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额本息还款计算公式 2 1
即借款人每月等额偿还贷款本息,其中月贷款利息按月初剩余贷款本金计算,逐月结清。
由于月还款额相等,在贷款最初的月还款额中,剔除按月结算的利息后,贷款本金会少一些;贷款后期,由于贷款本金的不断减少,贷款利息在每月还款额中的不断减少,每月偿还贷款本金较多。
这种还款方式,实际占用银行贷款的数量更多、占用的时间更长,同时它还便于借款人合理安排每月的生活和进行理财(如以租养房等),对于精通投资、擅长于“以钱生钱”的人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等额本息还款计算公式 2
每月月供额=〔贷款本金×月预期年化利率×(1+月预期年化利率)^还款月数〕÷〔(1+月预期年化利率)^还款月数-1〕每月应还利息=贷款本金×月预期年化利率×〔(1+月预期年化利率)^还款月数-(1+月预期年化利率)^(还款月序号-1)〕÷〔(1+月预期年化利率)^还款月数-1〕每月应还本金=贷款本金×月预期年化利率×(1+月预期年化利率)^(还款月序号-1)÷〔(1+月预期年化利率)^还款月数-1〕总利息=还款月数×每月月供额-贷款本金
以下面一项武汉二手房贷款为例,来说明在“等额本息”还款的情况下出借人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如何计算(计算中采用四舍五入)。
出借金额:10000.00元,出借年预期年化利率:12%,出借期限:36期,月预期年化利率:年预期年化利率/12=1%。 利息 = 上期剩余本金 X 月预期年化利率,剩余本金 = 上期剩余本金 - 本期收取本金(第0期剩余本金即为原始出借金额)。
第1期,出借人收取利息100.00元(10000.00 × 1%),收取本金232.14元,剩余本金9767.86元(10000.00 - 232.14);
第2期,出借人收取利息97.68元(9767.86 × 1%),收取本金234.46元,剩余本金9533.40元(9767.86 - 234.46);
第3期,出借人收取利息95.33元(9533.40 × 1%),收取本金236.81元,剩余本金9296.59元(9533.40 - 236.81);
之后各期,依此类推。
由于之前计算中四舍五入,最后一期利息与计算结果略有出入(第36期实际利息3.26元,计算利息3.29元)。
以上36期,出借人每期收取的金额是一定的(收取本金 + 收取利息 = 332.14元)。累积收获利息1957.15元。 拓展阅读:
和平均资本等额本息哪个适合提前还款平均资本和等额本息的区别平均资本和等额本息哪个更好?等额本息提前还款划算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