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4病毒试题.doc

来源:意榕旅游网
单选:

1、病毒的增殖方式是( )。 A.二分裂法B.多分裂法C.芽生D.复制

2、在病毒复制过程中,下述哪一项机制是错误的( )。

A.以宿主细胞获得能量B.只在活细胞内复制C.宿主细胞始终保持完整的结构D.利用宿主细胞的合成机制来合成

3、干扰素抗病毒的机制是( )。

A.阻止病毒进入易感细胞B.直接杀伤细胞内的病毒

C.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质,抑制病毒复制D.杀伤细胞外的病毒 4、病毒的致病作用主要是( )。

A.病毒外毒素的致病作用B.病毒内毒素的致病作用 C.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损伤D.病毒产生有毒性酶类 5、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可出现( )。 A.细胞溶解B.细胞融合C.细胞转化D.以上均可 6、早期基因编码的早期蛋白的主要功能有( ) A.调节病毒基因组表达B.以上选项均正确

C.参与病毒核酸复制D.改变或抑制宿主细胞大分子合成的蛋白质 7、病毒囊膜上的刺次突的组成成分是:( ) A. 脂类B. 多糖C.糖蛋白D.蛋白质

8、对病毒成熟和释放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

A.DNA病毒在细胞核中装配 B.噬菌体一次释放几十至数百个子代病毒C.DNA病毒潜伏的时间通常为5-10小时D.RNA病毒在细胞核中装配

9、所有方法都可用于实验室中培养病毒,除了( )之外 A.活的动物如鼠B.受精鸡卵C. 组织培养D.营养琼脂的斜面 10、病毒壳体的组成成份是 ( ) A.蛋白质B.核酸C.多糖D.脂类

11、噬菌体是专性寄生于( )的寄生物。 A.细菌B.原生动物C.霉菌D.酵母菌 12、)噬菌体属于( )

A.微生物病毒B. 动物病毒C.植物病毒D.昆虫病毒

13、新病毒合成所需的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和结构含在( )中。 A.在宿主细胞中B.在病毒的衣壳中C.在病毒的基因组中D.在病毒的包膜中 14、病毒物理颗粒计数方法测定的是( )

A.致病性的病毒数量B.有活力的病毒数量C.有活力的病毒与无活力病毒数量的总和D.无活力的病毒数量

15、最先发现病毒的是( )。

A.巴斯德B.柯赫C.伊万诺夫斯基D.列文.虎克 16、昆虫病毒主要靠( )感染。 A.接触 B.口器C.伤口 D.a、b、c 17、病毒缺乏( )。

A.增殖能力B.独立代谢的酶体系C.蛋白质D.核酸

18、溶源菌遇到同一种噬菌体或与之密切相关的噬菌体时表现为( )。 A.抗性B.免疫性C.再次溶源性D.裂解 19、病毒繁殖的场所是( )。 A.土壤中B.活细胞中C.空气中D.水中

20、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外壳由蛋白质构成B.内部含有遗传物质C.不能独立生活D.属于单细胞生物 21、某些病毒核衣壳外包被的一层结构称为( )。 A.细胞膜B.包膜C.刺突D.外膜

22、病毒含有的核酸为( )。 A.DNA B.RNA C.DNA或RNA D.DNA和RNA

23、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使人或家禽患病B.对植物也有危害C.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D.能用来制作禽流感疫苗 24、只含有单一核酸的微生物是( )。 A.病毒B.细菌C.真菌D.放线菌

25、类病毒是一类仅含有侵染性( )的病毒。 A.蛋白质B.DNA C.RNA D.DNA和RNA 多选:

1、病毒成熟后主要通过哪些方式释放?( ) A.胞吐B.分泌C.裂解细胞膜D.出芽

2、构成机体病毒感染的因素包括( )。

A.病毒、机体和环境条件B.病毒致病性和毒力 C.病毒的感染途径和传播媒介D.病毒的宿主范围

3、病毒具有( )

A.繁殖能力B.核酸C.独立代谢酶体系 D.蛋白质 4、下列属于卫星病毒的是( )。

A.朊病毒B.丁型肝炎病毒 C.烟草坏死病毒D.卫星烟草花叶病毒 5、下列描述属于病毒子壳体结构的为 ( )

