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0年九年级中考第一次模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答题卷)

2020年九年级中考第一次模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答题卷)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20年九年级中考第一次模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0分)

1、 请认真阅读以下文字,在空白处填写相应的汉字。(2分)

读好文章如饮醇酒,其味无穷,久而(mí)______笃。经典名著是文化的精(suǐ)___,是人类文明的积淀,诵读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拓宽了我们的阅读范围,增加了阅读量,而且有助于(hāng)______实同学们的文化功底,使我们成为出类拔(cuì)___的人。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相德益彰 澄澈 追溯 恣睢 B.张惶失措 赡养 诀别 怄气 C.断章取义 秸秆 滑稽 帐篷 D.随声附合 恪守 鲜妍 睥睨 3、下列句中横线上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1)我们走进神农架深处,浓荫蔽日,静若太古, 幽泉细语,仿佛置身世外。 (2)从来没有一个文学体裁的评奖像散文这样 ,有的评奖者看重文集的意识形态,有的着重揭示了多少历史,有的着重艺术的创新与突破。

(3)二十世纪前期,日本学者青木正儿第一次把汤显祖与莎士比亚 ,使东西方戏剧诗人同时活跃在世界上。

A.(1)聆听(2)众口一词(3)并驾齐驱 B.(1)谛听 (2)莫衷一是(3)相提并论 C.(1)聆听(2)莫衷一是(3)并驾齐驱 D.(1)谛听 (2)众口一词(3)相提并论.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 由于岳阳市首家24小时城市书屋的正式投入使用,使持有岳阳市公共图书馆“一卡通”的读者,可以刷卡步入书屋,享受不打烊的借阅服务。(删掉“使”)

B. 为激发同学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有人提议把校运会可以改为体育节,这样参与的同学或许会多些。(将“或许”移至“这样”后)

C. “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是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的缩影,不仅刷新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也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把“不仅,也”改成“既,又”) D. 随着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出现在街头巷尾,共享单车乱停乱放、恶意破坏、直接骑回家

第 1 页 共 18 页

等不文明现象也层出不穷。(在“共享单车”前面加上“我们发现”) 5、选出下列说法中 有的一项( )(2分) 误..

A. 古代文人常用字、号(谥号)、籍贯、官职等命名著作.如《欧阳文忠集》《柳河东集》《太史公书》就分別用了谥号、籍贯、官职来命名.

B. 淸代文学家蒲松龄世称“聊斋先生”,他写的《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以谈鬼说狐的方式反映现实.

C. 《端午日》选自《沈从文小说选•边城》,沈从文的创作中影响较大的是乡土小说,小说富有风俗美和人情美.

D. 19世纪的涌现了一批世界级的文学大师,并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学巨著,如列夫•托尔斯泰和契诃夫,以及他们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和《羊脂球》等. 6、名句默写。(6分)

(1)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 。(《诗经 ·关雎》) (2) 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以中有足乐者, ________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不管人生的航船会遇到怎样的风浪,我们只要有“ _______, ”的勇气与自信,就一定会到达理想的彼岸!(李白《行路难》) 7、名著导读。(4分)

(1)《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______,题目中“红星”象征着______的意思。 (2)根据表格中的表述,相应写出该书产党领袖、红军将领的名字或重大事件的名称。

人物或 表述内容 事件

他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眼睛大而锐利,鼻梁高耸,颧骨突起。永远不会出现有什么“救星”,然而无可否认的是,你的确可以从他身上感到某种命运的力量。他具备“死而复生魔力”之誉,拥有世界上悬赏最高的脑袋。第 2 页 共 18 页

(人物) 他天性聪明,是一个对中国旧学很有造诣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______ 史有很深的研究,能写善讲,记忆力超群。许多日本人认为他是当今中国最有才能的战略家。 不可否认它是军事史上一场伟大的壮举,在亚洲,只有蒙古人超过它,在过 去三百年中,还没有过像这样的举国武装大迁徙,也许只有惊人的土尔扈特(事件) 部迁徙是个例外。一个更有趣的对比是拿破仑从莫斯科的撤退,当时这支大______ 军已完全崩溃,军心涣散了。

8、综合性学习。(6分)

