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桥头跳车的成因分析与防治处理

桥头跳车的成因分析与防治处理

来源:意榕旅游网
・108・ 林业科技情报 2010 V01.42 No.2 桥头跳车的成因分析与防治处理 刘国孝 (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勘察设计院) [摘要]简单分析了公路桥头跳车的各种原因,对解决桥头跳车问题的防治技术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桥头跳车;成因分析;防治技术 Causation And Prevention Of Vehicle Bump At Bridge Head Liu Guoxiao (Fomstry Prospective Design Institute Of Mudanjiang City,Heilongjiang Province)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ations of vehicle bump at bridge head and summarizes the relevant prevention tech— nique. Key words:vehicle bump at bridge head;causation analysis;prevention technique 随着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许多公路在竣工通车后普 土容重时,填土高度越大,地基沉降变形也越大。 遍出现桥头跳车的现象:路桥结合处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 1.4路堤填土的沉降 沉降、断裂,车辆在通过时产生跳跃和冲击,通过的车辆 按施工程序,台背回填一般都是在桥涵构造物完成后 跳起颠簸,加速了桥梁、路面以及车辆的损坏,极大降低 进行的,这样就在桥头形成一个填土较高、施工面狭窄、 了行车的舒适、安全性。 工期紧迫的作业段。这样的作业段给土方压实工作带来很 桥头跳车现象主要是桥台和路面连接处出现了明显的 大的困难,致使台背回填部位局部密实程度很难达到质量 高程差,主要症结在于与桥台相连的引道的路面和桥台顶 要求。因此,在路堤自重和车辆垂直荷载及冲击振动荷载 面在各自沉降后形成的高程差。 作用下,路基填料逐渐被压缩,孔隙率降低,密实度逐渐 1不均匀沉降成因分析 增大,从而在一定期限内产生路堤填土的沉降。路堤填土 桥头跳车现象主要是由于构造物与其台背填土路堤的 沉降主要取决于填料性质、施工条件及台前台背的防护排 沉降不均匀引起的。引起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主 水工程的设置等情况。 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5排水不畅及填土的流失 1.1桥台下地基的沉降 在桥涵与路堤的连接部位,由于存在缝隙,雨水会沿 出于安全和正常营运考虑,在公路构造物设计和施工 缝隙渗入,对路面结构层和路堤产生冲刷和侵蚀,增加路 中对于其下地基的沉降和稳定性控制很严格,且设计时一 面各结构层和路堤的含水量,甚至造成各种细粒土的流失, 般都考虑桥跨结构对沉降的,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其工 随着路堤和各结构层的破坏,在外部车辆荷载冲击作用下, 后沉降量都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必然造成桥头路堤沉陷,产生跳车现象。 1.2桥台基础的沉降 1.6其他因素 由于桥涵构造物一般采用刚性很大的坚石砌筑或钢筋 设计方案、施工工艺以及采取的处治措施等对不均匀 混凝土浇筑而成,具有较大的刚性,而台后路基和路面组 沉降都有较大的影响。 成的道路属于半刚性或柔性结构;公路建成后,随着时间 2桥头跳车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的推移,台后填土产生较大的固结变形,与其相比,桥台 要解决桥头跳车问题,关键在于消除路桥的工后不均 基础处理较好,一般认为沉降已经完成,相对于路基而言, 匀沉降。结合桥头跳车现有防治技术,从地基处治技术、 沉降可视为零。 台背路堤处治技术以及过渡段路面处治技术等提出综合防 1.3路堤下天然地基的沉降 治技术,以期较好解决桥头跳车这一课题。 天然地基沉降是引起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随着路 2.1换填法 堤的填筑,在路堤荷载作用下,天然地基承受除自重以外 当台背地基经充分碾压后承载力仍无法满足要求,但 的附加荷载从而成为欠固结土,以致在路堤重量及车辆荷 台背填土高度又不大时,台背基底可做浅层换填处理,如 载作用下天然地基产生沉降变形,特别是工后沉降较大且 换填当地砂砾或中、粗砂,条件许可时也可换填石渣、块 变形稳定,沉降往往持续数年乃至数十年。这种沉降变形 石,当缺乏上述材料时,可采用石灰或水泥做浅层加固处 的大小受路堤填土的性质及其填土高度影响,相同填土高 理。