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类基因组计划”不仅找到了各种人类基因,积累了大量基因组数据,还积累了由基因组转录出来的各种RNA(核糖核酸)数据,以及由mRNA 翻译产生的各种蛋白质数据。RNA 的集合称为转录组,蛋白质的集合称为蛋白质组,机体所有代谢产物组成代谢组,此外还有表观遗传组等。通过大数据研究这些“组”及其相互关系的工作即称“组学大数据”研究,组学大数据的介入成为当代生物医学发展的典型特征。
精准医学是组学大数据与医学的结合。有了这些大数据,我们就能够从分子水平上了解人体生长、发育、正常生理活动的本质和基础,还能够通过对健康人和病人组学大数据的比较找到各种疾病在分子水平的病因。我们已经知道,约有6000种以上的人类疾患是由各种基因突变引起的,有人估计与癌症相关的原癌基因约有上千个。
精准医学使疾病诊断更加准确,也使治疗更加有效。例如“基因治疗”,就是将正常外源基因通过基因转移技术插入病人的适当受体细胞中,使外源基因制造的产物得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变异或基因表达异常引起的疾病。目前,基因治疗的对象已经由单基因遗传病逐步拓展到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重大疾病。
再如,“靶向药物”。当我们知道哪些基因序列变化会导致疾病,就可以通过测量局部基因序列来鉴定导致疾病的基因。比如,特定基因的突变可引起癌症,这些突变了的基因就是肿瘤治疗的目标,也就是“靶向”,针对这些靶向设计的药物就是靶向药物,靶向药物的治疗目标是具体的、精确的。比如,赫赛汀就是以特定基因为靶向设计的乳腺癌治疗药物。
精准医学更深远的意义还在于把医疗的关口前移和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指的是重视对疾病的早诊早治和预警预测,重心下移指的是将工作重心下移到社区和基层、加强健康管理,这样就比医生一个一个诊治病人高效得多。这如同我们提倡的“精准扶贫”,与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一样,在医疗健康领域,也应通过大数据进行人群队列研究,针对不同人群特点采取不同疾病诊治和健康管理措施,提高整个人群健康水平和医疗效能。
实现精准是目标,但我们现在离这一目标还有很大距离,存在多方面巨大挑战。比
试卷第1页,总10页
如人类基因组解译的挑战。人类基因组上编码蛋白质的区域只占一小部分,不超过整个基因组的3%,其余97%左右的DNA序列统称为非编码DNA。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占人类基因组97%的非编码序列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且与人类疾病直接相关。迄今为止,我们对这些非编码序列以及相关的非编码基因和非编码RNA的功能只有很少了解。
(摘编自陈润生《从基因组大数据到精准医学》)
材料二:
中医药是在长期医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医学形式,从整体上来看,中医药学比较强调整体的证候,在客观的医学证据以及精细化设备上还是有所欠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中医药学的发展水平。而精准医学不仅结合了中药学、生命科学的医学内容,同时具有现代化的医疗手段,可以弥补中医药的不足。因此,中医药要以精准医学为创新发展的目标,弘扬精准医学的优势特色,在治疗方面要以“精准诊断”以及“精准治疗”为切入发展的治疗点,进一步突显中医药整体性、动态性的诊疗特色。
中医习惯将辩证治疗视为治疗的出发基点,以证候的变化和相应的改善作为治疗成功的有效依据。然而,中医多以非特异性的主观证候群为其开展治疗工作的基础,相应的治疗评价也是根据主观证候群体的变化和改善做出的相关判断。从很大程度上来说,非特异性的主观证候群由于其生物基础不明确,相应的反应灵敏度也欠缺,很难获得公认。针对于此类问题,医学人员可以将精准医学和中医学进行相应的结合,进一步地强化中医精准诊断的力度,可以依据人体尿液、血液以内源性物质的变化,反应患者整体的健康水平。
中医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同病异证以及同病异治的诊疗理论和相应的治疗模式。而现代化的精准医学往往会根据不同的证候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举个例子来说,西医诊断为慢性心衰的病人,中医可以进一步的划为肾阳虚和非肾阳虚两种证型。通过将不同证型的患者和正常人进行尿液代谢组学的研究,可以得出尿液代谢组成分的差异,进一步的可以得出疾病与证型高度的代谢组指标。通过对病患进行尿液代谢组学的研究,很有可能会找到一组指标作为中医辩证的客观指标。进一步的发展中医同病异证的代谢组学,可以有效弥补中医在基因组学与蛋白质学方面的先天不足。
(摘编自黄进京《精准医学和中医药创新发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人类基因组计划”找到了各种人类基因,积累了丰富多样的组学大数据,但我们所知的还只是冰山一角,对非编码DNA所知甚少。
B.对人类基因和相关医学大数据的研究,促成基因检测等一系列新技术出现,还带来基因诊断、基因治疗、靶向药物等医学新手段新方法。
试卷第2页,总10页
C.中医将西医判定的慢性心衰进一步划分为肾阳虚和非肾阳虚两种证型,并且进行同病异治,说明精准诊疗在中医的传统中早就已经存在。