诗人纪伯伦曾经说过:“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美好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丽的呼唤就是妈妈。”是呀,母亲如花,装点着我们的生命;母爱如阳光,让我们的世界备增温暖。今年母亲节前夕,班级开展了以“感受母爱”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开展此次活动前,班上做了一次调查,仔细阅读表格,谈谈你的发现。

当妈妈没准妈妈批评时会顶嘴 备你需要的东西时会发脾气 3 20 5 21 问题 愿意陪妈妈一起逛街 一天见不到妈妈会想她 妈妈累的时候会为她揉揉肩、捏捏腿 小学 初中 28 12 24 10 25 8 (1)从变化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2分)

(2)为了赞美深深的母爱,有同学拟了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上联写出下联。(2分) 上联:两鬓白发尝尽人间疾苦 下联:

(3)老师要求每位同学搜集一篇反映母爱的散文,并编辑成书。请你给本书拟定一个书

名并阐释理由。(2分) 书名:《 》

第 3 页 共 18 页

理由: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朗读能让我们加深记忆吗? 材料一:

①说到朗读,我们常常会想起学生早上的晨读课,大家一起举着书本大声诵读课文的情景想必人人都经历过。然而,这种朗读的方式真的有助于学习吗?是否朗读能让我们加深记忆呢?

②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最基本的智慧之一,联结着我们的过去与现在。一切经验都要经过编码、储存和提取才能形成完整的记忆过程。 ③记忆有三种不同的类型:____________、短时记忆和___________。

④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以背古诗为例,“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知道了这是一句古诗,但这只是一个感觉记忆,大概只能保持0.25~2秒。如果我们想记住它,将感觉记忆转化为更长时间的记忆,就要对它进行编码。编码的过程带有很多个人色彩,有些人可能会根据诗句内容来想象画面加以记忆,有些人可能会根据诗句读音来加以记忆,如果没有转化为长时记忆,那么记忆的死敌――“遗忘”马上就会将它带走。

⑤短时记忆有两种编码方式: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通过图像依次呈现B,C,P,E,V,F几个字母后,再要求被试者按照顺序进行回忆。结果发现,视觉呈现条件下,发音相似的字母,如B和V,容易发生混淆;而形状相似的字母,如E和F之间很少混淆。这说明听觉也是很重要的编码方式。由此看来,边看边读是一个双编码的过程,既区别了语音也区别了语义,对信息进行深加工,更有助于记忆的巩固。

⑥一般而言,朗读在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过程中充当了刺激物的角色。在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记忆的信息上,也更能帮助我们记住它。不过,要实现终生不忘,还需要不断重复,及时巩固,而不要等到已经崩溃后再去修补。 ⑦关于如何改善自己的记忆力,除了朗读这种深加工之外,还有一些简单易学的方法。

第 4 页 共 18 页

⑧利用大脑觉醒状态的时间规律,不失为一种记忆的好方法。大脑的觉醒状态是指大脑的兴奋水平。早在19世纪,心理学家就已经发现,上午11点到12点之间的记忆效率最高,下午6点到8点效率最低。当然大脑觉醒状态的时间规律也会随个体生理机能的状态不同而产生差异。

⑨组织有效的复习也是加深记忆的主要途径。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学习半个小时之后,遗忘率就会达到40%左右。因此,保证良好的记忆需要及时的复习。另外,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要好,也就是每天三次花费10分钟复习的效果比每天花费30分钟复习一次的效果要好。

⑩朗读本身就是一种深度的加工。对记忆材料的含义的思考尤其是与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识建立联系的程度越深,加工的深度就越深,记忆的效果就越好。如果只是看过,没有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建立联系,看似用很短的时间阅读了很多材料,但是那么遗忘的速度会比那些虽然看的比较慢,但都进行过思考的学习效率差很多。

朗读是加深记忆的有效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关于记忆规律,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有待我们继续探索和发现。 (选自《百科知识》) 材料二:

