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万达商业步行街设计要点总结(参考)

来源:意榕旅游网
万达商业步⾏街设计要点总结(参考)

(仅供参考,以实际为准)

外⽴⾯+泛光照明+景观+内装+导⽰系统+智能化系统+单体建筑⽅案(⼀)关于外⽴⾯及⼴告位设计01、关于外⽴⾯设计效果

商业裙楼及塔楼墙体颜⾊不宜过暗,应关注裙楼的昼夜⾊彩感,增强商业经营⽓氛;

严禁全玻璃幕;南⽅城市以玻璃幕墙、铝板幕墙为主。北⽅城市以⽯材为主,结合部分玻璃幕墙及铝板。商业裙楼部分的⾊彩不能过于灰暗。

(规划院强制条⽂已列);

步⾏街出⼊⼝外⽴⾯应设计显明、⼤⽓,并配有⾬棚及“步⾏街标识”;步⾏街⼊⼝个数设计若在2个以上,应增设门号,便于顾客识别;凡有对外采光的商铺,应保证⽴⾯玻璃幕墙的透光率,确保正常经营;⼀楼橱窗全部为⽩玻璃;

塔楼与裙楼之间应有过度结构设计和处理(即不要在⼀个⽴⾯上),防⽌塔楼坠物伤害⼴场⾏⼈安全及裙楼泛光对塔楼业主的光污染;

隐藏式LED的灯光颜⾊要求不应过暗、过冷;室外应设置⼤型LED,⾯积根据外⽴⾯的形式统⼀设计,在LED周围不能有其它⼴告位和店招,

同时应考虑LED的维护保养以及防⽔的需求;(规划院强制条⽂已列)02、关于⼴告位的设计重点关注外墙⼴告位设置位置、数量和⼤⼩与整体建筑品质的合理匹配;

万达⼴场店招及主⼒店店招与⼴告位在设计位置及内容⽅⾯应有不同的定位和区别;

外墙⼴告位需根据外⽴⾯的⾼度及长度进⾏总体的确定,宽度与⾼度⽐宜为1:1.618黄⾦⽐例,⾯积宜⼤于30平⽶;万达⼴场、万千百货等主店⾯,在今后的经营中将有许多的促销、展⽰等活动,届时将需要悬挂⼀些条幅,为此建议,在商业楼体部分的结构

⾯上预埋不锈钢挂环,供其使⽤。03、关于⼴告位的计量

所有⼴告位、店招及相关照明的电源,建议在配电室内设⽴独⽴的配电箱/柜,采取集中控制⽅式,并接⼊楼宇⾃控系统(BA系统);⼴场

LOGO建议由光控开关控制;

为保证今后在实际使⽤中计量的准确及权属的明确,建议对每块⼴告位进⾏独⽴计量,最好能实现远传抄表。04、关于⼴告位的制作标准

灯箱⼴告应在四周预留散热孔,以保证内部灯具的可靠运⾏;

灯箱内部的电器元件须使⽤知名品牌,如欧司朗、GE的电⼦镇流器、光源等;安装、配线符合规范要求;内置⼴告灯箱的灯具应与⼴告画布保持⼀定距离,不⼩于300mm,以免过热引发事故;户外⼴告位钢结构⽀架应做全⾯防锈处理,筋、梁密度分布合理;

(5)内衬镀锌板厚度要符合要求,铆接牢固、密度合理,以避免在刮风时出现噪⾳;⼴告牌边框应采⽤不锈钢包边,并进⾏磨边处理,以避免刮伤顾客;

处于今后维护、更换、清洁的考虑,楼体外⽴⾯⼴告位建议设计可滑动式爬梯以及吊篮;外⽴⾯⼴告位内侧应设置检修⼝,⽅便维护。

(⼆)关于泛光及照明设计01、泛光及照明设计

关注商业综合体夜间整体商业氛围和泛光效果,泛光和照明明暗结合,泛光⾊彩应合理搭配;“万达⼴场”及主⼒店店招的泛光及照明应明亮鲜明,增强远视效果;

⼴告位的照明应尽量采⽤以外置照明(⾦卤投光灯)为主,内部衬托照明为辅的设计。

对泛光照明系统的控制提出具体的控制⽅式(⽐如:列不列⼊楼宇⾃控系统,还是单独设置⼀个独⽴的智能控制系统;分区域或分系统)。

(三)关于外环境及景观设计01、商业⼴场及园区

考虑⼴场景观整体格调应以简约为主以及维修保养的⽅便;

考虑外环境所处地区(尤其是沿河、湖附近或地下⽔层较浅的区域)以及多功能作⽤(即可以做临时停车⼜可以做活动舞台),外⼴场地⾯应

设计上车条件,为避免今后出现不均匀塌陷现场,应根据地质承载⼒的实际现状,重点处理基础和垫层,砼垫层⾄少200MM;

