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来源:意榕旅游网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地图的重要性,掌握地图基本符号、画法和阅读方法。

2. 初步了解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及人文地理环境。

3. 能够熟练掌握地形图和城市地图的基本阅读方法。

二、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地形图的判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地形图的基本符号和画法;

2. 地形图的读法和使用方法。

四、教学方法

听课、讲义、讲解、演示、讨论、小组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1. 询问学生:你们曾在生活中使用过地图吗?有哪些地图?地

图的作用是什么?(在生活中使用的地图:街道导航、旅游地图,地图的作用:指引方向、查找位置、认识地域环境。)

2. 出示地图,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描述,思考问题:这是哪张地图?地图的规划是什么?上面有哪些符号?有什么用途?

Step 2 学习地形图

1. 让学生看一些地形图样张,指导学生认识地形图的基本含义、表示方法和图例。

2. 通过学习示范性地形图的解释,让学生了解地形图的画法。

3. 让学生合作学习,分组练习画出某个特定区域的地形图,练习画符号和用色,提高学生拟作地形图的能力。

Step 3 地形图的判读

1. 分析高地和低地等基本要素,指导学生从高对低的关系概念判断地形的高低。

2. 解释山路上常见的阶地和山地常见的谷地形态,并要求学生查找和区分有关符号。

3. 将山地高低交错、地形复杂的地形展现给学生,并讲解如何把这种地形表现在地形图上。

Step 4 地形要素的形成原因

1. 学生评价用图例里的尿素模型模拟自然地势过程。

2. 指导学生探讨自然地形的基本形成原因,结合案例实例化探究。例如,大自然的作用——比如地震、火山喷发、水化学过程、风化侵蚀等工程,还有人类活动——如开矿、填海造陆、水利工程等活动。

Step 5 小结

1. 教师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重点介绍地形图的读法。

2. 在平面地形图和立体地形图的对比中总结和综合本课所谈的各个知识点。然后,让学生对本课学到的知识进行思考、回忆、梳理。

六、课后作业

1. 要求学生自选一个城市,制作一个城市地图,并注明该城市的主要建筑、机构、景点等。

2. 指导学生阅读地理书籍或其他读物,了解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色和发展。例如,了解自己所在城市的基础设施、文化、生态环境等。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地图的概念、基本符号、画法和应用,

学习了如何解读和绘制地形图。这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提高了他们的地理意识和实践技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对话问答、实物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增强了学生的交流、讨论、思考和合作精神。总之,本节课教学生动、教法新颖,教学效果良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