举个背单词的例子,比如megalomaniac这个词呈现在我们面前时,仅仅留下一个感觉记忆,只保持0.25s-2s左右,我们知道了这个词是一堆字母组合成的。如果我们想记住这个词,就要开始对它进行编码,编码的过程带有很大的个人色彩,有些人可能会按照中国的读音编码“买个锣卖你艾克”,有些人可能会按照英文词缀词根编码,“megalo-”有“large”的含义,“-maniac”源于“mania”有精神不正常的含义。Megalomaniac就是狂妄自大的意思。这样仅仅是进行了一定的深加工,短时记忆也只能保持一两分钟而已,只有不断的进行复述重现,这个词才有可能形成长时的记忆。刺激物的重复出现是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必要条件。否则记忆的死敌“遗忘”就将它带走了。

材料三: 宋代理学家朱熹有言:“凡读书,须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材料四:人脑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记忆的好坏,严重营养不良,特别是缺乏蛋白质,会使记忆力下降。另外,药物成瘾、酒精中毒以及脑外伤都会严重损伤记忆力。现代一些研究

第 5 页 共 18 页

显示,睡眠是大脑清除垃圾的过程,长时间缺乏良好的睡眠,会加速大脑的衰老,对记忆产生不良影响。

9.根据材料一内容,在第③段中的横线上填写其它两种记忆的类型。(2分) 记忆有三种不同的类型:____________、短时记忆和____________ 。

10.材料一第④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11.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 背单词时,只有大声朗读,不断的进行复述重现,这个词才有可能形成长时的记忆。 B. 人脑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记忆的好坏,长时间缺乏良好的睡眠,会加速大脑的衰老,对记忆产生不良影响。

C.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学习半小时之后,遗忘率就会达到40%。

D.改善记忆力,除了朗读以外,还有一些方法,如利用大脑觉醒状态的时间规律,组织有效的复习等。

12、材料二中划线句子里的“左右”一词可以删掉吗?为什么?(2分)

13.朱熹主张读书三到:眼到、口到、心到。请结合四则材料相关知识,说明其中的科学道理。(2分)

(二)读书之乐 朱鸿

第 6 页 共 18 页

①中国人读书的传统源远流长。千百年来,读书人浩浩荡荡,挤满了社会前行的大道和小径,他们认识到读书可以进其身、光耀其祖先、繁荣其子孙。然而,读书之有益远不止如此。读书还能辨恶识善,远伪近真,减愚增智,祛俗养雅。读书使富者慈悲,令贫者坚毅,给美者锦上添花,为丑者雪中送炭。读书是求索者的通天路,也是苦难者的避难所。 ②实际上,读书不但有益,而且有乐,从消遣到享受,什么口味都能满足。读书之乐多矣!

③读文学之乐,在于激潜情,兴愉悦,即使久隔数千年,遥距几万里,依然可以产生共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之气何其壮!“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往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杜甫对唐玄宗失望至极,对自己的命运也无可奈何,其膺何其愤!读文学之乐,还在于发现人性的复杂性、人世的可能性。曹雪芹之深奥,托尔斯泰之崇高,马尔克斯之酣畅,无不令人喜而喟叹!青春期读言情小说,课余时读科幻小说,深夜里读悬疑小说,也颇惬意!

④读历史之乐,在于破获巨大的秘密,其陶然若勘探得矿,出土得物。春秋战国,风云际会,从而中原之上、江河之滨,制度的文明或野蛮得以水落石出,其影响远矣。秦国的胜利,显示了暴力的能量,然而暴力并非万全,气量窄小,便不足以包容九州。明之灭,因官之、民之颓废,而清之灭,则因为它不能进行有效的社会动员和改革,以理顺内愤、防御外侵。读历史之乐,还在于知兴亡有数、盛衰必转,统治者结局难料。秦子婴乘白车,穿白衫,交出玉玺。汉孺子婴任王莽摆布,死于混战,葬于不明之土。

⑤读哲学之乐,在于以短暂之生涯考察永恒之宇宙,并研究人和宇宙如何相处,人与人如何相处,是智者之所为。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还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柏拉图推崇善,说:“善不是本质,而且在尊严和威力上要远远高出于本质之上。”亚里士多德也推崇善,认为善就是幸福,是灵魂的一种活动。康德注意到自由的宝贵,说:“再没有任何事情会比人的行为要服从他人的意志更可怕了。”哲学使人沉浸在宏大问题的思考之中,它所导出的欣慰是干净的、恬静的、肃穆的,甚至是豪华的,若太阳升起,玫瑰绽放!

