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英语专业演讲课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07年12月第4期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EducationalResearchonForeignLanguages&ArtsNov.2007No.4 

英语专业演讲课的探索与实践

谭伟红

(华南师范大学 外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摘 要:本文基于华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演讲课的实践,对演讲课的课程方案、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效果等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实践表明,英语演讲课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语言活动能力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英语演讲;课程方案;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一、引 言

演讲作为一种交际方式伴随着人类经历了漫长的文明史,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人们就已熟悉并积极从事演讲活动。古希腊最伟大的政治家伯里克利(Pericles)曾说过:

“一个有思想而不

会表达的人和一个没有思想的人是一样的。”古

罗马著名的演说家和政治家西塞罗(Cicero)以演说为武器投身政治。他认为,演讲术的教育是必不可缺的学问,无论是担任政治角色,还是在法庭上辩论,都需要公民掌握一定的讲演技能。

演讲在美国高等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是很多院校的必修课程。在我国,随着英语交流的日益增多,人们也逐渐认识到英语演讲能力训练的重要性,许多英语院校纷纷开设了英语演讲课。由于英语演讲课教学在我国开展的时间不长,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两个方面的交际能力。我国学者高一虹(1999)指出,人们在较复杂的语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是更广、更高意义上的能力,无论其表面形式是“生产”还是“接受”,都包含有创造或再创造的成分,可以称为“创造性语言活动能力”,而创造性语言活动能力除了包含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的交际能力外,还包含思维能力,只有完全具备这三种能力才能成为语言的创造者。

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指出:专业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多角度分析问题等多种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难题等创新能力。但多年来,在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多半是对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而对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笔者曾对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英语专业四个年级的本科生进行了一次随机抽样调查,样本总数达120人,调查内容包含对自己英语口语水平的评价、口语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及口语课的效果等。调查结果显示:32.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口语不是很好;65%的学生认为口语表达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在内容的丰富性和思想深度方面,在口语表达时,内容空洞、肤浅,不会组织观点且逻辑较紊乱;55%的学生认为他们所上过的口语课较注重语言的准确性而忽视了思维能力的培养。

英语演讲课突破了传统英语口语教学只重视语言形式操练的局面,是传统口语课的提高和升

二、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外语教学理论研究表明,外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在不同场合与他人进行口头或书面语言交际的能力。“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是由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针对乔姆斯基(Chomsky)的“语言能力”提出的。海姆斯(1972)认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不仅包括乔姆斯基提出的能否造出合乎语法句子的语言能力,而且还包括他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由此他首次提出了包含“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

作者简介:谭伟红(1975-),女,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60

2007年第4期                英语专业演讲课的探索与实践

华。作为交际重要手段的演讲需要运用交际所需的各种能力,因此演讲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准备演讲时要收集论据、进行分析和判断,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有很大帮助。Grice(1998)指出演讲不仅以语言为手段,以交际为目的,更注重交际过程中各种能力的培养,如逻辑与创造思维、论据收集、分析、合成、组织构架、快速反应、自信心的培养、鉴别赏析水平的提高。

课,每次2学时。教学遵循以下五个步骤:

(一)观摩

教师先介绍一类演讲的特色,然后让学生观看该类型演讲的视频材料,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演讲的以下四个方面:(1)发音、停顿、节奏、语

调等语言技巧;(2)体态语的使用,如手势、面部表情等;(3)演讲的立意构思、谋篇布局、逻辑发展等;(4)谴词造句、修辞手段等。

(二)模仿

学生认真模仿范例,发现自己在语言技巧和体态语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模仿其写作方法和文中的语言、语法、句式等。

三、课程方案

课程以演讲的类型及范例为输入内容。资料采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总校交流艺术系教

授斯蒂文卢卡斯所著的《演讲的艺术》(TheArtofPublicSpeaking)第八版及历年“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和“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等相关资料。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演讲的基本要素,包含演讲题目的选择、材料的收集、演讲的结构、语言修辞的选择及表达等;第二部分为四大基本类型的演讲,即介绍型演讲(IntroductorySpeech)、传递信息型演讲(InformativeSpeech)、劝说型演讲(PersuasiveSpeech)和特殊场合演讲(SpeechforSpecialOccasion);第三部分为事先没有任何准备的演讲,即即兴演讲。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演讲视听材料,让学生有充足的感性认识。通过对成功演讲范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各种类型演讲的特点和风格。

