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护理干预对上肢骨折小夹板外固定患者功能锻炼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上肢骨折小夹板外固定患者功能锻炼的影响

来源:意榕旅游网
现代医院2011年12月第11卷第l2期专业技术篇Modern Hospital Dec 2011 Vol 11 No 12 护理干预对上肢骨折小夹板外固定患者功能 锻炼的影响 林燕斌张秋玲何小霞冼敏瑶 THE EFFECT 0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FUNCTION FORGING OF PATIENT WITH UPPER LIMB FRACTURE FIXED 0UTSlDE BY SMALL SPLINT LIN Yanbin,ZHANG Qiuling,HE Xiaoxia,et al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夹板外固定患者治疗上肢骨折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门诊治 疗上肢骨折的病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治疗组和传统护理对照组,对照组给以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 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病人较对照组在生活质量、心理支持和功能恢复方面均有改善,两 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如心理护理、饮食调养及指导正确的功能锻炼 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等策略可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主动性,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 护理干预上肢骨折小夹板外固定功能锻炼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 1.12.039 小夹板外固定是治疗上肢骨折的常用方法,疗效较好且 经济实惠,一般情况下经门诊整复,小夹板外固定后不必住 院治疗。功能锻炼可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肌肉萎缩和软组织 粘连,使功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恢复。但经长期的临床观察, 若不能进行正确适度的功能锻炼,就会造成诸多的并发症和 46.68岁;肱骨骨折33例,尺挠骨骨折68例,掌骨骨折l5 例。将116例病人分成两组,对照组56例,其中男36例,女 20例;干预组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两组病例均经本 院急诊初诊,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后转来门诊复诊。 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均P>0.05),均未合并其他疾病。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 后遗症。因此,通过综合护理干预使患者更易于接受,主动 参与功能锻炼。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08年1月一2010年10月本院门诊共收治上肢骨折 行夹板外固定治疗的患者116例,年龄5~78岁,平均年龄 林燕斌医院张秋玲广东云浮何小霞527300 冼敏瑶:云浮广业硫铁矿集团有限公司 心理护理、饮食调养、辅助疗法、指导正确的功能锻炼等综合 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干预内容具体如下: 2.1心理护理大部分患者多因意外遭受外界伤害引起, 这种突发性伤害往往对患者的心理打击很大,同时由于随之 而来的剧烈疼痛和对愈后的担忧及面临工作与生活环境改 (接上页) 强烈,使患者不敢活动,长期活动减少加重了衰弱无力感,无 力感又常被理解为心脏病的加重。在积极救治的同时,根据 当时患者的心理特点,采用语言或非语言沟通方式,适时适 当有目的地给予安慰和鼓励,解除其紧张心理 J,同时经过 低近期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身心得到良好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滕艳霞,林静.2种穿刺方法在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及 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8c):33—35. [2] 王春梅,吴学思,韩智红,等.不同性别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 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09,48(2):126—129. [3] 沈红,陈湘玉,曹红梅,等.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急性心肌梗 死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23(21):2O一21. [4] NICOLAS D,LAURENT V,NATHALIE G,et 1.Treatmenta of AMI by primary coronary angioplasty or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n the 有效沟通,掌握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工作性质特点等,分 析个体化心理,针对性的给予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提高自我 管理能力。对于因疾病引起的抑郁情绪严重者辅以心理治 疗和药物治疗。 综上所述,AMI患者的近期病死率与患者性别、年龄、 发病就诊时间、梗死部位、治疗方法、吸烟、高脂血症等密切 相关,即AMI近期预后受多因素影响,可通过选择有效治疗 real world[J].Circ,1999,99(20):2639—2644. [5]饶小梅.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术的护理[J].现代医院, 2010.10(4):156. 