⑥读神话之乐,在于它是原始性的创造、创造性的幻想、幻想性的经典,蕴含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和追求。读地理之乐,在于它显示这样一种现象:地理决定生活,生活孕育文化,文化反哺其民或反拘其民。读逻辑之乐,在于它能有序推理,有力论证,并对荒谬的推理和论证做出非常有效的识别、揭露和反驳,从而使真理大白于天下。读人类学,读社会学,读心理学,读伦理学,读生物学,读数学,读物理学,读化学,都各有其乐。书如瀚海和群山,无乐不藏。凡读书之人,都能发现属于自己的一种独特之乐,足以使人沉醉其中。

⑦读书之乐,更多地源于纸质书。纸质书由草木所制,是生命之物。灵魂因纸质书而安稳,呼吸也为之而畅快。纸质书是宁和的,也是清雅的、温馨的,即使看一看它,摸一摸它,也觉得舒服。它的书脊、封面和封底,无不让人亲近,甚至仅仅一瞥,也令人怦然心动,使人留步,倾身,举手开卷。读纸质书,动容以吟,悟而首肯,是一种久传的风雅。读纸质书,如居推轩见竹之屋,如穿布衣或丝裳,如以紫砂壶饮茶,是一种不争自高的品

第 7 页 共 18 页

味,且所费不多,何乐而不为呢!(有删改)

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5、简要分析第②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2分)

16、第④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2分) 17、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论证思路。(2分) (三)一碗面条的吃法 孙道荣

①小区边有家面馆,生意火爆。我也常去吃。

②店里的桌子,都是那种四人座,两两相对。因为食客多,常常一座难求,陌生人不得不拼桌。这使我在吃面条的同时,有机会看到各种有趣的吃面画面。

③一次,坐在我对面的,是一对情侣。服务员将面条端来了,男的是牛肉面,女的是鸡蛋面。男的拿起筷子,将自己碗里的牛肉,一块一块,夹到了女的碗里。女的一边说够了,一边将自己碗里的煎鸡蛋,夹到了男的碗里。然后,两个人才开吃,稀里哗啦,很幸福的样子。

④还有一次,对面也是一对青年男女,男的是香辣牛杂面,女的是鸡汤面。两人各自捧着自己的面碗,埋头吃。吃了几口,女的忽然把自己的面碗,往男的面前一推,男的心领神会,将自己的面碗,移到女的面前。两人继续埋头各自吃面。过了一会,女的一边嘘着气,显然是被辣的,一边将面碗又推到男的面前。男的将自己的面碗,端到女的面前,继续吃。就这样,一碗香辣牛杂面和一碗鸡汤面,在两个人之间,像击鼓传花一样,吃几口,换一下,又吃几口,再换回来。

⑤一对中年男女,坐在我面前。面条端上来了,是两碗青菜面。女的将两只碗并在一起,用筷子从一只碗中捞起面条,夹到另一只碗中。另一只碗里的面条,堆得小山一样。男的说,差不多了。女的说,我不饿,你下午还要上工地呢。男的说,那你多吃一点青菜。说着,用筷子将面条多的那只碗里的青菜,全夹到了另一只碗里。两个人吃得很快,连汤汁都喝得干干净净。

第 8 页 共 18 页

⑥曾经有一次,我身边坐的是一家三口,三个人各自吃着自己碗里的面。孩子那碗是大排面,大排很快就吃掉了,面却没吃几口。妈妈对孩子说,你再吃几口面条嘛。孩子摇头说,我吃饱了。妈妈将自己碗里的鸡块,夹到孩子碗里,那你再吃几口鸡肉吧,很好吃的。孩子不耐烦地嘟囔了一句,你不要把你吃的东西夹给我好不好,这样不卫生,我不吃。然后,便自顾埋头玩起手机来。爸爸抬头看了孩子一眼。他将自己的面条吃完之后,又将孩子的面端过来,哗啦哗啦都吃完了。

