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时间:2016年5月25日 二、实验地点:黄山学院南区及周边 三、实验目的:(1)学习病虫害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2)识别校园及周边园林、绿地、行道树以及观赏植物上常见病虫害的种类; (3)调查病虫害发生发展与寄主植物、气象、土壤因子之间的生态关系; (4)结合之际,对主要的病虫害提出防治设想; (5)学会常规的内业技能。
四、病虫害及分析
1、月季枯枝病
在校门口世纪华联旁的绿地上,表现症状为病斑周围褐色和紫色的边缘与茎的绿色对比明显,病茵的分生孢子器在病斑中心变褐色时出现,随着分生泡子器的增大,茎表皮出现纵向裂缝,后期病斑凹陷,纵向开裂,病部可心出现黑点,潮湿时涌现出黑色孢子堆。发病严重时,病部以上部分枝叶萎缩枯死。应该加强栽培管理,施足基肥。生长期可喷酌量尿素溶液加新高脂膜,以增强植株长势。现蕾后定期在花蕾上喷洒花朵壮蒂灵,可促使花蕾强壮、花瓣肥大、花色艳丽、花香浓郁、花期延长。
2、 月季白粉病
在校门口世纪华联旁的绿地上,表现症状为白粉病危害月季的叶片、嫩梢、花蕾及花梗等部位。嫩叶染病后,叶片皱缩、卷曲呈畸形,有时变成紫红色,老叶染病后,叶面出现近圆形,水渍状褪绿的黄斑,与健康组织无明显界限,叶背病斑处有白色
状物,严重受害时,叶片枯萎脱落。嫩梢及花梗受害部位略膨大,其顶部向地面弯曲。花蕾受侵染后不能开放,或花姿畸形。受害部位的表面布满白色粉层,这是白粉病的典型特征。应适时修剪整形,去掉病梢、病叶,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 3、 月季白粉虱
在校门口世纪华联旁的绿地上,表现为成虫和若虫群集于植株上部幼嫩叶片背面刺吸汁液,使叶片卷曲、褪绿、发黄、萎蔫甚至干枯,提早脱落。大量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影响开花和观赏。
严重为害期连续喷施10%扑虱灵乳油2000倍液、或25%甲基克杀螨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或10%联苯菊酯乳油4000倍液,注意喷洒均匀,叶背处更应仔细喷到。 4、 月季长管蚜
属同翅目,蚜科。该蚜在春、秋两季群居为害新梢、嫩叶和花蕾,使花卉生长势衰弱,不能正常生长,乃至不能开花。招致煤污病和病毒病的发生。以成虫、若虫群集于寄主植物的新梢、嫩叶、花梗和花蕾上刺吸危害。植物受害后,枝梢生长缓慢,花蕾和幼叶不易伸展,花朵变小,而且诱发煤污病,使枝叶变黑,严重影响了观赏价值。 5、 月季黑斑
在校门口世纪华联旁的绿地上,表现症状为幼嫩枝条和花梗上产生紫色到黑色条状斑点,微下陷。病害严重发生时,整个植株下部及中部片全部脱落,仅留顶部几张新叶。
6、 月季碧蛾蜡蝉
成虫、若虫剌吸寄主植物枝、茎、叶的汁液,严重时枝、茎和叶上布满白色蜡质,致使树势衰弱,造成落花。 7、 卷叶蛾幼虫
幼虫吃植物叶片,或钻进果实里面吃果实,有的把叶片卷成筒状,在里面吐丝做茧。危害果树和其他农作物。 8、 杜鹃冠网蝽
以若虫和成虫为害植物的叶片,吸取汁液,排泄粪便,使叶片背面呈现锈黄色,叶片正面出现针点状白色斑点,严重时使全叶失绿苍白,影响植物光合作用,使植株生长缓慢,提早落叶,降低了观赏价值。所以应适当的采用园林或药剂措施,减少害虫的发生。 9、 杜鹃三节叶蜂
以幼虫取食叶片,取食时从近叶柄基部叶缘开始,逐渐将叶食尽,仅留主脉及部分叶尖。特别是对杜鹃花危害更为严重。杜鹃三节叶蜂多发生在杂草丛生的地方,因此,栽杜鹃花周围要注意杂草的清除。每年春夏间当杜鹃谢花后,进行适当修剪,既利于杜鹃生长和美观,又可除去大部分卵和低龄幼虫,以后各代发生量便会减少。
10、叶蜂
叶蜂的主要识别特征有:成虫腹部基部宽大,不与后胸背板愈合;各足1-4跗分节具
明显的跗垫;雌虫产卵器发达,通常刀片状,少数较细长;幼虫除尾蜂科外均为植食性。 11、毛毡病
这种螨类害虫主要危害香樟叶片和嫩梢等多处地方,病害发生会造成很严重的影响,
影响外形美观,且还影响树势生长等等。香樟毛毡病发病初期会吸食叶片汁液,会有
白色病斑出现,严重时会让树木被危害叶子枯萎、脱落,甚至会有生长延迟的情况。 12、穿孔病
穿孔病主要危害叶片。初在叶上近叶脉处产生淡褐色水渍状小斑点,病斑周围有水渍
状黄色晕坏。最后病健交界处产生裂纹,而形成穿孔,孔的边缘不整齐。温度适宜,雨水频繁或多雾、重雾季节利于病菌繁殖和侵染,发病重。一般年份在春秋雨季病情扩展较快,夏季干旱月份扩展缓慢。 13、秋四脉绵蚜
寄主于 榆、小麦、狗尾草、牛筋草、玉米、高粱等。 为害高粱、玉米等根部,造成
黄化。为害榆树时形成红色袋状竖立在叶面上的虫瘿。根型蚜为害严重时,用40%乐果乳油1kg加氯化铵化肥25~30kg,对水500kg,浇淋根部,干旱时要注意防止药害。 14、丛枝病
二教楼前门的主路旁的竹子上主要有的病虫害是丛枝病。发病初期,少数竹枝发病。
病枝春天不断延伸多节细弱的蔓枝。每年4-6月间,病枝顶端鞘内产生白色米粒状子实体。有时在7-9月间,新生长出来的病枝梢端的叶鞘内,也产生白色米粒状子实体。病枝先从少数竹枝发病,数年内逐步发展到全部竹枝。在防治方面应加强竹林的抚育管理,定期樵园,压土施肥,促进新竹生长,及时砍出病株,并逐年反复进行。
五、实验结论:园林病虫害的发生存在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无树不虫、无树不病,
园林病虫是园林生态系统中伴生的一个主要组成成分,是天敌生存、繁衍不可少的
