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9714381 U(45)授权公告日 2019.12.03
(21)申请号 201920347873.8(22)申请日 2019.03.19
(73)专利权人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
25号
专利权人 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
中海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72)发明人 陈红 于广山 李义一 郝培波
银彬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代理人 胡彬(51)Int.Cl.
B01D 19/02(2006.01)B01D 3/06(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气液分离装置(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气液分离装置,该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受液盘、分流件和挡液器。分流件的上表面为锥形面,锥形面设置于进液管出口下方;受液盘设置于分流件下方,以接收从分流件分流后的液体,受液盘上设置有透水孔;挡液器设置于受液盘下方,以接收从受液盘流下的液体,挡液器上表面设置有角板,角板的棱角朝向上方。本实用新型增加了酸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延长了酸性水与空气接触的滞留时间,增加了其液相湍流程度,使溶解于液体中的气体更充分地释放出来,增加了酸性水中的气体释放量,提高了酸性水的脱气率,减轻了后续尾气回收装置的处理量,使酸性水汽提装置处理达到排放要求,减少了环境污染。
CN 209714381 UCN 209714381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件(2),其上表面为锥形面(21),所述锥形面(21)设置于进液管(101)出口下方;受液盘(1),设置于所述分流件(2)下方,以接收从所述分流件(2)分流后的液体,所述受液盘(1)上设置有透水孔(11);
挡液器(3),设置于所述受液盘(1)下方,以接收从所述受液盘(1)流下的液体,所述挡液器(3)上表面设置有角板(31),所述角板(31)的棱角朝向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液盘(1)上间隔设置有内溢流挡板(12)和外溢流挡板(13),所述透水孔(11)设置于所述内溢流挡板(12)和所述外溢流挡板(13)之间,所述内溢流挡板(12)和所述外溢流挡板(13)的顶部均为锯齿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液盘(1)中心部为通孔结构,所述内溢流挡板(12)和所述外溢流挡板(13)均呈环状结构,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受液盘(1)的内侧和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液器(3)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液器(3)包括支撑板(32),所述角板(31)设置于所述支撑板(3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板(31)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角板(31)水平分布于同一平面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孔(11)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透水孔(11)呈多圈分布于所述受液盘(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面(21)与所述进液管(101)的出口端的垂直距离为60mm-8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所述分流件(2)、所述受液盘(1)和所述挡液器(3)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锥形面(21)的底端直径为所述壳体的内壁直径的一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面(21)的侧面与其底端面的夹角为78°-81°。
2
CN 209714381 U
说 明 书一种气液分离装置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液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对成品油产品质量升级的要求,各炼厂增设了大量的加氢装置,随之也产生了大量酸性水,酸性水主要包含H2S、NH3和轻烃。酸性水不能直接排放至污水处理厂,需经酸性水汽提装置处理达到排放要求后才能排放。炼厂上游装置的酸性水先经酸性水闪蒸罐减压闪蒸进行三相分离,脱除酸性水中部分H2S、NH3和轻烃后进入酸性水储罐。酸性水储罐设置氮封及水封,当酸性水中H2S、NH3和轻烃含量过多,压力增加引发破水封后,酸性气将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存在安全隐患及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在酸性水闪蒸罐操作中,尽量多脱除酸性气,以降低酸性水储罐中的酸性气浓度是非常重要的。
[0003]目前酸性水闪蒸罐通常采用闪蒸——重力沉降分离的方法。然而,该方法对闪蒸分离出来的分散在酸性水中的小气泡无法有效去除,仅针对大气泡,脱气率较低,很多较小的气泡进入下游装置,造成安全隐患和资源流失。并且重力沉降分离工艺复杂,设备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液分离装置,能够有效去除闪蒸分离出来的分散在酸性水中的大小气泡,脱气率高,工艺简单,成本低。[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0006]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包括:[0007]分流件,其上表面为锥形面,所述锥形面设置于进液管出口下方;[0008]受液盘,设置于所述分流件下方,以接收从所述分流件分流后的液体,所述受液盘上设置有透水孔;[0009]挡液器,设置于所述受液盘下方,以接收从所述受液盘流下的液体,所述挡液器上表面设置有角板,所述角板的棱角朝向上方。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液分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受液盘上间隔设置有内溢流挡板和外溢流挡板,所述透水孔设置于所述内溢流挡板和所述外溢流挡板之间,所述内溢流挡板和所述外溢流挡板的顶部均为锯齿状。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液分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受液盘中心部为通孔结构,所述内溢流挡板和所述外溢流挡板均呈环状结构,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受液盘的内侧和外侧。[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液分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挡液器间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挡液器沿高度方向垂直分布。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液分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挡液器包括支撑板,所述角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
