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刺络放血疗法博士论文

刺络放血疗法博士论文

来源:意榕旅游网
广州中医药大学届博士学位论文 刺络放血疗法文献及理论研究现状 1.1刺络放血疗法

刺络放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如《说文解字》所云:“赵,以石刺病也”,包括放血和排脓的治疗方法。最早的古籍记录刺络放血是发现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三号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和《脉法》。

从多次医疗实践的过程中,古代医家不断总结治疗经验,与此同时依靠生产力的进步,还有铜铁器的出现,刺络放血针具由石制材料向金属材料转变,因此产生了刺络放血疗法的理论。

刺络放血疗法,又称刺血疗法,在《内经》中是“刺留血”的描述,刺络放血作为中医学中历史悠久方法独特的治疗手段不断发展。其理论基础是“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刺血疗法的应用大法则是“宛陈则除之”。从《内经》162篇文章中,发现涉及此法的篇章就有60余篇,覆盖了刺血疗法的原则、如何选择针具、刺营出血的技巧等部分。不但古代有众多医家擅长使用这种治疗手段,在现在临床上也经常运用,多用梅花针、毫针、三菱针 注射器针头或其他工具去刺破人体特殊腧穴、病灶处、病理反应点或浅表异常小静脉,放出适量的血液以治疗疾病,是传统的针刺最基本的方法。 1.2 《黄帝内经》中有关刺络放血文献的记载

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内经》的 产生意味着着刺络放血疗法理论体系的已经有了稳定模式。《内经》是由《素问》、《灵枢》两部分组成,史料可查成书于战国至西汉之际。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就有关于刺络放血疗法的记载,专门用于点刺湾血,治痈肿、热病的“锋针”的记载,而“锋针”就是“九针”。“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其长寸分,针身圆柱形,针头锋刺,呈三棱锥形,是现代 针剌放血的三棱针。从古至今,历代医家正是在《内经》的理论、原则、技术以及所 采取的方法上,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和创新,使中医学得以不断进步。两千多年来 国内国外无数中医学家,在理论上独树一格,或者准确无误,其成功之路,都未脱离深入 实践研读《内经》来升华个人的医学理论。

在《内经》中,关于针刺治疗的条文,超过一半以上均涉及刺络放血方法。在全

部162篇中,涉及刺络放血疗法的竟达到60多篇。其内容包括针刺放血的名称、原则、 针具、疲血阻络的诊断、适应症、取穴部位、操作方法及禁忌症等,都进行了详细的 论述,并探讨了刺络放血治病的机理。如《素问血气形志篇》说:“凡治病必先去 其血”。《灵枢九针十二原》篇中还提出“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箱陈则 除之„„”的治疗原则。其中又以“宛陈则除之”的刺络放血疗法的为原则,以实热 病为主的适应证候,以循经取穴、表里经取穴、局部取穴为重点的取穴方法,以点刺、 散刺、挑刺、络刺、赞刺、豹文刺等为主要刺法,这些刺法都属于刺络放血法的范畴, 但使用的针具、方法大同小异。至今仍具有现代意义。刺络放血疗法不断上升到一个新的的 高度。

《内经》构造了传统刺络放血疗法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并使之成为必要的组成部分。之后,后代医书多有记载,不少著名医家也都掌握了刺血的专门技术。据《史记》所载,春秋时代名医扁鹤善用针挺方法,如他在治疗虢太子尸厥症时,用“厉针、挖石,以取三阳五会”;在为齐桓侯治病时,亦提到:“(病)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汉代名医华伦也有高超的刺络放血技术,他曾以刺络治愈过红丝疔相当现代之淋巴管炎)。相传曹操患「头风」之症,其头部穴位针刺放血之后,收到立刻止痛的效果。