食料[1]。园林植物具有自我修饰、自我补偿能力,环境中也具有病虫的许多自然控制作用,各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通常状态下绿化植物、病虫害和天敌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但城市园林对周围环境有很强的依赖性,不合理的管护、天气的异常变动、城市空气污染以及其它人为的干扰随时会打破已形成的平衡,诱发园林病虫害的发生。因此应客观的认识和看待园林病虫害的发生,遵循其客观规律,科学的去进行治理。实验当中发现了叶甲、杜鹃三节叶蜂、桃蚜、秋四脉绵蚜、白粉病以及丛枝病等一系列病虫害。由此可见,园林植物危害非常严重,害虫危害明显重于病害,特别是天牛、蚜虫和蚧虫最为严重。对于现状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例如研究如何通过合理安排绿化布局、加强管理等来控制病虫害;调查害虫的天敌种类组成,自然寄生或捕食率,为生物防治提供指导;探讨各种人工防治途径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寻找有效防治途径等。
六、实验心得:园林绿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幻
觉绿化事业进展亦加快,树木花草的种类及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在花草树木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会遭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从而使花草树木生长不良、畸形、腐烂甚至死亡,不仅降低花木的质量,失去观赏价值和绿化效果,而且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园林树木病虫害的防治是保护园林绿地的重要措施。为了强化我们的病虫害防治知识,并且详细了解园林病虫害情况,我们在苏老师的带领下在校园及周边进行了意义匪浅的园林病虫害学习。通过此次的学习,我已经基本了解了主要园林植物的病害和虫害情况,在病虫害的治理上也有了新的领悟。而且有相当一部分知识是在课本上没有学到的,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这门课的学习还需继续努力。
七、建议:只有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才能够真正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园
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是一个病虫控制的系统工程,要掌握\"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做好病虫害预测工作。在园林植物养护过程中,使栽培环境尽量符合园林植物生长的要求,使植株生长健壮,抗性增强,病虫害发生减少到最低限度,实现人类、环境、植物的和谐共存。一旦发生病虫危害,要及时采取适当措施,做到\"治早、治少、治了\",把病虫害控制在景观效果允许的范围之内,杜绝扩大蔓延。
八、思考题
1、我发现月季、桃以及杜鹃的受害最重。 2、(1)品种选择:在自然条件下,植物病虫害分布有一定的区域性。但在城市园林绿
化施工中,由于苗木从不同地区调运,人为地将一些危险性病虫害在地域间传播,给城市园林绿化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绿化施工前应严格选择植物,严格选择无病虫害的健康苗木,在绿化施工中发现病虫害时,立即采取措施,彻底消灭。其次,很多病虫害都是在同品种植物间传播,若同种植物片植面积大
就会加重一些病虫害的蔓延,植物种类多、同种植物片植面积小,则病虫因食物出现“断层”而无法传播,有一定防治效果。
(2)栽培:
a、选用绿化树种与合理搭配。很多病虫害都是在同品种植物间传播,若同种植物片植面积大就会加重一些病虫害的蔓延,植物种类多、同种植物片植面积小,则病虫因食物出现“断层”而无法传播,有一定防治效果。
b、合理施肥和灌水。使用有机肥料要充分腐熟,以减少侵染源;使用无机肥料,要注意各元素间的平衡,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正确浇水的方法、次数、水量和时间可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逆性。
c、防止病虫传播,及时清除病虫植株残体和枯枝落叶,集中销毁;操作时要
避免重复污染,整枝修剪、中耕除草、摘心摘叶时要合理科学,防止用具和人手将病菌传给健康植株;有病的土壤和盆钵,不经消毒不能重复使用。
(3)管理:
a、及时清除病叶、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病原。
b、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力,进行轮作(温室内可换土),改进浇水方法,有条件者可采用滴灌,尽量避免对植株直接喷灌。保持通风透光。
c、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药剂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隔7-10天喷一次,连续3-5次,注意药剂要交替使用。
3、本实验中综合运用了《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园林树木栽培学》、《园林苗
圃学》及《风景园林生态学》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