D.只有依据客观的医学证据以及精细化设备,中医大夫才能发挥中医以非特异性的主观证候群为治疗工作基础的特长,有效开展诊疗工作。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精准医学可以通过基因诊断找出病变基因,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靶向治疗,相对于传统医疗来说可以少走弯路,节省费用。
B.能精准解读的人类基因组只占3%,如果将余下97%的非编码序列全都精确解读,将会大大丰富基因诊断与靶向治疗的内容。
C.中医要传承好传统中医药注重整体性、动态性的诊疗特色,努力练好精准诊疗本领,大力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D.在人类基因组计划衍生出的组学大数据中,代谢组学与中医关系密切,大力发展代谢组学可弥补中医其他方面的先天不足。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对于糖尿病性心脏病,采用益气养阴、化痰活血的中药辩证施治,可以明显改善胸闷、憋气、心悸、气短等临床症状,改善病人的心脏功能。
B.对于脑梗等脑血管病,静脉滴注化痰开窍、活血通络的血栓通、丹参注射液等,配合口服\"半夏白术天麻汤\";病情稳定后进行针刺治疗。
C.对于高血脂,先查看血常规分析,判定为轻型高血脂证型,口服决明子海带汤,同时采用针刺疗法,取中脱、脾俞、气海、内关、足三里。
D.对干肝炎,首先采用望闻问切的传统方法,判定肝炎症型为肝郁脾虚,服用柴胡,郁金、付林、泽泻等中药,目的是疏肝解郁,运脾化食。 4.在对“精准医学”的理解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有哪些不同?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挂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钱掌柜 贾大山
一棵古槐,树干已经空朽了,枝叶依然茂盛,葱葱茏茏像把大伞,半遮半掩着一个杂货铺———公私合营第四门市部。
这个门市部由两人经营着,一个是我父亲,一个是钱掌柜。钱掌柜是组长,我父亲
试卷第3页,总10页
是组员,一官一兵。
钱掌柜比我父亲大两三岁,看上去却比我父亲年轻得多,精神得多;一头黑发两只笑眼,肥头大耳满脸光气。公私合营前,他在十字街上开一小铺,名叫“荣盛源”,买卖越做越小,但他一点也不着急。黑夜上了板打,小铺里照例飞出一台戏;“我说苏三走动啊!”“苦哇!”“仓台七台仓台七台仓台七台台仓———”又是丑又是旦,又是哭又是笑,唱到精彩处,“好!”——还会爆发叫好的声音。站在门外乍一听,不知屋里有多少人,其实就他自己。
公私合营后,他仍然爱唱,门市后面的小屋里经常挂着一把京胡。一天晚上,他正唱得热闹,零售经理部的李书记来了。李书记说:“老钱,怎么啦,这么高兴?”他哈哈一笑,嘴里竞然冒出一句妙语;“有人说工商业者黑夜哭白天笑,那得看谁,李书记,我老钱可是自拉自唱着进入社会主义的!”李书记听了,十分欢喜。——他当门市组长,大概就是得益于这句妙语。
但是,他这个门市组长,很少在门市上待。他一上任就说:“老贾,我这个人太浪荡,坐不住,重活我干,责任我负,守门市靠你啦。”于是,他们这里不是组长指挥组员,而是组员指挥组长。组员说没醋了,他便拉上小车儿去拉醋;组员说没点心了,他便去拉点心——一走就是半天。有时组员也批评他两句,他总是哈哈一笑说:“我这个嘴好呱呱,熟人又多,碰见谁不得呱呱几句?”
钱掌柜平时浪荡,到了关键时候,真干。
钱掌柜犯了错误。反右派的时候,虽然没有戴上帽子,但被狠狠“挂”了一下,遭到了辩论。他的主要错误是丑化党的领导,具体言论是;“你看咱们李书记,上身长下身短,穿上什么衣服也不顺眼。”———他说是“不合体”,群众揭发是“不顺眼”,辩论了好几个回合,他才抱头痛哭,承认是“不顺眼”!
我也喜欢钱掌柜。每次看望父亲的时候,他见了我总是朝后一指,悄悄地说:“小子,到屋里等着去。”我刚走到屋里,他便跟进来了,塞给我一块槽子糕、一块“大八件”,让我“咪希咪希”。他这么做的时候,总是蹑手蹑脚,满脸贼笑,但是“贼”得可爱。
一天晚上,我问父亲什么是“咪希咪希”?父亲说那是一句日本话,就是吃的意思。我听了很惊奇:“钱大伯会说日本话?”
“他跟一个日本人学了两句。”父亲说,日本人占领县城时,钱掌柜因为贩卖了两箱火柴,被抓到贾村据点,那是杀头的罪过。受审时,他见日本人屋里也挂着一把京胡,便说;“你们让我唱一段儿,再杀行不行?”日本人竟然答应了。他一拉一唱,日本人大喜,不但没杀他,还请他吃了一顿饭,跟他交了朋友。“哎呀,那不变成汉奸了吗?”
试卷第4页,总10页
我问。
“别瞎说,不是汉奸。”父亲板起脸儿说,钱掌柜不但不是汉奸,他还忍着羞辱,保护过一群中国孩子。有一天,那个日本人来到“荣盛源”,让他拉胡琴。一群孩子看见了。冲着日本人骂:“×你娘!”日本人不懂这句话,便问钱掌柜,那是什么意思? 钱掌柜告诉他,那是祝你长寿。后来,那个日本人见了钱掌柜,总要彬彬有礼地说一声:“钱先生,×你娘。”钱掌柜只好点头微笑:“谢谢,谢谢。”
最后一次见到钱掌柜,是在那个饥饿的冬天。那是一个下雪天,我路过四门市,看见钱掌柜在柜台后面坐着。他看见我,笑着向我招了招手,我走到柜台前面,他把嘴一伸,小声说:“小子,怪饥不?”“不饥。”我说。
“不饥是假的。”他看了看点心匣子,两个手指一撇,比了个“八”字,“八块钱一斤了,不能‘咪希’了。”
想起当年情景,我不禁笑了;“钱大伯,如今还唱戏吗?”“唱,就是进步不大。” 一片哀哀的哭声,簇拥着一辆马车过来了,马车上拉着一口棺材。马车前面,一个孩子身穿重孝,扛着一个白幡,马车后面跟着死者的亲属。钱掌柜好像看清了什么,从点心匣里抓了两块饼干,傻了似的走到街门口上,肃然而立。一片纸钱飘飘摇摇落在他的肩上,他都没有察觉。
送葬的队伍过去了,我问:“钱大伯,谁死了?”