由来已久,众多的医家将《内经》奉为宝典。行业同仁认为,《内经》多于理论的阐 述,而缺少对于具体治疗方法的系统描述,但在针刺方面,《内经》则是理论与操作同为重

要,特别是在《灵枢》中的绝大部分论述都是有关针刺方面的内容。而在《内经》所

涉及到的针灸疗法中,并对刺络放血疗法的论述较其他治疗方法多。在《内经》共162篇文章,其中《素问》有20篇主要在《刺热篇》、《刺拒篇》、《刺腰痛篇》、《调经论篇》、《缪刺论篇》等篇章,《灵枢》有26篇主要在《官针篇》、《热病篇》、《杂病篇》、《逆顺肥瘦篇》、《刺节真邪篇》、《五邪篇》等篇章)占据大部分的内容,并对其机理、治则、刺法等内容也有很具体周详的论述,对各种疾病的刺血疗法进行主要的介绍。据统计,书中明确指出刺血疗法的论述就有60多篇。自从《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刺血疗法的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历代针灸家也将《内经》尤其是《灵枢》)看做是学习针灸的基础宝典。 1.3现代刺络放血研究成果

1.3.1放血有利于身体的免疫防御功能,具有良好的促进免疫功能调节作用和刺激自我疾病预防和疾病预防的能力。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近年来,许多实验和研究数据表明放血疗法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刺激人体的防御功能,增强免疫力。有人用放血疗法治疗病毒性疣病,但在血液和皮肤测试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数、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免疫球蛋白和补充试验。结果表明,免疫指数,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提高。随访后续治疗后发现,免疫指数继续增加。红细胞免疫粘附有显著影响抗原的身体。放血能激活血红细胞膜受体活性,细菌的粘附、疾病免疫复合物毒药更容易吞噬细胞降低病原活性,以达到清除血液循环潜在的大量致病物质和病原免疫复合物。明显提高红细胞膜受体功能的血液循环能力。还有研究表明,刺血能使末梢血淋巴细胞数、淋巴细胞转化率、免疫球蛋白和其他免疫参数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因为身体弱,特别是老人们不仅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血红细胞膜受体功能也在下降。

1.3.3刺血疗法对血管和血液成分对血管有积极的影响,可以改善微循环,以便组织很好细胞获得更多充足的血液营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血管放松功能和血液成分,这两个有一定的监管职责。放血疗法产生重大影响的血液,血液变化是双向的。血管功能,研究显示,皮肤针 刺基底动脉的大椎供血不足者去治疗脑血流量不足,、血刺痛证明大脑血管舒张,减轻微血管 痉挛性大脑血管扩张,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血管弹性的作用。结论刺血疗法可以改善血管的功能,调节血管舒缩状态,使血液有形相互在一起,扩大血液流动和流率。放血疗法可促进身体新的取代旧的。,刺激骨髓造血功能,所以新陈代谢加快,神经体液调节的功能改善微循环及血管功能。可以防止过度的炎症炎症,促进炎症的恢复。由于血管壁的小血管壁,保险可以产生瞬态神经疼痛,疼痛本身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刺激,这种刺激可以调整小血管壁的调节机制可以改善微型血管的自律,和改善微循环功能直接或间接的微观结构很好。细胞获得更多充足的血液营养。如:杜其梅为例针剌秩边、环跳、委中、殷门、昆企、阳陵泉,病变水平夹脊穴, 并在放血在委内瑞拉拔火罐,疾病的总有效率100%。张氏‘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例,取患侧大肠透夹脊穴,健侧对应压痛点,痛在太阳经取殷门、委中、昆仓;痛在少阳经取环跳、阳陵泉;牵扯阳明加伏兔、足三里、解溪;电针,再取委中穴找明显的络脉放血,尽量多。对照组例病例组纯电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组治愈22例。有效的11例,改善9例,无效4例的情况下,总有效率91%、对照组患者在治愈,明显有效的11例,进步的情况下9例 ,无效的9例,总有效率7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简单的电针刺激治疗组。 研究表明,血液中组件、刺血治疗高血糖,血液粘度增加,血小板聚集一组高或释放功能,红细胞积累和能力下降,血液凝固,增加纤维的能力减少,容易形成血栓。如:《续名医类案》中记载:“楼全普治一老妇人,头病岁久不已。因视其手足,有血络皆紫黑,遂用三棱针尽刺出其血,如墨汁者盖。后视其受病之经刺灸之,而得痊愈。,,现代报道中,杨氏用三棱 针耳尖放血滴,发热加双屏尖或轮、、点刺放血,症状重、顽固者取双耳背静 脉放血以上,并配合耳压,主穴:耳尖、神门、皮质下;配穴:额、颞、枕等。 共治35例,痊愈32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14%。