加强学生课后信息输入。鼓励学生多读英语报刊杂志如ChinaDaily、The21stCentury、Newsweek等,多看英语节目,多听英语广播。

课程以演讲和写作为输出方式。每位学生课堂上有4次上台演讲机会,其中3次为已备演讲,学生在课前根据要求写好演讲稿,上课时将准备好的演讲表达出来。演讲时并不要求学生按照写好的演讲稿逐字逐句地背诵出来,而是根据写好的演讲稿的提纲或要点演讲。最后1次为即兴演讲,学生在课堂上直接抽取演讲题后进行演讲。

(三)试讲

在认真观摩和模仿成功范例后,学生在课后准备一次该类型的演讲。演讲的准备包含选定题目、收集材料、组织材料、制定提纲和演练(马壮寰2005)。在准备演讲时,学生需要收集大量相关资料,包括事实、例证、引语等,然后对收集的材料进行认真地组织和安排,写出演讲稿,最后进行演练。经过一周的准备后,学生将到台前进行尝试性演讲。

(四)修改

在学生尝试性演讲结束后,班上的其他同学和教师从演讲内容、结构、语言以及舞台表现四个方面对其演讲进行评价,指出演讲中存在的优点和缺点,提出修改方案。课后学生根据同学和教师的反馈信息对演讲的内容结构进行补充调整,对语言进行加工润色。

(五)演讲

在对演讲稿进行反复修改和演练后,学生在自己所属的演讲小组,面对其他小组成员再一次进行演讲,最终完成自己的演讲创作活动。

五、课程评价

(一)演讲和课堂参与相结合

每次学生的演讲都将成为其总评成绩的一部分,此外,课堂参与也非常重要。演讲课上一位学生在进行演讲时,其他学生充当评委的角色,填写斯蒂文卢卡斯教授所设计的演讲反馈表并根据评分标准打分。在其演讲结束后,对该学生进行提问并作出口头评价,这种即席的口头评价是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表现,也将成为其总评成绩中的一部分。除了口头评价外,课堂参与还包61

四、课程实施

笔者从2005年起为二年级英语专业本科生

开设英语演讲选修课,时间为18周,每周1次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总第20期

含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和发言等。点,懂得了如何增强语言的说服力。

(二)自我评价、同伴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可以培养学生的评判能力,而这一能力是学习和工作中所不可缺少的”(Brown,RustandGibbs1994)。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通过帮助学生实际地评价自己和他人

的成果而不总是依赖于教师的评价,促进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Brown1996)。通过评价他人的演讲,学生对自己的表现将有更深刻的认识。让每位学生参与到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中将激发学生更强的参与性和责任感,增强其批判性思维,最终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评分标准参考“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决赛评分标准,即内容占30%,语言占35%,技巧占35%。内容包含主题鲜明、结构清晰、中心突出、阐释充分、逻辑性强等;语言包含发音清晰、选词准确、表达流利等;技巧指注意手势、眼神交流与肢体语言,适当使用修辞手段等。

(二)演讲比赛获奖情况

演讲课的开设掀起了学院的演讲热,增强了英语学习的氛围,而且演讲班的学生在全省和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三人获

得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广东赛区一等奖;两人获得“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南部赛区一等奖,总决赛三等奖;一人获得“CCTV杯”英语演讲大赛广东赛区三等奖。

七、结 语

演讲课程的实施和效果证明此课程不仅可以巩固和提高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言技能水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素质,包括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更重要的是演讲课还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创新精神,彻底改变现在较多英语专业学生语音语调还不错,但表达内容空洞、缺乏思想深度、逻辑紊乱的尴尬现状。

参考文献:

[1]BROWN,S.Assessment[J].InDeLiberations,1996.

六、课程效果

(一)问卷调查结果

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了无记名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材、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高

达95%的学生对本课程的设置、模式等表示满意或很满意;100%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参加英语演讲课;80%的学生认为通过英语演讲课的训练,语音语调有较大提高;82.5%的学生认为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有了提高;87.5%的学生认为逻辑思维能力有了提高;82.5%的学生认为创造能力有所提高;90%的学生认为学会了组织观

[2]BROWN,S.,RUST,C.andGIBBS,G.Strategiesfor

DiversifyingAssessmentinHigherEducation[M].Oxford:OxfordCentreforStaffDevelopment,1994.[3]GRICE,G.

L.&Skinner,

J.F.MasteringPublicSpeaking

1998.

[M].Massachusetts:Allyn&Bacon,

[4]HYMES,D.OnCommunicativeCompetence.InJ.B.PRIDEand

J.HOLMES(eds.).Sociolinguistics[M].Harmondsworth:Penguin,1972.

[5]高一虹.外语学习木桶的“短板”———从一次失败的演讲谈

起[J].国外外语教学,1999,(3).[6]马壮寰.演讲英语(第二版)

2005.[7]斯蒂文

卢卡斯.演讲的艺术(第八版)

2004.

[M]北京:外语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6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