他呆呆望着飘走的白幡。白幡看不见了,他才轻轻叫了一声“老李”,把两块饼干扔到街心里去……
“哪个老李?”我问。“我们李书记……” “他?”我也一惊,“那年整你,不就是他吗?”
他摇摇头,不让我再说下去。他说老李人不错,大家浮肿了,他也浮肿了;病重的时候,天天还到食堂打饭吃,买个馒头,照样拿细粮票………他拍拍身上的雪花,擦擦眼泪,又到柜台后面坐着去了。
后来我下乡了,再也没有见过钱掌柜。我只听说,在那动乱的时候,他挨了两年批斗,最后死在一个学习班里,罪名是“日本特务”。后来平反,又说他不是“日本特务”了。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钱掌柜喜欢唱戏,他经常自拉自唱,自娱自乐,这个爱好曾经使他免于丧命,在日本人的心目中有了地位,“交了朋友”。
B.公私合营后,钱掌柜对李书记说自己“自拉自唱进入社会主义”,这一情节表现了钱掌柜诙谐幽默、心胸豁达的性格特点。
试卷第5页,总10页
C.钱掌柜爱“呱呱”,说的好听了,被领导认可;说的不好听了,被群众揭发。他差一点被打成右派,就跟爱“呱呱”有关。
D.李书记是小说中的重要人物,钱掌柜的命运浮沉跟他有一定关系,在目送李书记的送葬队伍时,钱掌柜也为自己的遭遇悲哀。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多用外貌、语言、动作等方法来描摹人物,环境描写以古槐和雪天等自然环境为主,渲染了特殊年代的时代背景。
B.第三段中对于钱掌柜夜里在小铺里自娱自乐唱戏的描写,文字虽然不多却生动传神,将钱掌柜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C.在写到钱掌柜给我槽子糕和“大八件”时,作者寒寥几笔,用语不多,却活灵活现地刻画出钱掌柜逗弄孩子时的神态。
D.小说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将钱掌柜的言行事迹贯串起来,既增添了小说的真实性,也寄寓了作者的情感立场。
8.文中插叙钱掌柜与日本人周旋的段落,有何作用?
9.在饥饿的年代,钱掌柜以两块饼干祭奠死者的细节看似不合逻辑,实则符合情理,请对此进行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忧庵记 戴名世①
戴子所居曰忧庵。客问之曰:“吾子素无环堵之室,顾不审忧庵何所在也?”戴子曰:“忧庵者,无之而不在也。余好游,时时行役四方,水行乘舟,舟中即忧庵也。陆宿逆旅,递旅即忧庵也。或授经于人家,必有书室以居其先生,书室即忧庵也。或朋友宦游而从之行,则所驻者为行台、公署,行台、公署即忧庵也。必择一亩之地,经营绸..缪,构屋数楹而始颜之曰忧庵,则是庵也无日而可得矣。”
客曰:“庵之义则吾既得闻之矣,敢请其忧?”戴子曰:“吾之生也与忧俱,凡数十年于今矣,吾故以忧名吾庵,志其实也。”
客曰:“子之忧何如?”戴子曰;“五行之乖谬入吾之膏肓,阴阳之颠倒蛊吾之志..虑。纠纷郁结,彷徨辗转,辍耕陇上,行吟泽畔,或歌或哭,而莫得其故,求所以释之者而未能也。”
客曰:“是为有忧疾矣,吾请为子治之。吾将以泰华为莞簟而寝子,以江海为羹汤..
试卷第6页,总10页
而饮子,且以唐虞三代之帝王为之医,以皋、夔、稷、契、伊尹、周公为之调剂,以井田、学校、封建为之药饵,以仲尼、孟柯为之针砭,如是而子之疾其瘳矣乎?”戴子恍然而悟,欣然而作曰:“疾痛愁苦,病者之所自知也,切脉按方,医者之所能也。吾闻..医门多疾,疾之奇未有如余者。吾之疾而吾自莫之知疾且益殆今客嘉惠鄙人而得国医以愈吾疾吾忧庵之号请从此去之矣。”庚辰正月。
(注)①戴名世;字田有,号药身,又自号忧庵,安徽桐城人,清初文学家。戴名世少有文名,屡试不第,极穷之遇,致使他“胸中之思,难掩抑郁,无所发泄,则尝见于文辞……自快其志”。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吾之疾/而吾自莫之知疾/且益殆今/客嘉惠鄙人/而得国医以愈吾疾吾忧/庵之号请从此去之矣
B.吾之疾而吾自莫之知/疾且益殆/今客嘉惠鄙人/而得国医以愈吾疾/吾忧庵之号请从此去之矣
C.吾之疾而吾自莫之知/疾且益殆今/客嘉惠/鄙人而得国医以愈吾疾吾忧/庵之号请从此去之矣
D.吾之疾/而吾自莫之知疾/且益殆/今客嘉惠/鄙人而得国医以愈吾疾/吾忧庵之号请从此去之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署,旧时公务人员办理政事的处所,今也指上级机构在地方的办事处。 B.膏肓,人体心脏与横膈膜之间的部分。旧说认为是药效无法达到的地方。 C.泰华,泰山和华山的并称,泛指天下名山;也可单指华山。本文指后者。 D.切脉,中医以食、中、无名三指指端按在脉搏上,检查病人的健康状况。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优庵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一种化虚为实的说法。舟船、逆旅等皆可为忧庵,可见作者之忧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B.作者的愿望就是有一天能够得到一亩土地,规划经营建设,盖起房屋数间,修整完善之后,再挂上“忧庵”的牌匾。
C.在向“客”解释自己的忧的时候,作者用到了陈胜、屈原等历史人物的典故,表明自己不是仅仅为个人的原因而忧。
D.“客”为“我”提供了治疗忧疾的方案后,“我”恍然大悟,感叹自己的忧疾虽然少见,但“客”的方案却很对症。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试卷第7页,总10页
(1)吾子素无环堵之室,顾不审忧庵何所在也?