1,3.3刺络放血可对神经肌肉产生良性刺激,通过刺激体表的外周感受器或神经小体,来反

射性的改善肌肉功能。如《针灸甲乙经》卷七中记载:“腰项强,取足太阳胭中血络。”《针灸摘英集》中记载:“久虚人腰痛刺而复发者,腰重不能腿股疼,脚膝瘘弱,髀枢痛,热病,风瘦,身无汗,脊膂痛肿,于此穴中出血,甚妙。”而现代多也用此法治疗外伤所致的疲血性腰痛,如霍则军等”腰骶部以大肠俞、关元俞为主,配秩边、环跳、风市、委中、阳陵泉、承山针刺配昆企拔罐,取针后在患侧l4—5及l5-sl相应节段旁开脊柱2CM为中心刺络放血拔罐。针刺刺络放血组使用上述两种操作,针刺组只进行针刺。针刺放血组30例经治疗,痊愈率30%,总有效率73%3针刺组30 例经治疗痊愈率42%,总有效率93%,针刺刺络放血组优于针刺组。付明举等为例病人局部拔罐并酌情单侧或双侧委中放血,内有效率达到。若注重诊察血络,尤其是腰部和下肢部,见异常血络,必剌之,使恶血外出,新血得生,常可收到血出痛止之效。如库毓敏取患者腰部痛点用三棱针点刺并加拔火罐,或根据胀痛患肢所在经络,在经穴上如至阴、穷阴等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滴左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例,总有效率。刺络放血可疏通经络中瘀滞的气血,疼痛则可消除,尤其治疗外伤性疼痛疗效肯定。如刘靖等采用刺络放血、拔罐配合照射治疗四肢软组织扭伤;张帆等“选择患处皮肤,采用三棱针点刺然后拔火罐的方法治疗外伤疲血性疼痛。

1.3.4放血帮助各种消化酶的分泌,有助于改善脾胃引起的厌食、消化不良,等等。 1.3.5放血有护脑保作用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随着晚上放血的方法,治疗热综合征和缺乏经验的将军被列为禁忌刺血。禁止对刺血不足不能推广,只要临床治疗得当,刺破血治疗虚证也可以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1.3.6有一个良好的镇痛效果。放血疗法在血液中钾离子,钠离子,钙离子有调节作用,一方面,刺激血管壁,导致疼痛低一级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另一方面是当地放血后排放的物质造成疼痛,缓解疼痛,证实放血疗法退热剂,抗炎、镇痛等有客观依据的功能。

1.3.7对体温调节的作用。在临床上观察显示刺络放血疗法对小儿高热及急性扁桃体炎引起的高热等具有良好的退热作用。古今文献均有记载和临床报道如:《循经考穴编足太阳之经》中:“橫竹,又宣棱针刺之,宣泄诸阳之热。《针灸集成》卷二记载:“若热极不能下气者,以稠系颈,则头额及当阳血络自现,即以三棱针贯刺其血络„„神效。”《针灸聚英》卷二记载:“热无度不止;陷谷血以泄热。”《窦太师针法》中记载:“大烦热不止,昼夜无度,刺十指间出血,谓八关大刺。”曹世强用三棱针点刺大椎、双侧少商与关冲,放血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发热例,总有效率97.5%。 1.4现代刺血疗法研究现状 潮。王氏等搜集了年到年篇有关文献,发现刺血疗法治疗疾病遍布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伤科、眼科、耳鼻喉科,达种,包括:多种急性病症,如:小儿高热、惊厥等急危重症;三叉神经痛等痛症;急性毛囊炎、淋巴管炎、丹毒等急性炎症性疾病。自《内经》各篇所论述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内外科疾病(如:腰痛、疤疾、癫狂、热病、风疫、癃、厥证、厥头痛、衄、喘、颔痛、心沛暴痛、男子如盖)等多种疾病,从年后刺络放血疗法得到快速的发展,特别是近多年来,关于刺络放血疗法的著作相继问世,如:《刺血疗法》、《刺血医镜》、《民间简易疗法刺血》及《放血疗法》等,使刺血疗法的临床、试验研究和应用以及文献探讨掀起了新的热潮。氏等搜集了年到年篇有关文献,发现刺血疗法治疗疾病遍布内科、 外科、妇科、儿科、伤科、眼科、耳鼻喉科,达种,包括:多种急性病症,如: 小儿高热、惊厥等急危重症;三叉神经痛等痛症;急性毛囊炎、淋巴管炎、丹毒等急 性炎症性疾病。再对刺络放血的丰富的经验及实践证明:刺络放血疗法的确有通经活 络、幵穷挥热、消肿止痛的作用,对各种实证、热证、气滞血疲、经络疲滞、疼痛等 病证确有较好的效果。刺血疗法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扶正祛邪而实现的,治疗作用可归纳为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主要有退热、 止痛、镇静、降压、降低血粘度、强心、活血、消渴症、急救、消炎、止痒、抗过敏

