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9757787 U(45)授权公告日 2019.12.10
(21)申请号 2018220958.8(22)申请日 2018.12.13
(73)专利权人 苏州嘉盛远大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
中山东路11-1-3号(72)发明人 戴大力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1621
代理人 李素红(51)Int.Cl.
B65D 6/08(2006.01)B65D 25/04(2006.01)B65D 25/28(2006.01)B65D 81/05(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9757787 U()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叠合楼板双层装车运输存储装置(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叠合楼板双层装车运输存储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底部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所述固定架中部设置有隔板,所述固定架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另一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部设置有第一放置腔,所述支撑架顶部设置有第二放置腔,所述支撑架内侧设置有把手,所述支撑架顶部设置有活动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支撑架和固定架,由于支撑架固定在固定架中部,从而将固定架分为双层,支撑架底部设置为第一放置腔,支撑架顶部设置为第二放置腔,使其可以利用更小的空间存放更多的叠合楼板本体,占用空间小。
CN 209757787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叠合楼板双层装车运输存储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设置有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底部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3),所述固定架(2)中部设置有隔板(4),所述固定架(2)表面设置有滑槽(5),所述滑槽(5)内部设置有滑块(6),所述滑块(6)另一端设置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底部设置有第一放置腔(8),所述支撑架(7)顶部设置有第二放置腔(9),所述支撑架(7)内侧设置有把手(10),所述支撑架(7)顶部设置有活动架(11),所述活动架(11)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12),所述活动架(11)顶部设置有叠合楼板本体(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楼板双层装车运输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包括有第一固定架(201)和第二固定架(202),所述第一固定架(201)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第一固定架(201)固定在底板(1)上,所述第二固定架(202)的长度为第一固定架(201)长度的一半,所述第二固定架(202)与底板(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楼板双层装车运输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2)与活动架(11)连接处设置有螺槽(14),所述固定板(12)与活动架(11)为螺纹连接,所述活动架(11)表面设置有橡胶垫(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楼板双层装车运输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6)与支撑架(7)固定连接,所述滑块(6)与滑槽(5)为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楼板双层装车运输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与固定架(2)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3)为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合楼板双层装车运输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顶部与支撑架(7)相抵,所述隔板(4)与固定架(2)固定连接。
2
CN 209757787 U
说 明 书
一种叠合楼板双层装车运输存储装置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存放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叠合楼板双层装车运输存储装置。背景技术
[0002]目前,随着装配式住宅行业的蓬勃发展,对于预制构件的装配率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占预制构件总比例很大的叠合楼板,因其制作简单和可以轻便吊装,更备受开发商和业主的青睐。公知的叠合楼板的堆放是直接用普通的木头块垫在楼板下方,直接放在车间或者车间外部,其堆放有很大的随意性。[0003]由于堆放的随意性,容易导致楼板局部受力不均衡而导致开裂,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由于受力对叠合楼板的影响,目前规范只允许叠放到6层,这就要求现场有很大的面积来堆放,占用空间大,且运输过程中更容易出现由于晃动和震动带来的楼板开裂问题。[0004]因此,发明一种叠合楼板双层装车运输存储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合楼板双层装车运输存储装置,通过设有支撑架和固定架,由于支撑架固定在固定架中部,从而将固定架分为双层,支撑架底部设置为第一放置腔,支撑架顶部设置为第二放置腔,使其可以利用更小的空间存放更多的叠合楼板本体,占用空间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叠合楼板双层装车运输存储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底部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所述固定架中部设置有隔板,所述固定架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另一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部设置有第一放置腔,所述支撑架顶部设置有第二放置腔,所述支撑架内侧设置有把手,所述支撑架顶部设置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活动架顶部设置有叠合楼板本体。