⼴场应间隔布置⽔、电预留接⼝,便于后期营运需要进⾏功能调整;

⼈防出⼝、燃⽓调压站等公共设施外墙的装饰要与周围景观相配合,建议设计成⼴告位或指引图例,以提⾼利⽤价值;为满⾜百货等主⼒店做各种促销活动的需要,建议门前⼴场可尽量扩⼤;

为保障积⽔能够迅速排出园区,建议将⽤于分界的中央通道略低于两侧地⾯,形成⼀条⾃然的导流带,向市政道路分流,避免积⽔全部流向⼀

侧,造成单侧承受⼤量积⽔现象的发⽣。02、关于外⼴场地砖及铺装

⼴场地⾯应采⽤防滑、耐⽤、抗压、便于清洗的材质,建议采⽤600*600规格的天然⽯材,⾯积不宜过⼤,既便于⽇后维修更换,更换

后⾊差也不会很突出。

机动车⾏使部分厚度建议⼤于100px或达到上车地⾯的要求。03、关于外⼴场⽊装材料

外⼴场⽊质地板需考虑防腐。由于该种地板下易腐烂有味,不易保养,建议尽

量少采⽤此材料地板。04、关于外⼴场井盖

井盖应采⽤抗压型并便于开启,⾦属型井盖、树篦⼦应防盗。05、关于外⼴场配套设施

外⼴场设置保洁取⽔点并加装计量装置;

满⾜外⼴场指定多种经营所需功能设置,包括但不限于:供电、给⽔、排⽔;所有景观中⼼配电箱应有防⽔、防漏电、防渗外箱?;所有外场灯柱、雕塑注意防雷电;

由于地埋灯易损坏、发热烫伤⼈,建议取消地埋灯;若确需,应慎重选择地埋灯,确保⽆故障使⽤寿命,所有选⽤地灯必须封样处理;

售卖亭位置及数量,建议⼴场四个⽴⾯外围均增加售卖亭设计,数量每侧应不少于2个;

外⼴场扶梯应在实⽤、美观、便于维护保养等⽅⾯综合考虑,建议在设备选型上采⽤可在室外运⾏的扶梯,或在扶梯上增加⾬棚,且外形风格要与建筑及外环境协调。06、关于景观照明

灯光是否明确照度,既保证商业的突出性也不影响住宅的使⽤。07、关于垃圾箱设置

外⼴场垃圾桶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部分并配备烟灰缸;建议外⼴场垃圾箱间隔距离应不⼤于50⽶,且应靠近绿化带、休闲椅等附近设置。08、关于休闲设施

中⼼长椅、休闲椅要坚固,不能轻易拆卸。(四)关于导视系统及智能系统设计01、动线设计

重点关注⼴场内外动线及交通与城市周边⼤交通的关系和交通组织;

出于今后维护保养成本以及维修的考虑,汽车坡道周边不建议设计⽔系景观,以免出现渗漏,增加维修成本;设置地⾯停车位既使得车流动线复杂且不安全,⼜增加了物业管理成本,建议将停车位统⼀设置在地下;

⼈⾏⾛道与车⾏通道之间建议有明确区分,避免⼈车混⾏,并且⼈⾏通道要有明显⾼差,符合⼈的⾏⾛习惯,以免造成⾏⼈的摔伤;

交通指⽰牌设置于路⼝和⼴场四周;车⾏路⾯(如车库出⼊⼝)不宜铺装,如出于环境装饰的需要,可选择彩⾊⽔泥或环氧树脂漆⼯艺处理;

车库出⼊⼝道闸应设置在⽔平路段位置;

为保证⼩区整体形象、品质,建议道边(含商业和住宅)不设或少设机动车停车位,并在景观设计⽅案中道边位置兼具拦车桩功能;应结合实

际情况,结合⼈车动线合理设置公交车站位置;

为保障整体交通流线的通畅,建议尽量减少车⾏流线对商业⼴场的穿越;商场出⼊⼝处应避免出现台阶,尽量⽤缓坡代替;城市道路的斑马线应在环境设计图中体现出来。02、关于坡道及⽆障碍设计

主⼒店正门⼝通往市政道路的⼈⾏过道处,建议增加“⽆障碍通道”设施;出

⼊⼝、主要道路、主要建筑等应进⾏⽆障碍设计,并与城市道路⽆障碍设施连接;园区内的“⽆障碍通道”建议采⽤不锈钢护栏制成,避免⽤⼟建矮墙显得

过于⽣硬,⽋缺⼀些⼈⽂的感觉;按规范设计盲道并敷设盲道砖。03、绿植配植

⼴场隔离⽤的绿植,建议选⽤“桧柏篱”;墙体绿植⽬前采⽤株状植被,最好采⽤藤蔓状且⽐较丰茂的植被;靠近市政道路的区域,建议采⽤组团式栽植,以区别于⾏道树,实现空间开敞,透露商业元素;若⼴场空间较⼤,在不影响⽴⾯的情况下,可考虑栽植⼤规格、分⾄点⾼的⼤树组团。04、屋顶花园