⑦一天傍晚,我去面馆吃面条。对面坐着一个姑娘。一会儿,她点的面条也端上来了,竟然是两碗,都是牛肉面。没想到,这样娇小的姑娘,一个人竟然能吃两碗面。我正暗自惊讶,姑娘拿起手机打电话,你快点啊,面条已经烧好了。原来还有个伴。打好电话,姑娘拿起筷子,将一只碗里的牛肉,全夹到了另一只碗里。然后,开始吃面。过了一会,一个小伙子气喘吁吁地跑来了。姑娘说,快吃吧,面条都有点凉了。小伙子看着面条,兴奋地叫了起来,哇,今天这碗面,这么多牛肉啊。姑娘笑笑。小伙子说,你又把你碗里的牛肉,都夹到我碗里了吧?姑娘还是笑笑。小伙子夹起一块牛肉,递到姑娘面前,姑娘笑吟吟地张开了樱桃小嘴……

⑧这是我在家附近的面馆里,经常看到的一幕。它让我觉得,我们吃下的,不仅仅是一碗有营养的面条,还是一碗有营养且有滋有味的生活。

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2分)

19、请联系上下文品读下面的语句,根据提示完成相关的题目。(4分)

(1)女的将两只碗并在一起,用筷子从一只碗中捞起面条,夹到另一只碗中。另一只碗里的面条,堆得小山一样。男的说,差不多了。女的说,我不饿,你下午还要上工地呢。男的说,那你多吃一点青菜。说着,用筷子将面条多的那只碗里的青菜,全夹到了另一只碗里。两个人吃得很快,连汤汁都喝得干干净净。

(从人物描写、修辞手法或词语运用方面任选一角度赏析)

第 9 页 共 18 页

(2)爸爸抬头看了孩子一眼。他将自己的面条吃完之后,又将孩子的面端过来,哗啦哗啦都吃完了。(揣摩爸爸的心理,用第一人称描述出来)

20、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请从内容理解或写作方法的角度进行分析。(3分)

21、本文的标题原为“一碗面条的N种花式暖萌吃法”,你觉得与文题相比,哪一个好?为什么?(3分)

三、古诗文阅读(14分)

(一)古诗赏析(4分)

樵夫词 【清】朱景素

白云堆里拾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22、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

23、请自选角度,赏析“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的精妙之处。

(二)刘南垣教训弟子(10分)

国朝①尚书刘南垣公,告老家居。有直指使者②,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俟其来,款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③,家常饭,能对食乎?”直使以师命,不敢辞。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比食至,惟脱粟饭④、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少顷,佳肴美酝罗列盈前不能下箸。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馔原无精细,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直指使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飨责人。

第 10 页 共 18 页

【注】①国朝:指明朝。②直指使:官名,亦称直指。③治具:下厨房,烧饭。④脱粟饭:即糙米饭。

24、选出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 )(2分)

A、郡县患之 患:担心,忧虑 B、俟其来,款之 俟: 等待,等到 C、直使以师命,不敢辞 辞:告辞 D、各食三碗 食: 吃

25、下列句中“以”的意义与用法与“以饮食苛求属吏”中相同的是( )(2分) A、可以为师矣 B、不以物喜 C、生以乡人子谒余 D、以塞忠谏之路也 26、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2分) 饥 时 易 为 食 饱 时 难 为 味 时 使 然 耳 2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

28、简单概括直指使在老师的开导下明白的道理,再说说刘南垣公对弟子的规劝高明在哪里。 (2分)

四、作文(50分,其中书写5分)

1、如果能在一朵花里看到春天的颜色,在一片落叶里嗅出往事的清香,在一缕飞霞里感到自然的恩赐,便可生出无限的热爱与向往,便可牵着记忆里曼妙的时光,带着希望和祝福,在岁月的长河欣然前行……

请以“牵着记忆,带着风”为题,写一篇文章。

2、 我国作家林清玄在《笑春风》中说:“幸好的是,不论年华去也、不论分合聚散、

不论多少的背弃与分离,每一年的春风总是在的。人面可能分离,桃花必会凋谢,只要我们在分离与凋谢中不失去微笑的心,就能永远与春天相约。”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从上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写作

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字数600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第 11 页 共 18 页