[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液分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角板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角
3
CN 209714381 U
说 明 书
2/4页
板水平分布于同一平面内。
[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液分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透水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透水孔呈多圈分布于所述受液盘上。
[00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液分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锥形面与所述进液管的出口端的垂直距离为60mm-80mm。
[00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液分离装置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壳体,所述分流件、所述受液盘和所述挡液器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锥形面的底端直径为所述壳体的内壁直径的一半。
[00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液分离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锥形面的侧面与其底端面的夹角为78°-81°。
[00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液分离装置,酸性水从闪蒸罐的进液管流经分流件的锥形面至受液盘上,增加了酸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延长了酸性水与空气接触的滞留时间,酸性水经由受液盘上的透水孔滴下,落在挡液器上打散飞溅,增加了其液相湍流程度,使溶解于液体中的气体更充分地释放出来,增加了酸性水中的气体释放量,提高了酸性水的脱气率,减轻了后续尾气回收装置的处理量,使酸性水汽提装置处理达到排放要求,减少了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气液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23]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受液盘和分流件的结构示意图;[0024]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受液盘的结构示意图;[0025]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挡液器的结构示意图。[0026]图中:
[0027]1-受液盘;11-透水孔;12-内溢流挡板;13-外溢流挡板;[0028]2-分流件;21-锥形面;[0029]3-挡液器;31-角板;32-支撑板;[0030]100-闪蒸罐;101-进液管。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
CN 209714381 U[0032]
说 明 书
3/4页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如图1所示,该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受液盘1、分流
件2和挡液器3。可选地,该气液分离装置设置于酸性水闪蒸罐100内,用于将酸性水中的酸性气脱去,闪蒸罐100内设置有进液管101。[0033]其中,分流件2安装于受液盘1上,分流件2的上表面为锥形面21,锥形面21设置于进液管101的出口下方。可选地,分流件2的锥形拱顶圆滑过渡,酸性水从闪蒸罐100的进液管101落在分流件2的锥形面21上,锥形面21将酸性水均匀分开流至受液盘1上。[0034]具体地,锥形面21与进液管101的出口端的垂直距离为60mm-80mm,锥形面21与进液管101的出口端之间预留60mm-80mm的垂直距离,有利于酸性水在落下过程中与空气充分接触。可选地,该气液分离装置还包括壳体,分流件2、受液盘1和挡液器3均设置于壳体内,锥形面21的底端直径为壳体的内壁直径的一半。可选地,锥形面21的底端直径为闪蒸罐100的内壁直径的一半,保证酸性水淋撒面积大,能充分散开。可选地,锥形面21的侧面与其底端面的夹角为78°-81°,避免酸性水流速过快,落在受液盘1的范围外。[0035]如图2-图3所示,可选地,受液盘1架设于闪蒸罐100内。受液盘1设置于分流件2下方,以接收从分流件2分流后的液体,受液盘1上设置有透水孔11。受液盘1增加了酸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延长了酸性水与空气接触的滞留时间,通过透水孔11将酸性水分隔为小水滴滴下,使溶解于液体中的气体更充分地释放出来。[0036]具体地,透水孔11设置有多个,多个透水孔11呈多圈分布于受液盘1上,合理利用了受液盘1的面积,提高了气液分离的效率。可选地,透水孔11直径为10mm-15mm,此时经由透水孔11形成的酸性水滴,能够使溶解于其中的气体更充分地释放出来。[0037]可选地,受液盘1上间隔设置有内溢流挡板12和外溢流挡板13,透水孔11设置于内溢流挡板12和外溢流挡板13之间,内溢流挡板12和外溢流挡板13的顶部均为锯齿状。可选地,受液盘1的中心部为通孔结构,内溢流挡板12和外溢流挡板13分别设置于受液盘1的内侧和外侧。随着受液盘1上酸性水的堆积,除了通过透水孔11滴下的其他酸性水慢慢扩散到内溢流挡板12和外溢流挡板13,并没过其锯齿状的顶部,通过齿形结构,将液体再一次分割,均匀地溢出。[0038]可选地,内溢流挡板12和外溢流挡板13均呈环状结构,易于加工制造。可选地,外溢流挡板13通过螺栓连接于闪蒸罐100的内壁上。可选地,内溢流挡板12和外溢流挡板13同轴设置,酸性水扩散到内溢流挡板12和外溢流挡板13,溢出时比较均匀,利于充分释放溶解于酸性水中的气体。
[0039]如图1和图4所示,挡液器3设置于受液盘1的下方,以接收从受液盘1流下的液体,挡液器3上表面设置有角板31,角板31的棱角朝向上方,用于打散经由透水孔11滴下的酸性水。酸性水滴在角板31的棱边上,飞溅分散开,充分释放其中的酸性气。[0040]可选地,角板31设置有多个,多个角板31水平分布于同一平面内,便于充分承接由受液盘1上滴下或溢出的酸性水,并使之飞溅分散,充分释放其中的酸性气。可选地,角板3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可选地,角板31由角钢制备而成,成本低,取材方便。[0041]具体地,挡液器3设置有多个,多个挡液器3沿高度方向垂直分布。可选地,多个挡液器3沿高度方向垂直分布于闪蒸罐100内。酸性水流到一个挡液器3分散开,并落在另一个挡液器3上分散开,通过将酸性水多层分散,充分释放其中的酸性气。[0042]可选地,挡液器3包括支撑板32,角板31设置于支撑板32上。可选地,支撑板32连接
5
CN 209714381 U
说 明 书
4/4页
于闪蒸罐100的内壁上,角板31的两端连接于支撑板32上。[0043]本实施例提供的气液分离装置,在使用时,主要包括以下几步:首先,酸性水从闪蒸罐100的进液管101流经分流件2的锥形面21至受液盘1上;其次,一部分酸性水经过透水孔11滴下至角板31上飞溅分散开;然后,随着受液盘1内酸性水的增多,另一部分酸性水通过内溢流挡板12和外溢流挡板13的锯齿状顶部均匀溢出,并落至液角板上飞溅分散开;最后,通过多层多个挡液器3的设置,对酸性水进一步进行分散再分散的气液分离过程。[0044]本实施例提供的气液分离装置增加了酸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延长了酸性水与空气接触的滞留时间,酸性水经由受液盘1上的透水孔11滴下,落在挡液器3上打散飞溅,增加了其液相湍流程度,使溶解于液体中的气体更充分地释放出来,增加了酸性水中的气体释放量,提高了酸性水的脱气率,减轻了后续尾气回收装置的处理量,使酸性水汽提装置处理达到排放要求,减少了环境污染。[0045]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6
CN 209714381 U
说 明 书 附 图
1/3页
图1
图2
7
CN 209714381 U
说 明 书 附 图
2/3页
图3
8
CN 209714381 U
说 明 书 附 图
3/3页
图4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