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自-铁路线路主要病害的形式及防治分析

自-铁路线路主要病害的形式及防治分析

来源:意榕旅游网
铁路线路主要病害的形式及防治分析

【摘要】铁路工程是国家投资的重点项目,对社会交通运输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影响。新时期国家投资交通事业发展,铁路线路规划方案受到了高度重视,其不仅决定了项目规划的具体方案,也影响了后期作业的成本资金消耗。因多方面条件的,铁路线路在改造施工期间常会面临多种病害现象,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则会降低工程建设的质量。针对这一点,本文主要分析了铁路线路常见的病害形式及处理方法。ﻭ【关键词】铁路;线路病害;形式;防治ﻪﻭ线路规划是铁路工程改造的重点,属于前期性的项目策略内容。为了保证铁路工程施工的正常进度,大多数工程单位在没有做好前期规划的前提下盲目动工,导致铁路建设期间产生异常病害,严重影响了铁路结构使用性能的发挥。从经济收益、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等多个角度考虑,施工单位必须要及时处理铁路病害问题,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完善铁路工程建设。

一、铁路线路病害的介绍ﻭ铁路线路由于机车车辆的动力作用和自然条件对线路的影响,常年裸露在大自然中,轨道几何尺寸不断发生变化。路基、道床随时发生变形,线路设备不断机械磨损,计划维修、紧急补修和重点整治比例安排的不合理,维修方法不当,以及周期性的大、中修工作未能够及时进行,因而对铁路线路造成诸多病害。伴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化,威海地方铁路实现了货物直通运输并开办集装箱运输业务的重载列车运行。重载列车的开行,在快速扩充运输能力,大大降低成本的同时,也相应地加

剧了对铁路线路的破坏。导致钢轨、联接零件及轨枕不断磨损,线路设备、道床变化加快。道床脏污、板结、变形、翻浆冒泥等病害增多。从维修中可以看到,重载铁路轨道结构破坏主要以线路爬行、钢轨及接头联接零件病害和曲线病害居多。为了能够预防这些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工务段要找出其病害形成的原因,进行合理整治,以加强设备的使用寿命,保持线路设备完整和质量均衡。以规定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

ﻪ二、铁路线路病害的主要表现及防治

ﻪ通过对钢轨病害的综合整治和预防,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养修成本的投入。但是,由于钢轨受力特征极其复杂,探索和总结钢轨病害整治、预防措施的工作仍然十分艰巨。1ﻭ、线路爬行。线路爬行是万病之源,形成爬行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有:钢轨在动荷载下的挠曲;列车运行的纵向力;钢轨温度变化;车轮在接头处撞击钢轨;列车制动等。当线路上防爬设备不足,扣件的扣压力及道床纵向阻力不够时就会加剧线路爬行。一般认为钢轨挠曲是线路爬行的主要原因,而其他的因素则促成和加剧了线路的爬行。防止线路爬行的措施主要是增加线路纵向阻力。加强轨枕与道床间的防爬阻力,方法是保持道床的标准断面,做到轨枕底下道碴厚度够,轨枕盒内道碴丰满,轨枕两端碴肩够宽,加强捣固。整好长平,保持线路平顺,夯实道床。此外对脏污严重的道床一定要进行清筛,以防止因翻浆冒泥和线路爬底,降低线路纵向阻力。