④写出真情实感。

2020年九年级中考第一次模考语文模拟试卷答题卷

选择题:2、3、4、5、11、24、25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6分)

1、( ) ( ) ( ) ( ) (2分)

6、(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8、(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 非连续性文本(10分)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第 12 页 共 18 页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读书之乐(8分)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13 页 共 18 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 一碗面条的吃法(12分)

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9、(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14 页 共 18 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6、饥 时 易 为 食 饱 时 难 为 味 时 使 然 耳 (2分)

2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四、作文(45+5分)

第 15 页 共 18 页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6分)

1、 弥 髓 夯 萃 2、 C 3、B 4、A 5、D

6、(1)钟鼓乐之 (2)无为在歧路 (3)独怆然而涕下

(4)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1)埃德加 党及其领导的红色 (2) 长征

8、(1)中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妈妈的关心越来越少,顶嘴、发脾气的越来越多。 (2)一颗热心只为儿女幸福。

(3)书名:《母亲的心》理由:俗话说“言由心生”,母亲对子女的点滴关爱,无论是语言还是行动,都是母亲内心对孩子爱的表现,用“母亲的心”做书名概括性更强。 二、现代文阅读 9、感觉记忆 长时记忆

10.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运用….事例,具体真切(准确)地说明了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一特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1. C

12.不能删掉。因为“左右”表约数,在句中表明感觉记忆保持的时间大概为0.25S-2S,去掉之后则变成确数,与实际情况不符。“左右”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性。 13.一方面,短时记忆有两种编码方式: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实验发现,视觉呈现条件下,发音相似的字母容易发生混淆;而形状相似的字母之间很少混淆。这说明听觉也是很重要的编码方式。另一方面,朗读在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过程中充当了刺激物的角色。在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记忆的信息上,也更能帮助我们记住

第 16 页 共 18 页

它。

14、读书之乐多矣。

15、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从上文论述读书有益过渡到下文论述读书有乐,引出中心论点。

16、举例论证。举秦子婴、汉孺子婴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读历史之乐,还在于知兴亡有数、盛衰必转,统治者结局难料”的观点。

17、首先提出“读哲学之乐,在于以短暂之生涯考察永恒之宇宙,并研究人和宇宙如何相处,人与人如何相处”的观点;然后用老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观点作为论据进行具体论证;最后总结出读哲学的乐趣所在。

18、“我”在一家面馆里看到五种人对一碗面条的不同吃法,细腻地展现了不同人间同中有异的情感。

19、(1)细节描写:从动作、语言角度生动细致地写出这对生活艰苦的夫妻相互关爱、体贴的真情;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女人对丈夫深厚的爱;“捞起”“夹到”“全夹”等动作真实地展现夫妻双方的体贴疼爱。

(2)唉,怪我们平时太娇惯了。这孩子真是越来越不懂事了……只是这样好吃的面,浪费了也太可惜了,还是我吃了吧。

20、面条作为一种食品,为人们提供能量和营养,同时五种不同的吃面方式,还体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生活情趣,所以作者把一碗面比作“有滋有味的生活”;文中采用以小见大,双关等手法,从小小的一碗面揭示浓浓的情,引人深思。

21、文题简洁明了,既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设置了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相对而言,“一碗面条的N种花式暖萌吃法”则不够简洁,因披露信息过多,悬念感也不如文题强。

第 17 页 共 18 页

三、古诗文阅读 22、白云堆、深林

23、用词精炼,一个“竟”字写出樵夫无意挑蝶蝶自随的情景,表现出惊喜之情,隐现诗人的雅趣;衬托,诗人用蝴蝶跟随樵夫的自由自在,衬托樵夫自得其乐的心情,使樵夫艰辛的劳动富有诗情画意,表达了对自由悠闲生活的向往. 24、C 25、B

26、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 27、等到饭上来后,只有米饭、豆腐一碗罢了。

28、待人要宽厚,不要在小事上苛责于人。刘南垣公对弟子的规劝高明之处是:设法让弟子体会到粗茶淡饭在饥饿时也是美味(或:巧用日常生活实例来类比开导,从而使弟子心服口服)。

第 18 页 共 1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