等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刺络放血疗法近半年来更在美容保健领域薪露头角,一些 影响美容的面部皮肤病,如:痤疫、黄褐斑、面部色素斑等,有效率高达85%以上, 常为针灸美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1.5西方剌络放血疗法

古代西方,记录了许多世界各地的刺络放血事件广泛用于古埃及和印度使用。放血疗法的理论基础源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和盖伦,希波克拉底。最后他的作品,许多记录海湾的血液疗法。古希腊人认为,人的生命取决于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黑色和黄色胆汁,相对应的四种液体空气、土壤、水和火,在中国的五行“金μ水火、土”,“气”“金μ”更是少之又少。古希腊人认为,血液中占了四种体液。主导地位,盖伦认为血液是由身体,经常“过剩”,为中药的滋补阴发送阴阳常常比通常是不够是一样的西方医学放血疗法。佳林把这种动物皮下动脉,静脉和身体的各种器官的互相联系,称为“相互内外”,不同的疾病,在“外部血管放血,例如:在右手臂静脉放血治疗肝病、静脉的左臂疾病的治疗脾血。19世纪在罗马时期,刺络放血仍然是西医组成的一部分.针灸技术传入十七世纪的欧洲,法国医生路易斯·贝利是第一个临床试验刺络放血成功的人,在巴黎医学协会提出的相关理论”论泄血术”论文和出版,1816年发表了《论慢性疾病湾血术及针术》著作,对“针刺术”有积极的效果。

在中世纪,放血的大部分操作者都是教会僧侣,直到教皇亚历山大三推广成世民用技术,更具体地说就是给理发师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理发店的迹象,旋转红蓝白相间的奶酪,红色代表动脉血液,静脉血是蓝色的。理发师将流血技术发展一组工具和程序的放,叶片“柳叶刀”现在在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的名称来源于它。

在欧洲很受欢迎的放血疗法与殖民者一起来到美洲,在美国一个著名的医生本杰明·雷促进和实践了放血疗法、本杰明是签署《宣言》的唯一美国医生。、1794年到2797年期间费城流行黄热病。本杰明·雷用放血疗法治疗这些“热”患者,每天可以给病人放血治疗,在这个时候,一个英国记者翻阅了费城那几年的死亡率、发现本杰明,鲁伊对待病人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他医生,因此发表了一篇文章说本杰明·雷老师和他的学生做出突出贡献对于减少人口。当本杰明看到文章很生气,于1997年在费城起诉了这名英国记者,判处本杰明·雷获胜。判决等于声明从法律角度放血疗法是有效的。

在日本也有类似的放血文学。刺络放血疗法在日本是很受欢迎的时候。从出云广真《大同类聚方》和丹波康赖《医心方》来看,在当时的日本剌血疗法颇为流行。不仅对西方医学,日本,甚至朝鲜和东南亚国家也有一些影响。

4 《内经》有关刺络放血疗法的治疗作用及处方原则 4,1 《内经》刺络放血疗法应用方法: 4.1.1循经选穴:

经络学说不但能说明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且循经刺血多选取俞穴或附近疲 阻较为明显的血络,离穴不离经,就是该病在何经就选取本经穴位。所以循经取穴, 也是刺络放血疗法的具体应用。如《素问刺热篇》:“肺热病者„身热,热争则喘 咳,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豆大立己。”⑷即肺热引起的各种病证,如喘咳(实证)