充分考虑屋顶的承载能⼒,设计合理的覆⼟厚度,选种的植被应与之相符;建议应考虑功能性设置,在允许上⼈的前提下,考虑设置休闲区域;

屋顶花园的应充分考虑整体排⽔系统,倒流流向设计、排⽔沟流向设计应均匀合理设置,避免出现向⼀个⽅向集中倒流的设计。

05、竖向及坡度

在商业⼴场各⾯主⼊⼝要尽可能减少台阶设计,以坡道设计较合理;坡道坡度最⼤不要超过8%;

建议尽量减少垂直挡墙设计,否则应通过⾯材美化或采取分层式⽴体绿化设计。06、酒店景观

重点关注酒店交通与⼤商业交通的关联度以及对酒店环境景观的影响性;酒店门前应设置适当数量的⼤巴停车位;⼴场地⾯设计为两边低于中央,形成⾃然倒流带,避免⾬⽔在酒店前⼴场汇集;建议在酒店靠近路边区域设置出租车临时停靠位置;酒店与周边业态的车位应作遮挡,避免其他车辆使⽤。07、灯具及⼩品

内街道旗灯的旗底端距地⾯应不⼩于2⽶;建议前期设计中加⼤对景观、塑像等的设计投⼊,使之成为城市区域标志;原则上建议尽量不出现垂直挡墙,如出现应⽴⾯和坡度做叠错设计美化。08、住宅区景观

为⽅便通知及公⽰内容的传达,建议在单栋结构建筑物(如独栋写字楼、公寓)门前增设两块“公告栏”的设计;住宅⼊⼝附近在不影响整体商业⽓氛的同时可适当增加绿化缓冲带,以保证住宅的私密性。(五)关于步⾏街内装设计01、关于商铺⽴⾯

关于步⾏街商铺店招门⾯设计,商铺店招应统⼀预留标准空间,由商户⾃⾏设计安装店招。建议将店招设置在铺门上⽅,宽度与铺门⼀致;铺门两侧的玻璃幕墙到顶,底部加踢脚线保护。02、关于步⾏街通廊地⾯

步⾏街的室内装饰设计:地⾯以浅⽶黄进⼝⼈造⽯为主;(规划院强制条⽂已列)

由哈尔滨⼆期和成都万达⼴场开业后发现,步⾏街三楼餐饮区的地砖极易被污染,且不易清洁,建议今后更换步⾏街地砖,特别是餐饮层。

中庭地⾯建议铺装独⽴设计,明显区别于其它区域:⽐如拼花、环形装饰灯带等。03、关于电梯

观光梯井道⽴⾯建议采⽤圆弧形玻璃装饰;⾃动扶梯要考虑做防坠⽹;

图纸中扶梯两端与护栏衔接的部位及两扶梯之间的间距部分建议在该处应做明确设计,除采⽤不锈钢造型连接外,为防⽌缝隙略⼤,再增加安全玻璃的拦隔。04、关于商铺

⽬前在给各精装商铺作天花灯具的设计时,考虑到在周边采⽤不同灯具予以突出不同的效果,初衷较好、周到,但结合以往的管理经验,各商

铺在进⾏装修、陈列时,周边往往放置⾼柜,柜内设有点缀照明,为此

建议店铺内周边的灯具仍选⽤普通灯具,仅在电量预留中予以考虑即可,以满⾜商铺⾃⾏改动之需;

各商铺玻璃门采⽤的均为1⽶/扇,请注重合页及地簧的选择,在以往的运营中经常出现玻璃门下垂及⽆法定位的现象;针对于暗槽内的灯具,出于便于维修更换的考虑,建议采⽤“卡扣”式安装。05、关于步⾏街⼴告

步⾏街商铺间的间隔柱正⽴⾯应设计滚轴式⼴告灯箱,规格可分区域统⼀;步⾏街的商铺间隔⽴柱⼤部分宽为700mm-800mm,建议灯箱外框以

柱宽为准,⾼度以 1800mm规格制作为宜;

各灯箱⼴告位应独⽴或分区域安装计量电表;各商铺的LOGO电源建议接⼊商铺⾃⼰的配电箱;⼴告灯箱应外形美观、醒⽬,配合步⾏街整体设计风格;

“滚轴式⼴告灯箱”的设计、安装,建议考虑今后维修的⽅便,尽量采⽤卡扣或装饰螺丝的固定⽅式,避免使⽤打玻璃胶的⽅法,并且注意对

封闭式灯箱散热⼝的设计。06、关于中央⼤厅

中央圆弧⼤厅地⾯若采⽤不锈钢压条作为装饰时,请事先考虑不锈钢压条的材质、长度⽐,以免在今后的使⽤中出现翘起、变形的现象,造成磕、绊顾客;

