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对韵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对韵歌》教案

来源:意榕旅游网
【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以下是整理的(北师⼤版:⼩学⼀年级上册语⽂第16课《对韵歌》教案),希望帮助到您。【篇⼀】  【教学⽬标】

  1、学会3个⽣字⾍、云、⼭,认识3种笔画。  2、注重激发学⽣兴趣,提⾼学⽣识字能⼒。  3、正确地读⼉歌,结合插图了解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3个⽣字的⾳、形、义,能正确书写3个字。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3个字。  【教学准备】⽣字卡⽚。

  【教法学法】⼩组合作、朗读法、⽐赛法、指导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课时

  ⼀、激趣导⼊,感悟汉字的演变过程。  ⼆、读⼉歌

  1、⾃⼰读⼉歌,把读不准的字画上⼩问号。  2、学⽣质疑读不准的字,其他同学帮助解疑。  3、同桌同学互读⼩⼉歌,相互纠正读⾳。  4、指名读⼉歌,其他同学听听读⾳是否正确?

  5、通过读⼉歌,你知道了什么?借助插图理解句⼦的意思。  三、学习⽣字。

  1、学⽣读准每个⽣字的⾳。

  2、⼩伙伴互相读⼀读,⽐⽐谁读得好。  3、教师抽读卡⽚,顺读,逆读,打乱读。  4、巩固⽣字的读⾳,做贴字游戏。

  教师出⽰⽣字卡⽚请学⽣读,读后把⽣字卡⽚贴在⿊板上。再指名读⽣字卡⽚,读对  的就把卡⽚奖励给他,让他把⽣字贴在拼⾳下⾯,其他同学当裁判共同参与。  四、了解字义。

  这些⽣字⼤家读得真棒,那么你们在⽣活中⽤过这些字吗?想想,⼀会⼉说给⼤家听⼀听。  五、记忆⽣字的字形  第⼆课时

  ⼀、复习

  1、读不带拼⾳的⽣字卡⽚。  2、指名读⼉歌。

  ⼆、书写⽣字,识记字形。

  1、要想写好每个字,光能按笔顺描下来是不够的,还要认真观察每笔在⽥格中的位置,这样才能把字写得更好。  2、认识新笔画,请⼤家先认真观察3个字的每⼀笔在⽥格中的位置,然后独⽴写⼀个。(书上⽥格中的字)  3、让学⽣当⼩⽼师,说说怎样记住⾍、云、⼭,书空。学⽣提出认为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  4、学⽣看⽼师是怎样写的?学写⽣字,  5、在书上描红2个,⾃写1个。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法。  6、展⽰作业,学⽣评议,⼝头组词。  三、总结课⽂,齐读课⽂。  四、作业:

  把《对韵歌》背下来,课外收集⼀两⾸。【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对⼦导⼊,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代有⼀个叫陈⽂杰的⼈,他⾮常聪明,因为对对⼦对得好⽽当上了钦差。你们想不想像他⼀样来对对⼦?那⽼师就出两个满⾜你们的愿望。天对(地),⿊对(⽩),花对(树)。看来咱们班的⼩朋友也很聪明,对⼦对得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学⼀⾸⼉歌《对韵歌》。(板书课⽂题⽬:对韵歌。)

  设计意图:⼀年级的孩⼦都喜欢受到表扬,课前布置孩⼦动⼿搜集⽣活中的资料,对于激发学⽣学习兴趣和为新课做铺垫,有着⼀举多得的作⽤。  ⼆、识字教学,图⽂结合

  1、试读对韵歌,并交流在试读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学⽣再次⾃由读课⽂,边读边圈画本课的⽣字,不会的请教同桌或⽼师。  3、指⽣读课⽂,纠正朗读不正确的字⾳。  4、指导学⽣学习“对”字。  (1)屏显第⼀句,指⽣朗读。  (2)出⽰“对”字。个别读,齐读。  (3)认识“对”字的部⾸,指导书空。  (4)启发学⽣说⼀说“对”的反义词。  5、指导学习“云”“⼭”“⾍”。