(2)吾之生也与忧俱,凡数十年于今矣,吾故以忧名吾庵,志其实也。
14.“客”是从个哪几个方面来治好”我”的忧疾的?请根据原文内容概括说明。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 宋琬
月去疏帘才几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 万里故人关塞隔,南楼谁弄梅花笛。 蟋蟀灯前欺病客,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 墙角芭蕉风瑟瑟,生憎③遮掩窗儿黑。
(注)①宋琬(1614-1673)山东莱阳人,宋琬父兄辈在明末与清军作战中,多人殉难。1645年初,宋琬流亡在吴中一带,在旅途之中写下此词。②梅花笛:笛曲《梅花引》。③生憎:此处可作厌恶解。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表面写月与帘近,实则以夸张手法表现月光的皎洁清冷,为第三句作铺垫。 B.“乌鹊惊飞”化用曹操《短歌行》诗意,表现了作者渴望得遇明主建功立业的心志。 C.既为明月皎洁伤心,又因芭蕉遮窗挡住月光而生厌,作者思虑重重,心境矛盾。 D.整首词当中运用了月亮、蟋蟀、芭蕉等多个意象,主旨寄寓深远,表达含蓄委婉。 16.作者夜里难以成眠的原因有哪些?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姜夔的《扬州慢》中,以拟人手法表现金兵进犯长江北岸后,百姓因遭受战乱而不堪回首的两个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2)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表现作者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3)在《孙子·谋攻篇》中,表现只要透彻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况,作战就不会有失败危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六、选择 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试卷第8页,总10页
②
①
跳磴河流经重庆主城的三个区,最长的一段在我们九龙坡。蓝天与云朵倒映在清澈的河水里,仿佛漫步在天空之境。再看看周围,芦苇丛在风中飘摇,苇花像是它们刚刚换上的松软毛衣;( )。
在跳磴河边,我最爱去的是草海湾公园。草海湾的芦苇丛中,有很多仅容一人通过的小路,穿行时需与蒲叶们“亲密接触”。初冬来临,蒲草的叶片却依然是墨绿色的,还声势浩大地形成密密的一片森林,连风也吹不进来。这些叶片千姿百态,或如做早操的孩子一般侧平举,或呈圆弧形自然垂下,或打了个慵懒的卷儿,或三五根亲密地纠缠在一起。蒲苇的穗儿则高傲地扬起脑袋,如一面面羽毛旗帜迎风招展。深呼吸,用大自然的草木芬芳过滤身体,与自然交换能量。闭上眼,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把草海湾的蒲草小路走个遍,是需要大半天的,像只麻雀似的从蒲草丛钻出来,抖一抖身上的芦苇花絮,疲惫和烦恼仿佛都落了一地。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旧矿车里盛开的是紫花满天星,那星星点点的紫色为冬天增添了一丝可爱 B.旧矿车里盛开的是紫花满天星,为冬天增添了一丝可爱的是那星星点点的紫色 C.紫花满天星在旧矿车里盛开,那星星点点的紫色为冬天增添了一丝可爱 D.紫花满天星在旧矿车里盛开,为冬天增添了一丝可爱的是那星星点点的紫色 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葛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B.大幕又一挑,站出戏班头儿,大声叫喊要维持秩序,立即就跳出一个两个所谓“二杆子”人物来。
C.《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序”以散体叙事,“辞”以骈体抒情,二者相得益彰。 D.更有两位虎头虎脑的青年,他们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现在却静静地坐着,温雅得和闺女一般。
20.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3月12日,新疆、吉林两省区就抓住用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历史机遇、发挥对口援疆优势、推动区域冰雪产业提档升级和规模集聚发展,在北京签署共同创建中国(长白山脉—阿尔泰山脉)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省区将紧扣双方冰雪经济发展目标,立足资源特点和产业发展实际,在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政策、冰雪人才等方面深入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多样化合作。其中,双方共同在
试卷第9页,总10页
大长白山区域、阿勒泰地区建设冰雪产业园区和冰雪场馆,推动建设健身休闲、竞赛表演、运动培训、文化体验一体化的国家级、省级冰雪旅游度假地。吉林每年为新疆免费培训500人,加强对新疆重点冰雪景区、滑雪场智能化建设的指导帮助,每年接收50名新疆冰雪旅游产业骨干到吉林高校、科研院所进修学习。新疆为吉林冰雪产业发展提供实训基地,共同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冰雪人才队伍,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1.请为上面这段新闻报道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
22.此次新疆和吉林加强合作发展冰雪产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请分条作答,每条不超过20字。
七、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2名青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有65.7%的受访者喜欢独处,不喜欢独处的受访者仅占18.1%。62.6%的受访者在独处中能获得内心平静,也有54.0%的受访者认为过度的独处会使自己与外界脱节。