建议观光电梯附近增加⼴告液晶屏和楼层指⽰等;中庭建议设置100千⽡独⽴促销电源;所有电线、电缆建议采⽤阻燃、难燃型号。

07、关于卫⽣间

“卫⽣间”内建议增加应急照明设计。为体现更为⼈性化、更加周到的设计及服务,建议在卫⽣间内增加“母婴护理台”的设计;卫⽣间内的

梳妆镜离梳妆台⾼度为400公分为宜;

结合商业类公共场所的特点以及出于顾客感官意识及卫⽣的考虑,建议将⽬前万达⼴场的公共卫⽣间设计为蹲便器;(残卫不变)。

08、关于穹顶设计

中央圆弧穹顶务必增加电动升降挂钩装置,以满⾜实际运营及⼈⾝安全的需要;

为⽅便在中⼼圆弧区域悬挂⼤幅的宣传条幅,建议在中⼼穹顶设计⼏处可电动升降的悬挂装置,可遥控;

顶部弧形穹顶及中央圆弧穹顶设计有电动遮阳帘,在设计选型时请注意轨道、电机、控制机构的选择,以避免后期实际使⽤时频繁出现问题,起不到设计初衷的作⽤;

天花板颜⾊不宜单调,否则渲染不出商业⽓氛.建议丰富颜⾊和建筑层次。09、关于空调设施

由于三层全层为餐饮店铺,客观环境及顾客相对较为密集,建议该层的空调风⼝数量及冷量要明显⾼于其他两层,以保证实际的使⽤;

各层眺空区域,特别是中⼼圆弧的空调风⼝建议采⽤“螺旋式风⼝”,以保证风量能够有效地传递,确保该区域的温度;出于节能及实际使⽤效果的考虑,商业部分各个出⼊⼝建议安装“⽔循环冷、暖风幕机”。10、关于服务台

关于服务台,当步⾏街公共通道长度⼤于30⽶且中间有扶梯,可设计在⼀楼扶梯下⾯;当通向中庭的公共⾛道不长时,可将服务台设计在副通道四分之⼀处

的位置;当中⼼公共过道较长时,每超过200⽶,增加⼀个服务台;建议消防指⽰标⽰尽量做在地⾯上。11、关于休闲设施

步⾏街长度,在廊道内应按适当的间隔距离设置休息区和休闲座椅。12、关于卫⽣设施

步⾏街要设置有⾼品质的垃圾箱,数量与位置应根据步⾏街长度,以不超过50⽶⼀个设置;公共卫⽣间⼊⼝处和主要通道旁应同时设置。

⽅案及深化设计阶段(⼀)室内商业步⾏街设计01、关于步⾏街主⼊⼝

紧邻交通主⼲道、主通道,⼊⼝设计要醒⽬、宽敞、通透,设计有⼊⼝外⼴场,便于室外商业促销活动,建议⾄少保证⼀处出⼊⼝可以进出车辆(展⽰⽤);

商业⼴场主出⼊⼝门⾼不低于3⽶;

步⾏街主出⼊⼝两侧及上⽅⽴⾯应采⽤通透玻璃幕墙设计,以增强该区域商铺的通透性和良好采光,充分提⾼商铺价值。02、关于步⾏街主出⼊⼝商铺

步⾏街出⼊⼝处的两侧商铺商业价值最⾼,⽽步⾏街出⼊⼝处设置的通往主⼒店的通道距离出⼊⼝太近,考虑到各主⼒店是否均有独⽴的对外主出⼊⼝,建议调整此通道于步⾏街出⼊⼝到中庭的区间内,调整后此通道处可作黄⾦商铺。03、关于避风阁设置

商业⼴场主出⼊⼝要设置“避风阁”(北⽅地区应设计卷帘门),步⾏街出⼊⼝设双层门,并设风幕,不宜设门帘。04、关于步⾏街室内通道

为确保步⾏街商铺整体连贯性,建议各层与主⼒店的通道应适当减少,主⼒店在步⾏街开⼝设置的原则:主⼒店单边与步⾏街相接的开⼝为⼀处,双边与步⾏街相接的不超过两处,除万千百货外,原则上不在中庭设主⼒店开⼝,主⼒店的开⼝位置尽量设在步⾏街的尽端部以带动整个步⾏街的⼈流,⾮零售型(如影院、KTV、⽹吧等)的业态开⼝⼀定要和其⼊⼝⼤堂结合,开⼝尺⼨为4~8⽶。

05、关于步⾏街次主⼒店

根据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的租赁条件要求,应保证步⾏街主出⼊⼝处的店铺⾯积不低于150平⽶,并在⼀⼆层增加楼梯设计或留⼝,具体位置需在施⼯时另⾏确定。06、关于步⾏街出⼊⼝交通