  (1)出⽰⼀组图⽚(⼤屏幕出⽰图⽚:图上有云、⼭、⾍),让学⽣猜⼀猜这是⽂中的哪⼀句?不知道的可以看⼀看课⽂。

  (2)学⽣汇报这是哪⼀句,并齐读。

  (3)交流画了哪⼏个⽣字。

  (4)指⽣领读这三个⽣字。重点指导“云”和“⾍”。  (5)学习“云”和“⾍”的字理。

  ①激趣:这⼏个字你们都已经认识了,这⼏个字还⾮常有趣呢!⼤家认真观察,看看它们是怎样变来的。(屏幕出⽰“云”和“⾍”的字理演变图)  感想。

  ③⼩结:古⼈特别聪明,根据物体的某⼀部分的特点,⼀点点写出了汉字,汉字多有趣呀!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学到更多的汉字知识呢!

  (6)给“云”和“⾍”两个字扩词。

  (7)把⽣字放回句⼦中指⽣个别读,齐读。  6、指导学习“⾬”“风”“花”“鸟”。  7、理解词语。

  (1)出⽰最后⼀句,指⽣朗读。

  (2)去掉“对”字,再指⽣朗读。教师相机出⽰成语:⼭清⽔秀、桃红柳绿。  (3)理解“⼭清⽔秀”的意思。

  ①出⽰课件。(播放春季⼭清⽔秀的⾃然风光)

  ②学⽣交流欣赏感受。教师启发:当你看到类似这样的美景时就可以说“⼭清⽔秀”。  ③介绍家乡⼭清⽔秀的地⽅。  (4)理解“桃红柳绿”。  ①出⽰图⽚,看图⽚读词。

  ②说⼀说:()的桃花,()的柳树。  ③齐读最后⼀⾏。去掉“对”字再读。  ④个别读,齐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重视突出识字教学。教师出⽰美丽的图⽚,并紧密地联系⽣活实际,巧妙地引导学⽣识记⽣字,加深学⽣对⽣字、词的理解,有效避免了学习的枯燥,使教学变化灵活,⽣动活泼。  三、加强巩固,写字教学  1、开⽕车读⽣字。

  2、读成语:⼭清⽔秀、桃红柳绿。  3、读要求写的⽣字。  4、指导书写。

  (1)认真观察,思考:怎样才可以把这三个字写得更漂亮?  (2)交流写这三个字的⼩窍门。

  (3)交流书写时需要同学们注意的地⽅。教师相机强调三个新笔画。“云”字第三笔是“撇折”;“⾍”字的第五笔是“提”;“⼭”的第⼆笔是“竖折”。  (4)教师范写,学⽣观察。  (5)学⽣练写,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第⼀、第⼆、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课中安排10分钟练习,在教师的指导

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所以在起始阶段,必须指导学⽣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反复诵读,拓展延伸

  1、选择⾃⼰喜欢的⽅式练读《对韵歌》。可以拍拍⼿,也可以同桌对读等。  2、男⼥⽣对读。  3、师⽣对读。

  4、共同拍⼿读,能背下来的可以不看书。

  5、⼩结:对韵歌这种独特的语⾔表现形式,同元曲汉赋、唐诗宋词⼀样,散发着中华民族的⽆穷魅⼒,让我们踏上对韵的快车远航吧!

  6、出⽰⼀些对⼦,试着⼀起拍⼿读⼀读。  7、汇报朗读。  8、⼩结。

  设计意图:语⽂知识的学习贵在“积淀”。学⽣在⼀⼀对应的对韵吟诵中,再⼀次巩固识字,既⾼效地完成了识字的任务,⼜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体会对韵歌的韵律美,体验事物之间对应的奇妙感觉,促进积累。拓展的课外对⼦,更能极⼤程度激发学⽣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的⽂化积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