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底老板》观后感
1301010125 闻馨怡
曾有一段时间,一档名为《卧底老板》的真人秀节目在美国持续热播,该节目每集跟拍一位企业老板假扮成新员工潜入自己公司基层,从而了解公司运转情况的真实经历。
《卧底老板》在美国创下收视佳绩,原因是多方面的。正如节目的介绍中所言,辛勤工作的美国人抱怨高薪总裁稳坐会议室,不问公司事。很多人对这档节目的兴趣在于看老板出丑。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就业市场迟迟未能明显复苏,美国人普遍将经济衰退归咎于银行业与汽车业高层,广大失业者和一线劳工们看到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大老板们犯错出丑,心里的愤怒和挫折感会大为缓解。许多参与节目的老板都对此深表认可,赛马博弈公司的比尔就表示说,观众可以看到大老板其实也是人,并不是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事实上老板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卧底老板》另一个迎合观众心理的地方,是让基层工作者看到了通过努力获取回报的希望。正如国内曾经持续热播的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一样,皇帝或高官微服私访、严惩贪官、拯救黎民于水火的故事总会流传广泛,哪怕它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这充分反映了底层民众或工作者希望管理者能够真正了解民生疾苦的诉求。而相对于那些子虚乌有的虚构情节,《卧底老板》显然更加贴近现实。每期的老板在卧底结束之后,都会就卧底过程中所发现的具体问题进行总结和处理,所谓赏罚分明,尽职尽责的会被表彰,玩忽职守或方法不当的要被批评降职,这让许多在基层郁郁不得志,或是对直接上司不满的工作者们感到大快人心。
“卧底老板”的广受关注在当今社会并不奇怪,越来越多的基层员工感受不到来自老
板的关怀,基层的真实情感、真实想法无法上达至老板,“卧底老板”则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从老板角度来说,卧底可以取得三个重要的收获。第一,通过身份的隐藏,能够了解员工内心的想法和对公司的真实态度,尤其是发现员工对公司管理和工作安排的负面评价,比如公司当前存在的问题,这类负面的信息具备格外的价值。老板通过卧底的方式,可以收集从正式渠道无法得到的信息。第二,老板可以发现有潜能的、但当前处于管理层级较低的一线员工。卧底后,老板有机会在日常的工作交流中发现有闪光思想的、有潜力的,人才,这对公司的未来发展有益。第三,获得换位思考的视角。过去,老板都是高高在上,从上到下传递信息,认为员工可以百分之一百地理解所传达的信息,这是不切实际的。经过换位思考以后,可以帮助老板制定出更符合员工需要和意愿的政策,也更加了解政策和战略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调整和修订,以使得政策更具有操作性,获得令人满意的、符合初衷的效果。
从员工角度来说,当员工进入组织后,就会抑制自己的一些特征,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的思想和行为特征。员工对老板天然地表现出说好话、不说坏话的迎合心态,不仅让老板在正式沟通中感到失望,也不利于个人发展,难以得到老板及上级的重视,面对“卧底老板”员工可以更轻易的表现出一种开放型的心态,在正式场合中,员工更善于压抑自己,“卧底老板”可以让员工意识到老板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和可怕,他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
从效果上来看,如果一个公司必须要靠老板亲自卧底才能获得真实信息,可想这个企业的管理水平有多么糟糕。因此在一个比较清明的条件下其实正式沟通的渠道可以有很多,企业可以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机制,比如通过匿名的员工意见调查、总裁信箱、内部BBS、总经理接待日等途径收集有关信息。
《卧底老板》带给管理者的,应当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形式,而是一种既能深入基层又能回归全局的意识,真正营造出一种持续改进提升的企业文化。《卧底老板》带给员工的,应该是以更积极、更开放的心态去面对管理者,学会为自己创造更好的未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