可川循经刺络放血。《灵枢血络论》作了更进一步的说明:“血脉者,盛坚横以赤, 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筋,则而挥之万全也”。

4.1.2局部选穴:选取病变的局部取穴刺络放血,主要可分为:特定穴、奇穴。特定穴主要以五输穴为主,五输穴与脏腑经络关系非常密切,因此此类穴位常能收到较好的疗效。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病在脏者,取之井。”说明井穴治疗脏之急证。奇穴可用在治疗急证,如:《灵枢终始篇》:“重舌,刺舌柱以银针也。”重舌乃心脾积热,多见于小儿,可用舌下金津、玉液。在临床上以证实,奇穴的效果确切。 5.现代有关刺络放血疗法的研究:

近年来对剌络放血疗法作用机制的现代研究颇多,始于20世纪90年代,而在近10年的发展取得巨大进步。 5.1刺血针具

依据科技的进步和医疗实践的日益丰富,刺血针具也在传统的三棱针、梅花针、 火针、粗针、放血针,以及藏医和蒙医常用的放血刀,斧型刀等基础上,增加了西医 针头、医用釆血片等医疗器具,并出现了小针刀、小宽针、圆头针、蜂针等创新针具。 随着刺血疗法的普及,以及临时救急的需要,缝衣针、刀片、玻片等曰常生活中常见的利器,也不时被用作刺血工具,使得剌血针具呈现百花齐放的状况,其中最为常用这为三棱针、梅花针、针头。而随着无菌操作观念的逐步强化,也为了不引起交叉感染的发生,一次性针具在剌络放血疗法过程中的使用率变更加普遍。 5.2有效病种

从中医古代文献中可以发现,刺络放血疗法所治疗的病症数量巨大,涉及范围尤为广泛。 刘立公等 「⑴统计古代文献,发现刺络放血疗法所涉及症状有242个,总计2324症次。现代临 床报道的刺络放血疗法所治的有效病症非常多,几乎各科均有涉及。 陈波等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对刺络放血疗法的临床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发现该疗法适宜病种涉及1类、262个病种,其中,对带状疱疼、痤搭、麦粒肿、颈椎病、口腔馈病有明显的治疗优势。黄琴峰则根据《中国现代针灸信息数据库》数据,采用计量分析方法,对1980—2005年间我国有关刺络放血疗法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刺络放血疗法临床可应用于个14系统的240种病症,其中关于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皮肤科以及五官科病症的论文占总论文数的83%,是刺络放血疗法所治疗的主要系统病症。

6.刺络放血疗法旳研究意义

《内经》剌血疗法重点运用于以邪实为主要矛盾,而正气未衰的实证。“血实宜决 之”、“竞陈则除之”,即祥除病邪,使邪去正安,是刺血的根本目的和意义所在。“ 6.1血实宜决之

《素问阴阳应像大论》指出:“血实宜决之”。张景岳注:“决,为泄去其血也” 《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浑其盛经,出其血。” 《素问病能》则指出:“气盛而聚者,宜石而湾之。”成书略晚于《内经》的另一部 中医经典《难经》在二十八中难指出:“邪气蓄而肿热,挺射之”°〕。 这些论述,均认为不同病因所致的血实有余证,宜刺血治疗。《内经》的这一态度 对后世剌血疗法在临床上应用影响很大,现代临床运用刺血治疗的疾病中,也是以高 热、神昏、癫狂、丹毒、疫市痈肿等血实有余之证为多。 广州中医药大学届博士学位论文 6.2宛陈则除之 《灵枢小针解》指出:“苑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 “宛陈〃,指络脉中癖结之血;“去血脉”,即指刺血以排除血脉中郁结已久的病邪,

主要在癖血病灶处施术。 《素问调经论》说:“孙络外溢,则经有留血”。《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有 所堕坠,恶血内留。〃这里的“留血、“恶血〃,皆为“宛陈”范畴,刺血治疗最宜。 综上,“血实”、“宛陈”,皆谓有实邪也。刺血以治,旨在祛邪而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