换填材料要高出地表一定高度以对地基进行超压。采 度时,所填土的容重越大,地基沉降变形也越大;相同填 用换填法时要求填料符合工程要求,要切实保证换填土性 2010 V0I.42 No.2 林业科技情报 ・109・ 山区公路挡土墙设计浅析 贾文婷姜 多 (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 [摘要]对山区公路挡土墙的选型、计算进行了探讨;并对挡土墙设计时应注意的重点和加固措施也进行论述。 [关键词]挡土墙;选型;计算 Design Of Road Retaining Wall In Mountainous Area Jia Wenting Jiang Duo (Fores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es the selection and computation of road retaining wall in/nountalnous area. Key words:I1etaiIlir塔wall,type selection;computation 在路基工程中,挡土墙可用以稳定路堤和路堑边坡, 1.1基础资料 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和占地面积,防止水流冲刷路基,并经 挡土墙设计时,必须具备以下资料:路线平面图、纵 常用于整治坍方、滑坡等路基病害。挡土墙的形式多种多 断面图、横断面图、地质资料(包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样,按其结构特点,可分为石砌重力式、石砌衡重式、加 工程物探报告),地震勘探报告,水文资料,总体设计资料 筋土轻型式,混凝土半重力式,钢筋混凝土式,扶壁式, 及构造物一览表等。 柱板式,锚碇板式及垛式等类型;按其在路基横断面上的 1.2设计参数的选取 位置,又可分为一般地区挡土墙,浸水地区挡土墙及地震 (1)墙背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对于山岭重丘区公路 地区挡土墙。考虑挡土墙设计方案时,应与其他工程方案 的挡土墙设计,当缺乏试验数据时,填料的计逢内摩擦角 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其技术的可行性,可靠性及经济 及密度可参照表1及表2选用。 的合理性,然后才确定是否采用挡土墙设计方案,并根据 (2)墙背摩擦角。填土与墙背间的摩擦角占,应根据墙 实际情况确定挡土墙的类型。 背的粗糙程度及排水条件确定。山区公路中,对于浆砌片 1挡土墙设计的基础资料及设计参数 石墙体用排水条件良好,均可取艿= 2。 质的均匀性(特别在桥基础处),严格按照规范有关要求碾 发现路基存在压实质量问题时采用的预防性补救措施。通 压夯实;如遇到有水情况,还要考虑填筑时的排水措施。 过强夯法处理可以成倍地提高路基承载能力,大大改善路 换填法的处理深度宜控制在0.5—3m以内,换填层太薄, 基的均匀性,从而减少台背路堤的沉降。 效果不显著;换填层太厚,处理费用太高,且工期较长。 强夯法是将重型夯锤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下,从而对土 2.2排水固结法 体产生巨大的冲击能,冲击能一方面可有效地提高土体的 在台背填土较高,软弱土层较厚,地基沉降变形很大 密实度,另一方面使路基附近的桥台等构造物受到振动冲 时,仅靠换填不能有效解决问题,需对地基进行深层处治, 击力的作用。因此,采用强夯法加固桥台背路堤,一方面 此时可考虑采用排水固结法。排水固结法是在修筑构造物 要研究强夯动力作用下对路基土的夯实效果;另一方面也 前,对天然地基或已设置竖向排水体的地基加载预压,使 要研究附近结构对强夯振动冲击波的承受能力,以及由于 土体固结沉降基本或大部分完成,从而提高地基土的强度, 构造物的存在,对路基强夯效果的影响。 减少地基工后沉降的一种地基加固处理方法。 在确保桥台允许变形和稳定的情况下,对台背路堤进 排水固结法处治台背地基的简单原理是在台背正式回 行强夯补压处理较经济;且强夯设备简单,强夯完毕,设 填之前,在地基表面垂直打人排水通道,铺设砂垫层,然 备一退场,下一道工序或工程即可开始,无须等待,因而 后在砂垫层上填土,填土高度大于路堤设计标高,迫使地 与其他处治方法相比,可大大缩短工期。 基土密实,促使其提前下沉,待地基强度及变形达到设计 2.4采用过渡性路面 ’ 要求后,即开挖台背进行构造物的施工。这样就可以减少 根据桥涵的长度和路基的容许工后沉降值等,在桥头 或消除桥台地基和台背地基间的不均匀沉降。 一定长度范围内铺设过渡性路面,待路堤沉降基本完成 2.3强夯法处理台背路堤 (一般为3~5年)后,再改铺原设计永久性路面。当出现 强夯法在国内外被广泛用于地基加固处理工程之中, 较大沉降时,及时补充铺设一层沥青混凝土或沥青砂,便 对于路堤采用强夯处理,道路工程界尚在探索中。强夯法 能确保行车畅顺,有效避免跳车现象。 补强台背路堤,是一种在路基填筑完成后,路面铺筑之前 来稿日期:20l0—01一O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