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糖尿病患者拒绝胰岛素治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来源:意榕旅游网
护理园地Huliyuandi 《中国医学创新》第9卷 26期(总第236期)2012年9月 糖尿病患者拒绝胰岛素治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孙如兰①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拒绝胰岛素治疗的相关因素,并进行心理疏导。方法:选择42例需要胰岛素治疗而又拒绝胰岛素治疗的糖 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通过积极的心理疏导有39例患者接受了胰岛素治疗,而且血糖控制较好,有3例因为经济原因仍拒绝胰岛 素治疗。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有助于让患者接受治疗,可以提高患者对胰岛素的认识,改变错误观念。有利于控制血糖,对延缓 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 胰岛素治疗; 护理对策 doj:1O.3969 issn.1674—4985.2012.26.031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 段,糖尿病患者首次使用胰岛素治疗前往往存在一些心理问 起的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以慢 题,影响治疗效果 。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缓并发 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它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有 症的发生,让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现对笔者所在科2011年 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拒绝胰岛素治疗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 护理对策。 些患者需要长期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是糖尿病的重要手 4月一2012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拒绝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①江苏省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通讯作者:孙如兰 泰州225300 等。同时也要时刻注意针眼部位的情况,观察有无渗血、血 83.72%(36/43),2年以上开放率为74.42%(32/43)。比相关文 肿、针头脱落等情况。(3)透析后内瘘的护理。在透析完成之后, 部位就有可能出现渗血、血肿等情况,从而对下一次的透析 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拔针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一定要在针完 献报道的1年开放率为60%-70%,2年开放率50% ̄65%高 。 最需要注意的即是内瘘的通畅情况。如果未正确处理,针眼 3结论 建立和维持一条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治疗的先 决条件,这样才能获得充分的血液,完成血液透析,从而提 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通过对4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 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总结出内瘘的保护应从术前的健康 全拨出来之后方能止血,否则针头有可能损伤血管内壁。压 迫止血时要使用无菌纱布,止血时间一般为15—30 min。若患 者凝血时间延长或血压过高者,可适当延长压迫时间 。 1.3.4出院指导让患者了解内瘘对其生命的重要性,使患 教育,到术后的动静脉内瘘使用中的护理,最后到出院指导。 建立护患共同参与模式,能有效保护动静脉内瘘,从而提高 者在主观上重视并积极配合。内瘘术肢不可负重,睡觉时不 患者的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 要压迫术肢,可将软枕垫于术肢,促进静脉血流,以减轻肿 胀程度;注意对内瘘术肢的保护,避免碰撞,防止受伤;衣 袖要松大,术肢避免佩带饰物;内瘘术肢不能量血压,一切 静脉治疗以及抽血;每日监测血压,按时服用降压药,防止 高血压避免低血压的发生;保持内瘘术肢的清洁,每天清洗 参考文献 [1]张晓莉.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一静脉内瘘的护理进展[J1. 全科护理,2011,9(7、:1859—1861. [2]王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J1.中外医学研究, 2011,9(18):110-111. 局部,预防感染;患者每日必须进行至少3次的动静脉瘘检查,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医护人员需让 患者学会判断动静脉内瘘是否通畅的方法,如发现震颤、杂 音消失,瘘管处有触痛,内瘘可能堵塞,立即热敷,使之通畅, 【3]刘萍,秦健.维持性血液透析35例动静脉内瘘护理【J].齐鲁护 理杂志,2010,16(81:91—92. [4]赵艾青.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J]_中国当代 医药,2010,17f4):92—93. 并及时去医院就诊。适当活动造瘘侧手臂,可手握橡皮健身 球进行锻炼。 2结果 f5]钱文艳,郑金微.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保护性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4):2267—2268. [6]葛兰君.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 南,2012,10(2):261—262. [7】包丽媛,王荣,仲娜,等.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28例….实用护理杂志,2003,19(5):11. 43例患者只有3例原发病为糖尿病性肾功能不全患者, 血管条件差,反复穿刺,导致动静脉内瘘出现堵塞;2例原 发病为高血压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因严重血管硬化而出现内 瘘狭窄;其余38例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充盈良好,搏动明 显,血流量达300-400 ml/min,患者自我感觉良好,透析 效果满意,未出现血流量不足等并发症。