A.二十面体对称B.螺旋对称C.三十面体对称 D.复合对称 6、亚病毒因子包括( )。

A.朊病毒B.卫星病毒 C.衣原体D.类病毒 7、下列属于动物病毒的是( )。

A. 大肠杆菌噬菌体B.艾滋病病毒C.腺病毒D.禽流感病毒 8、病毒衣壳的作用包括( )。

A.保护核酸B.吸附易感细胞C.具有抗原性D.与病毒增殖有关 9、病毒囊膜的组成成分是( )。 A.蛋白质B.核酸C.脂类D.多糖

10、病毒的繁殖包括( )。 A.吸附B.复制C.裂解D.侵入

11、干扰素的种类有( )。

A.α干扰素 B.β干扰素C.γ干扰素 D.ε干扰素 判断题:

1、原噬菌体即插入寄主染色体DNA上的噬菌体DNA。

2、溶源性细菌在一定条件诱发下,可变为烈性噬菌体裂解寄主细胞。

3、大肠杆菌噬菌体靠尾部的溶菌酶溶解寄主细胞壁后靠尾鞘收缩将DNA注入寄主细胞。 4、一种细菌只能被一种噬菌体感染。 5、细菌的溶源性是可以遗传的。

6、脱壳是指病毒脱掉其衣壳,释放其核酸的过程。

7、植物病毒只能通过人为或自然的机械损伤所形成的微伤口进入细胞。 8、晚期基因编码的晚期蛋白主要是构成子代毒粒所需的结构蛋白。 9、不同病毒的形态结构不同,成熟释放过程各有特点。

10、有囊膜的病毒在成熟过程中需要在细胞膜上进行加工和修饰,如插入一些特殊的糖蛋白。 11、亚病毒与其辅助病毒具有核序列的同源性。

12、病毒的潜伏时期从病毒脱掉衣壳开始,但我们仍可以检测到完成的病毒颗粒结构。 13、晚期基因编码的晚期蛋白主要是构成子代毒粒所需的结构蛋白。

14、病毒具有宿主特异性,即某一种病毒仅能感染一定种类的微生物、植物或动物 15、溶源性细菌在一定条件诱发下,可变为烈性噬菌体裂解寄主细胞。 16、一个病毒的毒粒内既含有双链DNA和双链RNA。

17、病毒有抗青霉素的效应,因它们不具有基因组。 18、(+)DNA即是与mRNA序列互补的DNA. 19、逆转录病毒RNA可以反转录为DNA.

20、植物病毒的核酸主要是DNA,而细菌病毒的核酸主要是RNA。 21、DNA病毒以双链为多,而RNA病毒以单链为多。 22、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只合成一次mRNA。 填空:

1、我们可以把病毒的复制分为早期转录和晚期转录两个时期,早期转录是指发生在 的转录,所转录的基因为早期基因。

2、卫星RNA是指一些必须依赖 进行复制的小分子单链RNA片段。 3、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的中文名称为__________。 4、Avain Influence Virus的中文名称为__ _____。 5、病毒的核酸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

6、病毒壳体的结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病毒的化学组成包括______和__ __,类病毒只含有_____,朊病毒只含有____。

8、溶源性细胞在正常情况下可能发生裂解现象,这是由于少数溶源细胞中的__ _变成了__ _________的缘故。

9、温和噬菌体能以__ ____整合在寄主细胞的染色体上,形成______细胞。 10、能使病毒变性失活的物理因素有_ _等。 问答:

1、病毒的复制周期有何特点 2、病毒具有哪些特点?

3、简述组成病毒的蛋白质和核酸的功能。

4、病毒壳体结构有哪几种对称形式?毒粒的主要结构类型有哪些? 5、简述溶源性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

6、破坏病毒的物理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破坏病毒的?简述体外灭活病毒的化学物质及其灭活原理。

7、名词解释: (1)噬菌斑

(2)温和噬菌体 (3)毒性噬菌体 (4)原噬菌体 (5)类病毒 (6)溶原细胞 (7)双层培养法 (8)一步生长曲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