ﻪ2、钢轨接头病害。由于轧钢质量不好,出厂时钢轨内就存在核伤。

接头养护不良,加重车轮冲击。车轮行经钢轨接头处,因接头形成了折角,车轮从一根钢轨走上另一根钢轨时,有悬空跳过去的现象,发生了冲击,这个冲击力一部分使钢轨端部和夹板挠曲,一部分使钢轨顶面及夹板和连接零件发生磨耗。如有低接头和接头松软或轨缝过大,过车时接头处发生的折角就会增大,车轮对接头的冲击也越严重,结果造成钢轨、夹板和连接零件的严重磨损或折断。在车轮冲击力作用下,端部顶面受到很大的压力,产生塑性变形。由于淬火与未淬火部分的硬度不同,形成马鞍型磨耗。钢轨接头病害的处理要求施工人员采取有效的焊接工艺,对钢构件实施有效的焊接处理,保证接头的质量以防止病害发生。3ﻭ、曲线钢轨病害。钢轨在空间的位置不正确是造成钢轨磨耗的主要原因。由于钢轨位置不正确,使里外股钢轨受力不均匀和钢轨偏压,列车行走不平稳产生附压力打击钢轨而加速轨面磨耗。超高不合适,引起里外股钢轨受偏载和轮轨的不正常接触,而加速了钢轨的磨耗。轨底坡不正确,使钢轨顶面与车轮踏面不相吻合,钢轨顶面受偏压,也会加速钢轨磨耗。预防曲线病害的方法:保持正矢不超限,定期调查现场正矢,细心计算,全面拨正。特别是要保持曲线头尾的圆顺。对于曲线“鹅头”、“支嘴”等病害要及时整治。做好缓和曲线超高顺坡和正矢的递减,顺坡和递减时应等量进行,不要忽大忽小,缓和曲线头尾可适当增减3mm 的超高。合理设置外轨的超高。超高过大会加剧外股钢轨的侧面磨耗和里股钢轨的垂直磨耗。相反如超高过小,对外股钢轨也不利。ﻭ三、铁路混凝土结构病害的处理

铁路路面病害不仅降低了工程的质量标准,也会对车辆交通的安全性构成威胁。因此,及时处理铁路路面病害是作业期间需要注意的问题,施工单位必须根据诱发病害的主要因素制定处理措施。目前,常见的路面病害有裂缝、沉降、起砂,每种病害的处理方法如下:ﻪﻭ1、起砂病害。起砂是由于混凝土路面受到力作用,部分混凝土脱落而引起的缺损,也会引起路面错台。骨料配制、气候条件等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起砂。起砂处理剂是该病害的常用材料,将其喷洒于铁路路面起砂位置,经过化学反应后可重新凝固混凝土,严重起砂的路面必须摊铺新的混凝土材料。2ﻭ、裂缝病害。由于导致裂缝出现的因素较为复杂,处理时应从多方面考虑问题。一是材料方面,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选用高质量的原材料可保证混凝土性能;二是修补方面,裂缝处理技术包括:灌注技术、开凿技术、填充技术等,施工人员处理时可根据裂缝的情况灵活运用。 3、沉降病害。路面沉降多数由于底部结构不牢固所致,受力不均后对路面结构产生应力破坏。处理沉降问题需尽可能从路基进行,破损路面开挖到一定程度后重新填充材料。若路面沉降严重,重新施工后应配备相应的加固结构,支撑基层结构的受力状态,防止路面沉降面积不断扩大。ﻭ四、防范铁路建筑结构病害的策略ﻭ冬季铁路线路施工病害的发生率极高,这是由于低温条件下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影响了线路规划施工的质量。搞好建筑工程低温季节施工的防御工作是施工单位需重点研究的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低温状态对现场施工及工程材料的不

利影响,才能保证工程按照预期的时间顺利完

1、养护管理。施工单位应养成“边施工,边管护”的习惯,完成某一项目施工后随即进行养护处理。如:混凝土浇筑后覆盖土工膜保温,加快混合料凝固的时间,保证材料凝固后强度、硬度、耐久性达到标准要求。监理人员在现场发挥监督管理作用,发现质量问题立刻指出且要求返工维修。2ﻭ、材料管理。材料质量决定了建筑工程的质量,防范低温季节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从材料环节采取措施。施工单位所采购的材料要符合建筑行业规定的标准,现场配制混凝土也要严格控制原始材料的比例。只有材料质量优化改善,正常使用即可起到良好的抗寒抗冻效果,建筑物结构不易受损。ﻪﻭ结论

综上所言,铁路线路牌规划施工是一项复杂性的工程,其在作业期间要求施工单位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制定严格的监管方案以防病害的发生。除了对铁路钢结构病害进行防治外,还要考虑混凝土结构潜在的病害问题。

【参考文献】ﻭ[1]魏中华,翁剑成,郑柯;超载对铁路线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影响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ﻪﻭ[2]杨锡武,王在善,谢强;水泥砼路面早期破坏的力学机理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2年02期ﻪﻭ[3]李祖伟;水泥砼路面的温度翘曲与翘曲复合应力[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2年04期ﻭ[4]杨锡武,王东,张祖堂;列车超载对水泥砼路面破坏影响的力学机理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4年06期ﻪﻭﻪ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