材料二: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写道;\"人的一生中,在与所有现实及他人发生关联的生活里,都不能只靠自己简单的理想而生活,或者说不能只靠自己认为最佳的那种价值去生活。一个人必须了解和经历过各种各样的生活、各种各样的历史、各种各样的制度,去不断地体会、融合、平衡,他的生活才有可能是最富有智慧的生活,也是最有德性、最有节制的生活。\"
对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观点?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字。
试卷第10页,总10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参考答案
1.D 2.A 3.C
4.①内涵不同:材料一中的精准医学指的是组学大数据与医学的结合;材料二中的精准医学指的是中药学、生命科学、现代化的医疗手段的结合。②方式方法不同:材料一中的精准医学采用了基因诊断、基因治疗、靶向药物等医学新方法;材料二中的精准医学主张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突显中医药整体性、动态性的诊疗特色。
5.首先由“人类基因组计划”引出组学大数据概念并点明精准医学的要义;然后阐发精准医学认清病因、准确诊断、有效治疗、并使医疗关口前移和重心下移的重要意义;最后点明实现精准医疗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只有依据客观的医学证据以及精细化设备,中医大夫才能……”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在客观的医学证据以及精细化设备上还是有所欠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中医药学的发展水平”。 故选D。 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A.“相对于传统医疗来说可以少走弯路,节省费用”错。文中写“精准医学使疾病诊断更加准确,也使治疗更加有效”“精准医学不仅结合了中药学、生命科学的医学内容,同时具有现代化的医疗手段,可以弥补中医药的不足”,但并未说传统医疗走了弯路,更没有说相对于传统医疗来说,精准医学节省了费用。 故选A。 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的观点是:中医药要以精准医学为创新发展的目标,弘扬精准医学的优势特色,在治疗方面要以“精准诊断”以及“精准治疗”为切入发展的治疗点,进一步突显中医药整体性、
答案第1页,总11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动态性的诊疗特色。
C.“先查看血常规分析,判定为轻型高血脂证型”属于西医,而非中医疗法。 故选C。 4.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理解文中概念含义的能力。
材料一中,“精准医学是组学大数据与医学的结合”交代了本材料中“精准医学”的内涵。接着写“例如‘基因治疗’……再如,‘靶向药物’……精准医学更深远的意义还在于把医疗的关口前移和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指的是重视对疾病的早诊早治和预警预测,重心下移指的是将工作重心下移到社区和基层、加强健康管理,这样就比医生一个一个诊治病人高效得多……”,指出了“精准医学”的方式方法,即采用了基因诊断、基因治疗、靶向药物等医学新方法。
材料二中,“而精准医学不仅结合了中药学、生命科学的医学内容,同时具有现代化的医疗手段,可以弥补中医药的不足”交代了本材料中“精准医学”的内涵。“因此,中医药要以精准医学为创新发展的目标,弘扬精准医学的优势特色,在治疗方面要以‘精准诊断’以及‘精准治疗’为切入发展的治疗点,进一步突显中医药整体性、动态性的诊疗特色”指出了“精准医学”的方式方法,即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突显中医药整体性、动态性的诊疗特色。 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行文脉络的能力。
材料一第一段写“人类基因组计划”并引出“组学大数据”的概念。
第二段,通过“精准医学是组学大数据与医学的结合”引出“精准医学”的概念,并指出了“精准医学”的意义:有了这些大数据,我们就能够从分子水平上了解人体生长、发育、正常生理活动的本质和基础,还能够通过对健康人和病人组学大数据的比较找到各种疾病在分子水平的病因。
第三到五段阐发精准医学的重要意义。其中三四段是从“使疾病诊断更加准确,也使治疗更加有效”角度进行阐发,第五段写“精准医学更深远的意义还在于把医疗的关口前移和重心下移”,是从使医疗关口前移和重心下移的角度进行阐发。
第六段写“实现精准是目标,但我们现在离这一目标还有很大距离,存在多方面巨大挑战”,点明实现精准医疗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6.D
答案第2页,总11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7.A
8.①交代了钱掌柜会说日本话的缘由; ②为下文钱掌柜被打成“日本特务”埋下伏笔;
③表现钱掌柜乐观圆滑、机智灵活的性格特点;④通过描摹钱掌柜的窘态,增强了小说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9.①钱掌柜虽然被李书记“整”过,但是他心地善良,心胸宽广,这一细节符合他圆通、豁达的性格特征;
②李书记虽然“整”过钱掌柜,但是他不贪不占,能与群众同甘共苦,这一细节体现了钱掌柜对李书记的敬重;
③饼干虽然珍贵,但是中国人讲究“死者为大”,这一细节体现了钱掌柜对死者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 【分析】 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钱掌柜也为自己遭遇悲哀”于文无据,原文的表述是“他说老李人不错,大家浮肿了,他也浮肿了;病重的时候,天天还到食堂打饭吃,买个馒头,照样拿细粮票”,钱掌柜是为“老李”的离世而悲伤,并非是为“自己的遭遇”。 故选D。 7.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
A.“以古槐和雪天等自然环境为主,渲染了特殊年代的时代背景”错,古槐和雪天等是自然环境,不能渲染时代背景。“公私合营第四门市部”渲染的是特殊年代的时代背景。 故选A。 8.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段落作用的能力。