方法、建立个体化康复期护理程序可明显改善近期预后,降 现代医院2011年12月第11卷第12期专业技术篇Modem Hospital Dec 2011 Vol 11 No 12 变、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使患者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 恐惧和焦虑情绪,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利于机体的康 复…,这时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交谈,要充分了解和掌握病 人心理反应规律,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地进行护理干预,通过 心理护理,解除病人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恐惧及悲观情绪, 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教会病人从科学的角度应对创伤,掌握 缓解心理压力、释放心理能量的方法和技巧,学会使用心理 防御机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获得生理和心理的全面康 复,使病人尽早回归家庭和社会 。 2.2饮食调养饮食调养可以减轻不适,为骨折愈合提供 足够的营养支持。骨折早期骨断筋伤、气滞血瘀、肿胀疼痛、 体温偏高,饮食宜清淡可口,应以高营养、高维生素,理气通 便为原则,如:米粥、豆制品、牛奶、鸡蛋、萝卜、芹菜等。忌食 生冷、油腻、腥发及辛辣温燥食物,不能急于服用补养之品。 骨折中期,宜和营生新、接骨续损,应进食清补之品,促进气 血恢复,如黄芪、地龙、威灵仙等。骨折后期宜补养肝肾、壮 筋骨 ,给予营养丰富滋补之品,补养气血,强壮筋骨的食 物如:牛奶、鸡蛋、排骨汤、瘦肉、动物肝肾及新鲜蔬菜、水果 等,加速骨折愈合 。 2.3辅助疗法早期24小时内患肢予局部棉垫加压包扎 配合冰敷,完全制动,注意观察肢端血运、感觉,24小时后予 局部驳骨油纱外敷配合物理疗法(TDP灯照射),驳骨油纱 通过药物施于皮肤、孔窍、腧穴,深入腠理筋骨直接吸收,发 挥其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的功能。后期 配合上肢洗方 (伸筋草、荆芥、防风、千年健、刘寄奴、红 花、桂枝、苏木、威灵仙、川芎、透骨草),上药水煎熏洗,每日 洗2~3次。每剂药可洗5—6次。 2.4功能锻炼功能锻炼的原则是:尽早开始,坚持不懈, 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早期开始对患肢握拳释拳功能锻炼, 使上肢整个肌肉舒缩(握拳、释拳为1次),4次/分钟,每日3 次,每次5~10分钟;活动肩关节时要弯腰90。,用一只手拖 住患肢的前臂作肩关节环形活动 。护士指导家属按时协 助病人功能锻炼。伤后3~5周,除练习患肢的肌肉舒缩活 动外,可指导患者活动骨折附近关节并逐步加大锻炼强度。 上肢骨折可作主动性的关节伸屈活动,如:腕关节、肘关节, 整个上肢的伸屈、外展、内收活动。先由简单动作开始,逐渐 增加,动作须柔和缓慢。随着骨折的愈合,活动次数和强度 应定时定量的增加。伤后6—8周患肢的软组织已恢复正 常,肌肉有力,有大量骨痂形成,除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某一方 面关节活动仍需限制外,其他锻炼都可进行,并扩大活动次 数和范围,配合上肢洗方熏洗,可活血舒筋,通络止痛,减轻 功能锻炼的疼痛,加快功能恢复,熏洗后加大活动的范围和 次数 。我们在指导病人功能锻炼的同时,要教会家属并 发症的预防和康复训练的方法。 2.5评价方法及统计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问卷的每项 均用李克特5分制计分,分为非常满意、满意、没意见、不满 意、非常不满意5个等级,分别计分5分、4分、3分、2分、1 分,对干预组与对照组功能锻炼进行总体评价,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在生活质量、心理支持、功能锻炼和功 能恢复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功能锻炼总体评价比较( ±s) 4讨论 上肢骨折是骨科临床常见病,小夹板外固定是治疗上肢 骨折的常用方法,上肢骨折后功能恢复的主要目标是恢复上 肢关节的活动范围,增强肌力,维持和恢复手部动作的灵活 性和协调性,从而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工作能力。在治 疗期间我们应随时观察,加强沟通以了解病人的个性特征、 生活习惯及对疾病的认识,通过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行为去 影响病人的感受,改变其心理状态和行为,以掌握其心理变 化及时给予支持。患肢骨折的愈合一般不成问题,而患肢功 能的完全恢复却较为困难,因骨折所致病人功能障碍,给病 人带来了很大的痛苦,病人在渴望骨折早日愈合的同时,更 渴望功能的早日恢复。这就需要我们医务人员在重视骨折 愈合的同时,加强对患肢功能锻炼的指导,因此,对上肢骨折 小夹板外固定患者给予心理护理、饮食调养、辅助疗法及指 导正确的功能锻炼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改变患者心 理状态,提高功能锻炼的主动性,还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加速 患肢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使病人早Et回归社会,恢复 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参考文献 [1] 蔡鹰.97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心理护理[J].局解手 术学杂志,2009,18(6):438—439. [2] 范燕娜,廖亚琴,林彩霞,等.109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康复 护理[J].现代医院,2009,9(7). [3]王永渝.中医正骨[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6. [4] 谭静文.A,.IL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的护理[J]. 现代医院,2010,10(11). [5]周善民.中医伤科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172. [6]贺爱兰,张明学.实用专科护士丛书:骨科分册[M].长沙:湖 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56. [7] 宁宁.骨科康复护理学[M].1版.北京:北京人民军医出版 社,2005:15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