为⽅便顾客购物需要,建议在步⾏街主出⼊⼝两侧规划出租车等候区域;07、关于步⾏街设置客流计数系统步⾏街的出⼊⼝要设置客流计数系统。08、关于步⾏街顶棚

⼀定要加盖封顶,⼀是保持室内步⾏街产品的纯粹性;⼆是避免冬季⽆法正常经营;步⾏街采光顶的开⼝宽度,应较下层开⼝两侧各扩⼤

800mm;(规划院强制条⽂已列)

⼀定要设计为玻璃采光顶,为便于后期经营管理,提升建筑品质,建议玻璃采光顶由连续设计⽅式改为分段设⽴;步⾏街的采光廊和中庭的采光天棚:步⾏街的采光廊考虑⼴告装饰物的安装,需要预留⼀定数量的吊挂件,中庭的吊挂件预留最低4~6个(商管建议最好达到8个),采光廊按每跨预留⼀处吊挂件,宜考虑电动提升装置。中庭的采光天棚及步⾏街的采光廊应进⾏节能设计,必须设置电动遮阳装置。09、关于LED

中庭的采光天棚在设计中要考虑⽅便安装LED电⼦屏,总荷载20KN。10、关于商铺装修

室内商业步⾏街各商铺,除餐饮类商铺外,其他商铺均为精装标准交铺;餐饮区应预留厨房点位位置和排油烟位置。11、关于商铺⾯积

零售和服务类商铺⾯积⼀般为100㎡以下,餐饮类商铺⾯积⼀般为单间100㎡左右。所有商铺单元进深宜8⽶~16⽶(商管建议

不宜超过12⽶),⾯宽8.4⽶,尽可能减少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商铺数量,降低招商难度。12、关于商铺开门

室内商业步⾏街各商铺不能有门对门式设计,⼀则影响商铺引客的便利性,再则做店招形象也不⽅便,同时有些商户门对门⽐较犯忌讳,所有

商铺门应全部正对步⾏街;

室内商业步⾏街各商铺主⽴⾯,除预留店招位置外,应全部采⽤通透⽩玻璃到顶设计;次⽴⾯也应尽可能设计为玻璃墙(包括部分商铺与主⼒店通道的次⽴⾯)。13、关于商铺层⾼

室内商业步⾏街的剖⾯:步⾏街⼀般以⼆⾄三层为最佳。步⾏街⾸层层⾼为5.4⽶,⼆、三层层⾼为5.1⽶,⾛道吊顶下净⾼分别控制为3.6⽶和3.3⽶。14、关于商铺天棚

应充分考虑步⾏街商铺内以及公共区域内的天花检修⼝设计和预留。15、关于商铺的调整

商户提出的特殊具体设计要求是否和规划冲突问题的解决;

应考虑商户升级换代的预留性,建议⾃有物业商业区域考虑设置百变租区,以适应后期招商调铺的⾯积需要和房产技术需要(如服饰改为餐饮);

建议步⾏街商铺尽可能按柱距进⾏分割,以⽅便⽇后商铺布局调整;

建议设计合理动线,将墙体改为防盗卷帘和防⽕卷帘,使同层不同业态的经营场所联通,充分调动客流。16、关于扶梯

根据步⾏街⾯积及空间距离,为避免前期投资增⼤,后期维护成本过⾼,建议配置数量适当的扶梯;

步⾏街的⼈流主要以电动扶梯和观光梯来组织⼈流的垂直交通,设置的⼀般原则是,在步⾏街的主⼊⼝10⽶左右距离设第⼀组扶梯,扶梯的间

距控制在45⽶~70⽶之间,也就是在楼板开洞的两个洞⼝⾄三个洞⼝之间设,步⾏街内的扶梯必须有⼀部通地下停车场以便将⼈流直接引⼊

步⾏街。扶梯应靠洞⼝⼀侧并平⾏布置;(规划院强制条⽂已列)?设置位置应避免对商铺的经营造成影响,特别是不宜设置在步⾏街主⼊⼝处;

为使步⾏街客流动线⽣动,⽅便顾客⽬的性购物,建议各层扶梯由平⾏布局调整为交叉布局;扶梯应设置光感、变频装置。17、关于垂直梯

步⾏街内的所有垂直电梯应具有三⽅通话功能;

主⼒店各楼层的客梯是否可以相互抵达,且不会造成相互管理影响或⼲扰。18、关于地下电梯厅

建议在电梯厅不设计排⽔槽,以防⽌排⽔槽排⽔不畅造成外溢,回灌进电梯底坑,损坏电⽓设备;