1年以上开放率为 一(收稿日期:2012—05—07)(本文编辑:车艳)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Vo1.9,No.26 Sep,2012 50— 《中国医学创新》第9卷第26期(总第236期)2o12年9月 护理园地Huliyuandi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住院、诊断明确、需要胰岛素治疗而拒绝胰岛素治疗的糖尿 求得政府的支持、亲友的照顾。 耐心做好思想工作,告知患者 选择2011年4月一2012年3月在笔者所在科 3.2.3针对使用不便的患者胰岛素笔携带方便。注射胰岛素可以配合饮食控制、运动, 可以很好地控制血糖,能够正常工作和学习。无冰箱者可以 争得邻居的支持。 病患者42例。其中男19例,女23例,年龄38-76岁,大专 以上6例,高中l6例,初中以下20例。 1.2方法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发放问卷调查表,表中内容 3.2.4针对恐惧心理的患者应在患者入院后积极做好健 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是否顾虑胰岛素治疗、 康教育,让患者对所患疾病和胰岛素治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消除患者的疑虑,使他们配合治疗。部分患者对疼痛敏感, 拒绝胰岛素治疗的原因等。由患者自己填写,无力填写者由 护士根据其回答填写,责任护士收回。由护士根据患者具体 害怕注射时引发疼痛,向他们讲解胰岛素针头细小,表面光滑, 情况进行心理疏导。 2结果 拒绝胰岛素治疗原因:胰岛知识缺乏16例(38.1%),经 济困难10例(23.8%),使用不便8例(19.0%),恐惧6例(14.3%), 操作困难2例f4.8%)。 3讨论 3.1拒绝胰岛素治疗的原因分析 3.1.1对胰岛素的知识缺乏这类患者认为使用胰岛素治疗 有依赖性,容易成瘾,用了以后就会终生使用,错误认为不 能改口服药,因而拒绝使用。 3.1.2经济原因 这类患者认为胰岛素价格昂贵,使用后必 须终身使用,难以承受,因此拒绝使用。 3.1‘3使用不便这部分患者认为注射胰岛素麻烦,到任何 地方都要带上一整套注射用具,尤其出差者;其次还有部分 患者经常在外面与朋友、同事聚会,觉得每次用餐前还得注 射胰岛素,不方便,也怕被同事、上司看到会影响自己的工作 和前途;小部分患者因家中无冰箱,存放胰岛素困难,所以 拒绝使用。 3.1.4恐惧心理这部分患者因子女不在身边,也无人照顾, 自己给自己注射胰岛素没有勇气,害怕疼痛。还有部分人担心 长期注射会导致感染,也因此拒绝使用。还有部分患者害怕 低血糖发生,这部分患者了解低血糖是胰岛素治疗常见的并 发症,认为低血糖危及生命,也拒绝使用。 3.1.5操作困难这部分患者年龄较大,而无子女在身边, 怕自己学不会,而且记忆力、视力减退,记不清、看不清剂量, 还有部分患者自理能力缺乏,怕给别人增加麻烦,因而拒绝 使用。 3.2护理对策 3.2.1 针对胰岛素知识缺乏的患者应让患者了解胰岛素是 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当血糖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 血糖下降;当胰岛素缺乏时,就需要外源性胰岛素的补充, 形成一个动态平衡 ]。正确使用不但不会成瘾,还会很好的 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3.2.2针对经济困难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 成本低、效果好的治疗方案,并向患者讲解控制血糖的重要 性。如果出现并发症再治疗,花费会更大,而且影响生存质 量。如果血糖控制较好,有些患者的胰岛功能可得到逐渐恢复, 可减少胰岛素用量,甚至不用胰岛素 。帮助无子女的老人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Vo1.9,No.26 Sep,2012 可减少疼痛。胰岛素笔专人专用,只要注意无菌操作,定期 更换针头,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保持局部清洁不会发生感染。 指导患者生活要有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要定时 定量,不要在胰岛素作用的高峰期运动,随身携带糖果、饼干 等。如出现头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等低血糖表现时应 立即进食饼干、糖果等,可缓解低血糖症状。也可通过调节 胰岛素的剂量来防止低血糖。老年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 疗时,可选用相对性B 受体阻滞剂,以降低发生低血糖的 危险眭 。 3.2.5针对操作困难的患者 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胰岛素笔的 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的培训,反复示范直到患者及家属掌握。 对于视力欠佳者,告知胰岛素笔有剂量提示音,一声代表一 个单位,并反复强调。并通过提问讨论,增加患者的兴趣, 加强记忆,能及时纠正患者的错误观念,易于患者接受 。 鼓励亲人参与其中,由他们来学习操作,负责患者的注射。 问卷调查显示患者主要缺乏胰岛素的相关知识,缺乏健 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认识, 改变错误的观念,并采取了正确有效的心理调适措施。通过 3个月观察,使用胰岛素治疗血糖达标率明显提高,建议尽 早使用胰岛素治疗,有利于控制血糖,延缓急慢性并发症的 发生和发展,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文化 程度影响胰岛素的使用。文化程度高者胰岛素使用率高,文 化程度低者使用率低,所以健康教育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采取针对性措施。 参考文献 [1]陈琳琳.糖尿病患者37例拒绝胰岛素治疗原因及对策IJ].中国乡 村医药,2010,3(3):17. [2】罗瑛.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排斥心理的健康教育[J]_中国误诊学 杂志,2007,12(7):71. [3]谭立新.2型糖尿病患者拒绝胰岛素治疗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 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1(6):13—14. [4]李再军.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合并低血糖12例临床体会『J】.中外医 学研究,2011,9(1):32. [5】陈桂莲.饮食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效果研究[J1_中国实用护理杂 志,2010,26f2):16—17. f收稿日期:2012—05—07)(本文编辑:李静) 一5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