仪器、数码相机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作质量,更好地对资源档案数据进行各类相关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的工作涉及面广,从而导致其在进行数字化档案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但随着各级自然资源和规划单位对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认识的不断加深,以及数字化档案管理优势的不断显现,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的数字化档案工作将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得到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剑.矿产资源档案信息的管理与开发利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8(22):178-179. [2]林四海.加强基层国土资源档案管理问题分析和思考[J].兰台内外,2019(05):29-30. [3]郭玲珍.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档案管理探讨[J].档案时空,2018(08):14-15. [4]路焕.新时期国土资源档案“三个体系”建设研究[J].兰台内外,2018(03):45-46. [5]车德刚.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思考[J].山东档案,2018(02):41-4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