[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包括有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第一固定架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第二固定架的长度为第一固定架长度的一半,所述第二固定架与底板固定连接。[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与活动架连接处设置有螺槽,所述固定板与活动架为螺纹连接,所述活动架表面设置有橡胶垫。[0009]优选的,所述滑块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与滑槽为滑动连接。[0010]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为倾斜设置。[0011]优选的,所述隔板顶部与支撑架相抵,所述隔板与固定架固定连接。[001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0013]1、通过设有支撑架和固定架,由于支撑架固定在固定架中部,从而将固定架分为双层,支撑架底部设置为第一放置腔,支撑架顶部设置为第二放置腔,使其可以利用更小的空间存放更多的叠合楼板本体,占用空间小,通过设置有活动架,使活动架可固定在第一放
3
CN 209757787 U
说 明 书
2/3页
置腔和第二放置腔内,对叠合楼板本体起到支撑固定减震的作用,使得叠合楼板本体存放整齐一致,受力均匀,避免开裂的问题出现,本装置,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可以在快捷存放叠合楼板本体的同时,方便地进行运输及避免开裂问题;[0014]2、通过设有把手和活动架,由于支撑架内部设置有把手,使得支撑架的安装和拆卸更加简单快速,由于固定板与活动架为螺纹连接,从而便于调节活动架的安装位置,增加空间利用率,由于叠合楼板本体均放置在底板上,从而有利于叠合楼板本体的运输和存放。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图。[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结构立体图。[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架结构立体图。[0018]图中:1底板、2固定架、201第一固定架、202第二固定架、3限位板、4隔板、5滑槽、6滑块、7支撑架、8第一放置腔、9第二放置腔、10把手、11活动架、12固定板、13叠合楼板本体、14螺槽、15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叠合楼板双层装车运输存储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部设置有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底部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3,所述固定架2中部设置有隔板4,所述固定架2表面设置有滑槽5,所述滑槽5内部设置有滑块6,所述滑块6另一端设置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底部设置有第一放置腔8,所述支撑架7顶部设置有第二放置腔9,所述支撑架7内侧设置有把手10,所述支撑架7顶部设置有活动架11,所述活动架11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12,所述活动架11顶部设置有叠合楼板本体13。[0021]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架2包括有第一固定架2012和第二固定架2022,所述第一固定架2012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第一固定架2012固定在底板1上,所述第二固定架2022的长度为第一固定架2012长度的一半,便于叠合楼板本体13的搬运,所述第二固定架2022与底板1固定连接;[0022]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板12与活动架11连接处设置有螺槽14,所述固定板12与活动架11为螺纹连接,所述活动架11表面设置有橡胶垫15,起到减震的作用;[0023]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滑块6与支撑架7固定连接,所述滑块6与滑槽5为滑动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0024]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板3与固定架2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3为倾斜设置;
[0025]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隔板4顶部与支撑架7相抵,所述隔板4与固定架2固定连接。
[0026]本实用工作原理:
4
CN 209757787 U[0027]
说 明 书
3/3页
参照说明书附图1-3,由于支撑架7固定在固定架2中部,从而将固定架2分为双层,
支撑架7底部设置为第一放置腔8,支撑架7顶部设置为第二放置腔9,使其可以利用更小的空间存放更多的叠合楼板本体13,占用空间小,通过设置有活动架11,使活动架11可固定在第一放置腔8和第二放置腔9内,对叠合楼板本体13起到支撑固定减震的作用,使得叠合楼板本体13存放整齐一致,受力均匀,避免开裂的问题出现,由于固定架2底部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3,从而可提高固定架2与底部的连接的稳定性,增强连接强度,还对叠合楼板本体13起到防护的作用,避免其掉落;[0028]参照说明书附图1-3,由于支撑架7内部设置有把手10,使得支撑架7的安装和拆卸更加简单快速,由于固定板12与活动架11为螺纹连接,从而便于调节活动架11的安装位置,增加空间利用率,由于叠合楼板本体13均放置在底板1上,从而有利于叠合楼板本体13的运输和存放。
[002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5
CN 209757787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6
CN 209757787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3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