鉴于冬季地下车库温度较低,防⽌管道爆裂、损坏造成跑⽔,殃及电梯及底坑设备安全的考虑,建议将观光电梯门的外沿⼝略微垫⾼,形成⼀

个向外的缓坡,即使发⽣跑⽔事故,短时间内也不致影响到电梯的运⾏

安全。

19、关于观光梯

步⾏街中庭观光电梯数量和位置是否适宜并满⾜使⽤,且与中厅⾯积匹配(椭圆型中庭,其位置在短边所在弧边上为宜);观光梯在中庭设置,以2~3部为⼀组,观光梯轿厢要做成玻璃通透,井道为钢结构。观光梯应通到地下停车场。在停车场设置通透玻璃候梯厅,候梯厅需设计空调及安全栏杆。20、关于中庭

中庭设置的位置:⼀般中庭设在步⾏街的转折处、⼊⼝处;中庭的平⾯尺度:两个中庭要分主次,⼤的500~700平⽶(开洞⾯积),⼩的300~400平⽅⽶(开洞⾯积);中庭的间距:80~100⽶。21、关于公共卫⽣间

卫⽣间不合适设置在黄⾦位置,应设计在较隐蔽的位置,卫⽣间的出⼊⼝应设计在步⾏街与其他业态连接的通道内,⽽不能直接对步⾏街开⼝,否则对周边商铺均有较⼤负⾯影响,百货⼀楼可以不设卫⽣间;每层步⾏街⾄少应设置⼀处专⽤卫⽣间,以保证步⾏街与主⼒店错时营业时使⽤需要;

步⾏街卫⽣间的设置:根据步⾏街的长度不同⼀般设3~5处卫⽣间,卫⽣间的间距80~100⽶,⾯积70~100平⽅⽶,每处卫⽣间蹲位;男厕

不少于3个;⼥厕不少于6个;男卫⽣间⼩便池不少于3个;公⽤洗⼿盆不少于3个。应与主⼒店合⽤并作⽆障碍设计并应考虑设母婴室,以⽅便带⼩孩的顾客使⽤。(规划院强制条⽂已列)

为避免出现员⼯与顾客争抢使⽤卫⽣间的现象(尤其是餐饮区域员⼯),建议在步⾏街增设“员⼯专⽤卫⽣间”;步⾏街设计的洗⼿间应充分考虑设置有保洁⽤⽔点;

建议在步⾏街、超市、百货、影院等区域增设残疾⼈卫⽣间专⽤设施,以满⾜不同⼈群的需要;

由于各设备机房主要集中在地下,考虑到值班、巡视、车场管理等⼈员及员⼯餐厅的实际需要,建议在地下室合适位置增设卫⽣间;

卫⽣间内的梳妆镜离梳妆台⾼度为400公分为宜。22、关于顾客通道

在步⾏街主⼒店⼊⼝做客流缓冲区设计;

步⾏街两侧店⾯之间宽度:⾸层10~11⽶,⼆、三层16~17⽶,步⾏街楼板开⼝尺度:层数为2层的步⾏街,开⼝宽度宜8⽶;层数为3层

的步⾏街,开⼝宽度宜9⽶;开⼝长度:为16~25⽶。步⾏街⾛道净宽宜4⽶,“桥”的净宽度宜3.5⽶,在中庭周围⾛道净宽可适当加宽⾄5~6⽶;

2层以上的廊桥不宜过密(间隔在30~50⽶);

主⼒店与步⾏街的连通⼝⾄少有两处,其宽度应为⼀个柱距;(规划院强制条⽂已列)各主⼒店与步⾏街通道接⼝处应设置防盗卷帘,并且控制权在步⾏街⼀侧;

设计中应考虑公共区域通道运营安全问题(如KTV场所),建议不采⽤玻璃等易碎材料做墙⾯。

因影城、KTV、餐饮等租户的营业时间与步⾏街营业时间的不同,影城、KTV、⼤餐饮租户应设⽴单独的顾客进出通道,以⽅便顾客在步⾏街关门后的进出。

23、关于夜间通道

餐饮和娱乐区域需设计专⽤夜间通道,并贯通商场、机动车停车场、⾮机动车停车场,出⼊⼝可直接通往建筑体外;24、关于货物通道

通道宽度不⼩于2.5⽶,应设计位于⼤租户的货物仓库附近,并与货运电梯相联通;

由于货梯可兼顾消防梯的缘故,各层均可到达,由此对百货、影院夜间的安防⼯作带来了不便,为此建议对以上区域增加门禁设计;

货梯不宜安置在步⾏街主⼊⼝的明显位置;

步⾏街的货梯(客货梯)⼀般间隔80~100m设⼀组,吨位为1.6~2吨,货梯可与主⼒店合⽤(百货宜单独设置);应步⾏街较长,为⽅便步⾏街客户运货尤其是餐饮租户,建议设⽴专门的泔⽔或货运通道;餐饮区域应规划设计专⽤垃圾清运通道。25、关于地下设施

建议考虑步⾏街、各主⼒店业态设计,完善步⾏街卸货区、货运通道和专⽤货梯;

为⽅便超市送、卸货的需要,建议增加卸货平台的规划,并建议在超市区域增加独⽴的货梯设计;为便于观察配电室设备运⾏状况,建议将配电室与值班室之间的隔墙改为防暴玻璃窗;为⽅便对各主机设备的管控,建议增设运⾏值班室;

建议将开闭所与其它变电所规划在同⼀层,以⽅便安装施⼯及运⾏管理,节约投资;地下各设备⽤房门⼝通道宽度是否合适?,是否利于设备运输安装和⽇后维修?