这一段紧承上文“钱大伯会说日本话?”,交代了钱掌柜会说日本话的缘由。
文章的最后写“在那动乱的时候,他挨了两年批斗,最后死在一个学习班里,罪名是‘日本特务’”,钱掌柜与日本人周旋,并由此学会了“咪希咪希”,这为他后来 被打成“日本特务”埋下伏笔。
“他见日本人屋里也挂着一把京胡,便说;‘你们让我唱一段儿,再杀行不行?’”体现了
答案第3页,总11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钱掌柜对京剧的痴迷以及乐观圆滑的性格。“一群孩子看见了。冲着日本人骂:‘×你娘!’日本人不懂这句话,便问钱掌柜,那是什么意思? 钱掌柜告诉他,那是祝你长寿”体现了掌柜机智灵活的性格特点。
“后来,那个日本人见了钱掌柜,总要彬彬有礼地说一声:“钱先生,×你娘。”钱掌柜只好点头微笑:‘谢谢,谢谢。’”,小说通过描摹钱掌柜的窘态,增强了小说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内容并对其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
前文写“八块钱一斤了,不能‘咪希’了”,可见饥饿的年代,饼干是极珍贵的东西,可是中国人讲究“死者为大”,所以用珍贵的饼干去祭奠死者是符合中国人的思想逻辑的,这一做法体现了钱掌柜对死者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
通过“他说老李人不错,大家浮肿了,他也浮肿了;病重的时候,天天还到食堂打饭吃,买个馒头,照样拿细粮票”,可见李书记虽然“整”过钱掌柜,但他是一个不贪不占,能与群众同甘共苦的人,他的这一品质也得到了钱掌柜的敬重;通过“有人说工商业者黑夜哭白天笑,那得看谁,李书记,我老钱可是自拉自唱着进入社会主义的!”“我也喜欢钱掌柜。每次看望父亲的时候,他见了我总是朝后一指,悄悄地说:‘小子,到屋里等着去。’我刚走到屋里,他便跟进来了,塞给我一块槽子糕、一块‘大八件’”“你们让我唱一段儿,再杀行不行?”“钱掌柜不但不是汉奸,他还忍着羞辱,保护过一群中国孩子”,可见钱掌柜是一个心地善良,心胸宽广、乐观豁达的人。
一个心地善良,心胸宽广、乐观豁达的人原谅了一个不贪不占,能与群众同甘共苦的人,是合理的,所以钱掌柜以两块饼干祭奠死者的细节也是合理的。 10.B 11.C 12.B
13.⑴您一向连简陋的住处都没有,只是不知道(你的)忧庵在哪里呢?
⑵从我出生时忧就与我相伴在一起,到现在一共有几十年了,我用忧给我的庵命名的原因,就是为了记下这个事实。
14.①山川江海,拓其胸怀;②明君贤臣,清明治世;③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规范教化。 【分析】
答案第4页,总11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莫之知”是宾语前置句,“之”是“知”的宾语,中间不应断开,应在其后断开,排除AD。
“鄙人”作“嘉惠”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 故选B。 11.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C.“泛指天下名山;也可单指华山。本文指后者”错误,本文指前者。 故选C。 12.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
B.从“必择一亩之地,经营绸缪,构屋数楹而始颜之曰忧庵,则是庵也无日而可得矣”可见,作者认为一定要选择一个地方修建屋宇而称“忧庵”,那么根本不可能得到,因此作者并没有建起一座真实存在的忧庵的愿望。 故选B。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注意以下关键词:
(1)吾子:您。素:向来,一向。环堵:形容居室简陋,家徒四壁。顾:只是。审:知道。何所在:在哪里。
(2)俱:一起。凡:一共。命:命名。志:记下。 14.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根据题干提示,定位到文章最后一段,客人给出的药方是,先“以泰华为莞箪而寝子,以江海为羹汤而饮子”,即①山川江海,拓其胸怀;再“以唐虞三代之帝王为之医,以皋、夔、稷、契、伊尹、周公为之调剂”,即②明君贤臣,清明治世;最后“以井田、学校、封建为之药饵,以仲尼、孟柯为之针砭”,即③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规范教化。 参考译文:
我所住的地方名为“忧庵”。客人询问说;“您一向连简陋的住处都没有,只是不知道
答案第5页,总11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你的)忧庵在哪里呢?”我说:“忧庵,没有哪个地方不存在。我喜好游览,常常在四方行走,如果水行乘舟,那么舟中就是忧庵也。路上住在旅店,那么旅店就是忧庵。有时到人家家中教授经书,一定有一间书房来给先生居住,那么书房就是忧庵。有时朋友因做官出行而我跟从,那么他所居住的地方为行台、公署,行台、公署就是忧庵。一定要选择一亩土地,经营筹划,修建几间房屋而给它挂上匾额称为“忧庵”,那么这座庵是一天也不可能得到的。”
客人说:“忧庵的意思我已经听明白了,冒昧地请问您为何而忧?”我说:“从我出生时忧就与我相伴在一起,到现在一共有几十年了,我用忧给我的庵命名的原因,就是为了记下这个事实。”
客人说:“您的忧患是什么样的?”我说:“五行乖谬渗进我的身体,阴阳颠倒蛊惑我的志向。纠结忧郁,辗转反侧,停止耕作走到田垄之上,边走边在泽畔吟诗,又是唱歌又是哭泣,却不能知道它的缘故,想寻求解决它的办法却不能做到。”
客人说:“这是因为您有忧郁的疾病,我请求为您治疗一番。我将要用泰山作为蒲席与竹席而请您安睡,用江海作为羹汤请您饮用,并且让唐虞三代的帝王作为您的医生,用皋、夔、稷、契、伊尹、周公等贤臣拿来作为药剂,用井田、学校、封建等教育作为药引,把仲尼、孟柯当做针砭,这样那么您的疾病恐怕应该痊愈了吧?”我恍然大悟,欣然站起来说:“疾痛愁苦,生病的人自己知道,切脉按方,则是医生所能做的事。我听说医门有很多疾病,疾病之奇没有像我这样的。我的疾病而我自己并不知道,越变越重,如今您给予我恩惠,而我得到了国手来治疗我的疾病,我忧庵的名号请求从此去除了。”庚辰年正月。 15.B
16.①关塞阻隔,故人分离,使作者心境凄凉;②远离故乡,身体疲病,使作者心神不宁;③月光皎洁清冷,亮如白昼,使作者心怀伤悲;④芭蕉遮窗,乌鹊、笛曲、蟋蟀以及风吹芭蕉等各种声音交相袭扰,使作者心绪烦乱。 【分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文章内容、情感以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B.“表现了作者渴望得遇明主建功立业的心志”错,结合注释①,表达的是作者后半生漂泊东南,流徙吴越的心境。 故选B。
