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一说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拯救这场灾难的。
3.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险境中动作、神态、语言以及心理活动。感悟他们在与敌人斗争时的沉着、镇定、勇敢和机智。学习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说出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拯救这场灾难的。
教学难点:感悟他们在与敌人斗争时的沉着、镇定、勇敢和机智。学习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音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半截蜡烛》,本篇课文是一个短小的剧本,反映的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某城市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至今为止规模最大、伤亡最重、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理解故事内容
1、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半截蜡烛》就是发生在当时的一个真实故事。(板书课题)来,齐读。齐读课题。下面同学们听一下本课的课文朗读。 2、谁能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深入阅读,体会人物语言 (一)感知内容
1、结合预习说一说,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 (1、)出示句子“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2、)这个主意绝妙在哪里?
2、过渡:可是,一天晚上,这绝妙的主意却经受了一次极其严峻的考验, 3、因为,师引读: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了什么? 情况如此危急,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全班朗读这一段。 (二)研析情节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想一想在这些危机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是如何与德军周旋的?
1、自学课文,要求:(1)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动作、语言的句子,认真读一读,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2、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收获。 先看伯诺德夫人是怎么做的? 出示句子“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 “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她此时的内心也是如此平静吗?读,再次体会。
(4)小结:出示句子“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似乎”能不能去掉? 是的,危机只是暂时过去了。我们看看,杰克采用的是什么方法? 投影出示: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里顿时暗了许多。
1、师: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杰克?杰克是不是真的要生火?“慢慢”杰克让自己显得更平静,更自然些,不让敌人看出破绽。(生说)
师:同学们,杰克能有这么镇定自若的表现,咱们想想他站起来前,心里可能想了些什么?
2、你能否通过朗读,读出他的勇敢、镇定。 3、师:你还从哪儿也能看出他的勇敢、镇定?
出示: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指名读,既然端不走半截蜡烛,为何还要生火?
教师:在孩子的心中,已经到了斗争的最后时刻,气氛怎么样?(紧张) 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1、谁能通过朗读把当时的紧张气氛读出来。
2、师:能用一个四字词语形容此时的险情吗?(千钧一发、危在旦夕、万分危急)。
故事的最终结局却是“峰回路转”,令人意想不到。同学们,是谁最终保住了秘密,保住了一家人?(齐答) 投影:(突然,杰奎琳„„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她的努力为什么能成功呢?大家先自己读课文想一想,看看能够找到几点理由。自己研究,然后交流。
多么可爱的小姑娘啊!在这样危急的关头,在妈妈和哥哥的办法都没能成功的紧急时刻,她最小,却以自己的聪明、镇定战胜了德军!老师和你们一样,真的很喜欢这个可爱的小姑娘。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小节。
教师小结:时间刚刚好,敌人最终都没有怀疑到这半截蜡烛上,一家三口的努力终于化解了这场可怕的危机。 四、总结全文,加深认识
1、面对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是什么给了一家三口这样的勇气和力量与敌人斗智斗勇呢?板书: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2、师:同学们,这半截蜡烛熄灭了,但伯纳德一家经历的这场无声的战斗却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面对这一家,面对二战,面对这些军官,你有哪些话想对他们说?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二战结束以后,为了表彰伯纳德夫人一家,法国政府决定为他们一家三口每个人颁发一枚自由荣誉勋章。在颁发勋章时,要宣读这样一份奖状,你想象上面会写些什么呢? 六、板书设计:
12、半 截 蜡 烛
伯诺德夫人 沉着、机智
杰 克 镇定、勇敢 热爱祖国 杰 奎 琳 勇敢、机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