为满⾜步⾏街商户货物存放的需要,建议在地下适当位置增加步⾏街仓库⽤房的规划,⾯积不⼩于200平⽶;若超市设置于地下区域,其临时推车停放区周边不宜设置有设备间门⼝。26、关于配套设施

整个步⾏街总体量、单层⾯积和长度是否适宜?货梯、扶梯、观光梯、卫⽣间、消防通道等配套设施是否匹配得当?不宜将消防控制中⼼设置在⼀楼黄⾦临街位置,应改在其它低价值位置;

区域⾯积设置消防楼梯数量是否过密?建议在消防要求允许的情况减少该楼梯设计,以增⼤可租赁⾯积。27、关于吸烟室

建议在步⾏街各层适当位置设置⼀处吸烟室,⾯积在10平⽶左右,并加设排烟设施。28、关于员⼯休息室

应设在B1层靠近员⼯专⽤通道附近,⾯积不⼩于60㎡(约为步⾏街建⾯的0.5%)。

29、关于垃圾房的建造

垃圾房的位置应设在靠近地下停车场出⼊⼝,并兼顾货梯及卸货区,充分考虑垃圾运送通道应注意当地垃圾车的⾼度,尽量靠近主通道标⾼最⾼区域;

垃圾房应区分设置招综合垃圾房、建材垃圾房和危险品垃圾房;

考虑到步⾏街将设置较多餐饮商铺,建议在地下停车场设⽴各主⼒店及步⾏街⼩商户相对独⽴的4-5个卸货区域,卸货区域应接近各业态⼊⼝

处,并与货梯区、垃圾房组合设计,垃圾房应相对独⽴,分设⼲、湿垃

圾房,每组⾯积各不⼩于60㎡为宜,不建议主⼒店共⽤垃圾房;

关于湿垃圾房的建造标准补充建议墙⾯、地⾯统⼀铺瓷砖,墙⾯到顶、排污沟亦应铺砖,并配置上下⽔、照明、灭蝇灯等设施;其中危险品垃

圾房还应配置防暴灯、防潮灯及泄暴⼝

适当增⼤垃圾房的⾯积,且⼀定要设计排风系统,特别是危险品垃圾房应设置可燃⽓体报警装置和⾃动强制排风系统,确保⼴场消费环境品质。

(⼆)关于机电系统配置及计量01、关于空调系统

鉴于第四代综合体建筑体量⼤、业态复杂、综合性强、现代化程度⾼的特点,建议在空调、照明、⼩动⼒等⽅⾯采⽤“⾃动控制系统”设计,

兼具⼿、⾃动切换功能;其中空调主机采⽤⼚家⾃主控制系统(制冷机组联动控制、冷冻泵、冷却塔联动控制),“楼宇⾃控系统”只采集数据不进⾏控制,各家商铺⽀路空调⽔阀独⽴控制;照明系统采⽤“回路控制“设计⽅式;⼩动⼒(插座)部分采⽤整层控制;3400多种住宅户

型cad图库尽在http://www.doczj.com/doc/3cb55abb4b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cd.html 《特赖户型宝典》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应尽量将需要深夜服务的业户(如电玩、KTV、影院、酒吧等)系统合并空调机组相关运⾏参数可与楼宇⾃控系统共享,以达

到楼宇⾃控系统对末端设备适时调节的作⽤;

由于步⾏街通道为全部开敞式设计,每层中间有天井,建议在⼀层顶部增设侧出风空调设备,分别在冬季供暖和夏季供冷使⽤,保证步⾏街内不出现温度分层现象;

建议增加卫⽣间内、通往各主⼒店通道部位的空调风⼝设计。02、关于⽤电系统

是否给供电局预留了(⼀般为10KV)开闭站的位置并标明,所有强弱电间门应向外开。

03、关于屋顶设施

屋顶设备层设施的安装位置,建议统⼀规划、排列所有排油烟风机、油烟净化器的安装位置,包括出风⼝的⽅向,以免影响塔楼客户、管理公

司和公寓楼的办公、居住环境;

应充分考虑群楼的风机等设备降噪问题,烟⽓异味问题以及所有同类设备的相关噪声、烟⽓、异味、飘⽔等对住宅、写字搂的影响和预防处理;