答案第6页,总11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1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诗歌内容的能力。
“万里故人关塞隔”写诗人与古人关山阻隔,相距万里,对故人的思念使其难眠。 “一片伤心白”照应了第一句,写月与帘近,月光皎洁,亮如白昼,勾起了诗人许多往事,使其难以成眠。
“蟋蟀灯前欺病客”,诗人漂泊在外,加之身体疲病,自然心神不宁,难以成眠。 此外,“乌鹊惊飞”“梅花笛”“蟋蟀”“芭蕉风瑟瑟”等各种声音交相袭扰,也使作者心绪烦乱,难以成眠。
17.废池乔木 犹厌言兵 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知彼知己 百战不殆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厌”“已往”“谏”“殆”。 18.C 19.D
20.人身上沾满芦苇花絮,与麻雀的羽毛颜色及形态相似;人钻出草丛,抖落芦苇花絮,与麻雀的动作神态相似。 【分析】 18.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由语境“再看看四周”可知,后面都是四周的景;由分号可知,前后句子的内容相关,句式要相似,前面说“芦苇丛……苇花……”,所以后面也应该是说景物如何,结合四个选项可知,是写“紫花满天星”,所以句式应为“紫花满天星……”,排除AB。接着分析CD两项,主要区别在后一句中,结合分号前一句“苇花像是它们刚刚换上的松软毛衣”可知,此处也应该从景物的角度来说,即“……的紫色为冬天增添了……”,排除D。 故选C。 19.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A.表反语,讽刺。
答案第7页,总11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B.表特定称谓。 C.表强调。 D.表示特殊含义。 故选D。 20.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题干要求从相似性的角度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比喻。 “相似性”是指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
首先确定本体和喻体。这句话中的本体是“从蒲草丛中钻出来,身上沾满芦苇花絮的人”,喻体是“麻雀”。
然后分析二者之间的相似性。先看本体,人从蒲草丛中钻出来,身上沾满芦苇花絮,然后抖一抖身上的芦苇花絮;再看喻体,“麻雀”,麻雀羽毛颜色是杂的,人身上沾满芦苇花絮,衬之以衣服的颜色、发色,也是杂乱的,二者形态颜色相似;人想要抖落芦苇花絮的动作和麻雀抖动羽毛的动作也相似。
21.答案示例一:新疆吉林携手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答案示例二:新疆吉林签订协议,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22.①恰逢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历史机遇;②国家出台了吉林对口支援新疆的政策;③新疆吉林两地都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④吉林科研实力雄厚,新疆待开发领域宽广。 【分析】 21.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新闻导语,一般在开头部分,审读后确定提取的重点信息即导语部分为“3月12日,新疆、吉林两省区就抓住用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历史机遇、发挥对口援疆优势、推动区域冰雪产业提档升级和规模集聚发展,在北京签署共同创建中国(长白山脉—阿尔泰山脉)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然后根据字数要求以及拟题的技巧进一步整合。“3月12日”这个时间不关键删掉,陈述主题即对象为“新疆吉林”,背景或契机“抓住用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历史机遇、发挥对口援疆优势、推动区域冰雪产业提档升级和规模集聚发展”为次要信息,删掉,事件为“在北京签署共同创建中国(长白山脉—阿尔泰山脉)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答案第8页,总11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这里的地点是次要信息,删掉。
于是得出答案:“新疆吉林携手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或“新疆吉林签订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议”。 22.
本题考查学生压缩概括的能力。
由导语部分“3月12日,新疆、吉林两省区就抓住用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历史机遇、发挥对口援疆优势、推动区域冰雪产业提档升级和规模集聚发”提炼出答案①恰逢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历史机遇;②国家出台了吉林对口支援新疆的政策;
由“两省区将紧扣双方冰雪经济发展目标,立足资源特点和产业发展实际,在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政策、冰雪人才等方面深入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多样化合作”得出答案③新疆吉林两地都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由“吉林每年为新疆免费培训500人,加强对新疆重点冰雪景区、滑雪场智能化建设的指导帮助,每年接收50名新疆冰雪旅游产业骨干到吉林高校、科研院所进修学习。新疆为吉林冰雪产业发展提供实训基地,共同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冰雪人才队伍,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得出答案④吉林科研实力雄厚,新疆待开发领域宽广。 23.【例文】
青年人要怎样生活?
