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意榕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桂花雨教学设计思路及课后反思

桂花雨教学设计思路及课后反思

来源:意榕旅游网
《桂花雨》教学设计思路及课后反思

李家鄢中心小学校 吕改萍

一、桂花雨教学设计思路

《桂花雨》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文是台湾作家琦君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童年的回忆。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学会抓住关键词句体悟作者感情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在设计时,我将课文分成了三个板块,分别是桂花香、摇花乐、思乡情,以桂花香为线索,以情入景。

导入时,联系学生生活,让学生说一说桂花的外形及香味并通过欣赏桂花图片、和同桌交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桂花香时我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桂花浓郁、迷人的香味。如课前点燃桂花香、让学生闻一闻桂花茶的香味,课文结束时让学生品尝香甜的桂花茶和美味的桂花糕会,以及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并通过详细讲解例句让学生掌握通过抓住关键字词的方法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

设计摇花乐环节上我先让学生自学,并通过交流合作来感受作者童年时代的快乐。再通过多媒体展示,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创设情境让学生摇一摇桂花,想象桂花摇落时的情境,寓教于乐,及时让学生交流童年的趣事,与作者同感同乐。

体会作者的思乡情是本文教学的一大难点,为此我设计了相关拓展练习及作者琦君关于思乡的作品《烟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家乡、对情亲人的思念之情。

小结时让学生自主小结,配乐朗读,再次感受文章带给我们的情感体验。

总之,真实的情境教学,以读代讲,让学生在浓浓的书香中也能感受生活之美好,童年之有趣,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 二、课后反思

首先是自己对多媒体的运用技术不够娴熟。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评价不到位、不准确。

其次是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机智还不够,教学显得很笨拙。也就是说对一些问题的设计及相关答案的预设和引导不够。

最后,我感觉课堂上缺少激情。整节课自己不敢太放手让学生去充分交流、思考,课堂教学俨然成了老师一个人的表演课,学生得到的知识习得机会较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老师我们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们去思考、去发现、去合作、去探究。

4、对学学生的指导性朗读不够,少数学生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的知识像一条源源不断的河流,这样才能让学生从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培养更多的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f.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