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卷(完整版)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对于上升的热气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气球的升空原理和民航飞机的起飞原理相同 B.热气球匀速上升时,机械能一定不变 C.热气球上升过程中,受到的大气压强不变 D.热气球燃料减少后,它的惯性变小
2、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 3、对下列图示中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乙中,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图丁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
4、在水平桌面,上放有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甲和乙,在容器中分别盛入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两容器中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 9
A.两容器对桌面压强大小相等 C.两液体密度大小相等
B.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大小相等 D.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大小相等
5、小天同学对自己身体涉及的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A.身高170cm
B.心跳80次/s
C.体温37℃
D.体重500N
6、一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用它测标准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为5℃,测沸水的温度时为95℃,若用它来测得室内温度为32℃,则室内的实际温度约为( ) A.35℃
B.30℃
C.33℃
D.37℃
7、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8、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9、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甲中装的是冰水混合物,乙中装的是干冰(温度可以低到-78.5 ℃).现在把它们放在20 ℃的同一房间中,一段时间后,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内壁M侧结了一层霜,乙的外壁Q侧结了一层霜 B.甲的内壁M侧结了一层水,乙的外壁Q侧结了一层霜 C.甲的内壁M侧有水珠,乙的内壁P侧有一层霜 D.甲的外壁N侧有水珠,乙的外壁Q侧有一层霜
2 / 9
10、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人耳可以听到超声,不能听到次声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音色不同
11、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C.0~4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D.3s时甲在乙的前方
12、如图所示,在“○”处可以连接电流表或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为使L1与L2串联,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a为电流表,b为电压表,c为电流表 B.a为电压表,b为电压表,c为电流表 C.a为电流表,b为电流表,c为电压表 D.a为电流表,b为电流表,c为电流表
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小灯泡L1、L2规格相同,闭合开关S后,发现L1不亮,L2发光.此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A.灯 L1短路 C.灯 L1断路
B.灯 L2短路 D.开关 S 接触不良
1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
3 / 9
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②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A.只有①和③ B.只有①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③和④
15、张某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约3×108m/s C.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合理分类和利用垃圾可以变废为宝,在一定条件下,1吨垃圾能榨出170kg燃料油,若燃料油的热值为4.0×107J/kg,则这些燃料油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J,燃烧时燃料油的化学能转化为______能.
2、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_____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_____(选填“甲”或“乙”)的位置.
3、只将一个“220V 800W”的电暖气接入示数为如图所示的电能表所在的电路中,正常工作5h,消耗电能___________kW•h,此时电能表示数变为_____.
4 / 9
4、海南省正在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规定汽车礼让行人.汽车不避让行人且冲过斑马线 是很危险的,这是因为汽车具有_____,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刹车不易停住.汽车轮胎表面刻有深槽花纹,是为了_____摩擦力(选填“增大”或“减小”).
5、“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琴声是通过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_____减弱噪声.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电压表连入实物图中,使电压表能够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大小,要求电压表选用0~3V的量程。
2、如图所示,两间独立病房里各装一个开关,方便病人呼叫医护人员.在护士值班室有红灯、绿灯和电铃各一只,病人闭合开关S1,电铃响且灯L1亮;另一病人闭合开关S2,电铃响且灯L2亮.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好电路.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斜面来探究斜面的省力情况、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他首先测出木块重,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拉动木块,调节斜面倾斜角度的大小多次测量,得到下表所示的数据:
5 / 9
(1)实验中,小明测拉力时要用弹簧测力计平行于斜面拉着木块做______运动,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当斜面倾斜角为30度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拉力F=__________N。
(3)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斜面倾斜角度越_________(选填“大”或“小”),斜面越省力,斜面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
(4)若想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则要保持_____不变,斜面的光滑程不变,只改变物重。
(拓展)实验完成后,小明没有进行其他操作,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当斜面倾斜角为30度时,木块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力f=____N。
2、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小钢球从高度为h的同一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推动同一小木块向前移动一段距离s后停下.完成甲、乙、丙所示的三次实验,其中h1=h3>h2,mA=mB<mC.
(1)小钢球在滚下斜面的过程中,它的__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动能.其动能大小是通过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
(2)小钢球在水平面上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小钢球具有
_______________.小木块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_______________力的作
6 / 9
用.
(3)分析比较甲和乙两组实验可知,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_______________.
(4)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两组实验可知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工人师傅利用汽车作为动力,从水中打捞一个正方体物件,绳子通过定滑轮,一端系着物件,另一端拴在汽车上,如图甲所示.汽车拉着物件匀速上升,已知汽车对绳子的拉力F与物件底面距离水底的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绳子的体积、绳重及摩擦均忽略不计,g取10N/kg.求:
(1)该物件的质量是多少?
(2)物件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3)物件上表面恰好到达水面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多少?
2、某型号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4×104 W,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1600 N.在额定功率下,当汽车匀速行驶时,求: (1)发动机所提供的牵引力大小; (2)汽车行驶10 min牵引力所做的功; (3)汽车行驶速度的大小.
7 / 9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D 2、B 3、C 4、A 5、B 6、B 7、C 8、C 9、D 10、D 11、C 12、B 13、C 14、D 15、A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6.8×109 内 2、折射 乙 3、4 03660 4、惯性 增大
5、音调 空气 声源处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8 / 9
1、
2、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匀速直线 6.0 小 低 斜面的倾角(高度) 1
2、重力势能 木块移动的距离大小 惯性 摩擦力 大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250kg;(2)1250N;(3)5×103Pa 2、(l)1 600 N (2)2.4×107 J (3)25 m/s
9 / 9
甲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