有人想背着简单的行囊周游世界,也有人只愿“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有人想鲲鹏展翅翱翔九天,也有人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管什么样的人,我们都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不过,卢梭说得好,“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人是社会中的人,在一生中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与他人及现实发生关联。所以,我们不可能“只靠自己的简单的理想而生活”,而只能积极地投身于广阔而复杂的现实世界,去“体会”“融合”“平衡”,过上如孟德斯鸠所言的“最富有智慧”“最有德性、最有节制”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无疑是摆脱了低级趣味,挣脱了狭隘的自我“泥淖”,上升到至高的人生境界。
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人,正处于个性飞扬的时代。时代给予我们无与伦比的自由,我们若是拿这自由去随心所欲地“挥霍”,既辜负了我们的青春,也辜负了这个时代。而今,“中国梦”的口号响彻神州大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也在稳步推进,振兴中华的使命薪火相传,我辈注定要肩负起这一历史重任。
答案第9页,总11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青春的热血需要在奋进中燃烧,人生的价值需要通过拼搏去实现,正所谓“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在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任务中,担任火箭连接器系统指挥员的是24岁的周承钰,这位同事们口中“大姐”不大,但“大姐”很强。年仅19岁的徐卓立,这位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学生,与他父亲一起参与雷神山医院建设,勇敢地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定位、拆包、安装……每一项工作都艰巨而重大,但他说:“一咬牙,一跺脚,也便坚持下来了”。周承钰、徐卓立,他们没有选择一种简单舒适的生活,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积极、更为崇高,也是更有价值的生活方式。他们活成了当代青年人光辉的模样。
古时读书人常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入世”和“出世”的思想及选择交织成他们的一生。作为青年人,积极“入世”有时可能会觉得很累,即便不累,我们也不能长期紧绷着“弓弦”,毕竟“一张一弛”,方是“文武之道”。所以,我们在奋进中,有时不妨停一停匆匆的步伐,适当地“独处”,仰望一下天边的白云,看看路边盛放的野花,听听悦耳的泉声和鸟鸣。在“内心的平静”中,我们沉淀浮华,净化思想,在暂时的栖止中,积蓄腾飞的力量。
其实,追求这种“最富有智慧”“最有德性、最有节制”的生活,也就是追求我们最纯真、最质朴、最理想的生活,二者本来就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并深藏在我们内心深处。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这是一道“看法与评价类”情境任务型作文题,要求考生围绕材料谈自己的感受与思考。材料类型为组合式材料。
材料一,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中国青年人喜欢独处,因为可以在独处中“获得内心平静”,也有过半数的青年人意识到过度独处会与外界脱节。这说明,青年人并不是一味地偏向“独处”,他们对“独处”有着清醒的认识。
材料二,孟德斯鸠指出人不能只靠自己的简单理想生活,也就是说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可能完全随心所欲。人必须积极投身于生活的广阔天地,以期获得智慧的通达和精神的富足。从本质上来讲,孟德斯鸠所言的生活通过“独处”是无法实现的,他强调的生活符合人的社会性特征,也代表着一种积极进取、有所作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两则材料并非截然对立的关系,材料二实际上是材料一内涵的延伸。材料一中的青年人想过一种简单的理想中的“独处”生活,材料二孟德斯鸠则站在人的发展的高度予以纠偏。应该说,孟德斯鸠的观念非常符合时下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值得提倡。但是,也不能由此就贬低“独处”的价值和意义。没有独处的生活是不完整的生活,而且严格来讲,
答案第10页,总11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完全避免独处。也即,“独处”也是人生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道作文题,考生可以论述“独处与群居的关系”、“理想的人生形态”、“人生的意义”等话题,作文有较强的思辨性色彩。 【立意】
1.我们要“独处”,但更要“群居”。 2.“独处”虽好,却不应是青年人的最佳选项。 3.理想生活和现实生活往往不能划上等号。 4.“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5.适当“独处”有利于人们更好地生活。 【素材】
【精彩片段】关于“独处”与“群居”关系:
1. 朱自清曾在其散文名篇《荷塘月色》中写道:“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朱自清的独处是为了更好的群居,他没有脱离芸芸众生所在的大千世界,所以他绕着荷塘走了一圈后又回到了现实世界。朱自清认为,独处是群居中的恬然小憩,是喧嚣中的心灵冥想,是哗然时的静思独享,独处带来的心灵充实感和满足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去适应群居生活。
2. 独处纵然有奇思妙想、超然新颖的火花频闪,但它如果缺乏必要的营养供应时,必然导致心灵闭塞、妄自尊大、自以为是的可笑,而这些源源不断的营养正存在于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的群居生活中和大众人群里。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身边事,关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才会有心灵的储备,才会有独处所需的养料。人是群居的动物,独处是群居中的恬然小憩,是喧嚣中的心灵冥想,是哗然时的静思独享,这种暂时的心灵充实感、满足感决然不会成为人类生活的常态,也不应该成为人类生活的常态。漂流岛屿的鲁宾逊、被迫穴居的“白毛女”、久居铁窗的刑余之人自然是以回归社会为最大的心愿,没有哪一个人从心底里愿意索然无味的独处,即使有这样的人他也必然没有好的结局。 【事例素材】关于“独处”:
1.于独处中,苏轼有了“拣尽寒枝不肯栖”的“缥缈孤鸿影”。 2.于独处中,朱自清漫步荷塘沉淀思想,升华灵魂。
3.于独处中,马克思在大英图书馆勤研苦读,广纳博取,为最终写成《资本论》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答案第11页,总11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