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芒种节气的含义_芒种节气特点

芒种节气的含义_芒种节气特点

来源:意榕旅游网
芒种节⽓的含义_芒种节⽓特点

芒种是我们国家的⼀个重要的节⽓,芒种节⽓是⼀年之中最为忙碌的时刻,是农业发展中最重要的⼀段时间了,下⾯是⼩编为⼤家整理的关于芒种节⽓的含义,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家阅读参考学习!

芒种节⽓的含义

芒种是⼆⼗四节⽓之⼀。每年六⽉六⽇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时开始。太阳过黄经 75°,天道⾏南偏东南⽅。丙⼭,⼋卦属离,九紫⽕星。阳历六⽉五⽇前后开始,稻⾕成穗。此时可种有芒之鷇物结实成穗,故名为芒种。

芒种时太阳到达黄经75°。芒种字⾯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快收,有芒的稻⼦可种”《⽉令七⼗⼆侯集解》:“五⽉节,谓有芒之种⾕可稼种矣。”,意指⼤麦、⼩麦等有芒作物种⼦已经成熟,抢收⼗分急迫。晚⾕、⿉、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称“芒种”。春争⽇,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们常说“三夏”⼤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多⾬的黄梅时节。

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播种、下地最为繁忙的时机。

我国古代将芒种节⽓分为三候:\"⼀候螳螂⽣;⼆候鹏始鸣;三候反⾆⽆声。\"在这⼀节⽓中,螳螂在去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初⽣⽽破壳⽣出⼩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反⾆鸟,却因感应到了阴⽓的出现⽽停⽌了鸣叫。

芒种是表征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是⼀个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时⾄芒种,四川盆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中稻、红苕移栽接近尾声。⼤部地区中稻进⼊返青阶段,秧苗嫩绿,⼀派⽣机。\"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处停\"的诗句,⽣动的描绘了这时⽥野的秀丽景⾊。到了芒种时节,盆地内尚未移栽的中稻,应该抓紧栽插;如果再推迟,因⽓温提⾼,⽔稻营养⽣长期缩短,⽽且⽣长阶段⼜容易遭受⼲旱和病⾍害,产量必然不⾼。红苕移栽⾄迟也要赶在夏⾄之前;如果栽苕过迟,不但⼲旱的影响会加重,⽽且待到秋来时温度下降,不利于薯块膨⼤,产量亦将明显降低。农谚\"芒种忙忙栽\"的道理就在这⾥。芒种节⽓是很忙的节⽓。陕西,⽢肃、宁夏是“芒种忙忙种,夏⾄⾕怀胎”。⼴东是“芒种下种、⼤暑莳(莳指移栽植物)”。江西是\"芒种前三⽇秧不得,芒种后三⽇秧不出\"。贵州是\"芒种不种,再种⽆⽤\"。福建是\"芒种边,好种籼,芒种过,好种糯\"。江苏是\"芒种插得是个宝,夏⾄插得是根草\"。⼭西是\"芒种芒种,样样都种\"。\"芒种糜⼦急种⾕\"。四川、陕西是\"芒种前,忙种⽥,芒种后,忙种⾖\"。从以上农事可以看出,到芒种节,我国从南到北都在忙种了,农忙季节已经进⼊⾼潮。

芒种节⽓的特点是什么

芒种时节⾬量充沛,⽓温显着升⾼。常见的天⽓灾害有龙卷风、冰雹、⼤风、暴⾬、⼲旱等。芒种时节沿江多⾬,黄淮平原也即将进⼊⾬季。华南东南季风⾬带稳定,是⼀年中降⽔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梅⾬季节,⾬⽇多,⾬量⼤,⽇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西南地区从6⽉份也开始进⼊了⼀年中的多⾬季节。此时,西南西部的⾼原地区冰雹天⽓开始增多。

芒种后,中国华南东南季风⾬带稳定,是⼀年中降⽔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梅⾬季节,⾬⽇多,⾬量⼤,⽇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宋⼈范成⼤的《芒种后积⾬骤冷》诗:“梅霖倾泻九河翻,百渎交流海⾯宽。良苦吴农⽥下湿,年年披絮播秧寒。”绘出了阴⾬连绵不⽌,河满沟平,农夫冒着寒冷⾝披棉絮播秧忙的画⾯。

6⽉份,⽆论是我国南⽅还是北⽅,都有出现35℃以上⾼温天⽓的可能。黄淮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可能出现40℃以上的⾼温天⽓,但⼀般不是持续性的⾼温。 在我国华南的台湾、海南、福建、两⼴等地,6⽉的平均⽓温都在28℃左右。如果是在雷⾬之前,空⽓湿度⼤,确实是⼜闷⼜热。有时需要向公众发布⾼温预报,提醒⼈们预防中暑、空调病和急性肠胃炎。

芒种节⽓饮⾷

芒种时节,⽕旺⽔衰,肝肾弱⽽⼼⽕旺,要适当多吃些苦味⾷物以平抑⼼⽕,多吃些助胃⽓滋阴的⾷物,增强消化功能。常吃⼭药、胡萝⼘、杂粮粥、百合、莴笋、苦⽠、⽵笋、⼤麦、⼩⽩菜、鸡⽑菜、芹菜等。⽔果要选甜味的吃,如:枇杷、樱桃、杏、桑椹、桃⼦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