除考虑到“步⾏街”顶部排油烟风机或室外机设备基础的预留及室内机与室外机冷媒管、控制线、电源路径的设计外,应将“主题餐厅”屋⾯的设计⼀并考虑;04、关于系统计量

各主⼒店、公寓楼设备系统应相互独⽴,实现独⽴计量管理;

建议不同业态的机电系统的设计应相对独⽴,避免造成运营后期界⾯分割困难,给设施设备维护保养⼯作出现纠纷和扯⽪;05、关于设备房

相同业态的的变电所和制冷机房紧邻设置,各⾃的变电所与制冷机房中间应设置值班室,亦可同时照看运⾏,并设置值班⽤

卫⽣间;

充分考虑设备房的通风和散热问题。

(三)关于地下室及停车场01、关于地下停车场

⼈⾏⾛道与车⾏通道之间建议有明确区分,避免⼈车混⾏;进出⼝设计的合理性,实现“单进单出”;

车场内部应设计为“单循环”交通形式,尽量避免交叉⼝;

针对个别⼤型车辆⽆法进⼊地下车库,以及鉴于今后百货上换货、内部调改的需要,建议增加⼤型、重型车辆停车位的设计,以供其及整座万达⼴场⽇后的使⽤;

地下车库必须预留机械停车(规划院强制条⽂已列),由于机械式停车位的后期维护、保养投⼊较⾼,管理难度较⼤,顾客的认可度不⾼,在地下平⾯停车位可以满⾜的情况下,建议不采⽤该种停车⽅式;

IC卡智能收费管理系统,具备⾃动发卡、办理长期卡等功能;收费软件应具备停车收费、已停车辆数量统计、空余车位统计、停车区域信息显⽰板“空”与“满”的⾃动调节等功能;

为避免今后⾃⾏车的乱停乱乱放,影响到⼴场的整体形象,增加⾃⾏车存车处的规划;⾮机动车停车位:1000~2500辆;收费亭⾯积2000×2000mm,⾼2500mm,并安装分体空调;车库出⼊⼝道闸应尽可能设置在⽔平路段位置;

车道地⾯增加指引⽅向形状的减速带,按出⼊⽅向分别按>>>>或<<<<纹路设置。02、关于地下室⼴告

地下停车场应在合适的位置设计按装⼀定数量的灯箱⼴告并分区设置。

⼴告位主要位于以下各处:内墙⾯灯箱⼴告、⽴柱灯箱⼴告、坡道墙⾯⼴告;转⾓出⼝处以灯箱为主;部分位置可考虑集中长条灯箱;

车场施⼯同时,必需预留管线和⼴告所需的取电点。03、关于地下餐厅设置

在地下室设置600⾄1000平左右员⼯餐厅(含厨房)。04、关于地下室附属功能

地下出⼊⼝设计安装门禁、监控;

为便于设备安装和⽇后维修,地下各层设计的主⼒店或次主⼒店的制冷机房、⽔泵房、变电所开门应⾯向车场等开阔区域。(四)关于管理⽤房

01、关于管理⽤房⾯积及标准

⼤商业⽤房⾯积不宜超过1000平⽶,不含⾷堂;

考虑到企业未来与外界沟通的形象,⼤商业物管⽤房位置应设置在地上区域,综合体商业⽤房⾯积不低于1000㎡,且综合体插蜡烛销售部分物管⽤房⾯积应参照项⽬当地相应法规规定住宅管理⽤房⾯积提供;

根据万达⼴场的物业管理模式及综合体的产品特点,管理⽤房中除了⼤商业管理⽤房之外(包括⼤商业中的插蜡烛物业),还要单独设置住宅部分的管理⽤房;

住宅部分的管理⽤房,应严格按照各地⽅政府规定⽐例配置,按住宅总建筑⾯积的5‰预留,且位置独⽴,避免后期出现住宅物管⽤房产权纠纷问题的出现。02、关于管理⽤房设施

考虑到今后对屋顶设备的维护及⼈员紧急疏散的需要,建议插蜡烛部分塔楼及商业管理⽤房,分别在屋顶设计紧急出⼝;管理⽤房中的员⼯宿舍应具备采光通风条件,并配套设置淋浴间、更⾐室、访亲室;员⼯⾷堂应考虑燃⽓管道、新风、油烟排放风道及净化器,上下⽔、隔油池等设施;

物管⽤房内使⽤相对独⽴的中央空调,接⼊相对独⽴的天然⽓管道,使⽤相对独⽴的上下⽔。弱电系统(消防、电话、⽹络)均应相对独⽴。

其在物管⽤房内的具体点位布置在施⼯图纸中予以明确。

商业管理⽤房不能因陋就简,要尽量⼀次性满⾜⾯积需求,合理设计功能布局,因为商管某种办公条件代表了万达在当地的对外形象。

各城市万达⼴场的物业管理⽤房设计建造标准按照《房产技术条件》的相关规定设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